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详细版

合集下载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危险评价及措施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危险评价及措施

安全评价文章编号:1002-1124(2006)08-0048-03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危险评价及措施孙建平,孙泰威(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8) 摘 要:通过对国内现有溶解乙炔生产装置进行调研,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涉及溶解生产厂家的具体情况,分析并指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企业消除事故隐患和搞好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溶解乙炔;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评价;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T Q02814 文献标识码:ADanger appraisement and measures in procedure of dissolved acetyleneS UN Jian -ping ,S UN T ai -wei(Heilong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Harbin 150078,China ) Abstract :The danger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rocedure were pointed out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surveying thedomestic production plant of diss olved acetylene.We als o learned from companies abroad that inv olved in diss olution.Advice was provided for safety in production.K ey w ords :diss olved acetylene ;adverse factor ;safety evaluation ;countermeasures收稿日期:2004-04-20作者简介:孙建平(1962-),男,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化工学院,现从事安全评价工作。

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引言乙炔气是许多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气体。

为了方便储存和使用,乙炔气被压缩在气瓶中,但是溶解乙炔气瓶却需要更加谨慎的使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溶解乙炔气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风险溶解乙炔气瓶有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1.高压:乙炔气体被压缩到极高的压力,不当的操作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压力释放。

2.炸弹效应:如果在气瓶内部存在缺陷,乙炔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导致爆炸。

3.毒性:乙炔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昏迷。

因此,使用溶解乙炔气瓶需要遵守一系列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使用注意事项1.气瓶存放使用溶解乙炔气瓶时,应当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放置气瓶。

对于气瓶存放的场所,要求不能有明火和静电,也不能与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等物质放在一起。

2.安装使用在对溶解乙炔气瓶进行安装时,需要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装填乙炔气体时,应当使用专业的装填设备,以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3.运输运输乙炔气瓶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运输器械的操作规程,防范和消除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运输过程中,避免碰撞气瓶和暴露于高温环境中。

4.操作安全在对溶解乙炔气瓶进行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泄压安全装置,以确保安全。

•禁止将乙炔气体与氧气混合。

•禁止将乙炔气体引燃。

•禁止直接将乙炔气体释放到空气中。

•禁止使用任何夹具对气瓶进行夹持或起吊。

•禁止撞击气瓶的接口。

5.储存安全在气瓶储存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气瓶应当储存在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气瓶不应靠近热源或任何可能引起火灾的设备。

•气瓶应当与其他危险品分开储存。

•气瓶储存期限应当在使用期限内,并且需要定期检查气瓶的密封性。

总结溶解乙炔气瓶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遵守国家相关安全规范。

在日常的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和维护气瓶,以及及时报告和处理任何存在的安全隐患。

溶解乙炔不安全因素分析

溶解乙炔不安全因素分析

溶解乙炔不安全因素分析
乙炔(C2H2)是一种高度易燃易爆气体,含氧量在2.5%~80%时有爆炸危险。

因此,在溶解乙炔时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乙炔的易燃性和易爆性
由于乙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氧气接触时极易燃烧,甚至在没有点火源的情况下也可能爆炸。

在溶解乙炔时,乙炔与水反应产生丙烯,丙烯同样易燃易爆。

如果乙炔溶解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进而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2.压力和温度的控制
当乙炔被溶解在水中时,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当温度升高到某个临界值时,乙炔会脱溶,并迅速释放出大量气体,同时产生强烈的热量。

因此,在溶解乙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防火和爆炸措施
在溶解乙炔时,必须具备完备的防火和爆炸措施。

例如,应采用防火隔离措施、静电接地措施等,以防止产生火花和静电放电。

此外,还应配备应急气体解毒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运行安全。

4.职业安全
溶解乙炔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特殊的职业安全措施。

例如,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手套、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以降低受伤和中毒的风险。

此外,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
严格遵守作业规程,以确保工作安全。

溶解乙炔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在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配备应急处理设备,
以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
全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溶解乙炔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

本文将主要针对氧气不足、杂质、高温高压、容器和管道破裂、火源、静电和操作不当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安全生产和应用。

1.氧气不足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中,氧气不足可能导致乙炔的燃烧和爆炸。

当乙炔与氧气混合比例在2.5%-81%之间时,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引发爆炸。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溶解乙炔时,必须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定期检查氧气浓度,防止浓度过低而引发事故。

2.杂质溶解乙炔中可能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有毒杂质,这些杂质对人体健康和设备性能都有不良影响。

