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的摇篮(精)

合集下载

“摇篮精神”续写新时代新辉煌——记我国“机车摇篮”中车大连机

“摇篮精神”续写新时代新辉煌——记我国“机车摇篮”中车大连机

“摇篮精神 ”续写新时代新辉煌记我国“机车摇篮”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特约撰稿人:程强 尤宝馨 邢毅 蔡宏 马静 张世鹏 严世洪今年9月28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车”)迎来了建厂120周年华诞。

这座中国铁路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百年老厂,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以共和国“长子情怀”,在促进我国机车行业的发展中屡获殊荣,被誉为中国“机车摇篮”,谱写着大国重器的华彩篇章,开启了中国机车史的一个崭新时代……—— 题记走近大连机车老厂区,赫然映入眼帘的“建厂120周年华诞”倒计时造型格外醒目。

在这个历经两个甲子,穿越三个世纪沧桑岁月的厂区内,厚重的历史似乎蕴藏在每个角落,向人们娓娓诉说着它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大连机车 120 年的恢弘历史,需要铭记和书写的太多,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就是扎根大连机车人内心、融入血脉的‘摇篮精神’”大连机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存增在出席今年9月28日召开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公司建厂120周年大会”时强调。

林存增对“摇篮精神”进行了生动地概括,他指出,“摇篮精神”就是勇于突破、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舍我其谁、不负期待的担当精神,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胸怀大局、产业报国的使命精神。

这是支撑大连机车120 年屹立不倒的根本动力,是新时代机车人初心凝结、不断前行的精神家园,更承载着大连机车人产业报国、工业强国的家国情怀。

只要“摇篮精神”始终传承,企业发展的动力就会生生不息。

大连机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存增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公司建厂120周年大会”上讲话大连机车总经理连家余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公司建厂120周年大会”上主持发言上篇:“摇篮精神”铸就百年辉煌走近大连机车的机车总装房,威武的绿色“复兴号”和红色“和谐号”列车车头映入眼帘。

这些靓丽的车头正是在这里诞生!经过组装、调试,凝聚着机车人的辛劳与汗水,这些车头将从这里驶向华夏大地,驶出国门,连接世界。

新中国光辉历程中的辽宁足迹

新中国光辉历程中的辽宁足迹

2020.05上56总有一个前方,让辽宁儿女砥砺奋进;总有一些过往,让辽宁儿女扬眉吐气。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让我们循着辽宁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铿锵足迹,撷取70余年岁月之河中一粒粒闪光的珍珠……装备制造:尽显“长子”担当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创造了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时,鞍钢几乎是一片废墟。

1949年春,毛泽东发出电令,“鞍山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当家做主的鞍钢人全身心投入全面修复工作中,声势浩大的献交器材运动和轰轰烈烈的生产立功竞赛,大大加快了鞍钢修复的进度。

1949年7月9日,鞍钢举办了盛大的开工典礼,新中国钢铁工业从此踏上了伟大的历史征程。

从复产之初年产铁50万吨、钢58万吨,到2019年生产铁2585.81万吨、钢2714.40万吨、钢材2542.03万吨;从新中国第一炉钢、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根重轨相继诞生,到武汉长江大桥、三峡大坝、京九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原天路等国家重点工程,59式坦克、运载火箭、超音速战斗机、航空母舰等国之重器,都闪耀着“鞍钢制造”的光芒。

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先后向全国各钢铁企业输送了6万多名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了武汉、包头、酒泉、攀枝花等钢铁公司和齐齐哈尔、昆明、舞阳等钢铁厂的建设。

沈飞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先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机动性能的飞机———歼-8Ⅱ型飞机……2009年8月31日,歼-15首飞成功。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实现了中国舰载机零的突破。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视察了沈飞,并坐进歼-15舰载机机舱查看。

唐山工业概况

唐山工业概况

唐山工业概况唐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化工业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支柱产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近年来,唐山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454家,资产总计3733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19%,在全国48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1位。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7亿元,占%;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38亿元,占%。

按注册类型分,国有集体完成增加值亿元,占%,股份制及其它完成增加值亿元,占%。

2007年全市有唐钢、开滦等7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跻身全国制造业500强。

钢铁工业:是唐山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已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耐火材料和冶金机械等配套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

