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

治、经济、军事等哪一领域;
步骤四:联系教材知识作答。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八上P3)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答案】问题:鸦片泛滥。应对: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时间:
返回目 录
原因:
过程:1840——1841——1842
鸦
爆发 强占香港岛 南京下关江面
林则徐 导火索 虎门销烟
鸦片 战争
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
加深清朝 统治危机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
继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
扩大 罪行 园、沙俄侵占中国
第二次鸦片
北方大片领土
战争
结果 签订《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返回目 录
基础第知一单识元梳第理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战
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教材P6相关史事)
争
知识补抄:
(5)社会矛盾:最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VS中
华民族、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
(6)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性质:中(7国)外开交始上旧:民打主破主了义中革国命闭(关18锁4国0—的1状91态9),被迫卷 启示: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返回目
2022版课标:
录
1、《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
大片领土等。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知识第体一单系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启示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续表
内容
危害
影响
《 南 京 条 约 》
开放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 纳税款,必须经过 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1)对中国:《南京条约》是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
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第一讲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 数据盘点 模块概括
知识网络
1 数据导航 时空坐标
2 数据透视 知识清单
的威胁
标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
志 运动的失败
续表
(1)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
革命纲领
太
主观 失败 原因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3)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平
天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国 运 动
是一次具有反侵略反封建性质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 性质 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鸦
(6)革命任务:由反对封建主义变为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使命
片
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本原因)。
战
争 战败 (1)内因: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八上U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同三标等、条:知约简识述割梳占第理中二次国北鸦方片战大片争领期间土的英侵法略联史军实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发动国家: 英国、法国 (俄美为帮凶)
起止时间:
1856——1860 咸丰帝
借口: 经过: 暴行: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失败原因: 历史意义:
由盛转衰
北伐和西征后 天京事变
《天朝田亩制度》
定都天京 (南京)
《资政新篇》
永安建制
金田 起义
1851 开始
1853 正式建立政权
1853-1856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 陷落
1859
1864 失败标志
课 堂 精 练:
1.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
有哪些?给我们什么启示?
原因:
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腐败;清政府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课三标、:知知识道梳洪理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时 间: 1851年-1864年 人 物: 洪秀全 经 过:
三、知识梳理
《南京条约》 (1)签订时间:1842年8月
(2)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破坏领土完整
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破坏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关税主权
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第三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早年 的革命活动
续表
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3)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中 国
目的
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两者 达到高潮。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并建立了湖北军政府。但辛亥革 关系 命却失败了,因为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
命的果实,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
国人民仍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探究二: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结果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的目的是否达到了。辛 衡量 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 标准 的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 路;其直接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续表
(4)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结束中国的 封建制度,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封建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辛亥革命后,封 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封建思想文化仍然根深蒂固。 (5)维新变法运动是向日本学习,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而 辛亥革命是向美国学习,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6)护国战争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的国号,从 这个意义上讲是取得了胜利;但它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没有 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最终使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局面。
课标要求:了解武昌起义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初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3. 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内容和意义。
教学重点:1.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3.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2. 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3. 深入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册历史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复习的重点内容。
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强调改造的意义。
2. 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合作探究,对改造的意义进行深入讲解。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如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等。
2. 学生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如钢铁、电力、交通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展示,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进行深入讲解。
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内容和意义(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如起草、讨论、通过等。
2. 学生分析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内容,如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意义,如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权利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 教师给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案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历史知识,巩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帮助学生回顾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准备应对考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复习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点。
2. 帮助学生整理历史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师引导学生回忆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提醒学生注重复习历史要点,做好总结和梳理。
二、复习讲解(30分钟)
1. 根据教材内容,重点复习古代史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纲要。
2. 通过讲解、图表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三、练习辅导(15分钟)
1. 分发历史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答题练习。
2. 讲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
四、总结(5分钟)
1. 讲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2. 鼓励学生认真复习历史知识,做好备考准备。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历史学习资料的阅读和整理,以及历史练习题目的解答。
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调整和巩固,帮助学生做好备考工作。
专题0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设计)-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历案+课件+教学

中国近代史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学设计】
的意义
对接中考2
教师在幻灯片中问题2
出示解答并精讲点拨作业本上完成,课
堂展示解答并做
解析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义武昌起义打击了
清王朝统治;武昌
起义使清朝的王公
大臣、贵族恐惧胆
寒;满清贵族只担
忧自身安危,不顾
国家命运,国家意
识淡薄;辛亥革命
在世界上产生了一
定影响;辛亥革命
建立了民主共国;
孙中有可能成为
共和国第一位总
统,辛命推动了中
华民族复兴的历史
进程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素
养,从材料中归纳
概括能力
课后小结
教后反思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提升其阅读素养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在完成历年中考题的过程中,明确中考走向,把握单元重点。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的更迭,理解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3 秦朝: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灭亡,了解秦始皇的主要功绩。
1.4 汉朝:了解汉朝的兴衰,掌握汉武帝的主要政绩。
1.5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掌握西晋和东晋的更迭,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2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3 洋务运动: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4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5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专题三:中国现代史3.1 五四运动: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3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4 解放战争: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四、专题四:世界古代史4.1 古埃及: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如金字塔、木乃伊等。
4.2 古希腊:了解古希腊的文明成果,如奥林匹克运动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4.3 古罗马:了解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如罗马竞技场、罗马法等。
4.4 古印度:了解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如佛教、种姓制度等。
4.5 古中国:了解古中国的文明成果,如长城、孔子、秦始皇等。
五、专题五:世界近代史5.1 新航路的开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和影响。
5.2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4 美国独立战争: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5 法国大革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六、专题六:世界现代史6.1 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2)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3)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小结: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点一重庆谈判的有关史实
1.原因(背景):
(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2)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蒋介石数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3)中国共产党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概况:
(1)时间: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
(2)地点:。
(3)中共代表:、、王若飞。
(4)结果:签订了“”(“会谈纪要”),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协议。
(5)遗留问题:对于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达成协议。
考点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转战陕北——防御阶段: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内战全面爆发。
半年后,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