课程名称散文创作与研究
初二语文现代散文学习教案

初二语文现代散文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掌握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
2. 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3. 现代散文的鉴赏技巧
三、教学重点
1. 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
2. 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现代散文的鉴赏技巧
2. 深入理解现代散文的思想内涵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现代散文作品,激发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现代散文作品,讲解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现代散文的鉴赏技巧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散文的思想内涵。
七、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学习效果。
八、课后作业
1. 阅读一篇现代散文作品,并撰写阅读心得。
2.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篇自己喜欢的现代散文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
九、教学资源
1. 经典现代散文作品集
2.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
3. 互联网资源
十、教学时间
1课时
十一、教学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方法,培养对现代散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课程简介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课程简介二○一四年九月目录一、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 (4)《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程简介 (4)《写作理论与写作训练》课程简介 (4)《现代汉语》课程简介 (5)《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简介 (6)《古代汉语》课程简介 (7)《文学概论》课程简介 (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简介 (9)《外国文学》课程简介 (10)二、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选修) (12)《语言文字专题研究》课程简介 (12)《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简介 (1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简介 (14)《文学评论专题研究》课程简介 (14)三、专业模块课程(必修) (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简介 (15)《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 (16)《美学概论》课程简介 (17)《传播学概论》课程简介 (18)《文化产业概论》课程简介 (19)《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19)《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实务》课程简介 (20)《产业经济学》课程简介 (21)《文化产业商业模式》课程简介 (22)《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课程简介 (22)《文案设计》课程简介 (23)《普通话》课程简介 (24)《中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简介 (25)《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简介 (26)四、专业素养模块课程(选修) (27)《艺术品典当与拍卖》课程简介 (27)《文化活动与项目策划》课程简介 (28)《媒体策划与营销》课程简介 (28)《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理论与实践》课程简介 (29)《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课程简介 (30)《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简介 (31)《知识产权法》课程简介 (32)《艺术管理》课程简介 (32)《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简介 (33)《会展文案》课程简介 (33)《广告文案》课程简介 (34)五、文学素养模块课程(选修) (35)《中国美学》课程简介 (35)《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课程简介 (36)《现代诗歌研究》课程简介 (37)《语用学》课程简介 (38)《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课程简介 (38)《社会语言学》课程简介 (39)《汉语修辞学》课程简介 (40)《演讲与口才》课程简介 (41)《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课程简介 (42)《新世纪文学研究》课程简介 (43)《鲁迅研究》课程简介 (44)《钱锺书研究》课程简介 (45)《古代诗歌研究》课程简介 (45)《<史记>研究》课程简介 (46)《唐诗研究》课程简介 (47)《宋词研究》课程简介 (48)《元代散曲研究》课程简介 (49)一、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高级文秘方向)学时:16学分:1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课程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以讲座形式或其他形式讲授,主要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体系、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及课程之间的前后联系;介绍本专业中的主要学科方向和各学科的领域范围、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及学科前沿及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介绍本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