主要产品有热轧冷轧薄板、H型钢、中宽带钢、型钢、建筑材等。

2007年,钢铁行业实现增加值5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占GDP的%。

全市钢铁冶炼企业整合至17家,单产生产能力均达到100万吨以上,总产量达到五千多万吨。

唐钢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首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的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能源工业:以电力和煤炭生产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也形成一定规模,拥有开滦集团、陡河发电厂、大唐王滩发电厂、冀东油田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

2007年,能源行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

建材工业:主要包括水泥和建材、卫生陶瓷和新型建材。

拥有冀东水泥集团、唐陶股份、惠达陶瓷、隆达陶瓷等大型企业,创出了“盾石”水泥,“惠达”、“红玫瑰”陶瓷等名牌优势产品,是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建材生产基地。

2007年,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

浅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优势

浅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优势

70浅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优势(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松原 138005)[摘 要] 本文从东北发展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优势,论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性以及党中央所做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正确性。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 历史优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2007年8月2日, 国务院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阶段性目标、实施步骤和战略重点;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为全面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28条意见;2013年3月6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要大力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

这些都充分说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不仅是东北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政府继开发大西北以后又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

这些都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

可见,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条件已经具备。

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优势。

一、雄厚的工业基础。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始自20世纪初。

当时沙俄、日本出于侵略中国的需要,在东北地区搞了一些工业。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巩固其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也搞了一些工业(其中军事工业占了很大成分)。

1949年后,新中国政府开始经济建设。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重大工业项目中,有52项摆在东北。

自建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我国工业的许多“第一”都源自东北。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机电工业的主要基地。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作者机构: 一汽集团公司宣传部
出版物刊名: 中国对外贸易
页码: 22-22页
主题词: 中国汽车工业 汽车集团公司 解放牌卡车 民族汽车工业 固定资产原值 高级轿车 人民币 产品结构 汽车制造厂 改进措施
摘要: 享有“汽车城”盛誉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汽车制造厂),坐落在美丽的长春市西部,占地面积为176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89亿元人民币,现有10万名职工,是中国汽车工业特大型骨干企业。

一汽到现在已经走过43年的历程。

一汽于1953年建厂,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8年,一汽制造出第一辆“东风”小轿车,同年又制造出第一辆“红旗”高级轿车,使中国终于有了自己制造的轿车。

到1995年,一汽累计生产各种汽车(轿车)234万辆。

实现利税13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建厂。

东北振兴:重点发展领域与方向

东北振兴:重点发展领域与方向

东北振兴:重点发展领域与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工业基地,正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

东北振兴战略被提出,旨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东北振兴的重点发展领域与方向。

一、制造业升级与技术创新作为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制造业基础和工人资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重工业逐渐面临逆境。

因此,东北振兴的重点之一应是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首先,东北地区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技术人才,促进科技与制造业的融合,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将能够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模式。

其次,东北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例如,新能源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目前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

作为有潜力的发展地区,东北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吸引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东北地区由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组成,每个省份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资源。

东北振兴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

各省份之间应加大合作,共同推进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能力,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加强产业互补和协作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

各省份应通过产业合作、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例如,黑龙江可以发展农业和生物科技产业,吉林可以发展汽车制造和粮油加工业,辽宁可以发展石化和海洋经济。

通过产业间的合作与协作,东北地区将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三、改善民生与人才引进东北地区的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应注重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首先,加大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东北地区将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可托海三号矿——曾为中国偿还了40%的苏联外债

可可托海三号矿——曾为中国偿还了40%的苏联外债

地质圣坑——可可托海三号稀有金属矿全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坑之一。

可可托海地处准葛尔盆地东北部,位于新疆阿勒泰山中段南麓,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

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

位于湖畔的可可托海镇,面积619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人,主要为哈萨克族。

以罕见的巨型稀有金属矿而闻名于世。

这是一片异常神奇的土地,可可托海被称为“中国寒极”,海拔仅为一千二百米,年均气温却只有零下二点零八摄氏度。

1965年元月,在伊雷木湖上曾测得-57℃的最低气温纪录。

在这样的冬季,人们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冻成冰的唰唰声。

而在此期间,黑龙江的漠河气象站测出零下60℃的低温,于是漠河便被定为中国第一寒冷区,可可托海就只有屈居第二了。

在距可可托海镇10公里处有一条1931年8月11日苏尔提大地震遗留下长达176公里、落差达数十米的地震断裂带,它是世界上最罕见、保存最完好的地震断裂带之一。

闻名世界的可可托海三号稀有金属矿坑,不仅偿还了中国政府欠前苏联40%的外债,还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达180米的可可托海三号矿矿坑神秘禁区:可可托海三号矿举世闻名的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坐落在额尔齐斯河南岸,素以“地质圣坑”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麦加”圣地。

