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池大小计算
应急池大小计算方式

预测建设项目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化学品的作业场所出现最大爆炸、火灾事故产生的污水数量和最严重爆炸、火灾事故产生的污水数量。
本项目发生重大危险事故时,产生的污水量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污水数量V总=(V 1+V2 - V3)MAX +V4+V5
V 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贮罐计;m3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2=∑Q消t消
Q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
t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3——发生事故时可以传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废水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该值按100m3考虑。
*1: 生产车间消防用水按3小时的用量计算; *2生产废水含地面冲洗水及洗涤废水,按一日的量计算;*3: 雨水收集量按100m3考虑后加入总量。
综上所述,本项目发生重大事故时,产生的废水总量约为380m3。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消防水池作为一种重要的消防设施,也成为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消防水池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合理计算消防水池的容积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消防水池容积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消防水池容积计算的基本原理消防水池容积的计算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火灾的类型、火灾的规模、建筑物的性质和周边环境等。
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消防水池的合理容积。
二、消防水池容积计算的具体步骤1. 确定火灾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所需的灭火水量不同,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火灾类型。
2. 计算灭火水量:根据所确定的火灾类型,可以利用相关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灭火所需的水量。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公式为:灭火水量 = 建筑物面积 ×灭火水流量 ×灭火时间。
3. 考虑水源情况:在计算消防水池的容积时,还需要考虑可靠的水源供应。
如果无法保证足够的供水量,可以考虑增加水池的容积。
4. 考虑储水量:除了满足灭火所需的水量外,还需要考虑消防水池的储水量。
储水量应该足够满足一段时间的消防用水需求,以确保灭火工作的连续进行。
5. 根据以上结果计算容积:根据计算所得的灭火水量和储水量,可以得到消防水池的总容积。
在实际设计中,通常会适当增加一定的容积余量,以应对特殊情况。
三、一个实际案例的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消防水池容积计算的具体步骤,我们以某个住宅小区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该小区的建筑物面积为5000平方米,选择的灭火水流量为10升/秒,灭火时间为30分钟。
根据灭火水量的公式:灭火水量 = 建筑物面积 ×灭火水流量 ×灭火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小区的灭火水量为0.5万升。
考虑到该小区的水源供应较为可靠,我们可以按照灭火水量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储水量。
应急预案应急池的公式

标题:应急预案应急池公式解析与应用一、应急预案应急池的背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日益增加。
为了应对此类事件,企业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在其中设置应急池。
应急池作为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容量、设计标准等都需要依据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二、应急预案应急池公式解析1. 应急池容量计算公式应急池容量计算公式如下:C = (Q1 + Q2 + Q3) × t × K其中:C - 应急池容量(m³)Q1 - 事故废水排放量(m³/h)Q2 - 事故消防用水量(m³/h)Q3 - 事故状态下事故排水量(m³/h)t - 事故持续时间(h)K - 安全系数,一般取1.2~1.52. 应急池设计标准应急池设计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事故状态下废水收集、处理、排放的要求;(2)确保应急池在事故状态下不会发生溢流、渗漏等事故;(3)应急池的设计应考虑到当地环境、地质、水文等条件;(4)应急池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3. 应急池容积核算应急池容积核算可参考以下规范文件:(1)《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201643号)(2)《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19)(3)《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三、应急预案应急池公式的应用1. 应急池设计: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应急预案应急池公式计算出应急池容量,并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2. 应急演练:企业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应急池的运行效果,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池,降低污染风险。
3. 应急物资储备:企业根据应急池容量,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如吸附剂、中和剂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进行处理。
4. 应急预案修订:根据应急演练和事故发生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应急池设计合理、有效。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总=(V1+V2+V雨水)max-V3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V1+V2-V3)max+V4+V5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³;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³;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³;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³;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³;其中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 n/n;q n——年平均降雨量,mm;n——年平均降雨日数;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方法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方法
消防水池是用于存储火灾时可能需要使用的灭火剂和其他物资的设备。
计算消防水池的容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需要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水可以存储和使用。
以下是计算消防水池容积的一些步骤和公式:
1. 确定消防水池的位置和尺寸:消防水池通常位于建筑物内部或外部,其尺寸应该符合当地的消防规范和标准。
在计算容积时,消防水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该至少有10米。
2. 确定消防水池的容量:消防水池的容量可以通过测量水池的深度和周长来计算。
水池的深度应该等于水池的容积除以周长。
水池的周长可以通过测量水池的直径来计算。
如果水池的直径不已知,可以使用周长公式C=2πd计算。
3. 使用公式计算消防水池的容积:消防水池的容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πd×h。
其中,π是圆周率,d是水池的深度,h是水池的周长。
4. 考虑消防水池中的水位变化:消防水池中的水可能会因为火灾时的需要而增加或减少。
因此,在计算容积时,需要考虑消防水池中的水位变化。
在计算容积时,需要将消防水池中的水位减去初始水位,以获得最终水位下的容积。
5. 考虑消防水池的压力:消防水池通常需要存储高压的水。
因此,在计算容积时,需要考虑消防水池的压力和储存水的压力。
消防水池的压力可以通过消防泵的工作压力来计算。
消防水池的容积计算方法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水可以使用。
通过了解这些计算方法和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计算消防水池的容积,并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计算公式(一)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计算公式(一)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计算公式
1.概述
为了保障消防安全,建筑物通常会设置消防水池作为备用供水系统。
为了正确设计消防水池的容积,需要使用一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计算公式。
2.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计算公式
简化计算公式
消防水池的简化计算公式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和危险程度来
确定,适用于没有复杂特殊需求的建筑物。
公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立方米)= 建筑物占地面积(平方米)* 水池有效容积系数(立方米/平方米)
举例:假设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水池有效容积系数
为立方米/平方米,则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1000平方米 * 立方米/
平方米 = 200立方米。
标准计算公式
标准计算公式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的,适用于一般建
筑物以及特殊需求的建筑物。
公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立方米)= 最大喷淋安全水流量(升/分钟) * 喷淋持续时间(分钟) / 单位时间供水量(升/分钟)举例:假设最大喷淋安全水流量为100升/分钟,喷淋持续时间为30分钟,单位时间供水量为10升/分钟,则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100升/分钟 * 30分钟 / 10升/分钟 = 300立方米。
3. 结论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和国家相关标准,可以选择合适的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计算公式进行设计。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的合理计算将保障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供应,确保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急池的容积计算