如果乙炔中杂质含量过高,可能导致燃烧不充分或爆炸,因此应加强杂质检测和去除,保证乙炔的质量和纯度。

3.高温高压高温高压条件下,溶解乙炔可能发生分解、燃烧甚至爆炸。

高温高压环境可能由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外界环境因素引起。

因此,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巡检,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同时优化工艺流程,避免高温高压条件下的不安全因素。

4.容器和管道破裂溶解乙炔的容器和管道破裂可能导致气体泄漏和中毒事故。

容器和管道的破裂可能由质量问题、超压使用或人为破坏等因素引起。

因此,应定期检查容器和管道的完好性,防止破裂事故的发生;同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应急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5.火源火源是溶解乙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因素之一。

乙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源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因此,应严格控制火源的使用和携带,消除明火和火花;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静电静电可能导致溶解乙炔的燃烧和爆炸。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摩擦、流动和电位差等原因可能产生静电。

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如接地、消除静电等,以降低静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7.操作不当操作不当是溶解乙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气体泄漏、中毒或火灾等事故。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预防措施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预防措施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预防措施溶解乙炔生产从电石进厂到产品出厂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不同的岗位危险危害特性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

1.电石搬运、破碎过程。

由于搬运、破碎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若电石遇水、受潮等影响或加料斗内乙炔置换不干净,在搬运、破碎电石过程中会发生撞击和摩擦等点火能,只要桶内乙炔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因此在搬运、破碎前,应检查电石桶内是否有乙炔,存在乙炔应先通过自然通风或氮气置换清除它,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点火源的产生。

此外,电石破碎时会产生粉尘和噪声,对人体有害,应设置除尘装置清除粉尘,作业人员须戴防尘口罩和耳塞加以防护。

2.乙炔发生过程。

在乙炔发生器投料时,易发生电石相互撞击和与器壁撞击产生火花。

敞口式发生器加料是暴露在大气中进行,通风不好存在乙炔,作业频繁,燃爆的可能性很大。

采用全密封加料桶情况较好,但加料前后氮气对料斗吹扫不干净或料斗密封性差有泄漏,也同样会发生爆炸。

所以对敞口式发生器而言,通风装置保持良好非常重要,加料时应避免电石相互撞击。

密闭式料斗加料前必须用纯度大于98%的氮气对它彻底置换排除空气,局部用测氧仪对料斗内的氧含量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加料结束后,还应用氮对料斗进行吹扫排除乙炔气。

扫吹用氮必须经过减压(低于0.05MPa),否则的话,压力过高、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冲击能和静电,也会发生爆炸。

料斗泄漏不密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发生器操作温度最好控制在70℃左右,不得超过90℃,冷却塔出口温度应低于35℃(硫酸净化法要求更低)。

因为温度过高,乙炔中的水含量增大,会增加冷却塔的负荷,且温度过高,反应加剧,甚至失控,易造成聚合放热,最终引起爆炸,对安全也不利;温度过低,电石乳液的乙炔量增多,且有可能在排渣时夹带未完全水解的电石进入渣池,渣池表面乙炔与空气混合易出现燃爆。

低压乙炔发生器工作压力应控制在4~7KPa间,压力过高造成水封失封,会排放出大量乙炔气;压力过低,则会造成压缩机入口为负压,空气易侵入系统,可能构成乙炔空气混合气体。

溶解乙炔厂区风险评价报告

溶解乙炔厂区风险评价报告

溶解乙炔厂区风险评价报告溶解乙炔是一种常用的燃料气体,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溶解乙炔厂区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报告旨在对溶解乙炔厂区风险进行评价,以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建议。

一、溶解乙炔的特性溶解乙炔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其爆炸极限浓度范围为2.5%至90%,并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易于引燃。

当溶解乙炔泄漏或遭受火源时,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二、溶解乙炔厂区的潜在风险1.气体泄漏:溶解乙炔在输送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导致厂区内气体浓度超过爆炸极限范围。

2.火源引发:厂区存在着可能引发火花或火焰的设备、操作或电气设施,一旦与泄漏的溶解乙炔相遇,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3.气体聚集:由于溶解乙炔比空气轻,泄漏的气体有可能聚集在厂区的低洼区域,形成易燃易爆的气体云,增加爆炸的风险。

4.不当存储:溶解乙炔需要储存在防爆柜中,若柜门、门锁等防护设施损坏或不合规范,可能导致不慎引燃或泄漏。

三、溶解乙炔厂区的风险评价1.危险源辨识:对溶解乙炔厂区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全面调查,确定潜在的危险源。

同时,识别可能存在的人为因素,如操作不规范、维护不当等。

2.风险评估:评估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针对泄漏、火源引发、气体聚集和不当存储等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3.防护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改进现有防护设备、加强现场监控等。