汉语言文学教育(Y050113)专业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教育(Y050113)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类型备注1教育学(二)004428统考教师资格证书课程2教育心理学021116统考教师资格证书课程3英语(二)0001514统考4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4统考5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6统考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7统考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7统考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2统考9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08144校考免考英语(二)加考课程10文献学008185校考免考英语(二)加考课程11训诂学008195校考免考英语(二)加考课程12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0000010校考13外国文学史005406校考14语言学概论005416校考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4校考16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056874校考主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原四川教育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宜宾学院高职专科院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独立本科Y050105)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类型备注1英语(二)0001514统考2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6统考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7统考4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7统考5外国文学史005406统考6语言学概论005416统考马列文论选读005676统考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2统考9报告文学研究075624校考文学创作方向选10新闻采访与写作081016校考文学创作方向选11影视艺术概论081037校考文学创作方向选12散文创作与研究105434文学创作方向选13市场营销学000585校考应用中文方向选广告学(一)001814校考应用中文方向选15广告策划006346校考应用中文方向选16传播学概论006426校考应用中文方向选17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0000010校考18美学000376校考19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08144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4校考主考院校: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攀枝花学院高职专科院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Y040202)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类型备注1教育学(二)004428统考教师资格证书课程2教育心理学021116统考教师资格证书课程3英语(二)0001514统考4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4统考5政治学概论003126统考6当代资本主义004796统考7人生哲学004827统考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2统考9社会工作概论002725校考免英语(二)考生加考课程中国福利思想002854校考免英语(二)考生加考课程11公务员制度018484校考免英语(二)考生加考课程12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0000010校考13社会学概论000346校考14中国文化概论003215校考15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004816校考16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7校考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4校考18法理学05677 7校考主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高职专科院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散文》的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 和写作技巧。
熟悉经典散文作品及 其作者。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 特点和风格。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鉴赏不同类型的散文 。
能够运用散文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
散文的分类
总结词
掌握散文的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散文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内容来分,可以分为叙事散 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按照形式来分,可以分为随笔、杂文、游记等。不同 类型的散文各有其特点,但都体现了散文的自由、灵活和多样化的特点。
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总结词
明确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详细描述
散文与其他文体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诗歌相比,散文的语言更加接近口语,不强调音韵和节奏;与小说相比,散 文不注重情节和人物塑造,更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此外,散文在结构上也比较自由,不像小说那样有严 格的结构安排。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散 文》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 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散文的魅力、价值以及鉴赏方法等内容通 过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散文的初步认识和兴趣。
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 反馈,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或话 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促使 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观点的方法。在《 散文》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掌握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散文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引出散文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散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散文的特点。
