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重症医学科
认识重症治疗病房(ICU)

认识重症治疗病房 (ICU)一、到底是什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ICU这个词汇,这个词汇所指的其实就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这个病房对于各种因素导致一个器官或多个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或具有着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并且系统的医学监护和临床救治,市医院开展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
ICU病房内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监护手段,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写全面的管理,通过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并且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使患者在发生疾病后获得各高的生存质量。
对于一个医院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救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医院整体的医疗实力,这也是规范化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在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有哪些呢?首先在设备方面,这个病房内所配备的医疗设备都是极为先进的,具有着最齐全并最先进的监护仪和供氧设备一系列的设备,对于患者出现的任何风险都有良好的管理作用,甚至有条件的医院还会配置有心电图机和血气分析仪等设备,患者能够在病房内就接受相关的临床检查,这对于动态化的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而在人员的方面,ICU医生和护士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并且掌握了完整的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一系列的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的专职医护人员,并且还需要配置足够的数量,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ICU内的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了解患者的器官状况,还需要系统化的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患者如果存在休克或者呼吸功能衰竭等相关疾病,都需要由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医师除了具备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的技术以外,还需要具备独立能够进行各项医疗操作的能力,常见的各项处理方式,包括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等多个治疗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重症医学科宣传简介

重症医学科宣传简介
重症医学科,是一种专门的医学科目,旨在提供高级的、综合性的医疗护理和管理患者的服务。
重症医学科通常针对患有严重疾病或创伤的患者,并提供了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和医疗技术。
重症医学科的目标是监测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支持。
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包括重症医生和专科护士,他们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处理复杂的病情和提供紧急的医疗护理。
重症医学科的主要职责包括:
1. 监测和管理重症患者的呼吸、循环、肾脏、神经和其他生理功能。
2. 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干预。
3. 进行非侵入性或侵入性的监测和诊断,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动脉压力和中心静脉压力等。
4. 处理急诊情况,如心脏骤停、严重的创伤等。
5. 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和治疗的各种挑战。
重症医学科的建立为患有重症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机会。
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和集中的医疗管理,重症医学
科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医学科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了关键的医疗支持和护理。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重症医学科的认识和了解,以促进更好的医疗护理和治疗效果。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ICU,就是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病人的专业科室,在此科室中也会应用先进的监护治疗的设备和技术,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连续性、动态性的诊治,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危、急、重症病人提供精确、全面、规范、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以此最大程度上帮助病人挽救生命,以此改善其治疗干预后,更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什么是ICU?ICU,即重症医学科,在英文上一般翻译为“监护病房”,并且主张“加强”、“集中”、“看护”等含义,即在一个单元中通过几种人力、设备等资源,来救治和管理危、急、重症病人,为上述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我国重症医学科(ICU)发展起步的较晚,到了如今,我国医院中的重症医学科(ICU)仍然尚未普及,但是与之前相比,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多种检测和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ICU病房的普及也逐渐提上了日程,全面提高了对病人的支持和保护,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且越来越多的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的监护和治疗之下,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慢慢康复。
ICU收治什么样的病人?1、潜在生命危险的病人具有潜在生命危险,存在高危因素,需要在ICU密切监护及治疗的病人,比如在进行大手术后的复苏和监护等。
2、已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针对已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在经过ICU监护和治疗后,短期内有望改善病人的病情,比如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爆发性心肌炎等疾病的病人。
3、慢性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慢性器官功能衰竭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监护治疗后,可恢复到急性加重之前的状态的病人,比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等。
ICU的抢救成功率有多高?随着我国医院中ICU的普及和规范,在重症医学科(ICU)中的危、急、重症病人,约80%-90%的病人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精心治疗后,都能够度过生命危险,帮助病人逐渐过渡到健康的状态。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究竟什么是ICU,ICU表现的是什么意思。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十分神秘和陌生的地方,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重症医学科(ICU)。
ICU在目前并没有在各个医院得到普及,随着科学技术对疾病的研究,各种检测以及支持设备在区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多数情况危急的患者经过严密的监护和精心的治疗,能够度过生命中十分困难的时间段,身体逐渐得到康复。
