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汇编-电化学
电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1. 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2233272614267Cr O Fe H Cr Fe H O -++++++=++322422Fe Sn Fe Sn +++++=+它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 (B ) (a )23Sn Fe ++和 (b )2227Cr O Sn -+和(c )34Cr Sn ++和 (d )2327Cr O Fe -+和(2)有一个原电池由两个氢电极组成,其中一个是标准氢电极,为了得到最大的电动势,另一个电极浸入的酸性溶液2()100p H kPa =⎡⎤⎣⎦设应为 ( B )(a )30.1mol dm HCl -⋅(b )330.10.1mol dm HAc mol dm NaAc --⋅+⋅(c )30.1mol dm HAc -⋅(d )3340.1mol dm H PO -⋅(3)在下列电池反应中223()()(1.0)()Ni s Cu aq Ni mol dm Cu s ++-+=⋅+ 当该原电池的电动势为零时,2Cu +的浓度为 (B ) (a )2735.0510mol dm --⨯⋅ (b )2135.7110mol dm --⨯⋅ (c )1437.1010mol dm --⨯⋅ (d )1137.5610mol dm --⨯⋅ 有一种含Cl Br I ---、和的溶液,要使I -被氧化,而Cl Br --、不被氧化,则在以下常用的氧化剂中应选(D )为最适宜。
(a )4KMnO 酸性溶液,(b )227K Cr O 酸性溶液,(c )氯水,(d )243()Fe SO 溶液(2)有下列原电池:23332333()(1),(0.01)(1),(1)()Pt Fe mol dm Fe mol dm Fe mol dm Fe mol dm Pt +-+-+-+--⋅⋅⋅⋅+该原电池得负极反应为( 23Fe Fe e ++-=+ ),正极反应为( 32Fe e Fe +-++= )。
近十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分类专题——电化学(后附答案)

近十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分类专题——电化学(后附答案)1.(88全国)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A. AgNO3B. H2SO4C. NaOHD. NaCl 2.(88全国)把a、b、c、d 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
.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 a>b>c>dB. a>c>d>bC. c>a>b>dD. b >d>c>a3.(89全国)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 4>2>1>3B. 2>1>3>4C. 4>2>3>1D. 3>2>4>14.(90全国)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
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A. 4×l0-3 mol / LB. 2×l0-3 mol / LC. 1×l0-3 mol / LD. 1×l0-7 mol / L5.(91全国)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A. 27 mgB. 54 mgC. 108 mgD.216 mg6.(91三南)在铁的吸氧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那个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A. 2H2O+O2+4e-=4OH-B. 2H++2e-=H2C. 4OH--4e-=2H2O+O2D. Fe-2e-=Fe2+ 7.(92全国)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电子多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C.甲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8.(92全国)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 / 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 值保持不变的是A. HClB. NaOHC. Na2SO4D. NaCl9.(92三南)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A. A>B>CB. B>C>AC. C>A>BD. B>A>C10.(92三南)钢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腐蚀时,正极发生的主要反应是A. Fe-2e-=Fe2+B. 2H2O+O2+4e-=4OH-C. 4OH--4e-=2H2O+O2D. 2H++2e-=H211.(93全国)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12.(93上海)有a、b、c、d四种金属,将a和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
高中化学 《电化学》特别练习(含答案)

高中化学《电化学》特别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①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②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③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④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A.只有②④ B.只有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2、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 3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 Cl2↑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电解质)的正极反应式:O2 + 2H2O + 4e-= 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 2e-= Cu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 -= Fe3+4、CO无色无味有毒,世界各国每年均有不少人因CO中毒而失去生命。
一种CO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5、从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选择合适的材料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盐桥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大,而且没有铅污染。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电化学》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电化学》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B .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 -3e -=Fe 3+C .脱氧过程中碳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 2O+O 2+4e -=4OH -D .含有1.12g 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0.015mol【答案】D【解析】A .脱氧过程是放热反应,可吸收氧气,延长糕点保质期,A 不正确;B .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 -2e -=Fe 2+,B 不正确;C .脱氧过程中碳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 2O+O 2+4e -=4OH -,C 不正确;D .含有1.12g 铁粉的脱氧剂,铁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其最终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电子转移总量为0.06mol ,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0.015mol ,D 正确。
故选D 。
2.“自煮火锅”发热包的成分为碳酸钠、硅藻土、铁粉、铝粉、活性炭、焦炭粉、NaCl 、生石灰,向发热包中加入冷水,可用来蒸煮食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负极反应为--22Al-3e +4OH =AlO +2H O -C .Na +由活性炭区向铝粉表面区迁移D .硅藻土结构疏松,使各物质分散并均匀混合,充分接触【答案】C【解析】发热包发热过程中有微小原电池形成,如铝粉和活性炭在水溶液中,活性炭作正极,O 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铝粉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2Al-3e +4OH =AlO +2H O -。
A .根据分析,活性炭作正极,O 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正确;B .若铝粉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2Al-3e +4OH =AlO +2H O -,B 正确;C .活性炭作正极,铝粉作负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Na +向活性炭区迁移,C 错误;D .硅藻土结构疏松,可以使各物质分散并均匀混合,充分接触,D正确;答案选C。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电化学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电化学题型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2019·全国Ι·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酶的特性、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解质中离子迁移方向等知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由题图和题意知,电池总反应是3H2+N 22NH3。
该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并形成原电池产生电能,反应不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A项正确;观察题图知,左边电极发生氧化反应MV+-e -MV2+,为负极,不是阴极,B项错误;正极区N2在固氮酶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C项正确;电池工作时,H+通过交换膜,由左侧(负极区)向右侧(正极区)迁移,D项正确。
【解后反思】分析装置图时,抓住粒子流向与物质转化,整体认识合成氨原理。
联系原电池原理综合作出判断。
电解池的电极分阴极、阳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的电极分正极、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2019·江苏·10)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A项,铁和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Fe2+,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错误;B项,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还可转化为热能等,错误;C项,构成原电池后,铁腐蚀的速率变快,正确;D项,用水代替NaCl溶液,Fe和炭也可以构成原电池,Fe失去电子,空气中的O2得到电子,铁发生吸氧腐蚀,错误。
高中化学选择《电化学基础》各地高考习题含答案解析

