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标准

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标准
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标准

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化学分析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分析工

职业定义:按照分析检验规程或标准,使用化学试剂、分析仪器、计算工具,对原材料、中间体、成品等物件的技术指标进行测定,或进行定性测定,或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分析,为评定其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或为试验研究提供分析测试数据的分析测试检验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环境:室内(或室外),常温。

职业能力特征:

非常重要重要一般

学习能力 *

计算能力 *

表达能力 *

观察判断能力 *

视(色)觉 *

嗅觉 *

听觉 *

动作协调性 *

手指灵活性 *

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同等学历)。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22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4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或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丰富的分析实践经验者;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或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5年以上,并具有丰富的本职业的组织管理和分析实践经验者。

培训场地和设备:标准教室,一般分析测试所需的实验室及其设施,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气体分析和仪器分析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技能训练场所(详见附件:实验室及设备仪器要求)。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其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技能操作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6。

鉴定时间:根据职业等级不同,理论知识考试为60min~120min;技能操作考核为

480min~1920min;论文答辩不少于40 min。

2 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确保质量

基础知识

“三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化学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数理统计:数据整理方法,误差理论,准确度和精密度。

法律知识: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境保护法等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注:技师工作要求见沪劳保技发(2000)57号文高级技师工作要求待制订]

本职业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初级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准备工作

(一)分析仪器的准备

1.能识别各种玻璃器皿的型号、规格和用途

2.能清洗玻璃器皿

3.能根据分析需要准备好仪器、设备。玻璃器皿的型号、规格、用途

玻璃器皿的清洗

分析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用途

(二)试剂和溶液的准备1.能识别试剂的级别、规格

2.能进行一般溶液的配制

3.能根据分析测定的需要准备好试剂、材料试剂的级别、规格

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

二、取样和制样

(一)气体样品的采样

能进行常温正压气体的采样

常温正压气体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液体样品的采样

能对静态、均匀液体采样

静态、均匀液体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固体样品的采样

1.能进行固体物料的采样

2.能对固体样品进行缩分、研磨、过筛固体物件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固体样品进行缩分、研磨、过筛

三、化学分析

(一)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

能使用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

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

(二)天平的使用

1.能识别不同型号、规格天平及其用途

2.能使用天平进行称量

天平的种类、型号、规格及其使用方法

(三)容量分析滴定操作

1.能进行溶液的稀释、定容

2.能用吸管进行移液

3.能进行酸碱滴定分析操作

溶液配置的方法及浓度计算

酸碱滴定的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四、仪器分析

(抽其中1点工作内容进行鉴定)

(一)气体的化学分析

1.能配制各种气体吸收剂

2.能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器进行气体分析气体化学分析法原理与方法

(二)比色分析

1.能进行目视比色分析测定

2.能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单组份比色测定目视比色和分光比色法原理,仪器及测定方法

(三)气相色谱分析能用TCD或FID进行单组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四)溶液的PH值测定能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PH计构造及测定PH值的原理

五、试验数据的整理及结果的分析

(一)试验数据的记录

能准确、及时、真实记录分析测定数据原始数据记录的要求

(二)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与判断

1、能正确的进行分析结果的计算

2、能采用GB/T1250中方法对产品质量指标极限值进行判断

分析测定结果的表示及计算方法

GB/T1250

中级

职业功能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准备工作

(一)、分析仪器的准备

1、能进行玻璃仪器的检查(验)

2、能进行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校正

3、能进行天平砝码的校正

工作内容

1、玻璃仪器的使用

2、玻璃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

3、天平的计量检定

(二)、试剂和溶液的准备

1、标准溶液的配制

2、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指示剂配制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和标定

