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诗歌 爱上阅读论《幸福种子》诗歌类图画书之收获(黄芳)

合集下载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读书分享 (2)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读书分享 (2)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书籍,《幸福的种子》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一部代表作。

作者以自己的童年成长、育儿经验、以及从事童书出版行业的深刻体认,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打破了当今许多育儿迷思,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

《幸福的种子》使“亲子共读”的幸福画面,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永难忘怀的温馨回忆。

适读人群:3-6岁。

在读书分享前,我想请大家跟我一起思考两个问题:问题1:你多久没有认真的读书了?很多人抱怨,读书变成了一件越来越没那么容易的事!碎片化信息充斥的今天,各种即时满足的内容消费塞满了每个人的眼帘,沉浸式阅读也变得尤为困难。

在浮躁的信息流影响下,现代人的生活仍然迫切需要传统阅读的点缀。

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读书无用论”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悄悄在舆论思潮中探出头来。

但事实上,即使是在各种效率提升的今天,读书依然是一个人最容易达成的满足。

当你读书久了,你便会慢慢发现:阅读已经润物无声般,改变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它让你无惧、无惊与无忧,对未来充满美好想象。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人,有梦可做。

能够享有手不释卷的乐趣,是莫大的幸福。

问题2:幸福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从字面上来解释,幸福指的是快乐、美满、符合期待。

故事有千万个结局,有万千种感动,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里,记载了不同的幸福答案。

《幸福的大桌子》里兔妈妈盼望着有一天长大的孩子们能一起回来,重新坐在大桌子边上一起吃顿饭,那是她的幸福;《和爸爸一起读书》中的小姑娘,把阅读的美好传递给她的孩子,那是她的幸福;《幸福的种子》作者讲到:“如果你每天晚上抱起你的孩子开始为他读书,那么在他的心里就会种下一颗幸福的种子,最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将从5个方面进行书籍分享,并进行分享总结。

1.孩子可以通过听图画书,收获幸福感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总是很容易就能获得幸福感:可能是……,也可能是听妈妈读着图画书里的一个故事……作者先生说过:“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幸福的种子》读后感1利用假期的时间读了教育局推荐的《幸福的种子》。

一放假,我就到大观园的新华书店买到了这本书。

慢慢的翻阅了这本书,只能说受益匪浅,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那些小小年纪就识字很多,懂很多知识的孩子,也很佩服他们的家长。

更主要的是我希望我儿子也能那样。

赛赛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曾经设想过怎样养育孩子。

所以在怀孕期间就天天把自己身体的变化都写下来,如:孩子第一次我感觉到他在动了;什么时候踢我等等一些值得回忆的事情。

赛斯出生后,也是每天至少照一张照片,写一点孩子今天的表现,虽说他还挺不懂故事,也天天给她讲故事。

但是由于上班后工作的忙碌,这种事情慢慢的就放下了,回到家中已经累得不行了,还要照顾孩子,(我父母不在济南,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过世了,我们请了一个白天的保姆照顾孩子。

)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日记不写了,照片照的少了。

给孩子讲故事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了。

其实一直以来都知道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我也经常给孩子买书,但是和孩子一起读书,是越来越少了。

同时我发现我买书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孩子应该看什么样的书,或者说我自己以为我是从孩子的心理去考虑她想看什么样的书。

但是说实话,每一次给赛赛买书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因为很多次我觉得赛赛会喜欢的书,他却没什么兴趣。

尤其是大了以后,我买的书一般是在书架上睡觉,所以现在再到书店买书,我只是负责掏钱的,其他不管。

书中谈到:握着孩子的手念图画书。

“电视机里的叔叔不会抱我”……“我有一个五岁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一定会握着他的手,念图画书给他听”这段无意之中说出来的话,让我深受感动,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这个男孩的幸福摸样。