可可托海三号巨型稀有金属矿坑,直径达三四百米,深达180米的巨型圆坑,状如古罗马斗兽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之一。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种矿物,这里就有86种,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

矿区蕴藏着有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及放射性元素。

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为世界罕见。

主要用于航天工业和军事工业,及电子工业。

由于地下水的渗出,三号坑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高山湖泊。

湖水向阳的一面闪烁着蓝绿色的水纹,背阳的一面,则只剩下墨绿乌黑的深沉。

黄石市区旅游景点

黄石市区旅游景点

黄石市区旅游景点黄石市,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

这里拥有众多迷人的旅游景点,无论是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是厚重的历史文化,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曾是中国铁矿开采的重要区域。

公园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矿坑景观,感受工业遗址的独特魅力。

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二、仙岛湖仙岛湖位于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幕阜山系北麓,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而得名。

这里湖水清澈,风光旖旎,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绝佳去处。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上的各个小岛,感受水天一色的美景,也可以在湖畔的栈道上漫步,享受宁静的湖光山色。

三、磁湖磁湖位于黄石市区中心,面积10平方公里,大于著名的杭州西湖,居全国市区内湖前列,磁湖以湖边盛产磁铁而得名。

这里湖水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欣赏湖光山色,也可以乘船游湖,感受水上的宁静与美好。

四、东方山东方山被誉为“三楚第一山”,位于黄石市下陆区,因西汉文学家、汉武帝近臣东方朔曾在此结庐读书、修道炼丹而得名。

这里山峦叠嶂,林木葱郁,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游客可以沿着山路攀登,欣赏沿途的风景,也可以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此外,东方山还有众多佛教寺庙和道观遗址,是寻幽访古的好去处。

五、西塞山西塞山风景区位于黄石市城区东部长江南岸,规划总面积0.495平方公里,区内以西塞山险峻秀丽的自然景观为主,兼有唐代古建筑“桃花古洞”、道家爱神“月老殿”、吴氏宗祠、凤山石窟等人文景观。