事故池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和《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中的相关规定设置。
事故池主要用于区内发生事故或火灾时,控制、收集和存放污染事故水(包括污染雨水)及污染消防水。
污染事故水及污染消防水通过雨水的管道收集,污染事故水和消防废水分开存放。
事故应急水池容量按下式计算:
()3max 21V V V V V -++=雨事故池
V 雨=10qF
q=q a /n
式中:(V 1+V 2+V 雨)max ——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 3;
V 1 ——为最大一个容器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 3;
V 2 ——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 3;
V 雨——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m 3; V 3 ——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 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 3)之和。
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池大小

在各类工业生产活动中,事故应急池是预防和控制事故扩散的重要设施。
其有效容积的合理计算,对于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阐述事故应急池大小的计算方法。
一、事故应急池概念事故应急池是指在事故发生时,用于收集和储存事故废水、泄漏物等有害物质的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为事故处理提供缓冲时间。
二、事故应急池大小计算方法1. 考虑因素(1)最大容积的一台设备或贮罐的物料贮量;(2)发生火灾时的消防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或泡沫液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冷却水量;(3)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
2. 计算步骤(1)计算最大容积设备或贮罐的物料贮量根据设备或贮罐的设计参数,计算其最大物料贮量。
例如,某储罐最大容积为100立方米,物料密度为0.8吨/立方米,则最大物料贮量为80吨。
(2)计算火灾时的消防水量根据GB50974消防供水设计规范,计算火灾时的消防水量。
消防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或泡沫液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冷却水量。
(3)计算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首先确定事故废水收集系统(或管网)的雨水汇水面积。
降雨厚度按雨天平均日降雨量计,即年均降雨量(以厚度表示)除以年均降雨天数。
汇水面积与降雨厚度之积即为混入事故废水系统的雨水量。
(4)计算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将以上三项之和减去相关围堰、环沟、管道等可以暂存事故废水的设施的有效容积,即可作为事故应急池的有效容积。
三、案例分析以某化工厂为例,分析事故应急池大小的计算过程。
1. 最大容积设备或贮罐的物料贮量:100立方米储罐,物料密度为0.8吨/立方米,最大物料贮量为80吨。
2. 火灾时的消防水量:根据GB50974规范,计算得出火灾时的消防水量为500立方米。
3. 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雨水汇水面积为1000平方米,年均降雨量为100毫米,年均降雨天数为50天,则混入事故废水系统的雨水量为50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建设项目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化学品的作业场所出现最大爆炸、火灾事故产生的污水数量和最严重爆炸、火灾事故产生的污水数量。
本项目发生重大危险事故时,产生的污水量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污水数量V
总=(V
1
+V
2
- V
3
)
MAX
+V
4
+V
5
V
1
——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贮罐计;m3
V
2
——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
2
=∑Q消t消
Q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
t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
3
——发生事故时可以传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
4
——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废水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
5
——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该值按100m3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