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自考资料
药剂学自考复习练习题

D 药物与溶剂的性质相似 E 药物与溶剂所带电荷相同
39 难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水溶液时,增大其溶解度是
A 采用复合溶剂 B 加助溶剂 C 搅拌 D 加热 E 改为非水溶剂
40 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可应用
A 甜味剂 B 胶浆剂 C 泡腾剂 D 芳香剂 E 色素
41 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称为
A 合剂 B 醑剂 C 芳香水剂 D 溶液剂 E 甘油剂
2r2(ρ1-ρ2)g
V=
9η
7【处方】 胃蛋白酶 20g 稀盐酸 20ml 蒸馏水
加至
橙皮酊 50ml 单糖浆 100ml
1000ml
3
(1)分析处方中各成分作用?
(2)写出制备方法?
(2)简述调配注意事项?
8【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ml
蒸馏水加至 1000ml
(1)说出本处方名称并写出制备方法?
4
13 乳剂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放置时分散相集中在顶部或底部 A 絮凝 B 转相 C 破坏 D 分层 E 酸败
14 分散相与连续相分成两层,经振摇不能恢复 A 絮凝 B 转相 C 破坏 D 分层 E 酸败
15 HLB值可用于 的分类 A 挥发性油类 B 乳化剂 C 调味剂 D 液体粘滞度 E 缓冲剂
B 1953 年
C 1957 年
D 1952 年
E 1955 年
6、现行中国药典பைடு நூலகம்布使用的版本为
A 1990 年版 B 1995 年版 C 2000 年版 D 2005 年版 E 1995 年版
7、2005 版中国药典施行时间是
A 2005 年 1 月 1 日 B 2005 年 7 月 1 日 C 2005 年 12 月 31 日 D 2006 年 1 月 1 日 E
自考药剂学复习重点

自考药剂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2、剂型:适合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3、制剂:将原料药物制剂成适合临床需要且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药剂。
4、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印并由政府颁发发行,所以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5、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填空、选择、简答1、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有效、安全、稳定、使用方便。
2、药典中记载的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3、药典是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4、药物剂型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乳浊型、溶胶型、混悬液型(前4种可归纳为液体分散型)、气体分散型、固体分散型5、处方分类:①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
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②医师处方: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对特定患者的特定疾病而开写给药局的有关药品、给药量、给药方式、给要天数以及制备等的书面凭证。
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协定处方:一般是根据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日常医疗用药需要,由医院药剂料与药师协商共同制订的处。
④生产处方:大量生产制剂时所列制剂的质量规格、成分名称、数量及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规程性文件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
2、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3、胶束增溶:水不溶或微溶性的物质,在胶束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
填空、选择、简答1、表面活性剂分为:1)非离子型2)离子型: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⑴肥皂类: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有机胺皂。
一价金属皂:水包油;二、三价金属皂::油包水⑵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⑶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阴离子、亲水>亲油③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卵磷脂是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科学。
2、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通过特定的工艺过程,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3、处方:是指由医生开具的,指导药物制剂制备和使用的文件。
4、药典:是指由国家或地区权威机构编写的,用于指导药物制剂制备、质量控制和使用的规范。
二、药物制剂的基本类型1、片剂:是将药物与辅料压制成片状的药物制剂。
2、胶囊剂:是将药物装入胶囊壳中的药物制剂。
3、注射剂:是将药物装入注射器中的药物制剂。
4、口服液:是将药物溶解于适当溶剂中的药物制剂。
5、外用制剂:是指用于皮肤、眼睛、鼻子等部位的药物制剂。
三、药剂学的应用1、医疗应用:药剂学在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和使用。
药剂师需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制备出适合患者使用的药物制剂。
2、预防应用:药剂学在预防医学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疫苗的制备和使用。
3、工业应用:药剂学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应用,例如化学工业、制药工业等。
四、药剂学的发展趋势1、新技术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药剂学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药剂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个性化医疗: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提高,个性化医疗逐渐成为趋势。
药剂学将在药物的制备和使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质量控制与安全性:随着人们对药品安全性的度提高,药剂学将在药物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一、中药药剂学概述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中医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
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
具体而言,它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中药药剂的配方理论、中药药剂的剂型选择、中药药剂的配制方法等。
自考药剂学01761新版重点复习资料

学习指导-药剂学总结绪论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剂型: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如散剂、片剂等。
制剂:根据药典、药品标准、处方手册等所收载的应用比较普遍并较稳定的处方,将原料药按某种剂型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剂称为制剂。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简述剂型的重要性?答: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某些有靶向作用、可直接影响药效。
简述法定处方和医师处方的联系和区别答:联系:其都为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区别:法定处方为国家标准收载的处方,其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制造或医师开写法定制剂时,均需遵照其规定。