本文简单介绍了重症医学科,并对ICU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重症医学科是什么?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个全新的学科,在医学领域中发展的十分迅速,将医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全面覆盖,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
患者临床生命体征不够稳定或者对生命会产生严重因素,这些都是这门学科中需要研究的内容。
二、ICU你了解多少?(一)什么是ICUICU就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主要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诞生新型医疗设备,并对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进从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二)ICU以什么样的形式工作ICU主要是将危重的病人集中起来,让人力、物力、技术上均得到良好的保障,从而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ICU中建设有中心监护站,对监护的病床有效进行观察,不同的病床占据的面积十分宽,床位之间需要利用玻璃进行相隔。
ICU必须对其配备床边监护仪等各种急救器材。
(三)ICU分类ICU的监护水平和设备具有一定的关联,是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ICU起步虽然很晚,但是受到的重视程度十分高,发展的也十分快。
ICU具体分为综合ICU、专科ICU。
(四)ICU基本要求我国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都需要设置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中需要设置临床独立的二级学科,直接归属医院职能部门领导。
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并对其进行专门的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并实施基本的操作技术,医护人员更是需要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专职医护人员。
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受医院各个科室的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科进修总结

重症医学科进修总结
在重症医学科进修期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重症医学科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涉及到内科、外科、急诊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进修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重症医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重症医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修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重症医学科的病理生理学、药物治疗学、医学影像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为我后续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临床实践是重症医学科进修的重要内容。
在临床实践中,我深入地参与了重症患者的诊治工作,学习了重症监护、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营养支持等方面的技能。
我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诊疗方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通过临床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重症医学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志向和信心。
最后,重症医学科的进修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层出不穷。
在进修期间,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地追求卓越。
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才能在重症医学科这个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重症医学科进修期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重症医学科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为重症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症医学培训心得

重症医学培训心得重症医学,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责任的医学领域。
在参与重症医学培训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知识的洗礼、技能的锤炼,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在培训之初,我对重症医学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只知道这是关乎生命垂危患者的救治学科。
然而,随着培训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重症医学不仅仅是一系列医疗技术的应用,更是对医生综合素质的考验。
培训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
从重症患者的生理病理机制,到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治疗手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至关重要。
我们深入学习了重症患者的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变化,了解了如何通过细微的指标变化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
例如,通过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的监测,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容量状态;通过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患者的呼吸支持参数。
这些理论知识就像是基石,为我们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临床实践中的所见所闻。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里,每一位患者都处于生命的边缘,病情瞬息万变。
我记得有一位患有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入院时已经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迹象。
我们的医疗团队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及机械通气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决策都需要精准判断,每一个操作都需要小心翼翼。
我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患者的病情终于逐渐稳定下来,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重症医学医生的成就感。
在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重症患者的救治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医生、护士共同参与。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护士则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执行医生的医嘱。
呼吸治疗师要负责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药师要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良好的团队沟通和协作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除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重症医学知识培训

