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3篇

小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3篇

【导语】不管是⾔语上还是⾝体上的攻击,都是校园欺凌,校园暴⼒⾏为。

在校园暴⼒欺凌发⽣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抵制呢?我们应该保护⾃⼰,应对暴⼒,临危不乱,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准备: 1、每⼈准备说⼀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

3、由电脑⾼⼿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句反欺凌⼝号。

活动过程: 1、开场⽩: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的⾏为,校园欺凌多发⽣在中⼩学,由于很多国家实⾏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

欺凌过程,蕴藏著⼀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理问题,影响健康,甚⾄影响⼈格发展。

2、下⾯请每个同学都来说⼀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件事情。

(略) 3、⼤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我们来看看⼀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

(播放校园欺凌记实⽚) 4、看了这部记实⽚,⼤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实际⾏动来反欺凌?,请⼤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家读⼝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师讲话。

⿎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为进⾏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组,与学⽣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理咨询等。

挪威于2002年通过了⼀个宣⾔,号召国家、地⽅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动中。

活动总结: ⼀、抵制校园暴⼒,辨别是前提 ⼀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仅仅是不礼貌⾏为;另⼀些同学在⽬睹校园暴⼒时也⽆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

要抵制校园暴⼒,⾸先要具备对校园暴⼒的识别能⼒。

校园暴⼒包括⾏为暴⼒、语⾔暴⼒和⼼理暴⼒。

⾏为暴⼒在校园暴⼒现象中最为普遍。

⾏为暴⼒主要指包括打架⽃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系列对⼈⾝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为。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学校预防校内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1教学目标:1、让同学熟悉校内欺凌产生的缘由,认清校内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示意教会同学发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掌握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柔和理智的看法处理冲突,有效化解危机。

把握应对校内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力量,进而学会爱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1、了解校内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把握正确应对校内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2、走进校内欺凌:〔1〕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

〔2〕福建南安中同学暴力3分钟,学校女生被扇25巴掌。

3、分析校内欺凌产生的缘由:〔1〕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2〕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3〕传媒渲染,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4、校内欺凌带来的危害:校内欺凌在许多人的心里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表达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加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了损害,要承当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厉批判和教育,甚至不能连续完成学业。

那些常在中学校打架的同学,成年后大多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而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简单造成性格自卑和软弱。

5、预防欺凌的方法:〔1〕不能“怕”字当头。

〔2〕要准时报告。

〔3〕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爱护意识。

〔4〕要慎重择友。

老师总结:校内本应是我们学习学问、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消失校内欺凌打破了我们校内的安静。

我们的青少年共同生活在校内这片蓝天下,就应当相互关心,相互谅解,相互包涵。

让我们远离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同学。

学校预防校内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2一、导入什么是校内欺凌?校内欺凌是指同学间欺侮弱小的行为,校内欺凌多发生在中学校,由于许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

欺凌过程,隐藏著一个冗杂的互动状态,欺侮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进展。

预防校园暴力欺凌主题班会教案【6篇】

预防校园暴力欺凌主题班会教案【6篇】

预防校园暴力欺凌主题班会教案【6篇】预防校园暴力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其非欺凌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欺凌的品质。

结合教育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分别确定为:教学重点: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暴力的品质。

教学背景分析:1、我校总人数多,寄读学生多,学生之间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相差较大,易起摩擦,比起其他学校,更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当前,暴力文化泛滥,社会生活又多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对价值观还没定型,难以自我约束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施暴于校园提供了鲜活的“榜样”。

3、中学生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不足,往往对校园暴力认识不够。

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则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不计后果。

教学对象: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故事暗示、启发归纳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反映校园暴力案件的照片和文字材料,搜集因校园欺凌案而触犯法律的少年犯的悔过心声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身边的校园欺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伴着《校园的早晨》的优美的旋律走进课堂,欣赏他们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照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宁与美好,接下来切入漫画,直接导入新课:然而,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似一双黑色的大手,它撕碎了校园的和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不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平安校园,拒绝欺凌”,直面暴力现象,寻求解决途径,让青春不再惊恐,让父母不再担忧!本环节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通过强烈的对比,初步激发起学生维护校园和谐,抵制校园暴力的情感,明确本课主题。

小学生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小学生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小学生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小学生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1目标:1.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

