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PPT课件
优品课件之28、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戴震难师》

28、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28、古文二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课文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述课文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读读讲讲,让学生上台讲解,引导学生疏通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讲述,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教育学生重诺守信,养成诚信的良好的品质;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勤思好学,大胆质疑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的字词义,积累字词。
2、体会两则短文的主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设置情境:老师向学生借一笔钱,问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
师:在现今社会,借贷巨款,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都会签合同或立字据以防不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一个好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却没有立下任何的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二、感知课文 1、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进行第一遍阅读,快速的默读课文,并借助字典为生字词注音。
稍后老师利用幻灯片归纳字音并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2、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进行第二遍阅读,大声的朗读课文后,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遇到疑难问题先与讨论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
稍后老师利用幻灯片归纳字词积累。
3、提问学生:请一个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第三遍阅读。
在他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解析课文 1、提问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重诺责,敦风义”) 2、提问学生:本文是如何体现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呢?(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 友人“寄千金,不立券重诺责(侧面烘托)敦风义言:“券在心、不在纸” 行:“召其子至,归之” “卒辇而致之” (正面描写)四、探究主题 1、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2、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事例?谈谈你对这些事例的看法。
戴震难师PPT课件1 语文版 (共15张PPT)

朗读节奏
•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 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 此非常儿也。 此非/常儿也。
Hale Waihona Puke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简析
这篇短文写了戴震读私塾时向老师提 出疑问,难住老师的故事。一般来说,如 果没有确切的记录,后人是不可能知道前 人发生的事情的,尤其是不可能知道前人 发生的事情的细节。戴震以此为出发点, 来问老师有关孔子的事情。对于一个尚处 于启蒙的儿童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所 以,老师也称他为“非常儿”。我们学习 本文,重在学习戴震的质疑问难的精神, 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怀疑来自过分认真。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 但也没有信仰。 ——周国平
怀疑是无限的探求。 ——苏格拉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戴震难师

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子记录的? 老师回答他说:
“此 朱文公所说。” 即 问:“朱文公 何 时人?”
这 指朱熹 接着 时代
“这是朱熹说的。”(戴震)接着问:“朱熹是 什么时代人?”
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
(私塾先生)说:“宋朝人。”(戴震)又问:“孔 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朗读节奏
•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此何以知/为孔子言/而曾子述之? •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曰:“周朝人。”“周朝、宋朝 相去 几何 时矣?
相隔 多少 了
(私塾先生)说:“周朝人。”(戴震)问:“周朝、 宋朝相隔多少时间了?”
曰:“几 二千年矣。”“然 则 了 既然这样,那么…… 文公 差不多
朱
(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又问: “既然这样,那么朱熹” 凭什么 这 不是 寻常 何以知 然?” 师无 以 回应 应,曰:“此非常儿 这样 拿来
也。” 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先生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回应,说:“这不是平常的孩子。”
“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 什么精神?
戴震才刚会说话,在学习中 就能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前人的 结论,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 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戴震能把老师问得“无以应”,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学习要开动脑筋,要 多问为什么,才能真正学 出成果。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
教授 到
中考语文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戴震难师精选教学PPT课件

2.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靠近 (1)①就: _______ ②言: ____ 字
停 ③休: ____ (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 (2)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来,每天背几千字还不肯停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此非常儿也 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 常:古义:_______
二、文意理解 “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 (课后习题) 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写戴震在读私塾时难住老师的故事,表 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知识 梳理
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 性格决定命运。我就是个内向、安静、骨子里要强的人,有人称我为“寂寞高手”。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画家。我3岁开始学画,那时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画画,一画也是一整天。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独处和静思的习惯。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话难免要应酬,应酬就要进入嘈杂的公共场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触,这 样既占用我练球的时间,也不符合我的个性。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看搞笑碟片,吃点零食,偶尔陪妈妈逛街。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练练瑜伽,一个人静静地打坐,听听轻松的音乐减压,就是我很享受的业余生活状态。 现在想想,安静的人真的很适合做职业台球手,因为打台球需要很专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质要特别稳定…… 而这些,我都具备。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吧。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赢自己比赢别人更重要 前不久,我在美国打公开赛期间,和爱里森•费舍尔打的那场球,令我终生难忘。 我曾经和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交过两次手,过往一胜一负的战绩,让我在比赛中得以轻装上阵。比赛进行到决胜盘 8比 8平时,局势对我来说是有利的,可我没把握好机会。再者,比赛主场在美国,美国人当然希望自己的选手能赢,所以在我击关键一杆时,主办方突然广播通知,说观众可以换票离场了,结果有些观众就开始在场上 走动,这种混乱的局面影响了我的情绪,我最终输掉了本来可以胜利的比赛。 赛后,我沮丧极了!我跟爱里森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顶尖选手已较量到最后,但由于我的失误,没能战胜自己的偶像,这是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当晚,我彻底失眠。和父亲通话时我说:“这场球,我会记一辈子!”睡不着的时候,我就重温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一望无际的沼泽里行走,但她却迷路了。聪明的女孩没有慌乱,而是沿着 自己一路留下的脚印回到出发的地方,开始试走新的路线,最终,她离开了茫茫无际的大沼泽。这个故事再一次鞭策我,即使输了一场比赛,只要能从中找到失误和欠缺之处,总能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一路走来,留下脚印,能找到来时的路就好。这件事之后,我思考过,也许,人能赢自己比赢别人要重要许多。 吃苦是为了做金字塔尖上的人 我的同行说过这样的话:“潘晓婷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可能,他们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我15岁开始在父亲的球馆里练球,一呆就是 4年。球馆里有个小屋子,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财产。那 4年里,父亲给我做了硬性规定,每天练球 8至 12小时,没有周末,一个礼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医院打点滴,下午回到球馆还是要补足当天的练球时间。 以前,家里经济拮据,父亲陪我到北京参加比赛,我们就从山东济宁乘火车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为没钱,我和父亲只能住 1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湿,推门就能闻到刺鼻的霉味儿。第一次拿了全国冠军,奖金只有4000元,为了能细水长流,我和父亲在全聚德只点了半份烤鸭。看着那半份香气扑鼻的烤鸭,我却痛哭不 止。所有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为,我 15岁开始摸球杆时,父亲就说过,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父亲当过国家级的足球运动员、篮球裁判,后来改行当厨师,又被评为鲁菜特一级厨师。父亲希望我像他一样,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人家练 3个小时的球,我要多练好几 个小时,这样才可能赶超别人。所以,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趁早放弃,另谋出路;但是,一旦选择了这条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准备。 就看人有没有对苦难的耐受力, 耐受力强的人早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戴震难师PPT教学课件