重症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专门针对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的学科。它主要关注那些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严重 、多器官功能受损的病人,需要采取紧急、高效的医疗措施来稳定病情、挽救生命。重症医学强调对病人的全面 监测,包括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内环境等方面,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重症医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重症医学知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 重症医学概述 • 重症医学的核心知识 • 重症医学的技能培训 • 重症医学的案例分析 • 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
01
重症医学概述
重症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重症医学是一门专注于危重病人治疗的医学学科,其特点包括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生命体征监测、紧急抢救措施 等。
谢谢观看
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如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呼吸道护理等,能 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管道护理
熟悉各种管道的护理方法,如输液 管、尿管、胃管等,能够确保管道 通畅、安全。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掌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如感染、褥疮等,能够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
重症患者的沟通与协作技能
有效沟通
生命体征监测
影像学检查解读
掌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方法,如心 率、血压、呼吸、体温等,能够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掌握常见影像学检查的图像解读方法 ,能够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患者 的病情状况。
实验室检查解读
熟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正常范围和意 义,能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的病 情状况。
重症患者的护理技能
基础护理
护理经验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得到改善。
重症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重症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重症医学是一门专门处理危重症患者的医学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在短时间内针对危险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以最快速度恢复患者的生命功能。
本文将探讨重症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 定义重症医学是一门专门处理危重症患者的医学分支,其范围包括心肺复苏、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治疗、营养支持、肾脏替代治疗、神经监测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此外,重症医学还需要协调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2. 发展历程重症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美国纽约市,一些医生开始将心脏病患者送往专门的中心进行治疗。
这些中心提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以及专业的医疗人员,使得这些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
此后,世界各地的医疗机构都开始建立类似的重症医学中心。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累积,重症医学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
机械通气、输液和疾病监测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成为可能。
1980年代和90年代,重症医学的发展更加迅速。
大量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被引入,如肌松剂、镇静剂、全身营养支持和负压伤口治疗等。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重症医学的任务范围也在扩大,不仅关注危重患者的救治,也逐渐关注预防和早期诊断等方面。
21世纪初,重症医学再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为重症医学提供了更为高效和精确的医疗手段。
同时,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也为重症医学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3. 未来展望未来,重症医学将会继续快速发展。
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重症医学将会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如血液净化、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另外,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应用下,重症医学也有望实现更为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重症医学是一个与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分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重症医学必将在未来继续发挥作用,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精准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接收手术病人的工作流程
7
ICU的发展史—国内 ▪1982年----陈德昌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ICU病房;
▪1997年10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在北京成立; ▪2008年8月----国家正式命名为重症医学科。
8
ICU的基本要求 1、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的二级学科,直属 医院职能部门领导。 2、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 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3、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受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21
ICU的必备设备
吊塔分湿区和干区,将仪器、设备分别按功能放于不同的 部位;将电线、气路等装入塔内。配有不间断电力系统和 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源插座都在主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 路器。
22
ICU的必备设备 2、带中心站的床旁监护系统,可以监测心电、 呼吸、血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流 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ICU以什么样的形式工作?
• 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 ,床位间用玻璃 或布帘相隔。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 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 香港和澳门的医院,ICU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
ICU的人员配置
1、ICU的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应该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 2、ICU的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应为2.5~3:1。 3、ICU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1、ICU应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 要服务对象病区以及手术室、影像科、化验室和血库等。