指示剂配制方法

二、取样和制样

(一)、常温负压气体的取样

能进行常温负压气体的取样

负压气体取样的方法及原理

(二)、静态、非均匀液体的取样

能进行静态、非均匀液体的取样

静态、非均匀液体取样的方法及原理

(三)、固体样品的溶解

能进行固体样品的酸溶法溶解

固体物料酸溶的方法及原理

三、化学分析

(容量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

(二)、配位滴定

(三)、沉淀滴定

(抽其中一点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熟练进行各类滴定操作(包括不同的滴定方式)2.能选择指示剂,正确的判断终点

3.能观察和分析在测定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少测定误差

1.容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2.化学反应平衡理论

3.各类指示剂变色的原理

4.容量分析干扰因素及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四、化学分析

(重量法)

(一)、沉淀重量法

(二)、气化重量法

(抽其中一点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熟练进行重量分析测定

2.能观察和分析在测定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少测定误差

1.重量分析基本原理及溶度积

2.重量分析条件选择

3.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五、物理常数测定

(一)、密度的测定

(二)、熔点的测定

(三)、凝固点的测定

(四)、沸点的测定

(五)、折射率的测定

(六)、比旋光度的测定

(七)、粘度的测定

(八)、闪点的测定

(抽其中1点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熟练进行物理常数测定操作

2.能正确的进行物理常数测定的计算

3.能分析判断测定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少测定误差

1.各物理常数测定的基本原理

2.各物理常数测定的仪器结构及原理

3.影响测定因素

4.物理常数的计算方法

六、仪器分析

(一)、分光光度分析(可见或紫外)

(二)、色谱分析(GC或LC)

(三)、电化学分析(电导或电位)

(抽其中2点内容中任一仪器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进行正常的分析测定工作

2.能进行二种定量方法(分光光度法为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比较法;色谱法为归一化法和内标法;电化学分析法为直接法和滴定法)

3.能观察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

4.能对所使用仪器维护保养

1.各类仪器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2.相关的定量方法

3.仪器常见异常现象

4.仪器维护保养

七、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的分析

(一)、偏差的计算

(二)、异常数据的检验

1.能进行各类偏差的计算

2.能应用4d法和Q检验法对异常数据进行检验

1.误差的基本概念

2.分析数据的处理

注1:鉴定时四和五功能块中任选一功能块考核

注2:五功能块为提升功能

高级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准备工作

(一)、分析仪器的准备

1.能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检查

2.能进行仪器开机、预热、调试

1.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及使用

2.仪器使用说明书

(二)、试剂和溶液的准备

1、能对试剂根据需要进行提纯试剂提纯的方法

2 、仪器分析用的标准样品的制备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二、取样和制样

(一)、高温物料取样能进行高温物料的取样

高温下取样的方法

(二)、高粘度物料取样

能对静止或流动状态下高粘度物料的取样

高粘度物料性能及取样方法

(三)、气、液、固三相中有二相及其以上共存时的取样

能进行气、液、固三相中有二相及其以上共存时的取样

二相或三相共存时取样的方法

(四)、固体样品的熔融能进行固体样品的熔融法制样固体物料熔融法三、化学分析

(抽其中1点进行鉴定)

(一)、常见阴、阳离子的定性

能准确地对试样中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定性

无机离子定性

(二)、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官能团的定性或定量

能准确地对有机化合物中元素或官能团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

有机化合物中元素及官能团分析

(三)、非水溶液的滴定

能熟练进行非水溶液的滴定分析

非水溶液滴定

四、仪器分析

(一)、光谱分析法:可见、紫外、红外、原子吸收、发射光谱

(二)、色谱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三)、电化学分析法: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库仑法、极谱法

(在每点工作内容中可任选一种分析仪器进行鉴定)

1.能按标准或操作规程准确、熟练操作(一)、(二)、(三)工作内容中的仪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三类工作内容中各种仪器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2.样品的制备

2.能对分析仪器常见的故障进行诊断,对简单的故障能进行排除,并能维护保养

1.仪器常见故障的现象、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2.仪器的鉴定规程

五、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的分析

(一)、分析测定数据中异常情况

能用t法和F法检验异常数据

可疑数值的舍取和显着性检验

(二)、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能用直线方程来处理线性数据一元回归分析

六、管理工作

(一)、技术管理

1.能正确执行本行业的各项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

2.能解决初级、中级工在分析测试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3.具有培训和指导初、中级分析工的能力