作者:段玉裁
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 语言文字学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 他身处康乾盛世,学识渊博。但他幼时 家贫,其父母靠“商贾东西行营于市”, 贩布“以就口食”。他十岁时才会说话, 但他能“过目成诵”,学习知识喜欢追 根就底,敢于怀疑、批判传统的经典。
段玉裁(1735——1815),戴震的学生, 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
具体表现
作用
金泽镇多桥同黄浦 江上无桥
浦江上造桥的 必要性
பைடு நூலகம்迭合梁结构同混凝土
主桥跨径同安纳塞斯 大桥
造桥技术的优越 性
桥梁史上的跨跃
主塔高度同国际饭店 杨浦大桥的高
世界豪华邮轮“狮子星”顺利通 过
桥面宽
跨径大
美丽的竖琴
主塔高
作业:
认真地做一番观察,然后以“我们 的教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
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
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
jǐ
jī
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 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是年:这 能言:说话
:解释红色字
乃:才
盖:大概,表
推测
就傅:跟随老师 日:每天
大桥美丽的夜景。
文章是如何从不同角度介绍杨 浦大桥的特点的?
类别 结构
规模
特点
与混凝土相比,具有自重轻、施 工期短、造型轻巧美观等特点。
全长8354米 主桥跨径602米,主塔塔高208米,通航 净高48米,主桥桥面宽30.35米,每座桥 塔两侧各以32对钢索连接主梁。
外形 如同空中大街 像美丽的竖琴 工艺 成功地运用了缜密的防裂缝措施
七年级语文上册《戴震难师》ppt课件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是:代词,这。 乃:副词,才。 言:动词,说话。 盖:副词,大概,表示推测。
译:老师(戴震)这一年(十岁)才会说话,大概是 聪明蕴藏积蓄太久的缘故吧。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就:动词,靠近。 过目成诵:看一遍就能背下来。 言:名词,字。 休:动词,停。
这篇短文写了戴震读私塾时向老师提出疑问, 难住老师的故事。一般来说,后人是不可能知道前人 发生的事情的。戴震以此为出发点,来问老师:“然 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对于一个尚处于启蒙时期的儿 童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老师也称他为“非常 儿”。但如果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朱文公完全可 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但这是为幼儿的戴震所不 能了解的,所以,我们学习本文,重在学习戴震的质 疑问难的精神,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走近戴震
• 戴震身处康乾盛世,学 识渊博。但他幼时家贫, 其父母靠“商贾东西行营 于市”,贩布“以就口食 ”。他十岁时才会说话, 但他能“过目成诵”,学 习知识喜欢追根就底,敢 于怀疑、批判传统的经典
走近朱熹
朱熹(1130.9.15— 1200.4.23),字元晦,谥 号“徽国公”,南宋徽州府 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 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世称“朱子”,是孔子、 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代表作品《四书章 句集注》《楚辞集注》,词 结有《晦庵词》。
知识归纳
1、通假字:
亡何: 亡:同“无”,没有。
而翁知我: 而:通“尔”,你,你的
2、词类活用:
重诺责,敦风义: 重,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 敦,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
而翁知我,故 把……当知己,意动用法 不语郎君: 告诉,名词用作动词 卒辇而致之: 用车子运,名词用作动词
陕西初中一年级第12单元第12课_戴震难师

