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与研究填空题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4)第3次作业答案

中国文学(4)第3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1、王晓明、文学和人文精神;2九十;3、散文;4、余华、苏童、刘恒;5、叶兆言、刘震云;6、王朔、王小波;7、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8、私人化;9、陈忠实、张炜、王安忆;10、三驾马车;11、现实主义的冲击波;12、断裂、韩东。

二、名词解释1、“人文精神大讨论”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王晓明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当代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问题;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便拉开序幕,诸多作家、评论家纷纷投笔加盟,如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陈平原、朱立元等,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都为此留下了有着独特思考的文章;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三、简答题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在日趋边缘化的同时也走向多元化,在整体上形成“三元一体”的格局(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三元格局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思想并立而生,绝对主流话语不复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剧变以巨大能量辐射到文学领域,要求文学改变过去视角单一、齐声共语状态,以多种话语方式和思维向度反映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

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

在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学术界一次影响深远的论争。

论争焦点: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值和功能。

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论争的意义: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知识分子队伍分化、自我分裂和价值困惑的事实;提示知识分子看清自身境遇,调整生存姿态,建构理想的自我;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和警惕显示了知识分子对人文精神的恪守和张扬,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正当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制约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机制和批判精神的成熟。

当代散文复习题答案

当代散文复习题答案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散文创作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的作者是(A)。

A.朱自清 B.冰心 C.徐志摩 D.叶圣陶2.代表梁遇春随笔的最高水平的作品是(D)。

A.《泪与笑》 B.《谈“流浪汉”》C.《又是一年春草绿》 D.《救火队》3.郁达夫1930年代在《宇宙风》上撰写了一组系列游记是(B)。

A.《故都的秋》 B.《闽游滴沥》 C.《方岩纪静》 D.《江南的冬景》4.沈从文较为成熟的散文应以(C)为起点。

A.《湘西》 B.《湘行散记》 C.《从文自传》 D.《鸭子》5.“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的提出者是(B)。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6.1938年11月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周黎庵、文载道六人出版的杂文合集是(A)。

A.《边鼓集》 B.《横眉集》 C.《边风录》 D.《消长集》7.“左联”时期与徐懋庸并称杂坛“双璧”的是(D)。

A.巴人 B.柯灵 C.周木斋 D.唐弢8.杂文名篇《韩康的药店》的作者是(C)。

A.夏衍 B.秦似 C.聂绀弩 D.宋云彬9.《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是(B)。

A.王力 B.钱钟书 C.吴晗 D.闻一多10.《雅舍小品》的作者是(C)。

A.周作人 B.梁遇春 C.梁实秋 D.丰子恺11.“五四”时期把那些死抱古文不放的旧文人斥为“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的是(D)。

A.鲁迅 B.胡适 C.刘半农 D.钱玄同12.“五四”时期把文学散文称为“纯散文”的是(c)A.周作人 B.刘半农 C.王统照 D.胡梦华13.“五四”时期首先开辟“随感录”专栏的报刊是(B)。

A.《晨报副刊》 B.《新青年》 C.《每周评论》 D.《现代评论》14.以1932年底接编并改革《申报·自由谈》的是(A)。

A.黎烈文 B.聂绀弩 C.沈从文 D.谢六逸15.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作“杂志年”的是(C)。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林语堂 C.冯至 D.梁实秋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D)。

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4.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

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6.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7.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 B.胡风 C.艾青 D.阿垅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9.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胡适 C.朱自清 D.冰心10.《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11.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其作者是(A)。

A.胡适 B.欧阳予倩 C.田汉D.丁西林12.中国诗歌会的主要诗人有蒲风、王亚平、温流和(A)等。

A.杨骚 B.郭沫若 C.殷夫 D.蒋光慈13.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C)。

(完整版)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期中作业

(完整版)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期中作业

期中作业单选题(共10道题)收起1.(2.0分)《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的作者是( )•A、曹明华•B、胡晓梦•C、戴露•D、潘向黎答案:A2.(2.0分)《平凡的道理——略谈个人崇拜》(1973年)的作者是( )。

•A、丰子恺•B、恽逸群•C、曾彦修•D、牧惠答案:B3.(2.0分)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趋于活跃,“小品文年”是指( )•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3年答案:D4.(2.0分)香港女散文家小思在日本京都研究文学时创作了散文集()。

•A、《日本构图》•B、《在日本念书的日子》•C、《日影行》•D、《日本风情录》答案:C5.(2.0分)20世纪90年代,林幸谦等人在香港提倡( ),是对也斯等人后现代散文的延续和发展。