2.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

流程:1.导入:通过一则新闻:一名初一学生因不堪忍受同学的欺负,而自杀。

2.核心内容:a、认识:什么是欺凌?b、伤害:身心受哪些伤害?C、应对:如何处理他人对自己的欺凌?3.签字仪式:共同抵制欺凌行为。

4.情感升华:张杰的仰望星空。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1.概念: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身心伤害的行为。

2.主要表现:a、网上欺凌:利用QQ群或者说说,发布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

b、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粗言秽语、呵骂等。

c、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拉车头皮。

故意绊倒对方等。

d、恐吓、威胁和强迫他人做其不想做的事情。

e、中上、讽刺和贬低同学。

f、敲诈:强势夺取他人财物或索要金钱。

g、分党结派:故意伙同同学孤立同学,排挤同学。

二、对同学的身心伤害。

(案例分享)面对欺凌,学生受到最大的伤害不是身体上的伤害,而是心灵的伤害,会给孩子造成以下后果: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胆怯,进而形成懦弱品行。

2、受到学生孤立后,悲观消极,自卑,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

3、害怕去上学,产生厌学情绪。

4、构成心理疾病,影响健康,阻碍健全人格的形成。

5、自我否定,对人生悲观消极,严重者可能会自杀。

三、学生如何处理他人对自己的欺凌行为?在面对同学之间的欺凌行为,我们要坚决零容忍,要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下面推荐一些方法:1.明确什么是欺凌行为。

不要认为他人的一些行为只是在跟我玩,只要对你产生不利影响,你就应该予以制止。

2.大声说出来。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篇一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

然而,近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老师打学生的,有学生打老师的,有学生打学生的,也有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词联系在一起―――也许我们早一点意识到,早一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那么也许结果就不会是这样了。

一、校园潜在暴力的几种情况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专家们分析:符合以下几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1、流浪学生危害校园一些流浪学生多半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校又因成绩差而受到冷落,过早地流浪社会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这些同学一旦自己受点委屈就勾结校外的社会青年对同学进行殴打报复。

2、性格严重内向性格严重内向一般会导致与他人交流产生障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与他人交流、向外界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人的心理问题自我调节。

而由于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喜欢或者难以与其他同学、老师、家长交流,而使所有事情全部压积于内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看待其他问题过于偏激,而且一个人自身承受压力的程度是有限的,长久无法得到释放,一旦爆发极可能产生非常冲动的后果。

3、家庭不和睦一个温暖幸福和睦的家庭,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冰冷分裂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

不少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家庭生活都不幸福,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

家庭暴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

它们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4、喜欢虐待小动物毫无原因的喜欢虐待小动物,这种日常行为表现,体现出性格中存在的缺陷。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一、班会教案:认识欺凌目标:通过参与互动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欺凌的概念和形式。

1. 活动介绍:- 活动1:角色扮演- 活动2:小组讨论2. 教学过程:- 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欺凌的定义和常见形式- 步骤2: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欺凌的感受,并反思体验- 步骤3:小组讨论,分享反思体验并总结认识上的收获- 步骤4:点名学生,鼓励他们在校园中发现并报告欺凌现象3. 教学目标评估:- 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总结- 学生对欺凌的认知是否提高二、班会教案:示弱不是耻辱目标:通过真实案例分享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示弱行为的危害,并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

1. 活动介绍:- 活动1:现实案例分享- 活动2:小组讨论2. 教学过程:- 步骤1:分享真实欺凌案例,并引导学生反思示弱行为的危害- 步骤2: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步骤3:各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3. 教学目标评估:- 学生对示弱行为的危害是否认识到位- 学生提出的积极应对策略是否合理三、班会教案:关爱他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意识,提倡友善与互助的校园文化。

1. 活动介绍:- 活动1:小组讨论- 活动2:写信表达关心2. 教学过程:- 步骤1:小组讨论,讨论为什么关爱他人很重要- 步骤2:学生写信给其他班级或老师表达关心之情- 步骤3:学生交流自己写信的感受和反馈3. 教学目标评估:- 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及表达关心的信件- 学生对关爱他人意义的理解程度四、班会教案:自我保护策略目标:通过研究自我保护策略,培养学生对待欺凌的主动防御意识。