如何正确看待“戴震难师〞所提的问题
这篇短文写了戴震读私塾时向老师提出疑问,难住老师的故事。一般来说,后人是不可能知 道前人发生的事情的。戴震以此为出发点,来问老师:“然那么朱文公何以知然?〞对于一 个尚处于启蒙时期的儿童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老师也称他为“非常儿〞。但如果以 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朱文公完全可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但这是为幼儿的戴震所不能 了解的,所以,我们学习本文,重在学习戴震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正确看待“戴震难师〞所提的问题
1所•、以先老生师1是也、年称先乃他能生为言是“非年常乃儿能〞言。 读• 了这篇2文、章盖,聪你明认为蕴少蓄年者戴久震有矣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 1、日数千言不肯休。 • 2、周朝、宋朝相去几何 时矣?
如要• 何求正 仔确细3看揣、待摩几“角二戴色千震特难点年师,有〞感所情提有的节问奏题地朗读。 清• 代思想4家、、此语非言常文字儿学也家。。
走进朱熹
朱熹〔—〕,字元晦,谥号“徽国公〞,南宋徽 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南宋著名
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 弘扬儒学的大师。代表作品?四书章句集注?? 楚辞集注?,词结有?晦庵词?。
• 难师:nàn • 蕴蓄:yùn xù • 为:wéi
• 3、然那么朱文公何以知然。
代一• 表、作 解为释?以〈下说加文点解的字字〉词注:?。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你对这位老师有何评价?
清代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尽信书,那么不如无书。
古义:不寻常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戴震难师》课件 语文版

走进戴震
戴震(1724—1777),字东 原,安徽休宁人。清代思想 家、语言文字学家,《四库 全书》的纂修官之一。他身 处康乾盛世,学识渊博。但 他幼时家贫,其父母靠“商 贾东西行营于市”,贩布 “以就口食”。他十岁时才 会说话,但他能“过目成 诵”,学习知识喜欢追根就 底,敢于怀疑、批判传统的 经典。
先生 是 年 乃 能 言 , 盖 聪明 蕴蓄 者久 矣。
这 才 说话 大概 蕴藏,积蓄 了
老师(戴震)这年才能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久了的缘故。
就 傅读书,过目 成 诵,日 数千 言 不肯 休。
靠近 老师 完成 名词作状语,每天 字 停止
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还不肯停止。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
“此 朱文公所说。” 即 问:“朱文公 何 时人?”
这 指朱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着 时代
“这是朱熹说的。”(戴震)接着问:“朱熹是什么时代人?”
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
(私塾先生)说:“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曰:“周朝人。”“周朝、宋朝 相去 几何 时矣?
相隔 多少
(私塾先生)说:“周朝人。”(戴震)问:“周朝、宋朝相隔多少时间了?
作者简介
段玉裁(1735—1815), 字若膺(yīng),号懋 (mào)堂,江苏金坛人。清 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 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 县知县。早年跟随戴震研 读经文朴学,成为乾嘉学 派的重要学者。所著《说 文解字注》是研究文字训 诂学的重要参考书。本文 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 这是一部按年月记载戴震 生平事迹的书籍。
2.文章用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少年戴震的这些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同学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要迷信
书本和权威,做一个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大胆
探索的人!
2020年10月2日
9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7
1、作者赞扬了什么?
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的
精神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 么感想?
3、你尝到过怀疑的甜头吗?
2020年10月2日
8
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明人陈献章也曾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
钥匙。戴震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他成为了一代 学术大师和思想大师,华罗庚大胆见疑、科学释 疑,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授课:
2020年10月2日
钟
文
1
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 语言文字学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 他身处康乾盛世,学识渊博。但他幼时 家贫,其父母靠“商贾东西行营于市”, 贩布“以就口食”。他十岁时才会说话, 但他能“过目成诵”,学习知识喜欢追 根就底,敢于怀疑、批判传统的经典。
段玉裁(1735——1815),戴震的学生, 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
2020年10月2日
2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 语气、语调
2、用“△ ”符号标记出需要 重锤敲打的词语
3、结合文下注释、工具书疏通 文意,复述故事
2020年10月2日
3
nàn 质疑、反驳 戴震难师
段玉裁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缚
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
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孰师:“此何以
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
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
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
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
jǐ
jī
2020年时10月矣2日?”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 4 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是年:这 能言:说话
去:距离——去天尺五 形容距离宫廷很近。
言:说话
休:停
2020年之10月:2日的;它、他,作代词
6
戴 震难师
段玉裁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久矣。就缚读书, 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 “右经一章”以下,问孰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 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 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 “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 “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 应表
推测
就傅:跟随老师 日:每天
千言:字
休:停
为:是
何以:凭什么 几何:多少 即问:马上
何时:什么时候 几二千年:差不多相去:距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非常:不寻常
何以知然:这些 曾子之意:的 师应之:他
2020年10月2日
5
例:是:这——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 不可以容忍的?指绝对不能容忍。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