二、阅读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分发准备好的散文作品,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特点,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自由等。
3. 学生分享对散文作品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写作技巧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结构安排等。
2. 学生举例说明散文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情感表达与审美价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2. 学生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审美价值,如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散文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掌握了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注意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学生在散文学习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对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限。
散文课程讲解大学生活教案

课程名称:散文写作与大学生活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2. 引导学生将个人经历与大学生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散文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学素养。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准备:1. 散文作品集2. 教学PPT3. 笔记本、纸笔等写作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有何不同?二、散文写作技巧讲解1. 散文的结构:引子、正文、结尾。
2. 散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富有感染力。
3. 散文的题材: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等。
4. 教师举例说明散文写作的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大学生活素材挖掘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找出值得记录的瞬间。
2. 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四、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我的大学生活”为题,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与点评1.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散文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散文创作方法探讨1. 讲解如何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将个人经历与大学生活相结合。
2. 分析优秀散文作品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写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课后作业:1. 修改并完善自己的散文作品。
2. 阅读一篇优秀散文,学习其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散文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挖掘大学生活素材,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耐心点评,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散文》的教案

情景交融
通过细腻入微的自然描写 ,展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 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 效果。
语言优美
运用生动贴切的词汇和句 式,营造出优雅、宁静的 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 荷塘月色之中。
结构严谨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 分明,首尾呼应,使全文 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 感。
《背影》赏析
情感真挚
构思巧妙
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对父亲深 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
创作主题选择与构思
主题选择
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观察、阅 读中选取有感触的主题,如亲情 、友情、自然、成长等。
构思立意
指导学生明确创作意图,确立文 章中心思想,培养提炼和升华主 题的能力。
素材收集与整理方法
素材收集
教授学生运用观察、采访、阅读等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 的素材。
素材整理
引导学生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分类、筛选和整合,形成有机的 文章结构。
散文的分类与特点
01
02
03
记叙性散文
以记事为主,通过叙述事 件、描绘场景来表达作者 的情感和思考,具有情节 性和形象性。
抒情性散文
以抒发情感为主,通过描 绘景物、抒发感慨来表达 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具有 情感性和意境性。
议论性散文
以议论为主,通过阐述观 点、分析事理来表达作者 的见解和思考,具有逻辑 性和思辨性。
《散文》的教案
授课教师:
2023-12-20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散文基础知识 • 经典散文作品解读 • 散文创作技巧探讨 •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散文定义及特点
《散文》的教案

分析散文结构
01
掌握散文的结构特点,如开头、结尾、过渡等,有助于理解作
者的思路和表达。
鉴赏散文的意境
02
学会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方面
。
评价作者观点和情感
03
对散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进行客观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
审美能力。
0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散文作品