非常后悔当年自己怎么没有这样和儿子一起读书呢。

常常借口我累了你自己去看吧,来打发儿子。

殊不知,孩子需要的不只是书和故事,还有一种情感交流分享的期待。

亲子阅读不止是“书”,而是亲情。

书中又谈到:读书是一种享受充分享受了图画书乐趣的孩子们,不久将进入下一个读书阶段。

幸福种子读书笔记

幸福种子读书笔记
道绘本还可以如此神圣,知道了什么叫做专业。读书也要如此的专业?而不是信手抽出一本来就给了儿子。
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让我看了一本如此重要的书。再次表达我对松居直先生的尊敬与感激。“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以前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对于日本的图画书我完全没有概念,后来在读了先生的书,突然才发现,绘本之中竟然有如此之多是出自于日本。而且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的最爱,圣斗士星矢。二分之一之乱马……,想起了巴学园,《窗边的小豆豆》,又一本让我流泪的书。我应该如何感谢让我走入绘本世界的人呢?其实还真的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算是进入了绘本的王国。但是我天生就爱书,家里有着数不清的书。然而有了儿子,我的书柜完
全被儿子的书放满了。一本本都是我挑选出来的。从最初的不懂走到了现在,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跟儿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从最初的攻利心,到现在,真正的跟儿子去享受书带给我跟儿子单纯的小幸福。教育不教育不再是一个问题。学到什么不再是我所关心的内容。想起每一个周未,我跟儿子一起读着这些书的快乐时光。阳光。温暖,书,儿子和我。这都将是我这一生最最珍贵的回忆。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图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前几日,有幸拜读了松居直着的《幸福的种子》,一口气看完,心中感触颇多。这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书中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非常的有实际指导意义。通过阅读松居直着的《幸福的种子》,告诉我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使我开阔眼界,改变我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4篇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4篇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4篇《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4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1自从投身幼教,无端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图画书。

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喜欢在静静的夜里捧一本图画书,躲进暄软的被子里,让童话的温暖浸入我的梦乡。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读到了它——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

就像一个痴迷的粉丝突然获得了偶像的签名,当这本书递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

素净温馨的书皮,精致而细腻的装帧,书页未曾打开,就似乎感受到了书的温暖。

《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

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方法。

那颗种子就是,阅读。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教孩子学会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通览全书,我们几乎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所有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图画书,怎样选择图画书,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系统而详尽的知识让我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在这里迎刃而解。

“图画书不是有用和有益的东西,要有趣才行”。

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撞击我的心灵,我想,那种力量叫做反思。

事实上,作为教育者,我们谁都明白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等待。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做的远远没有说得那么洒脱,不是吗?当我们学一首儿歌时,我们的目标往往是“背过”“会念”;当我们在讲一个故事时,我们的目标又往往是“知道故事中的主要意思”“看图能把故事讲下来”“懂得这个道理”;尽管我们的教案上都有情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往往并没有情绪放在第一位。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播下种子,享受幸福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播下种子,享受幸福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播下种子,享受幸福自从投身教育,经常被优秀教育家的理念所洗礼,也时常受到身边那些优秀教育者的耳濡目染,向来喜欢钻研教育,生了垚宝,便愈加一发不可收拾,买了好多育儿的书籍,虽然说很多时候难免会因为照抄照搬而犯下错误,孩子也很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时很让我抓狂,但是却也懂得了如何坚持阅读,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图画书),其中也收获了许多幸福。

《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是在给垚宝办理绘本借阅证时书屋赠送的一本书,向来不喜欢国外人的文章,但是一拿到这本书便被那温馨素雅的书皮和精致而细腻的装帧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却带给我无限的惊喜。

因为它在我曾经漆黑的阅读路上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

当时是正处于阅读盲目期,这本书很快让我找到了亲子阅读的意义以及如何选书、如何陪伴孩子读书。

第一,我懂得了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以及亲子阅读的意义。

虽然垚宝在妈妈腹中时我们便开启了亲子阅读之旅,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将阅读功利化。

有时朋友会不屑地问我:“你家孩子读了好多书,哪天让我看看你的孩子有什么特异功能?”也有朋友看到孩子读了好多书,却有时也让人觉得他并不“通情达理”时,不禁会嘲笑我:“你还当老师呢?怎么教育的孩子?这读书怎么一点也不管用?”呵呵……那时我只是还给他们浅浅的一笑,因为我知道孩子很多时候的无理取闹是儿童敏感期的正常行为,因为我也从来没有将阅读看得如此功利,也从没有期待阅读能培养一个多么通情达理,多么优秀的孩子!只是希望在孩子心里种下阅读的种子,共享亲子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正向松居直先生所说得那样“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是啊,时常会感受到垚宝的心境随着故事的起伏而发生跌宕的变化,也时常会听到垚宝念叨着那些深深印在记忆里的故事,我想这便是快乐之所在吧!同时松居直还提到“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婴儿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了无法切断的亲密联系。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读后感范文松居直老先生的书我有好几本,不知怎的唯独这本一直未曾拜读,在蓝鱼书店偶遇,承蒙老板慷慨借阅,激动翻阅果然受益匪浅。

为什么要从孩子出生时就要开始亲子阅读呢?想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让孩子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借此让孩子多认识些字?来看看老先生的观点吧,“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丰富的情感与理性认识。

父母亲自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婴儿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簿或出生证明,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语言。

”面对如浩瀚海洋一般的图画书世界,父母们不知如何选择,或是已购绘本却不知如何开始共读,不妨看看这本书,松居直老先生用最亲切的语言介绍着你想知道的关于图画书的一切。