1. 活动介绍:- 活动1:讲解自我保护策略- 活动2:小组讨论2. 教学过程:- 步骤1:讲解自我保护策略,包括肢体语言、行走姿势等- 步骤2: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自我保护经验和观点- 步骤3:总结研究内容,强调防范欺凌的重要性3. 教学目标评估:- 学生对自我保护策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五、班会教案:勇敢发声目标:鼓励学生勇敢发声,反对校园欺凌,为打造美好校园氛围贡献力量。

杜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杜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杜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为了加强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开展了以“预防校园欺凌,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课上,各班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教师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校园欺凌及其危害,校园周边哪些地方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点,知道了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欺凌,并懂得了实施校园暴力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班会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遇事一定要冷静、理智、克制、忍耐、三思而后行,不鲁莽冲动,不意气用事,凡事要考虑后果,要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而不是武力。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懂得依法办事。

通过开展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广大青少年远离校园欺凌,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利保障。

活动目标: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

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

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

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

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

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

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小学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17篇)

小学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17篇)

小学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小学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1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篇1为了杜绝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根据县委、县政府及教体局文件精神,经学校会议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治理,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及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扎实认真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三、责任分工在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中,各组织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安全:负责校园欺凌事件接待及上报等工作,协调各处室校园欺凌事件工作。

教导处:负责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学生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措施。

政教处:负责有针对性法制教育,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品德提升和身心健康。

做好学生间矛盾纠纷的排查及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工作。

总务处:负责学校重点部位隐患排查及检修,配齐配全安防设施,做好学校安全设施后勤保障工作。

少先队组织:负责组织开展向真向美向善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反校园欺凌宣传工作。

班主任:负责组建班级安全委员会,充分调动班级安全委员的'积极性,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本班学生间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

四、工作安排本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7月1、加强宣传教育。

5月份,集中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以“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6月分三个专题,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

组织教职工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宣传语、板报、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形成“反校园欺凌”震慑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小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二班班主任林永秋
开展小学生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活动告诉同学们当受人欺负的时候,
要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向老师、家长、警察求助),不能教唆别人抢劫,实行打击报复,否则,就会构成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能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乱花钱、讲哥们义气等,提醒大家要及时改正,防止犯罪;教育学生要听老师、父母的话,不要到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一、活动目标:1.自觉抑制校园欺凌,能与校园欺凌进行斗争。

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能够勇敢地与校园欺凌做斗争。

3.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学会巧妙地处置校园欺凌。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搜集典型的校园欺凌事例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欺凌。

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校园欺凌》视频,引入新课。

二、思考:
1、什么是校园欺凌?你遭遇过校园欺凌吗? 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和及生活实际回答。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欺凌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欺凌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板书)
2、学生阅读“专家访谈”后回答。

讨论: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学生回答并归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板书)
3、校园施暴者的构成主要是些什么人? 学生:曾经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爱歧视的学生;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关爱的学生;性格孤僻、心理压制,无处发泄的学生……
4、社会、学校、我们对校园欺凌的态度?
校园欺凌必须被制止。

想一想: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有哪些对策?学生回答。

(一)对策一:从受害者的角度想:
◆不要忍着不吭声: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

◆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小讨论:◆欺凌容易发生的时间:上学或放学学生回家途中。

◆欺凌容易发生的地点:偏僻地角落。

◆容易遭欺凌袭击的对象:低年级学生,弱小的学生。

◆欺凌发生后自助的方法:告诉老师、学校、家长或者公安机关;伤势严重的立即打120急救。

(二)对策二:从施暴者的角度想:
◆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

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

这么做,值得吗?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
◆学校有政教处,有法制校长,社会有治安管理机构,有公安机关,必要可拨打110等。

◆法制社会,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5、以案说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校园血案40天5宗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发生凶杀事件,凶徒郑民生杀害了8个孩子,还有5个孩子重伤。

4月12日,在广西合浦某小学门前又发生了一起凶杀事件,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小学生。

4月28日,广东雷州凶杀案,一男子持刀砍伤16名师生。

4月29日,江苏泰兴伤人事件,一男子在幼儿园内持刀砍伤32人。

4月30日,山东潍坊校园血案,一男子在小学内用铁锤锤伤5人后自焚。

师:读完这些材料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
二、面对校园欺凌怎么办?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校中小学生有30%有过被校内、校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却很少有人主动采取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材料说明了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社会学校家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

你认为应陔采取哪些正确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生回答:
①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②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
③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
④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2018年9月5日星期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