4.能正确处理常见实验室“三废”1.“三废”处理及“三废”排放标准2.GB/T 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二)、生产管理能编制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编制

注:化学分析模块中1、2工作内容为提升模块。

4.比重表

4.1初级

4.1.1理论知识

项目配分

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 5

2.基础知识 15

相关知识

1.准备工作 15

2.取样和制样 10

3.化学分析 25

4.仪器分析 20

5.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合计 100

项目配分

技能要求

1.准备工作 10

2.取样和制样 10

3.化学分析 45

4.仪器分析 25

5.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合计 100

中级

项目配分

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 5

2.基础知识 15

相关知识

1.准备工作 7

2.取样和制样 8

3.化学分析----容量法 20

4.化学分析----重量法 10

5.物理常数测定 10

6.仪器分析 15

7.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合计 100

4.2.2技能操作

项目配分

技能要求

1.准备工作 8

2.取样和制样 7

3.化学分析----容量法 30

4.化学分析----重量法 15

5.物理常数测定 15

6.仪器分析 15

7.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合计 100

高级(综合)

项目配分

技能要求

1.准备工作 10

2.取样和制样 10

3.化学分析 20

4.仪器分析 40

5.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6.管理工作 10

合计 100

附件:

培训单位需具备的条件:

师资(略)

标准教室(略)

技能操作培训条件:

(1)、具备分析检验所需要的实验室:

(一)、天平室;(二)、加热室;(三)、化学实验室;(四)、仪器实验室

(2)、具备的仪器设备:

(一)、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作化学分析用)如滴定管、容量瓶、吸量管、量筒、锥形瓶、烧杯、称量瓶、干燥器、漏斗、离心试管、瓷板、比色管。

(二)、设备:天平(万分之一)、台秤、烘箱、马福炉、电炉、真空泵、离心机、水浴。

(三)、仪器:分光光度计(可见;紫外)、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射光谱仪、电导仪、PH计或离子计、库仑仪、极谱仪、水份分析仪、闪点仪、阿贝折光仪、旋光仪、粘度计、熔点仪、沸点仪、蒸氮仪、奥氏气体分析仪(带氧化铜燃烧装置的)。

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要求

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 考试要求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职业定义 对计算机(微机)及外部设备进行检测、调试和维护修理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应具有较为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以及教学能力。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应有满足一人一机原则的微型计算机房和相关教学实验设备。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计算机维修工作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分,每空2分) 1、一般化学试剂的品级有:一级试剂、二级试剂、三级试剂、四级试剂;国内标准名称:优级纯(保证试剂)、分析纯、化学纯、实验试剂。 2、1%酚酞的配置方法是:将 1 g酚酞溶于60ml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 0 0 ml,配置100ml甲基橙所用甲基橙质量为0 . 1g,溶剂为蒸馏水。 3、配置500ml 1:1的氨水,所用浓氨水量为 2 5 0 ml,用蒸馏水量为2 5 0 ml;500ml 1:1的盐酸,所用浓盐酸量为 2 5 0 ml,用蒸馏水量为2 5 0 ml。 4、分析人员在进行称量试样的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白细纱手套。微量或痕量称量时,不宜化妆。用电子天平称量时,试剂或待测样易受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或试样本身具有挥发性时,应采用减量法称量;待测样品为非吸湿或不一变质试样,可采取直接法称量;要求准确称取某一指定质量的试样时,所采用的方法为指定质量称量法。 5、待测的样品必须有样品标识,标识内容必须有样品的:编号(或批次)、名称。 6、分析室用水有三个级别,即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用于一般分析化验的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7、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8、全国“安全生产月”是 6 月。 9、一般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是拔下销子,按下压把,对住火焰根部喷射。 10、新员工上岗应掌握的“三会”知识是:1)、会报警; 2)、会使用灭火器;3)、会逃生自 救,掌握各种逃生路线,懂得自我保护。 11、大多数油料具有易发挥、易流失、易燃烧、易爆炸、有毒。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P507的化学名称为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分子式C 8H 17 OP(O)C 8 H 17 OH,它 的分子量是(B ) A、204 B、306 C、405 D、507 2、EDTA的化学名称是(A ) A、乙二胺四乙酸 B、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C、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D、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3、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值为5.5左右,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D ) A、5 B、5% C、20 D、20% 4、在测定稀土含量时,加入抗坏血酸主要是为了掩蔽(A ) A、Fe3+ B、K+ C、Ca2+ D、Cu2+ 5、数据2.2250保留3位有效数字是(A ) A、2.23 B、2.33 C、2.22 D、2.24