四、建议与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完好性,防止泄漏和其他潜在故障。

2.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制定明确的紧急处理程序,培训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

3.强化安全宣传和培训: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定期演练和检查:定期组织演练应急预案,检查应急设备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5.加强安全监控:安装气体监测仪器,定期对厂区内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前言溶解乙炔是一项危险的化学操作,因其在制备和使用等环节存在多重风险,易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如何合理地利用该化合物并保证操作安全,是化学工作者和实验室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不安全因素分析1. 溶解乙炔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溶解乙炔需要用到钢瓶,一旦发生意外,钢瓶内的气体极易燃烧,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此外,溶解乙炔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炔气体和热量,容易引起火灾,还可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危害很大。

同时,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乙炔还很容易聚合形成不稳定的乙炔聚合物,若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因热量积聚而发生爆炸。

2. 溶解乙炔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溶解乙炔放热量较多,容易受到外界热源影响,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另外,钢瓶、管道等容器本身也容易出现磕碰、腐蚀等情况,容易导致面临危险。

3. 溶解乙炔的操作难度大溶解乙炔的操作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极容易引发意外。

比如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配比向加压桶中加入溶解剂,以保证乙炔的溶解度和饱和度满足工作要求;对溶解液的搅拌、质量监控也需要严格掌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

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在识别了溶解乙炔存在的不安全风险因素后,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从源头上把控风险。

1. 做好仓储管理针对乙炔钢瓶等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是防范事故的重要前提。

在操作前,应对钢瓶进行好保养清洁工作,检查钢瓶和管道的磕碰,防止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外界损伤(如高温、火源等)。

2. 操作规范为了防止由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我们需要让操作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操作,保证其具备安全意识和技巧。

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严禁盲目根据个人经验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需经过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符合安全要求。

3. 建立应急机制意外事故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建立起严密的事故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最新版)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最新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最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最新版)为了提高溶解乙炔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强化溶解乙炔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本文拟对溶解乙炔的产品特点和乙炔的危险危害性进行论述,并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乙炔生产过程和溶解乙炔充装过程中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初步探讨有关溶解乙炔生产的安全管理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与建议。

1溶解乙炔的产品特点乙炔(Acetylene)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之一。

在金属焊接、切割、喷镀、表面淬火和热加工等方面,乙炔作为高效优质的高温热源被广泛应用。

乙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其火焰温度可高达3200℃以上。

乙炔的燃烧热虽然比乙烷、乙烯等略低,但在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却最少,产生物中的水含量相对较低,水蒸发所需热量损耗较少,因此乙炔燃烧时能够得到更高的温度,这就是乙炔无可替代的显著特点。

乙炔的制取方法主要有碳化钙水解法、甲烷或烃类的高温燃烧裂解和等离子体裂解方法。

碳化钙水解法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但碳化钙生产的能耗较大。

目前国内大多数溶解乙炔生产采用此法。

根据乙炔的溶解特性,将乙炔压缩充入溶剂中,并被储存在充满多孔填料的钢瓶内。

丙酮作为一种极好的溶剂,在钢瓶内被填料吸咐用于溶解和释放乙炔,它的作用是增大钢瓶的有效容积和降低乙炔的爆炸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9886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
析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溶解乙炔的不安全因素分析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溶解乙炔作为贴近人类生活的一种物质和危险化学品,其作用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为其他物质所难以替代,然其安全问题又极其重要,万不可忽视。

本文拟对溶解乙炔的产品特点和乙炔的危险危害性作一浅述,并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乙炔生产过程和溶解乙炔充装过程中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危险作初步分析,以趋能有所裨益,笔者将倍感荣幸。

一、乙炔的特点
乙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在金属焊接、切割、喷镀、表面淬火和热加工等方面,乙炔作为高效优质的高温热源被广泛应用。

乙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其火焰温度可高达3200℃以上。

乙炔的
燃烧热虽然比乙烷、乙烯等略低,但在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却最少,燃烧后物质中的水含量相对较低,水蒸发所需热量损耗较少。

因此,乙炔燃烧时能够得到更高的温度,这就是乙炔无可替代的显著特点。

但同时乙炔作为危险化学品又具有易燃烧性和化学爆炸危险性,并有一定的毒害性;乙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卤素接触会引起燃烧爆炸;能与铜、银、汞等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纯乙炔会发生自身直接分解爆炸和其聚合物分解爆炸。