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 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作品特点分析
针对展示的作品,分析其写作特点、 语言表达和主题思想等方面,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和内涵。
评价标准及方法介绍
评价标准
介绍散文评价的基本标准,如语 言表达、思想深度、创新性、逻 辑性等方面,让学生明确评价的 依据。
评价方法
写作特点
讲解作者在谋篇布局、遣 词造句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作 者的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指出文本中的重点、难点 语句和段落,进行深入分 析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 文本的内涵和意蕴。
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
词语运用
分析文本中的词语运用特点,包 括词语的选择、搭配、色彩等方 面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
散文注重真实性和个性化
作者通过个人的视角和感受,描绘现实生活,表达 真情实感。
散文具有广泛的主题和丰富的艺术手法
可以涉及各种社会现象、人生经历、自然景观等, 运用比喻、象征、抒情等多种手法。
课程目标与要求
80%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 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家作 品,培养分析和鉴赏散文的能力 。
情感真挚
强调学生在散文创作中表 达真挚的情感,以情感人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散文创作与研究课程编号:10543课程类型:校考课学时数及学分:每周4课时,总72学时;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艺术散文创作论》,张国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本大纲审定人:院学术委员会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文学创作之一的散文,在中学阶段更多地表现为记叙文的形式。
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完成散文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训练,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散文的阅读、鉴赏、写作(包括创作与评论)能力作更科学、更规范的训练与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文科生既用脑又动手(笔杆子)的实际需要。
该课程的学习重点旨在对初高中阶段零散的散文阅读写作知识作科学的梳理与归纳,并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散文写作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散文写作习惯,以达到提高散文写作技能技巧的目的。
课程目的: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对散文这门学科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而能够从总体的、系统的、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散文创作,并由此大幅度提高散文写作的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相关专业学生具有必要的散文写作理论知识以及对于一般常用散文的分析、评价和实际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散文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散文分析和鉴赏能力。
课程任务:识记各章节中的概念性知识;理解各章节中文体的审美特点、写作要求等方面知识。
善于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能够将写作知识、写作要求,范文中的写作技能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艺术散文之障:人的心灵遮蔽(自学)一中学语文教育对人的遮蔽(一)作文教学问题严重(二)范文教学问题严重(三)韩寒现象(四)关于语文二大学中文教育对人的遮蔽(一)审视“产品”(二)反思“生产”(三)反思自身三人与散文第二章艺术散文之要:用形象说话(1课时)一认识文学(一)文学(二)文学的特任三认识形象(一)形象(二)形象的作用(三)文学创造形象很难(四)想象(五)虚构第三章艺术散文之源:感受(1课时)一“无话可说”现象分析二感受与艺术感受(一)感受力(二)艺术感受力(三)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四)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第四章艺术“散文”之意:廓清概念(1课时)一“散文”一词的由来二古代的散文(一)散文概念的本义(二)散文概念的新义三现代的散文(一)嬉变的原因(二)嬉变之第一步(三)嬉变之第二步(四)嬉变之第三步四当代的散文(一)对现代散文观的继承(二)当代散文概念的含混与错杂(三)当代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五关于“大散文”的讨论第五章艺术散文之本:特质(3课时)一质疑既有观点(一)形散神聚说(二)诗意说(三)有我论二艺术散文的特质(一)表现的艺术(二)无规矩的艺术(三)精粹的艺术第六章艺术散文之术:描写与叙述(3课时)一艺术散文的描写·(一)关于描写(二)白描与细描(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四)肖像描写(五)行动描写(六)细节描写二艺术散文的叙述(一)关于叙述(二)散文叙述的要求第七章当代艺术散文之写人(上):宗瑛《哭小弟》(2课时)(一)艺术散文的写人二《哭小弟》(一)结构(二)细读第八章艺术散文之写人(下):牛汉《祖母的呼唤》(2课时)一关于牛汉二《祖母的呼唤》(一)结构(二)细读第九章艺术散文之记事:唐韵《生命从指尖消失》(3课时)一艺术散文的记事二《生命从指尖消失》(一)结构(二)细读第十章艺术散文之状物(上):林希《泪的重量》(2课时)一艺术散文的状物二《泪的重量》(一)结构(二)细读第十一章艺术散文之状物(下):刘亮程《走向虫子》(2课时)一关于刘亮程二《走向虫子》(一)结构(二)细读三刘亮程的其他散文第十二章艺术散文之绘景:季羡林《幽径悲剧》(自学)一艺术散文的绘景二《幽径悲剧》(一)结构(二)细读三、复习要点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为学习复习重点四、教材、教学参考书1.课程指定教材《艺术散文创作论》张国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2.课程参考资料《散文创作艺术》佘树森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笔试(闭卷)。
1、散文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与之相对的称为韵文。
散文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的解释,其中,广义散文在近代中国专指文学领域中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它包括杂文、抒情小品、随笔、特写、游记、报告等等。
狭义散文则专指抒情小品、随笔、报告一类作品。