•A、大散文•B、新散文•C、后散文•D、现代散文答案:C6.(2.0分)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的纯文学副刊( )出刊,这是澳门报纸出现的第一个纯文艺副刊。

•A、“镜海”•B、“快活林”•C、“星辰”•D、“海天”答案:A7.(2.0分)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软性散文”是指( )。

•A、闲适散文•B、幽默散文•C、闺秀散文•D、小女人散文答案:C8.(2.0分)《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杂文集》的主编是曾彦修、秦牧和( )。

•A、张华•B、牧惠•C、蓝翎•D、陶白答案:D9.(2.0分)澳门出版的第一套纯文学丛书,包括东亚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散文集()等5种。

•A、《三弦》•B、《澳门古今》•C、《望洋小品》•D、《七星篇》答案:A10.(2.0分)林放获得全国首届散文(集)杂文(集)奖的作品是( )。

•A、《忧乐百篇》•B、《湖滨拾翠》•C、《辣味集》•D、《未晚谈》答案:D问答题(共7道题)收起11.(5.0分)简述“都市散文”。

答案:“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当代文学试题

当代文学试题

当代试题一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1: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的______________,一般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

2:建国初期,文艺界展开了广泛的批判运动,其中受到批判的作家及文学作品有_____的《我们夫妇之间》等。

3:路翎创作的《__________》因其题材触及志愿军的感情禁区而受到批判。

4:从题材分布的领域来看,十七年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

5:在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大讨论中,秦兆阳的理论文章《_______》影响巨大。

6:十七年诗歌创作中,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______。

7:在郭小川的诗歌创作道路中,表现其对人生与命运反思的抒情短诗是《____》。

8:1961年,由于全国范围内的调整与恢复,文学也获得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而其中犹以______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因此当年被称为______年。

9:十七年散文创作中,被誉为“诗化散文”的作家是_______。

10:被誉为当代话剧开山之作的是老舍创作的《_______》。

11:“双百方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2:1956年——1957年上半年的小说创作,从主题上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向,一是反映人情、人性的小说,另一是___________。

13:大跃进期间毛泽东提倡的“两结合”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现实主义与___________相结合。

14:1965年11月,对吴晗新编历史剧《__》的批判,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5:表现文革期间青年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作品有_的诗歌《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二、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0分)()1:赵树理在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其相关的小说流派是。

A:乡土小说B:山西作家群C:白洋淀派D:山药蛋派()2:《三家巷》是欧阳山创作的多卷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第一部。

A:《一代风流》B:《芳菲之歌》C:《长城万里图》D:《苦斗》()3:徐义德是下列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南师大研究生考试文学院历年各科真题

南师大研究生考试文学院历年各科真题

2010年文学院考研试题(2010年的试题是不完全的回忆版)综合基础第一部分各专业必做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风骚2文选3杨朔模式4意识流小说二简答题每题10分1《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2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3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的作用41980年代问题报告文学的特点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必做题一论述题每题20分1《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的异同2都是以上海为描写对象,新感觉派小说与茅盾的《子夜》有何不同3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关系二分析题30分十七年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关联性中国古典文献学必做题标点符号题目是“天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加标点,翻译。

30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必做题一论述题每题20分1、《神曲》的艺术特色?2、为什么卢梭被称为欧洲浪漫主义之父?谈谈你的看法3、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色?成就?二分析题30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外国文学资源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古代文学论述部分应该有儒林外史还有两个,也是挺常见的专业写作一中国古代文学还有古代文化专业的是给了一段韩愈说那个不平则鸣的话要求:题目《不平则鸣》,联系历史事例,字数2000字以上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响你最大的一部外国名著要求:题目自拟,1500字三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人说冰心爱的哲学太肤浅,丁玲政治色彩太浓,萧红作品思想太单纯艺术性弱,只有张爱玲能把握住人性,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很好地结合,是最优秀的现代女性作家。

要求:结合上述,自拟题目,写一篇专业文学评论,字数1500四文艺学影视文学还有个啥专业以“文学与意识形态”写一个评论,题目自拟,2000字五中国古典文献学你认为从事古籍整理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果让你去整理《汉书》,你会怎么做自拟题目,1500字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代码:604科目名称:中文文学基础一、解释题(每题5分,共计60分)1、风雅颂2、志怪小说3、古文运动4、神韵说5、文学改良刍议6、重写文学史7、新写实小说8、探索戏剧9、“十全十美的悲剧”10、三一律11、《人间喜剧》12、意识流小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离骚》的艺术成就2、白居易新乐府诗的艺术特征3、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4、“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色5、通过《哈姆莱特》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6、从思想主题来看,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可以分为哪几类三、论述题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必做(每题30分)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看法。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29章【圣才出品】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29章【圣才出品】