计算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1.2职业定义 对计算机(微机)及外部设备进行检测、调试和维护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分析、判断他推理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应具有较为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以及教学能力。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1.7.3培训场地设备

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应有满足一人一机原则的微机计算机房和相关教学实验设备。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计算机维修工作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电子计算机类专业大专及以上毕业生,且连续从事电子计算机维修工作2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鉴定方式他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门,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两门考试(核)均采用百分制,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为1:20;技能操作考核为1:5。 1.8.5鉴定时间 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为60 min;各等级技能操作考核为90 min。

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维修电工2009年版)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术(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配多媒体设备),实训操作培训场地应具备能满足实训要求的实训室,且有相应的维修电工实训设施和必要的仪器仪表、工具。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力)。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作3年以上。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 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初级中级高级化学检验工及化学分析工考试模拟试题

初级中级高级化学检验工及化学分析工考试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如果有多个空,空与空之间用一个空格空开。 1 、采样的基本目的是从被检的 ( 中取得有 ( 的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得到在 ( 内的数据。该数据包括被采物料的某一或某些特性的 ( 及 ( 。 2、在火焰原子化的解离过程中,大部分分子解离为 ( 3 、长期使用的重铬酸钾滴定管需要洗涤时可用硫酸和 ( 配制成铬酸洗涤 4 、增大压力化学平衡向 ( 的方向移动。 5 、用基准碳酸钠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时, 一分析员未将基准碳酸钠干燥至质量恒定,标定出的盐酸浓度将 ( 。 6 、色分析需同时使用数只比色皿时,各比色皿之间的透射比相差应小于 ( 。 7 、常用玻璃量器使用前要经过 ( 检定 8、储存实验室用水的新容器在使用前必须用 ( 浸泡 ( ,再用 ( 反复冲洗, 然后注满容器, 6h 以后方可使用。 9、用纯水洗涤玻璃仪器时,使其既干净又节约用水的方法原则是 ( 10 、 X 射线荧光仪基本原理遵循 ( 。 11 、分光光度法国际标准上称 ( 12 、吸光度 ( 和透光率 ( 关系式 :是:( 。 13 、某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1×10-3 , 它在 ( 浓度时的电离度为 10%。 14 、在红外 C 、 S 分析中, ( 及 ( 适合 C 的分析,但影响 S 的释放。 15 、配置 2001.0 H24溶液,需要 18 H24溶液的体积是 ( 。 16、开启高压气瓶时应 ( ,不得将 ( 对人。