游客在这里可以领略到长江的雄伟壮丽,也可以探寻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

站在西塞山上,俯瞰长江波涛滚滚,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交织在一起。

六、小雷山小雷山是黄石市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位于大冶市陈贵镇境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生电器厂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一家民族电器制造厂。1916年由杨济川、叶友才、 袁宗耀等合资创办。初设四川路衡浜路,1917年盘下兆丰路(今高阳路)上锦瑞 里的元达电器厂,作新厂址。1919年在周家嘴路建新厂房。1924年起,开始大批 量生产华 生电扇。华生成为驰名各地的电扇品牌(图为华生电扇的广告),直至 现在。
江南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水雷、弹 药、机器和修造轮船。经费由国家提供。 1904 年,已发展为 13 个工厂,职工 2500 人。
1868年造出第一艘兵轮,排水量700 吨,曾国藩命名为“恬吉”号。1880年, 试制成功阿姆斯特郎炮。1893年,江南 制造局仿造毛瑟枪成功,每分钟可以射 击25次。 江南制造局附设的翻译馆是翻译西方 科技工艺书籍的译书机构,内有中国科 学家徐寿、李善兰、华蘅芳等,有传教 士傅兰雅等。 在中外人士的通力合作下,翻译馆 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军事、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地质等书籍,不仅推动中 国建立了最初的近代科学体系,也对近 代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73年,招商局轮船「伊敦」号由上海首航香港,开辟了中国第 一条近海商业航线。同年,招商局开辟了至日本的中国第一条远 洋商业航线。
2、民营企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民族工业企业之一。1866年由孙英德、方举赞创立, 从外商手里承揽一些零星的锻造项目。 1869年起使用车床。以后已能修造小火轮、汽 锤等产品。到70年代有了发展。《申报》刊有广告。 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江南厂50吨炼钢炉
江南枪厂
洋务三企业之二: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李鸿章邀请郑观应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地址杨树浦。1889年正式开工, 有纱锭35000枚、布机530台、5座大汽炉。年产棉布18万匹。 1893年工厂失火。1894年重建,改名华盛纺织总厂,有纱锭64000枚、布机750台。 纺织工业成为上海工业的支柱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
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 的人物:李鸿章
洋务三企业之三: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1872年成立,李鸿章之目的是“分洋人之利”。也是近代我国 最具实力的民族企业。在与旗昌、怡和、太古三大外商轮船航运公司的竞争中, 显示了强大的实力,购并了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迫使英商太古、怡和公司订立 “齐价合同”。
时北洋大臣李鸿章责 成商人朱其昂操办轮 船招商局。地址浦东 烂泥渡,在陆家嘴设 有大型仓库和码头。 最初只有4条船,来往 于上海与长崎、神户、 烟台、天津、香港、 广州、厦门、汕头等 地。 招商局的轮船悬挂着 总理衙门规定的三色 龙旗。
1927年,在帝国主义与官僚资本的挤压下,南洋公司连亏损。1928年至1930 年间,亏损达575万元,公司被迫向英商汇丰银行借款,并停办浦东分厂以资维 持,翌年1月,宣布上海厂停工,总,分公司一律缩小范围,经营走人低谷。 1937年,宋氏官僚资本乘虚而入,通过收买低价股票,取得半数以上的股权。同 时,南洋从组织上加以改组,新公司以宋子文为董事长,以宋的亲信程叔度为总 经理,从而完全控制了公司,简玉阶变成徒具空名的董事和设计委员。 抗战时,南洋公司的资产分散于沪、港及内地,为宋系官僚资本所把持。日 帝利用简玉阶在实业界的地位与声望,拉他搞所谓“中日经济提携”的勾当,却 遭到简玉阶的断然拒绝。几十年的商界经历,简玉阶十分痛恶帝国主义资本势力 和反动腐败政府的重压,向往新中国。1957年10月9日,简玉阶病逝于上海。
第六讲
中国工业的摇篮
一、近代企业
三种类型:外资、国有、民营
1、洋务企业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了洋务运动。近代官督商办体制下,以大机器生 产为依托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第一代——上海资本家阶级诞生。 洋务三企业之一:江南制造局
1862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制炮局。1865年,李鸿章在美租界买下了一 座美商旗记机器厂,据说这座工厂还是“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后李鸿章又 将制炮局并入,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它是中国第一家机器军事工业企业。1863年两江总 督曾国藩派容闳去美国采购机器,这些机器后归艰难制造局使用。江南制造局在高昌庙。
二、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辛亥革命时封建制度的冲击和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使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 工商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其中发展最 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 20家。纱绽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8年 增至35家,纱绽65万多枚。加上正在筹备和即 将开工二三十家,投资总额约6000多万元。这 是1918年蒋宝润在上海创办的厚生纱厂。 20世纪初,我国的面粉工业才起步。
北洋大臣、直隶总 步督李鸿章上书清 政府设立招商局奏 章
洋务运动期间, 北洋大臣、直 隶总督李鸿章 主张设立招商 局,获同治皇 帝批准。1872 后,招商局正 式成立。这是 中国最早的航 运企业。
唐廷枢 招商局总办(1873-1884)
盛宣怀 招商局督办(1885-1902) 董事会主席(1909-1910)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玉阶生于1875年,8岁丧父,18岁随兄简照南东渡日本从商,其后简氏兄弟在香港创 办“怡兴泰”杂货,在他的努力下,几年间就获利上万。1903年,他们兄弟与曾星湖共 创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09年,更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玉阶任副总经理。为 了给公司积累资金,他走出国门,赴马来亚、南洋经商,推销卷烟。提出“中国人请吸 中国烟”的口号。面对南洋的兴起,英美烟公司曾4次企图吞并南洋,在这点上,简玉 阶主张“合政府与国人之力对抗”,“以先对外招股为对策”坚持反对合并。1918年, 经扩大改组,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行股票,在沪、港两地共设5厂。1923年简 照南病逝,简玉阶继往总经理,独擎南洋公司大旗,还兼上海康元五彩花铁印刷制罐厂、 联合影业公司及中国油灯公司的董事。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英美烟公司工人 开始了大规模的罢工,大批工人进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全国人民抵制英、日货和提 倡国货的推动下,南洋开始起死回生,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甚至连库存的零星卷 烟也都倾销一空。此时,简玉阶看准时机,将南洋公司再度扩大,在汉口、浦东两地相 继建了两座新厂,公司营业额出现陡增,年盈利达200万元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