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决定在我县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现明确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为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XX样本”贡献力量,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建设思路

在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同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智慧治理+文明实践”为主要方式,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紧紧围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四大主题,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机构设置

依托XX县智慧治理信息中心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完成改造建设前,县级实践中心暂时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各乡镇(街道)依托本地综合文体站等设施,统筹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行政村以农村文化礼堂(未建文化礼堂村以村委办公楼)为主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四、工作任务

(一)聚焦宣传群众,建设“线上+线下”理论讲堂。

1.建好主流阵地。做大做强“XX习语”理论传播平台,进一步强化XX大讲堂、周四夜学、XX人文大讲堂、县学习节等活动载体和基层党校、社科基地等主流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学习共同体培育活动和青少年品读经典活动,组织引导基层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拓展网络平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书香XX”建设,持续巩

固“读书驿站”和“云阅读”等公共阅读阵地,不断拓展“XX宣传”“XX发布”“同乐汇”等网络宣传阵地,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使用效率,进一步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3.丰富宣讲活动。逐步充实壮大县、乡、村三级宣讲团队伍,有效利用网上和网下两个平台,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两新”组织等活动。尤其要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群众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厉害了我的支部”“好党员好故事”等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

(二)聚焦教育群众,建设“传扬+互动”教育阵线。

4.聚力道德教化。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最美XX 人”主题宣传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评选、XX好人推选和行业标兵、乡村典型遴选,推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性强的“道德标杆”,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会”“身边好人发布会”“村村都有道德墙”“道德红榜送好人”等活动,引导群众“评好人、议好人、学好人、当好人”。

5.涵育文明素养。持续推动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窗口等主题实践活动,创设最美楼道评选、文明车评选、文明城市共管日等互动性较强的活动载体,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以”清洁乡村提质、乡风民风提升、村落文化复兴、文明创建扩面”四大行动为抓手,引领农村群众自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