医师处方是医师为某一患者的治疗需要(或预防需要)而开写给药局的有关制备和发出药剂的书面凭证。
有具体的用药对象、用法和用量,同时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药物溶媒中组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分散体系。
芳香水剂:一般系指挥发油或其它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
醑剂:一般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水飞法:系将药物与水共置于研钵或球磨机中一起研磨,使细粉飘浮于液面或混悬于水中,然后将此混悬液倾出,余下的粗料加水反复操作,直到粒子的细度符合要求为止。
乳剂:系指一种液体(分散相、内相、不连续相)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互溶的液体连续相(分散介质、外相、连续相)所构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简述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答:(1)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或混悬液制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离子大小均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
(2)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
(3)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是乙醇、甘油和植物油等。
(4)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
(5)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6)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病人服用。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时间B.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时间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D.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时间2.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的剂型?A. 片剂B. 胶囊剂C. 口服液D. 药物原料3. 药物的溶解度与其药效有何关系?A. 无直接关系B. 溶解度越高,药效越强C. 溶解度越低,药效越强D. 溶解度与药效无关4. 药物的稳定性是指:A. 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B. 药物在体内代谢的稳定性C.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稳定性D. 药物在体内吸收的稳定性5.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合制成缓释制剂?A. 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B. 需要持续释放的药物C. 需要定时释放的药物D. 需要缓慢释放的药物6.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B. 药物在体内的浓度C.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D.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程度7.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的处方设计原则?A. 疗效性B. 安全性C. 经济性D. 美观性8. 药物的剂量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A. 药物的毒性B. 药物的疗效C. 患者的年龄和体重D. 所有以上因素9. 药物的制剂工艺包括哪些步骤?A. 原料药的制备B. 制剂的配制C. 制剂的包装D. 所有以上步骤10. 以下哪种药物的给药方式不属于经皮给药?A. 贴片B. 喷雾D. 软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药物的制剂类型包括:A. 固体制剂B. 液体制剂C. 半固体制剂D. 气体制剂12.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A. 热稳定性试验B. 光稳定性试验C. 湿稳定性试验D. 微生物稳定性试验13.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包括:A. 药动学评价B. 药效学评价C. 毒理学评价D. 临床评价14. 药物的制剂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设备包括:A. 混合器B. 粉碎机C. 压片机D. 包装机15. 药物的制剂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辅料包括:A. 稳定剂B. 防腐剂D. 填充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
药剂学自考资料

药剂学自考资料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用药)2. 软膏剂的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3. 脂质体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4. 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5. TDDS可分为(膜控释型、骨架分散型、黏胶分散型、微贮库型)6.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7. 脂质体相转变温度是指脂质体膜由(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也即由(胶晶变为液晶态)的温度点8. 栓剂的基质包括(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两种,局部作用剂主要以(水溶性基质)为主。
9. 两相气雾剂一般指(溶液)型气雾剂,由(气液)两相组成10. 药物剂型按形态分类可分为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气体制剂11. 缓控释制剂的缓控释原理主要有(溶出)和(扩散)12. 包合物中主客分子之间的作用非(化学)作用,而是(物理)作用四、.名词解释1.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准则,也是医药工业新建、改造的依据。
2.辅料:药物制剂的制备除主药外,根据不同剂型必须加入一些有助于制剂成形,稳定,增溶,助溶,缓释,控释等不同功能和作用的各种材料,称为药物制剂辅料,简称药用辅料.3.乳膏剂:用乳剂型基质制成易于涂布的软膏剂称为乳膏剂.4.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济.5.剂型: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作药物剂型,简称剂型.6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7.靶向给药系统: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给药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的一种给药系统.8.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H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基本作用?A. 治疗作用B. 副作用C. 毒性作用D. 以上都是2.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B.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的时间C.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D. 药物在体内完全消除所需的时间3. 药物的剂量设计应考虑以下哪项因素?A. 药物的疗效B. 药物的副作用C. 患者的年龄和体重D. 所有以上因素4.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率B.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C.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D.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5-20. (类似上述格式的15个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2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吸收?A. 药物的脂溶性B. 药物的剂量C. 胃肠道的pH值D. 药物的分子大小22. 药物的分布相包括哪些阶段?A. 药物的溶解B. 药物的跨膜转运C.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D. 药物的组织结合23-24. (类似上述格式的2个多项选择题)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5. 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_________。
