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漏报调查记录汇编

合集下载

传染病漏报自查统计表格.doc

传染病漏报自查统计表格.doc

医院月传染病报告自查统计表
一、传染病漏报自查:
二、传报卡报告质量自查:
本月本院网络报告传染病例,检查张传报卡(检查10张,不足10张全查)
注:1、填写完整是指:传报卡必填项目均应填写完整(如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不能有空项
2、填写准确是指:传报卡填写项目无逻辑错误(如职业与年龄是否相符等)
3、一致率是指:传报卡填写的内容应与疫情网络报告的内容完全一致
4、及时率是指:传报卡在规定时限内填写和网络报告。

自查日期:年月日自查员签名:。

传染病漏查自查报告(二篇)

传染病漏查自查报告(二篇)

传染病漏查自查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单位的员工,根据最近一段时间传染病疫情的发展情况和公司要求,我特意对自己进行了一次传染病漏查自查。

现将自查报告如下:1. 个人居住环境:我目前居住的地方为自己租赁的公寓,单身居住,整洁卫生。

我每天都会进行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并定期将家里的物品进行清理消毒。

2. 个人生活习惯:我生活作息规律,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我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有规律进行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我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生冷食物和夜宵。

3. 个人卫生习惯:我注重个人卫生,每天进行必要的洗手,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在使用公共场所厕所、饭堂等地方后,我也会认真清洗双手,确保卫生。

4. 个人健康状况:我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传染病相关症状。

我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周围的人。

5. 个人返程情况:我最近没有外出旅行,也没有参加任何人员聚集的活动。

我所有的外出都是为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并且会尽量选择非高峰时段,减少接触人群的机会。

6. 个人防护措施:在外出期间,我始终佩戴口罩,并且注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我会尽量保持社交距离,不与他人握手、拥抱等接触行为,并避免前往人员聚集的场所。

7. 个人旅行史:我近期没有外出旅行,没有到过疫情高风险地区。

我会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时了解并遵守各项防控措施。

8. 对身边人的关注:我会关注身边人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现有传染病相关症状的人员,我会及时提醒他们并建议就医。

我也会积极参与单位和社区组织的防疫宣传工作,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应对疫情。

总结起来,我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经过了一次良好的自查和漏查,多方面落实了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我会时刻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积极响应单位和社会的相关号召,共同防控传染病的蔓延。

谢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此致敬礼某某员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传染病漏查自查报告(二)标题:传染病漏报自查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和社会交往的频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越发重要。

传染病疫情漏报自查总结

传染病疫情漏报自查总结

传染病疫情漏报自查总结一、背景介绍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传染病疫情的漏报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传染病疫情漏报自查工作,并总结了以下结果。

二、自查过程1. 制定自查计划: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自查计划,包括自查的时间、地点、参预人员以及自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等。

2. 采集相关数据:我们采集了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包括各类传染病的报告数量、报告时间、报告地点等。

3. 分析数据: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子细的分析,对照了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报告情况,寻觅可能存在的漏报问题。

4. 确认漏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确认了一些传染病疫情的漏报情况,并对漏报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5.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漏报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确保传染病疫情的及时报告和监测。

三、漏报情况总结1. 漏报现象:我们发现了一些传染病疫情的漏报现象,其中包括某地区某传染病的报告数量明显低于实际发病情况的情况。

2. 漏报原因分析:通过对漏报情况的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一些可能的漏报原因,包括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不熟悉、疫情数据统计和汇总的不许确等。

3. 影响因素: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因素,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的分布等。

四、改进措施1. 提高医务人员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完善数据统计和汇总机制:建立科学、准确的数据统计和汇总机制,确保疫情数据的及时、准确性。

3. 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总结通过传染病疫情漏报自查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传染病疫情的漏报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提供更好的保障。

传染病漏报调查报告(2)

传染病漏报调查报告(2)

传染病漏报调查报告在本次传染病漏报调查中,我作为调查组的负责人,全程参与了调查工作。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传染病漏报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控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传染病漏报情况,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我单位组织了本次传染病漏报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范围覆盖了我国部分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涵盖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

调查内容包括传染病报告情况、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传染病报告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够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病例。

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现象,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和部分私立医院。

2.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各级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较弱,难以满足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

3. 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发现,大部分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传染病知识,但在部分专业知识方面仍存在不足。

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4. 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广大人民群众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但仍有部分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

四、原因分析1. 传染病报告制度不健全:部分医疗机构未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报告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力,导致传染病病例报告不及时、不准确。

2. 医护人员培训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足,导致传染病识别、报告能力不足。

3.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不足:部分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设备及专业人员配置不足,影响传染病防治工作效果。

区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区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区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某某区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我区目前传染病的发病动态;掌握居民中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推算出比拟接近实际的发病水平,为制订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根据国家漏报调查工作方案要求,区疾控中心决定于2022年8月在全区开展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

一、调查内容及方法:在居民中进行的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调查,可以反映出就诊及未就诊两局部患者中的漏报情况。

1.调查对象:有当地正式户口的辖区居民。

2.选点方法:居民中的法定传染病病例漏报调查,某某区11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均为本次调查地区。

〔1〕抽样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那么进行。

11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所有地段全部包括在内,每社区效劳中心抽1—2个居委会,作为调查单位,作挨户或隔户调查。

〔2〕调查人数:我区的调查总人数不少于9900人,每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调查900人,查出的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总数应不少于50例,每个社区查出的病例数不少于5例,假设低于此数字可进一步扩大调查人数,直至查出的病例数达5例以上。