当乙炔中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危害性更大。

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乙炔可引起单纯窒息。

二、分析
乙炔的制取方法主要有碳化钙水解法、甲烷或烃类的高温燃烧裂解和等离子体裂解方法。

碳化钙水解法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但碳化钙生产的能耗较大。

目前国内大多数溶解乙炔生产采用此法。

根据乙炔的溶解特性,将乙炔压缩充入溶剂中,并被储存在充满多孔填料的钢瓶内。

乙炔充装时,气瓶中必须有丙酮。

丙酮作为一种极好的溶剂,在钢瓶内被填料吸咐用于溶解和释放乙炔,它的作用是增大钢瓶的有效容积和降低乙炔的爆炸性能。

整体硅酸钙多孔填料的作用是均匀地吸附丙酮和阻止乙炔分解爆炸的传播。

碳化钙水解生产溶解乙炔的工艺过程是:将碳化钙加入水中产生粗乙炔气,经过洗涤冷却,化学净化除去硫、磷等有害杂质,再通过压缩和干燥,充装进入溶解乙炔气瓶内。

现结合溶解乙炔生产实际,对乙炔生产过程和溶解乙炔充装过程中易产生的不安全
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下:1、从碳化钙投料和乙炔发生过程分析。

在乙炔发生器投料时,易发生碳化钙撞击器壁产生火花的现象。

若投料系统采用密闭氮封方法,则可消除不安全因素。

但若为敞开式或双挤压式投料,则较容易发生加料口燃烧事故。

由于各种原因,如反应温度过低等,乙炔发生器排渣口夹带未及水解的碳化钙进入渣水池,在渣水池表面乙炔与空气接触易产生燃爆事故。

在乙炔设备检修过程中,乙炔燃爆潜在危险时刻存在。

故在首次投产和停车检修后并在投产前,乙炔设备应先用含氧量小于2%(v/v)的氮气进行置换,使系统内气体中含氧量不大于3%(v/v),否则因氧含量高而存在潜在危险性,就不得投料生产。

在乙炔设备检修时,待检修的设备应与乙炔系统隔绝,并用含氧量小于2%的氮气置换其内部乙炔,使乙炔含量不大于
0.2%(v/v)。

在置换过程中,对置换系统必须有全面了解,确认置换不存在盲区,否则应先作消除处理再进行置换。

如乙炔发生器内尚有未分解碳化钙或积聚大量碳化钙污泥时,必须先用大量清水进行密闭清除,再用氮气置换合格,以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再产生乙炔而发生意外事故。

2、从乙炔净化过程分析。

根据乙炔净化所使用的净化剂种类,分析其不安全因素。

对于浓硫酸法净化工艺,因硫酸吸水发热产生高温,若未采取冷却措施,则存在乙炔燃烧危险。

另外,若乙炔气体中夹带碳化钙污泥泡沫杂质,则会与硫酸反应而积聚粘结状化合物,很易堵塞设备和管路,检修难度相对较大,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燃爆事故。

对于次氯酸钠法或氯水法净化工艺,若对有效氯浓度控制不当或进气口乙炔温度过高,易引发乙炔氯化反应而产生化学性
爆炸。

在乙炔压缩和干燥过程中,负压运行和超压运行均易发生乙炔爆炸。

为防止乙炔压缩机超压运行而设置的安全阀泄放系统,应将散放口引至屋顶1.0米以上,不得将乙炔排放在室内。

否则,当乙炔泄露时,室内存在高浓度乙炔,就极具危险性。

乙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不得更换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设施,否则会因引入空气并可能产生绝热压缩而发生乙炔压缩机爆炸事故。

采用无热再生分子筛高压乙炔干燥工艺,能消除干燥过程的不安全因素。

无水氯化钙干燥工艺的爆炸危险性极大,应予以淘汰。

3、从乙炔的充装过程分析。

乙炔充装危险性主要取决于乙炔充装压力、温度、流速及泄露处置状况。

乙炔充装必须有良好的冷却条件,否则因充装温度过高易产生不安全因素。

在溶解乙炔充装过程中,
随着乙炔压力的不断升高,极易发生局部过热而引起分解爆炸。

乙炔流速过快,极易因摩擦产生静电而点燃乙炔。

高压乙炔泄露时,处置前必须切断气源,消除危险因素否则易引发爆炸。

4、从气瓶原因分析。

溶解乙炔气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钢瓶内多孔填料的质量和溶剂的充装量。

填料损伤或污染,都会降低填料的阻火性能和吸附溶剂能力。

溶剂丙酮不足,未及时补加,乙炔充装后会以气态存在,而且充装压力会较高,潜在危险性极大。

但若溶剂丙酮超量,瓶内无安全空间,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存在。

乙炔的限定充装量为瓶内溶剂丙酮规定充装量的50%,乙炔充装过量易引发爆炸事故。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