26. 药物的排泄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27.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_________。
28. 药物的毒性作用通常与_________有关。
29. 药物的个体差异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因素引起。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0. 简述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31. 什么是药物的耐受性?它与药物依赖性有何不同?32. 简述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
33. 描述药物剂量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34. 论述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35. 论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制剂的剂型?A. 片剂B. 注射剂C. 胶囊剂D. 药物原料答案:D2. 药物制剂中常用的稳定剂是: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增溶剂D. 着色剂答案:B3.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A. 药物的化学等价性B. 药物的物理等价性C. 药物的疗效等价性D. 药物的剂量等价性答案:C4. 药物制剂的配伍禁忌是指:A. 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B. 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C. 药物与包装材料的相互作用D. 药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5. 药物制剂的溶出速率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速率C. 药物在体外的溶解速率D.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答案:C6.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主要研究:A. 药物的物理稳定性B.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C. 药物的生物稳定性D. 药物的热稳定性答案:B7. 药物制剂的崩解时限是指:A. 药物在体内崩解的时间B. 药物在体外崩解的时间C. 药物在体内释放的时间D. 药物在体外释放的时间答案:B8. 药物制剂的渗透压调节剂是: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稳定剂D. 缓冲剂答案:D9. 药物制剂的pH调节剂是:B. 抗氧化剂C. 稳定剂D. 缓冲剂答案:D10. 药物制剂的无菌制剂是指:A. 药物制剂中不含微生物B. 药物制剂中不含细菌C. 药物制剂中不含病毒D. 药物制剂中不含真菌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药物制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A. 填充剂B. 崩解剂C. 防腐剂D. 稳定剂答案:ABCD2.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A. 温度B. 湿度C. pH值D. 光照答案:ABCD3. 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包括:A. 血药浓度B. 药效学C. 药物动力学D. 药物的安全性答案:ABC4. 药物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有:A. 篮法B. 桨法C. 流池法D. 毛细管法答案:ABC5. 药物制剂的崩解度测定方法包括:A. 篮法B. 桨法C. 压力法D. 流池法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药物制剂的剂型选择与药物的疗效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
量控制和合理用药)
2.软膏剂的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
3.脂质体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
4.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
化学靶向制剂)
5.TDDS可分为(膜控释型、骨架分散型、黏胶分散型、微贮库型)
6.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7.脂质体相转变温度是指脂质体膜由(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也
即由(胶晶变为液晶态)的温度点
8.栓剂的基质包括(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两种,局部作用剂
主要以(水溶性基质)为主。
9.两相气雾剂一般指(溶液)型气雾剂,由(气液)两相组成
10.药物剂型按形态分类可分为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
半固体制剂和气体制剂
11.缓控释制剂的缓控释原理主要有(溶出)和(扩散)
12.包合物中主客分子之间的作用非(化学)作用,而是(物理)
作用
四、.名词解释
1.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
理的准则,也是医药工业新建、改造的依据。
2.辅料:药物制剂的制备除主药外,根据不同剂型必须加入一些有
助于
制剂成形,稳定,增溶,助溶,缓释,控释等不同功能和作用的各种材料,
称为药物制剂辅料,简称药用辅料.
3.乳膏剂:用乳剂型基质制成易于涂布的软膏剂称为乳膏剂.
4.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济.
5.剂型: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需要的不
同给药形式称作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6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
混悬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作
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
7.靶向给药系统: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给药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的一种给药系统.
8.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H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9.长循环脂质体:指脂质体表面经适当修饰后,可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延长在体内循环系统的时间。
五、简答题
1.滴眼剂中药物吸收的主药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一)吸收途径: ①角膜→前房→虹膜②结膜→巩膜
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 2.药物的外周血管消除:结膜
内含有许多血管与淋巴管,外来物引起刺激性时,血管扩张,药物在外周血管
消除快,并有可能引起全身的副作用。
3.pH与pKa:(1)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油的药物易透过角膜。
(2)生物碱类物,在泪液pH7.4的环境中,其分子态与离子态共存,因此易透过角膜(3)滴眼剂的pH值与药物的pKa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4.刺激性:刺激性大,使血管与淋巴管扩张,增加药物从外周血管的消除,且
由于泪液分泌↑药物流失量↑。
5.表面张力:降低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
药液与角膜的接触使药物入膜。
6.粘度:增加药液粘度(0.5%MC溶液的黏度
4cPa·s),延长滞留时间,有利于吸收。
2.简述膜剂的制备方法?