3.调查时间:本次调查时间为2022年8月1日至8月31日,调查居民中从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发生的各种法定传染病例。

4.调查方式:由调查员对居民进行家庭访视,通过询问,了解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法定传染病者,如有患过法定传染病而未去医院就诊者,那么可按“法定传染病临床诊断参考依据”规定的指标,详细询问后做出回忆性诊断。

然后到有关卫生防疫部门核对卡片或登记簿,凡无记录者,为某病漏报病例。

二、调查结果:1、本次共调查居民3487户,10931人,平均每户3人,共查出法定传染病乙丙类十一种共62例,就诊43例,报告38例,漏报24 表1传染病报告情况病名查出病例数未就诊病例数报告病例数漏报数漏报率% 漏诊率% 报揭发病率∕十万估计发病率∕十万痢疾 4 1 3 1 25 25 21.1195 28.16 乙肝 7 0 4 3 42.86 0 14.4087 25.22 肺结核 19 1 18 1 5.26 5.26 56.253 59.37 流行性腮腺炎 3 1 1 2 66.67 33.33 14.4087 21.61 感染性腹泻 17 16 116 94.12 94.12 77.5699 1319.2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 0 0 1 100 100 甲型H1N1流感 4 0 4 0 0 0 31.778 31.778 结核性胸膜炎 4 0 4 0 0 0 5.5266 5.5266 流行性感冒 1 0 1 0 0 0 59.0163 59.0163 麻疹 1 0 1 0 0 0 5.1318 5.1318 戊肝 1 0 1 0 0 0 5.724 5.724 合计 62 19 38 24 38.71 30.65 26.4488 141.8870 2、年龄段传染病调查情况表2居民各年龄段中传染病报病情况年龄组查出病例数漏报数漏诊数 0- 1 0 0 5- 3 2 2 10- 9 3 2 20- 8 4 3 30-7 3 1 40- 8 2 2 50- 15 5 5 60以上 11 5 4 合计 62 24 19 3、分析:本次在居民中进行的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调查,反映出某某区就诊及未就诊两局部患者中的漏报情况,并通过报揭发病率计算出了调查病种的估计发病率。

青岛市市南区辖区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

青岛市市南区辖区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

青岛市市南区辖区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防止疫情蔓延的信息来源,是评价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探讨其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

为了了解和掌握我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动态,以便加强疫情管理工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008年1月,青岛市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医院2007年度法定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对象:市南区所辖的省级、市级、区级以上医院7家,随机抽取2007年度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526张。

方法: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辖区内的7所医院,随机查看其门诊日志、《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和《山东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登记簿》,统计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

同时抽查主要科室的医护人员35名,询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医院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526张报告卡中,未抽查出甲类传染病,共抽查乙类传染病12种242例,丙类传染病6种284例,卡片填写完整率81.37%,(428/526),有漏缺项18.63%(98/526)。

医院传染病漏报情况:7所医院,其中省级医院1所,市级医院4所,区级医院2所。

总漏报率9.70%(51/526),其中门诊漏报26漏报8.64%(26/301),住院部漏报25例,漏报率11.11%(25/225)。

医护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医护人员35人,能正确回答18人(51.43%);部分回答13人(37.14%);回答错误4人(11.43%)。

讨论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本次调查中发现卡片填写完整率为81.37%。

由于临床医生没有认真学习和重视卡片填写要求,错过当面问患者情况的时机,影响了卡片的填写质量,给患者的回访和管理带来不利因素。

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治法》相关知识掌握:本次调查发现各级医院都设有一套疫情管理组织机构,其中省市级医院比较规范,制度健全,但能够正确回答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只有51.43%。

海州区2009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报告

海州区2009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报告

海州区2009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报告一、背景2009年,海州区开展了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旨在全面了解传染病疫情的实际情况,查找和解决漏报问题,提高监测和报告的有效性,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本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抽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和主动走访的方式,全面了解了居民对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的认知和了解,并对相关部门进行了行政数据的抽样核查,以验证居民答卷的真实性。

三、调查结果1.居民对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的认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8%的居民对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有所了解,其中72%的居民知道自己应该向相关部门报告某些传染病病例。

但令人担忧的是,仅有40%的居民能够正确说出应该向哪些部门报告。

这表明在居民群众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3.相关部门行政数据核查通过行政数据核查,发现部分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数据存在问题。

部分病例报告存在滞后情况,影响了法定传染病的及时控制和治疗。

部分病例报告存在不完整和错误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四、分析1.居民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不够全面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居民对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知识不够全面,只知道应该报告,却不清楚应该向哪些部门报告,这可能导致病例报告流程的不畅,影响疫情的控制和治疗。

2.居民对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的了解有限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周边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的了解程度较低,这可能会导致疫情的漏报和延误,对疾病的防治带来不利影响。

五、建议1.加强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针对居民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不够全面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传染病知识水平,确保居民了解应该如何进行传染病的报告。

3.加强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监督和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疫情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不够全面,对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的了解有限,部分法定传染病报告存在问题。

传染病漏报自查记录

传染病漏报自查记录

传染病漏报自查记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传染病漏报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按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制定的《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和漏报调查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7日对我院的疫情管理和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了自我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传染病管理:我院已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及时上报有关疫情,按时对有关科室检查疫报情况。

2、传染病报告:经过仔细的检查本院所有处方、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未出现传染病漏报,本周全院共发现例传染病病例,属类传染病。

报告卡填写完整、准确,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

报告人:、
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