17、国家标准 ( 中规定,三级水在 25℃的电导率为 ( , 范围为 ( 。 18、常用玻璃量器主要包括 ( ( ( ,使用前都要经过 ( 部门的检定。检定卡片应妥为保存,并进行登记造册。 19 、用 X 射线照射样品物质所产生的 ( 称为 X 射线荧光。 20 、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在一定温度时与试液的值呈 ( 。 21 、 9000可列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 ( 及 ( 保证方向的标准 22 、在分析中做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 23、在砷酸盐—碘量法中, 滴定前一般在溶液中加入 3, 其目的是 ( 。 24 、无论采用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其物质浓度和相应峰高或峰面积之间必须呈 ( 关系。 25 、用分析纯的试剂碳酸钠来标定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会使标定结果( 。 26 、我国标准从性质上分可分为 ( 和 ( 两类。 27、进行滴定管检定时,每点应做 2平行,平行测定结果要求不大于 ( 以其 ( 值报出结果。报出结果应保留 ( 小数。 28、误差按照其性质可分为 ( ( 和过失误差 . 29、用法测定微量砷含量时,所用显色剂的名字叫 ( 。 30、滴定管读数时应遵守的规则是:( ( ( ( 31、原始记录的“三性”是 ( ( 和 ( 。 32、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光路是从光源经 ( 发出一束平行光。 33、分光光度计一般是用 ( 或 ( 获得单色光。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图文稿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 标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配多媒体设备),实训操作培训场地应具备能满足实训要求的实训室,且有相应的维修电工实训设施和必要的仪器仪表、工具。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终审后汇总稿)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编码 4-12-01-01 1.2 职业名称汽车维修工 1.3 职业定义使用工、夹、量具和仪器仪表、检修设备,维护、修理和调试汽车及特种车辆的人员。 1.4 职业技能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5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 外,常温。 1.6 职业能力倾向 具有一般智力水平、表达能力、动作协调性和空间感;手指和手臂灵活性好;有一定计算能力。从事车身涂装修复的人员应具有正常色觉。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1.8 培训要求

1)晋级培训期限 初级技能不少于 500 标准学时;中级技能不少于 400 标准学时;高级技能不少于 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 20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 120标准学时。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培训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 40 名以上学员的多媒体教室 ; 操作技能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学员同时操作的教室,面积不低于 160 m2(人均面积不低于8吊)。操作技能培训设备配置要求: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实训场所的实训设备数量和工具配件须同时满足 20 名学员进行实训教学 ;高级技能、技师和高级技师实训场所的实训设备数量和工具配件须同时满足 20 名学员进行实训教学。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9 鉴定要求 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初级技能: (1)经本职业初级技能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 (2)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1 年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技能 : (1) 取得本职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技能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 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 ⑴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⑵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⑶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 ⑴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⑵申报条件 ①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c本职业学徒期满。 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d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③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 1职业名称 汽车维修电工 1.2职业定义 汽车维修电工主要是在汽车维修行业中,从事汽车电器方面的维修、保养、改装等方面的工作。 1.3职业等级 汽车维修电工(五级)、汽车维修电工(四级)、汽车维修电工(三级)、汽车维修电工(二级)。(1) 五级(初级):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汽车维修电工的常规工作。(2)四级(中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维修电工的常规工作;在特定情况下,能运用专门技能完成技术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合作;(3)三级(高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部分非常规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和培训初、中级人员。 (4)二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 1.4职业环境条件 (1)工作地点室内。(2)温度变化常温(3)潮湿干燥(4)噪声小于60分贝(5)大气条件:无毒无粉尘 1.5职业能力特征 (1)一般智力能领会和理解外界提供的信息,具有简单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2)表达能力能用语言或文字方式有效地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述的能力。(3)计划能力能准确而有目的地运用数字进行运算的能力。(4)空间感能凭思维想象几何形体和将简单三维物体表现为二维图象的能力。(5)形体知觉觉察物体、图画或图形资料中有关细部的能力。(6)色觉辨别颜色的能力。(7)手指灵活性能迅速、准确、灵活地运用手指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8)手臂灵活性能熟练、准确、稳定地运用手臂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9)动作协调性能根据视觉信息协调眼、手、足及身体其他部位,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反应,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五级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初中文化程度;四级要求高中毕业或相当高中文化程度;三级要求大专毕业或相当大专文化程度;二级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按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申报,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可申报五级(初级)职业资格鉴定。 2.持有五级(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一年及以上者,可报名参加本职业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及相关职业的四级(中级)模块鉴定;持有四级(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者,须在持证二年及以上,方可参加高一等级的职业资格鉴定和高一等级相关职业的模块鉴定。报考二级及以上等级职业资格鉴定,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持有高中或中职学历及以上证书,对于195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员,则必须达到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五级(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但在本职业(工种)工作经历累计五年及以上者,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可直接申报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须提供用工单位劳资部门的有效证明或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四级(中级)职业资格评定成绩为“良好”及以上者可直接申报参加三级(高级)职业资格鉴定。4.有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校、技校)毕业证者,可直接申报相关职业的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和四级(中级)的模块鉴定,并可在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起的三年内,免考其理论知识部分。持有高等学校(含大学、大专、高职)毕业证者,可直接申报相关职业的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和三级(高级)的模块鉴定,在本专业工作二年及以上者,可直接申报相关职业的三级(高级)职业资格鉴定,并可在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起的三年内,免考其理论知识部分。5.持有《高等学校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并在毕业后从事本职业岗位工作二年及以上者,可申报二级职业资格