1.均浆流延成膜法
2.压—融成膜法、
3.复合成膜法
3.简述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1.靶向性、
2.缓释性
3. 降低药物毒性
4. 提高药物稳定性
5.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4.简述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
(1)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所处的状态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重要因素。
药物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胶体、无定形和微晶等状态分散)、亚稳定态、微晶态以及无定形态在载体材料中存在,载体材料可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药物溶出
(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周围被可溶性载体材料包围时,使疏水性或亲水性弱的难溶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可润湿性,遇胃肠液后,载体材料很快溶解,药物被润湿,因此溶出速率与吸收速率均相应提高。
2)载体材料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当药物分散在载体材料中,由于高度分散的药物被足够的载体材料分子包围,使药物分子不易形成聚集体,故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加快药物的溶出与吸收。
3)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作用:药物和载体材料在溶剂蒸发过程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氢键作用、络合作用使黏度增大。
载体材料能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成长,使药物成为非结晶性无定形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得共沉淀物。
5.什么叫热原?除去热原的方法?
热原是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
方法:1.高温法 2.吸附法 3.超滤法 4.4.蒸馏法5.酸碱法6.其它
6.简述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松片:(硬度不够,受震松散成粉末)添加粘合剂;调整压片
◆裂片:(粘合剂不当,细粉过多,压力过大等导致腰裂/顶裂)调整压力;降低车速
黏冲:(含水量大,润滑剂不当,冲面粗糙致片面不平有凹痕)重新干燥,防潮;
选用适当的润滑剂;调整或擦亮冲头
崩解迟缓:选用适当、适量的粘合剂、润滑剂;减小压力;片重差异过大(颗粒大小不均,下冲不灵活等)重制颗粒;清洗调换冲模;及时疏通加料斗、施粉器;
变色和色斑:(原因各异)针对问题,及时检查;
叠片:(出片不当,上冲粘片,加料料故障)停机检修;
卷边:(冲头卷边)更换冲头;调整机器
麻点
六、问答题
1缓释、控释制剂有何优点?
:①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②使血药
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可减少用药的总量,因
此可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大的效果。
2.TDDS中常用的渗透促进剂分为哪几类?试各举一例?
:①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卵磷脂;②有机溶剂类:乙醇、丙二醇、
醋酸乙酯,二甲亚砜及二甲基甲酰胺;③月桂氮酮(Azone)及其同系物;④有机酸、脂肪醇:油酸、亚油酸及月桂醇;⑤角质保湿与软化剂:尿素、水杨酸及吡咯酮类;⑥萜烯类:薄
荷醇、樟脑、柠檬烯等。
七、计算题
1.某泡腾片剂主药标示量为0.3G,制备过程中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1000片,测得干燥
后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为43.29%,加入7G硬脂酸作为润滑剂然后压片,若片重差异限度为+-5%,试问压片时应该控制片重所在的范围是多少?答案:0.675~0.725
2.配置2%盐酸麻黄碱溶液1000ML,用NaOH调节使等渗,求所需加入的NaCL的量。
已知1%的盐酸麻黄碱水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6摄氏度。
血浆的冰点降低值为
0.52摄氏度。
1%的NaCL溶液的冰点下降值为0.58摄氏度。
(答案3.45)
八、处方分析题
R1:CaOH 1.0G A(CaOH 与硬脂酸形成钙剂 )
硬脂酸 12.5G B(一部分硬脂酸与白凡士林形成溶相)白凡士林 67G C(一部分硬脂酸与白凡士林形成溶相)羟苯乙酯 1.G D(防腐剂)
蒸馏水适量
乳剂型基质
R2:北柴胡 1000G A、主药
吐温80 10ML B 、增溶剂
NaOH 3G C、PH调节剂
NaCL 805G D 等渗调节剂
蒸馏水 1000ML
注射剂
3.处方:硬脂酸 170G 羊毛脂 20G 液状石蜡 100ML 三乙醇胺 20ML 甘油 50ML 羟苯乙酯 1G 纯化水加至1000G
问(1)叙述其制法?
(2)上述乳剂型基质为何种类型?为什么?
(3)分析上述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九、制备工艺题
1.写出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工艺及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