第18章散文(二)一、填空题1.1930年代的散文流派________的影响一直波及到1980年代后的散文。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论语派”【解析】“论语派”是30年代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潘光旦等。

提倡幽默文字,主张“性灵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80年代以后,在各种散文选本中,20年代至30年代写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40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的销量,而且也引导了1980年代后的散文,尤其是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

2.论语派的散文创作,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________”。

【答案】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解析】论语派的散文创作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他们的小品文或抒发见解,切磋学问,或记述绘感,描灵人情,皆出于自我真诚的性灵,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散文题材庞杂,无所不包。

如林语堂将避暑、早饭、戒烟等这样的生活小事写的津津有味,意味深远。

二、名词解释1.白马湖作家群(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白马湖作家群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群体,又称现代散文“白马湖派”。

白马湖作家群得名于杨牧的《中国近代散文选》的前言,在这篇文章中杨牧提出中国现代散文的“白马湖风格”,白马湖作家群只是聚集于白马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团。

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和鲜明的旗帜,但是他们的作品有着相近的文学风貌,即冲淡平和、清醇隽永。

白马湖作家群的主要成员多半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代表作家有有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等人。

除了文学活动以外,他们还涉及到教育、出版等诸多领域。

2.论语派答: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

《现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现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现当代文学专题》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1、1951年对电影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2、孙犁的堪称我国当代为数不多的中篇小说里的杰作。

3、女作家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4、《红旗谱》对农民问题的深刻揭示主要是通过艺术典型的形象塑造表现出来的。

5、是云南彝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杰出的民间叙事长诗,后经黄铁、公刘等人整理发表。

6、文革时期,唯心主义创作理论的核心便是和“三突出”。

7、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8、20世纪50年代以来,描写上海城市生活的作品主要有的《上海的早晨》等。

9、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

10、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_________。

11、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2、“小腿疼”和“吃不饱”是短篇小说中两个个性鲜明的落后妇女的典型形象。

13、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的长篇小说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14、李季的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石油工人生活的叙事诗。

15、《古战场春晓》是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16、十七年时期,最有影响的三位文学理论批评家分别是、和。

17、女作家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18、杨沫的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19、田间的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长的叙事诗。

20、建国后,历史剧的创作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的代表作有田汉的和的《胆剑篇》等。

21、中国当代文学开端的标志是的召开。

22、的短篇小说尤其注重特定环境和矛盾焦点的设置,如《卢家秀》、《开会》、《摸鱼》等。

23、“糊涂涂”、“常有理”等是赵树理在中给落后分子起的外号。

24、新中国的第一首颂歌是的《新华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创作与研究》
第三大题:填空题
1、《水仙》中提到一幅近代画家的水仙图,其作者是(吴昌硕)。

2、《离合悲欢的三天》多次重复、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一句话是(三天!三天毕竟是很短暂的)。

3、《序曲》中有一封观众来信,其作用是(使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旨的表达)。

4、《痛苦的飘落》的主要修辞方法是(比喻)。

5、冰心的散文《笑》,曾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中比喻(“最初的美文”)。

6、(“大海哟,你是最美的诗。

”)这是《幽燕诗魂》开头的第一句话。

7、“海是浅灰色,微微凸起,起皱”。

这是《美石》开头的第二句话。

8、《序曲》中那封观众来信的作者是解放后全市第一批公共汽车女司机。

9、《牛泪》结尾一句话说明的是农家人的坚韧、质朴、可敬。

10、《痛苦的飘落》表达主题的主要方式是抒情。

11、对于“五?四”以后到1949年的散文创作被概括地称为现代散文。

12、《残雪断想》中的“残雪”是指未融化完的积雪,象征着恶势力和陈腐观念的残余。

13、“通感”指的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意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14、《神女峰遐想》的主题思想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追问。

15、与散文并立的另外一大文体是()韵文。

答案
1、吴昌硕
2、三天!三天毕竟是很短暂的
3、使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旨的表达
4、比喻
5、“最初的美文”
6、“大海哟,你是最美的诗。


7、《美石》开头的第二句话
8、解放后全市第一批公共汽车女司机
9、农家人的坚韧、质朴、可敬
10、抒情
11、现代散文
12、指未融化完的积雪,象征着恶势力和陈腐观念的残余。

13、“通感”指的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意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14、《神女峰遐想》的主题思想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追问。

15、与散文并立的另外一大文体是()韵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