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标准

化学分析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分析工 职业定义:按照分析检验规程或标准,使用化学试剂、分析仪器、计算工具,对原材料、中间体、成品等物件的技术指标进行测定,或进行定性测定,或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分析,为评定其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或为试验研究提供分析测试数据的分析测试检验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环境:室内(或室外),常温。 职业能力特征: 非常重要重要一般 学习能力* 计算能力* 表达能力* 观察判断能力* 视(色)觉* 嗅觉* 听觉* 动作协调性* 手指灵活性* 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同等学历)。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22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4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或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丰富的分析实践经验者;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或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5年以上,并具有丰富的本职业的组织管理和分析实践经验者。 培训场地和设备:标准教室,一般分析测试所需的实验室及其设施,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气体分析和仪器分析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技能训练场所(详见附件:实验室及设备仪器要求)。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标准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化工仪表维修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化工仪表、分析仪器维护、检修、校验、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行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室外,常温,存在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噪声和烟尘。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嗅觉、听觉、视觉及形体知觉正常;能高空作业。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 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本职业技师职业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所应为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为具有本职业必备设备的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训练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在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与本职业相关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5)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作3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化学检验工复习题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 1.下面有关开拓创新要有创造意识和科学思维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要强化创造意识 B 、只能联想思维,不能发散思维 C 、要确立科学思维 D 、要善于大胆设想 2.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酸的强弱与酸的平衡常数有关,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越大则酸度越大 B 、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大则酸度越大 C 、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小则酸度越大 D 、酸的强弱与酸的结构有关,酸越易给出质子则酸度越大 3.0.10mol/L 二乙胺溶液,其溶液的pH 值为(Kb=1.3×10-3)( )。 A 、10.11 B 、12.06 C 、12.03 D 、9.98 4.0.10mol/LNaH 2PO 4溶液的pH 值为(K a1=7.6×10-3、K a2=6.3×10-8、K a3=4.4×10- 13 )( )。 A 、4.66 B 、9.78 C 、6.68 D 、4.10 5.在25℃外界空气的压力为101.3kPa 时,用氯气作氧化剂,通入氯气的压力为 113.3kPa ,则氯气的电极电位应是(V E Cl Cl 358.10 /2 =- )( )。 A 、1.355V B 、1.361V C 、1.364V D 、1.352V 6.已知V E V E Sn Sn Cu Cu 15.0,17.00 /0 /242==+++ + ,对2Cu 2+ + Sn 2+ ≒ 2Cu + + Sn 4+ 反应在标准状 态下,反应向右进行,但当Cu 2+ 离子的浓度降至0.10mol/L ,而其它离子仍为1.0mol/L 时,则反应( )。 A 、向右进行 B 、向左进行 C 、方向无法确定 D 、有Cu(OH)2沉淀出现 7.Pb 2+ +Sn === Pb + Sn 2+反应,已知V E Pb Pb 13.00 /2-=+ 、V E Sn Sn 14.00 /2-=+ ,在标准状态下,反应向( )进行,当[Pb 2+]=0.50mol/L 时,反应又向( )进行。 A 、左、左 B 、左、右 C 、右、右 D 、右、左 8.在丙烯酸中含一定量的苯酚时,可延长丙烯酸在热天时的贮存期,其原因是( ) 的 影响。 A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B 、温度的影响 C 、催化剂的影响 D 、诱导反应的影响 9.铁离子与EDTA 形成稳定常数是( )。 A 、lgK 稳=10.69 B 、lgK 稳=16.3 C 、lgK 稳=16.5 D 、lgK 稳=25.1 10.难溶化合物Mg 2P 2O 7其溶度积的表示应写成( )。 A 、[Mg 2+]2[P 2O 74-] B 、Ksp =[Mg 2+]2[P 2O 74-] C 、K spMg2P2O7 =[Mg 2+]2 [P 2O 74- ] D 、Q spMg2P2O7 =[Mg 2+]2[P 2O 74-] 11.已知在25℃时氯化银的溶解度为1.34×10-5 mol/L 则氯化银的溶度积为( )。 A 、1.34×10-5 B 、1.8×10-10 C 、3.6×10-10 D 、2.4×10-15 12.将0.002mol/LFeCl 2溶液与0.10mol/LNH 3H 2O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沉淀出现(已知K bNH3H2O =1.8×10-5 、K spFe(OH)2=8.0×10 -16 )。 A 、有 B 、无 C 、无法确定 D 、条件不够,无法计算出是否有 13.在1mol/L 的三氯化铁水溶液中含有的组分数为( )。 A 、1 B 、2 C 、3 D 、4 14.在1升水中溶解50克丙三醇,它能使水的蒸汽压下降,这种蒸汽压下降与溶液中 溶质的摩尔分数的关系被称为( )。 A 、拉乌尔定律 B 、亨利定律 C 、范霍夫定律 D 、道尔顿定律 15.已知在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7.94kPa ,1800g 水中若溶解13.8g 丙三醇(M 丙三醇=92 g/mol),则该溶液的蒸汽压会降低( )。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全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 业标准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化工仪表维修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化工仪表、分析仪器维护、检修、校验、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行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存在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噪声和烟尘。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嗅觉、听觉、视觉及形体知觉正常;能高空作业。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 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所应为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为具有本职业必备设备的场所。 1.8鉴定要求