若无时间,不妨通过我的概述先一探究竟吧。

一、关于如何选择绘本首先,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

我们在最初为孩子选绘本时,总会去买一些色彩鲜艳的交通工具和动物的图画书,正常地认为这些就是给孩子看的,但这些书往往色彩过分夸张,外形欠缺棱角,表现得太过甜腻柔和,当动物人物都被刻画地像玩具一样可爱,便无法感觉到动物充满生命力的姿态和美丽的外形。

而事实上,幼儿应该看的是可以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掌握确认“事物”本质的书,因为,即使是幼儿,也希望看到真实的东西。

老先生介绍了一本最理想的认知动物图画书,《动物的妈妈》动物的妈妈如何背小宝宝呢?衔、抱、跟等和身体接触有关的字,搭配上正确、生动的插图,孩子看了,能和自己经验相结合,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想来,悠悠一周岁左右偏爱的似乎也都是表现比较生动真实的动物绘本,像《打开打开》《起床了起床了》等,网上大红的《小熊宝宝》系列绘本,不知为何却总是引不起她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这套书中的小动物们都是可爱的卡通形象,按理应该会很受偏爱呀,可能那时候的悠悠就是喜欢真实的动物,直到满了两周岁后,自己开始经历刷牙,穿衣等生活细节时,才开始比较喜欢看这套书。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1最近有幸读完《幸福的种子》这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受益良多。

这本书的内容贴近家庭生活,针对幼儿早期亲子阅读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可行的指导方法和建议。

特别适合婴幼儿的父母和从事幼教相关行业的人士去读。

下面简单向大家分享一下本书的内容。

《幸福的种子》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代表作。

这是一本有关亲子共读图画书的书籍,本书提出幼儿阅读图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而给幼儿看图画书的意义在于以图画书为媒介,与幼儿心灵相通,促进亲子关系。

该书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出发,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生动的列举了如何教孩子看图画书以及怎样为孩子挑选优秀图画书的方法。

反观今天,我们在图画书的功能上赋予了太多的教育意义,希望幼儿从中了解或学到一些东西。

结果因为耍了太多的小动作,反而忘了一本图画书能否给孩子带来快乐、满足。

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能在孩子生命中播下幸福的种子。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2自从投身幼教,无端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图画书。

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喜欢在静静的夜里捧一本图画书,躲进暄软的被子里,让童话的温暖浸入我的梦乡。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读到了它——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

就像一个痴迷的粉丝突然获得了偶像的签名,当这本书递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

素净温馨的书皮,精致而细腻的装帧,书页未曾翻开,就似乎感受到了书的温暖。

《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

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方法。

那颗种子就是,阅读。

没有华美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教孩子学会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通览全书,我们几乎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所有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图画书,怎样选择图画书,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系统而详尽的知识让我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在这里迎刃而解。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让人深受启发的书籍。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幸福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状态,而是一种内心的选择和修炼。

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幸福的真谛,让我对幸福有了全新的理解。

首先,书中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是幸福的源泉。

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告诉我们幸福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丰盈和满足。

这让我明白到,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首先要学会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眼前的幸福。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与他人的关系对幸福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我明白到与他人和睦相处、真诚相待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保持真诚和善良,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积极的心态对幸福的影响。

作者通过深入的探讨和生动的描述,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找到幸福的种子。

通过阅读《幸福的种子》,我深刻领悟到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内心的选择和修炼来实现的。

只有在内心保持平静与满足、与他人和睦相处、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这本书让我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希望能够将书中的智慧付诸实践,让幸福的种子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上诗歌爱上阅读
——论《幸福的种子》诗歌类图画书之收获
黄芳
2013年10月开始,幼儿园引进了由台湾信宜基金和宁谊幼教中心联合发行推广的“幸福的种子”这套教材,这一套书就是“幼儿园早期阅读系列丛书”,由30本非常精致的图画书小品组成。

“幸福的种子”的说法最早应该是日本绘本出版家松居直先生提出的,现在几乎已经成为“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的代名词。

幼儿园早期阅读系列的书是一整套图画书。

这套书实际上是台湾的信谊基金会20年来组织创作的图画书,主要用于讲故事和讨论的活动。

这些书大部分都是台湾本土和日本的图画书名家创作,虽然不是那种经典的“大制作”,但也是很精致的图画书小品,涉及到孩子成长中各方面的问题,故事很精彩。

另外,这套书的文字量不大,文字比较大,如果学龄前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的,阅读这套书会感到非常轻松愉快。