2、古文运动①中唐时期,韩愈倡导,柳宗元支持的一次古代散文文体和文风的改革。
②产生原因:古代散文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
③影响:开创散文新传统;影响同时代的传奇小说;对后期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3、韩愈唐代最大的散文作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对散文发展的贡献有三条:第一,恢复了先秦两汉古文的传统和历史地位;第二,扩大了散文的应用范围;第三,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
4、诗化散文由杨朔提出,在其散文中追求散文的诗化,具体表现为注重意境的创作;多用诗歌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注重炼字。
5、文化散文“文化散文”肇端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文学思潮,在九十年代蔚为大观。
一般来说,“文化散文”(“大散文”、“学者散文”)是指那种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往往取材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者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散文。
“文化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的恣肆为特征,创作上往往呈现出博大、深邃、沉雄、阳刚的气概。
主要代表散文作家有余秋雨、贾平凹、王英琦、周涛、马丽华、张中行等。
6.《论语》孔子及其弟子门人言行的记录,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成书时间大体在战国初年。
《论语》的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语言精炼含蓄,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幽默风趣,富于形象性和哲理性,其次,通过人物神情语态的生动描写,刻画出孔子等人物形象。
7.《七星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七星篇》的出版。
“七星篇”原是澳门八位女性作家林蕙、林中英等人联合在《澳门日报》上开设的散文专栏,1991年星光出版社推出《七星篇》,第一次集中地展示了澳门女性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实力和个性。
8、“诗人的散文”20世纪平津一带文坛新崛起一批年青作家,如何其芳、丽尼、李广田等人,他们专注于叙事抒情散文的创作,力图把散文作为“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
这种有意追求散文艺术性的倾向,其中之一表现在“诗人的散文”,它追求“诗意”,经营意象,想象丰富,结构短小圆满,在散文创作中倾注了诗艺,丰富和扩张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如何其芳的《画梦录》等。
9、《中国散文百家谭》曾绍义主编,是一部理论性,欣赏性、知识性、资料性具有的大书,全书汇集“五•四”以来,包括台湾、香港地区在内的散文家近二百人,每家均有作家为本书撰写、选录的创作经验和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又有专家、学者撰写的作品评论,,并附有作家简介、作品目录及主要评论文章的索引资料。
是建国以来搜集散文各家范围最广、容量最大的一部专集。
是我国散文创作发展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10、艺术意境现代散文艺术概念。
是指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体,又是情、理、形、神在艺术形象中的和谐,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现、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散文的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
11.中国古代散文体式上的特征(1)句式上,是散行单句,并不特意追求排偶;虽也讲究文句的整饰,但仅是点缀而已。
(2)语言上,不讲究平仄和声律,不受韵律的约束。
崇尚质朴平易,强调“词达而已”。
(3)表现手法上,以叙事说理为主,不以铺陈描绘为能事。
不着意堆砌典故。
12、简述《史记》的文学性(1)个性化的人物描写。
《史记》中人物数量众多、个性鲜明、类型丰富。
是以大量的人物传记组合成的一部宏伟的历史。
(2)充沛的情感。
从写作的动机看,就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
写历史人物是为了抒发自身的内心痛苦、郁闷,而不是为了表达对政治或伦理的评判来说教。
(3)高超的艺术技巧。
谋篇布局、细节与场面描写、极富表现力的语言13、简述冰心散文的三大母题。
(一)母爱。
“五四”时期,冰心从切身体验中感悟到母爱的博大与圣洁,率先高唱起母爱颂。
(二)童真。
冰心讴歌童真,热心地为儿童写作,摹仿“小孩子口气,说天真的话”,写下了为数众多充满童心的作品,其中《寄小读者》、《往事》、《山中杂记》最受小读者欢迎。
(三)自然。
冰心视自然为第二生命,自然“助长了她的诗思,美化了她的文体”(郁达夫语)。
14、桐城派散文的主要特征桐城派是由方苞所创,由刘大櫆、姚鼐等发展。
这几位创始者都是安徽桐城人,故有此称。
桐城派的散文家们在继承历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总结了前辈文论家们的文学批评思想,建立了完整的文论体系,并且通过自己的创作时间,扩大其影响,从而成为清代中期及其以后最大最有权威的散文文学流派。
桐城派的散文特点是:主张文章要有“义法”,要求内容与形式统一,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主张文章的用词要有“雅法”,即语言要雅洁,通畅。
15、论述20世纪30年代何其芳等人抒情散文的艺术成就。
首先,他们都刻意追求散文艺术的独立、纯粹和完美。
他们努力达到:情趣集中纯粹,结构圆满完整,篇幅短小精炼,力矫散漫、芜杂、絮聒、浅露的流弊。
虽然有时不免趋于极端,雕琢过甚,伤乎自然,露出斧痕,但总的看来,他们致力于散文艺术的凝练、圆美和独立,讲究表现技巧,对现代散文的抒情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他们都不懈追求散文的“诗意”创造。
这些“诗人的散文”善于抒情写意,而拙于叙事纪实;侧重从主观感受来把握时代气息,而很少去摹写客观,再现生活。
他们尊重主观,驰骋想象:上天入地,中外古今,现实梦幻,外景内心,无所不至,自由驱遣,打破了写实限制和时空观念,不以客观的生活事实为依据,而以自我的真情实感为起点,讲究内在的艺术真实,从而引进了虚构和幻想等艺术处理手段,大量运用联想、暗示、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取代琐屑的描述或直接的告白,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力。
再者,他们都精心锤炼语言,追求散文语言的艺术化。
何其芳等人忠于散文艺术,创作态度相当严谨,对语言的艺术锤炼不惜工本。
何其芳精雕细琢,注重修饰,善于形容,刻意搭配颜色、图案和音韵,造成五彩缤纷的意象和繁复的句式,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李广田追求行云流水般的天然美,娓娓道来,亲切动听,出于絮语文体而较之精炼纯粹,是出色的散文语言。
缪崇群的散文语言平实精细,委婉曲折。
陆蠡的散文语言细致洗炼,清新优美。
他们的语言风格与李广田较为近似。
丽尼散文语言雕饰接近于何其芳,但不像何其芳那样堆砌,那样富有暗示,他的纤丽尚不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