高级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考试

职业技能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高级化学检验工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第1-8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0分。满分80分。) 1、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A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B)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内外溶液中H+活度系数不同(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2、用莫尔法测定时,阳离子(C )不能存在。 (A)K+ (B)Na+(C)Ba2+(D)Ag+ 3、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的是(A)。 (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 (C)增加称样量(D)提高分析人员水平 4、以硫酸作Ba2+的沉淀剂,其过量的适宜百分数为(B)。 (A)100%-200% (B)20%-30% (C)10%-20% (D)50-100% 5、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精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A)0.1g (B)0.2g (C)0.05g (D)0.5g 6、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A)。 (A)KNO3(B)KCl (C)KBr (D)KI 7、已知0.10mo l·L-1一元弱酸溶液的pH=3.0,则0.10mo l·L-1共轭碱NaB溶液的pH是(B)。 (A)11.0 (B)9.0 (C)8.5 (D)9.5 8、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条件是(B)。 (A)随机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D)相对偏差小 9、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A)H2CO3-CO32-(B)H3O+-OH- (C)HPO42--PO43-(D)NH3CH2COOH-NH2CH2COO- 10、变色硅胶受潮时的颜色为:(C)。 (A)蓝色(B)黄色(C)粉红色(D)白色 11、分析纯的标志颜色是(C)。 (A)兰色(B)黄色(C)红色(D)绿色 12、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求相对误差≤0.1%,用50mL的滴定管滴定时,滴定体积需控制在(B)mL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