所以,如果作为起步阅读的入门素材,也是很好用的。

《幸福的种子》是一套丰富有趣的图画书集。

荟萃众多名家手笔,讲述30个不同角度、风格各异的精彩故事。

精心设计“名家赏析”、“亲子共玩”、“师幼互动”,充分展现图画书的乐趣和功用,是幼儿园教学、亲子共读的理想材料。

随之而来的关于这套教材的课题组成立以及之后的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都让我应接不暇,首先我唏嘘于自己本身的积累是如此的少而浅薄,但是又有对于这些个机会的强烈好奇与需求,它们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2014年7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基于不同类型图画书分析早期阅读指导研究”课题组活动在幼儿园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诗歌类图画书的解读与阅读指导”,其中一个问题:诗歌类图画书与其它类别的图画书在
语言上有什么不同?从整体上看,诗歌类图画书的语言呈现出丰富的多样化面貌,发挥了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的最大可能性。

活动分享的要点有三:儿童诗歌的类型,诗歌类图画书的读本分析,诗歌类图画书的教学目标和策略。

首先是儿童诗歌的类型,儿童诗歌是诗歌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及其内心世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

从语言特点上,我们将儿童诗歌大致分为两大类:游戏性诗歌和文学性诗歌。

文学性诗歌注重语言的艺术,独到的文学想象,精妙的文学修辞,浑然天成的内在音乐性;而游戏性诗歌注重语言的游戏,趣味性,韵律感,浅显性。

文学性诗歌的类型包含现代儿童诗,古诗。

游戏性诗歌类型包含游戏歌,绕口令,连锁调,问答歌,时序歌,字头歌,数数歌,还有其他。

游戏性图画书的读本分析从三个方面:语言,图画,主旨。

语言:诗歌类型,类型往往影响了一首诗歌的语言风格、词汇、韵脚,甚至修辞。

核心词汇,诗歌中最重要的词汇,对诗歌的意义或趣味影响最大的关键词汇。

音韵节奏,如:逐句押韵、一字押韵、多句押韵、隔句押韵、随句换韵。

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顶真、通感。

图画,其中的图文关系一是图画呈现了诗歌的客观内容,二是图画呈现了诗歌的主观意境。

主旨,对诗歌的创意做一个定位。

游戏性还是文学性?是倾向于追求有趣好玩呢,还是倾向于追求表达情愫,营造意境?诗歌的文字有强烈的画面感吗,还是更注重对声音的玩味?(所谓有画一般的诗歌,有音乐一般的诗歌)。

活动中的读本分析举例:《上楼下楼》,这首诗歌属于大班上学期,首先分析语言,属于绕口令的诗歌类型,其中核心词汇:上楼、下楼、楼上、楼下、昏了头。

音韵节奏:一字韵“楼”,修辞手法用的是排比。

图画(图文关系)图画呈现了诗歌的客观内容:有人在楼上,有人在楼下;有人上楼,有人下楼;图画
呈现了诗歌的主观意境:错综复杂的楼层、跳动的色彩方格,和绕口令拗口的发音相映成趣。

主旨是用上楼、下楼、楼上、楼下4个词汇形成拗口的组合,达到“昏头”的滑稽效果。

诗歌类图画书的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和画面,感受词语巧搭的效果,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丰富的修辞效果,对诗歌文体有初步的敏感性,培养文学想象力。

诗歌类图画书的教学策略:首先应该是聆听和朗读,引导观察画面,注重发音练习,引用动作和表演,利用感兴趣的游戏,经过创编,还有绘画表达,达到启发文学的想象。

以上就是本次课题组活动带给我关于“诗歌类图画书”的理论收获,但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在我自己的“诗歌类图画书”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方面,以上理论知识给我很大的启示和指引。

在实施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孩子们对于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感兴趣,例如大班上学期的《小胖小》,这首儿歌利用押韵的读音,风趣幽默的内容吸引着孩子们的关注,在配上音乐伴奏的cd朗读中,孩子们逐渐掌握了该怎样朗读这首儿歌的韵律感,在简易明了的视频动画下,孩子们也更容易理解和熟记儿歌的内容词句。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也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效果。

如今孩子们朗诵起《小胖小》这首儿歌时更加心甘情愿与信手捏来。

看着孩子们童真的笑脸,配上他们童真的声音,读着朗朗上口的诗歌,便觉得自己的所教所授是有效果的。

家长方面也是对诗歌类图画书很有兴趣,大谈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还能继续朗读记得的诗歌,惊觉孩子们的口语能力有很大改变和提高。

这些收获都是得益于幼儿园领导对“阅读”的重视,得益于《幸福种子》这套教材的大力使用的推广,得益于各项关于“早期阅读”方面的各种指导培训活动的开展。

希望我自己和孩子们都能
继续在培育“幸福种子”发芽开花的过程中有更大更多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