16
ICU的病房介绍
3、ICU的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 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备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 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1.5:1。
17
ICU的病房介绍
ICU的分类
• 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ICU虽然 起步较晚,但受到的重视很高,并且发展很快。ICU又分综合ICU和专科ICU,如:小儿重症 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心血 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NSICU) 。
ICU的病房介绍 ⑴、单间或分割式房间 •优点: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和患者之间的相互 干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缺点:浪费人力、物力。
14
ICU的病房介绍 ⑵、大房间 •优点:节省人力、物力,充分利用ICU的资源; •缺点:增加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机会。
15
ICU的病房介绍
ICU设立了隔离病房,主要收治严重感染、免疫抑制以及脏器移植等特殊患者。病房门应该用绿、 黄、红、粉红色特殊标志进行区分;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应穿有色工作服,以志区别。
确认接收新病人
医生通知带班组长,组长了解病人情况并给予安排分管护士
床单位及用物准备
确认呼吸机电源和 气源接好
迎接新病人入科
通知医生
评估病人 血压平稳
循环不稳定,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不过 床,立即抢救。
安全平稳地将患者从平车转运至病床,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各种引流管道和输液管 道脱出,立即测量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或气管插管。测量血压,心电监护, 再次评估,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仪器室 库房 医师办公室 更衣室
卫生间
盥洗室
主区域
病房、护士工作站,洁净物品室、配 药室和治疗室
污物处理室 配餐室
家属接侍室
值班室
实验室
示教室
18
ICU的病房介绍
4、I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护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 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感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我国ICU的发展方向 1、提高领导的认识,努力普及ICU管理及建设规范,使ICU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2、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ICU队伍。包括制定相应的医师、护士培训目标、必备的理论 知识和操作技术等。
3、协调好ICU与其他专科的关系,进一步明确ICU的治疗范围,并在临床路径上给予具体界定。 4、全方位的与国际标准接轨,避免盲目建设,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内ICU的基本状况及问题 1、主要硬件设备已基本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如监护仪、呼吸机等。
2、 ICU病房交叉感染率高于国外。 3、ICU病房的装饰及管理有所改善,但整体布局及人权观念较差。
4、ICU花费过高,百姓难以承受。
国内ICU的基本状况及问题 5、床位使用率太高,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荷、以及交叉感染和相互干扰的机会。 6、患者收治标准执行不力,许多没有抢救价值的患者进入ICU,造成资源浪费 。 7、一部分本该转出ICU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转不出去,致使长期压床,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
ICU护理工作特点
• ICU内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集中了危重的病人;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 又处于抢救病人的第一线;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
ICU护士的素质要求
1、身体素质: ICU护士通常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体力。 2、心理素质:面对不同心理反应和需求的病人,护士任何异常的外部表情及动作的变化,都对病
1、接到手术室告知接收手术病人的通知。 2、准备床单元、备好监护仪、备好呼吸机等。 3、手术室送病人入ICU。 4、ICU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病人,协助病人过床。 5、监测指脉氧、血压、脉搏、呼吸。 6、观察神志、瞳孔,交接皮肤、输液、用药情况。 7、观察引流管情况,向手术室人员了解引流管道放置位置及引流要求,妥善固定。 8、交接并妥善固定胃管、尿管、动静脉导管。 9、与手术室人员交接、识别患者身份,交接患者用物。 10、填写病人交接班登记单,交接双方签字。 11、完善护理记录。
19
ICU的病房介绍
5、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 (24±1.5℃)左右。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
20
ICU的必备设备
1、每床配备功能完善的吊塔,提供电、氧气、压缩空 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床装配电源插座12 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 引接口2个以上。
ICU的放弃治疗
医生有权不允许脑死亡或植物状态者进入ICU,有权对脑死亡、植物状态、临终患者以及经抢救已 证实无益、无效者作出撤除治疗的医嘱,但这一切都应该在患者家属及相关责任人同意的基础上进 行,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ICU的放弃治疗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与ICU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对ICU的放弃治疗做出明确规定,减少无益、无 效和浪费的医疗,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充分利用,让更多重症患者能从ICU高技术的监护和治疗中 获益。
取舒适卧位,脱去外衣裤并除去各种饰物交予家属。并和转送护士交接班,了解已经完成的治 疗和化验。
清醒患者给予解释,介绍环境。烦躁患者给予适当束缚或按医嘱镇静,完成护理记录,新入院病 人填写入院护理评估表;并向家属介绍各项规章制度,留下家属联系电话。抽血化验送检、医嘱 的处理、执行。
四、ICU患者院内CT检查流程
1、医生下达CT检查医嘱。
2、通知CT室,通知家属。
3、按“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评估标准”评分,根据结果决定
转运者及所携带的抢救用物。
2、铺好备用床或暂空床(尿不湿), 要求清洁
干燥。
3、床头备好吸氧装置。
4、床头备好吸引装置。
5、床旁备好监护仪、电极片。
6、床旁备好一次性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备好手消毒液、碘伏、棉签、约束带、体温表、加压 袋。
7、记录桌上备好各种护理记录单。
二、接收急诊或病房患者
1、ICU护士接到急诊或病房电话通知准备接收病人入院。 2、做好迎接新病人的准备。 3、病人送至ICU病房,按响ICU门铃。 4、ICU护士10秒内立即回应,开门接待新病人。 5、ICU护士与急诊或病房护士交接病人、交接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生
人、家属及同行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因此,为了增强病人的信心,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及提 高工作效率,要求ICU护士对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无论工作逆顺,始 终都能保持热情饱满、沉着稳定的情绪。
ICU护士都有哪些工作流程?
一、ICU接收患者前准备工作流程
1、做好病房床单元的清洁、消毒工作。
23
ICU的其他必备设备
✓呼吸机:与床位1~1.5:1 ✓血液净化仪:与床位1:5 ✓冰毯与冰帽:与床位1:4 ✓血气及血生化分析仪 ✓微量泵与输液泵:与床位4~6:1 ✓纤维支气管镜 ✓心电图机与除颤仪 ✓ICU专用病床 ✓防褥疮床垫
24
ICU的收治对象
• ICU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