《电化学基础》各地高考习题汇总1.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答案D解析A项,由于活动性:Fe>石墨,所以铁、石墨及海水构成原电池,Fe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2+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正确;B项,d为石墨,由于是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正确;C项,若d为锌块,则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铁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正确;D项,d为锌块,由于电解质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错误。
2.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 .该装置工作时,H +从b 极区向a 极区迁移C .每生成1 mol O 2,有44 g CO 2被还原D .a 电极的反应为3CO 2+18H +-18e -===C 3H 8O +5H 2O答案 B解析 A 项,该装置是电解池,在电解和光的作用下H 2O 在光催化剂的表面转化为O 2和H +,故该装置是将电能和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B 项,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该装置工作时,H +从阳极b 极区向阴极a 极区迁移,正确;C 项,该电解池的总反应式为6CO 2+8H 2O=====电解2C 3H 8O +9O 2,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O 2,有23 mol CO 2被还原,其质量为883g ,错误;D 项,a 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 2+18H ++18e -===C 3H 8O +5H 2O ,错误。
高中电化学高考试题汇编

电化学高考题汇编1.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料)正极反应:Li1-x MO2+xLi++x 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6L i+Li1-x MO2===LiMO2+C6Li1-x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6Li1-x+xLi++x e-===C6L i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4.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4A1+3O2+6H2O=4A1(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 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 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5.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6.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 B.3:2:1 C.6:3:1 D.6:3:27..用两支惰性电极插人 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电化学部分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电化学部分(真题部分)128.(2023广东6)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1-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作原电池正极B.电子由Ag经活性炭流向PtC.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的O2,最多去除1 mol Cl-129.(2023海南8)利用金属Al、海水及其中的溶解氧可组成电池,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为电池正极B.电池工作时,海水中的Na+向a电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紧邻a电极区域的海水呈强碱性D.每消耗1kgAl,电池最多向外提供37mol电子的电量130.(2023湖南8)葡萄糖酸钙是一种重要的补钙剂,工业上以葡萄糖、碳酸钙为原料,在溴化钠溶液中采用间接电氧化反应制备葡萄糖酸钙,其阳极区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溴化钠起催化和导电作用B .每生成1mol 葡萄糖酸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了2mol 电子C .葡萄糖酸能通过分子内反应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产物D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131.(2023北京5)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 2和SO 2,实验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废气中SO 2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B .装置a 中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 3−的电离程度C .装置a 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废气中的CO 2和SO 2D .装置b 中的总反应为SO 32−+CO 2+H 2O 电解HCOOH +SO 42−132.(2023湖北10)我国科学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池,实现了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
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 2生成且KOH 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生成氢气的速率为x mol ⋅h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电解时海水中动能高的水分子可穿过PTFE膜D.海水为电解池补水的速率为2x mol⋅h−1133.(2023广东13)利用活性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汇编-电化学考试范围:电化学;命题人:韦东寒一、单选题1.(3分)镁电池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安全的储能装置,正受到国内外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
一种以固态含Mg2+的化合物为电解质的镁电池的总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放电xMg+V2O5Mg x V2O5充电A.充电时,阳极质量减小B.充电时,阴极反应式:Mg2++2e-=Mg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V2O5+xMg2++2xe-=Mg x V2O5D.放电时,电路中每流过2mol电子,固体电解质中有2molMg2+迁移至正极2.(3分)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酸性污水的一种工艺,装置如右图。
若上端开口关闭,可得到强还原性的H·(氢原子);若上端开口打开,并鼓入空气,可得到强氧化性的·OH(羟基自由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否鼓入空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3e-= Fe3+B.鼓入空气时,每生成1mol·OH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C.不鼓入空气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 + e- = H·D.处理含有C2O42-的污水时,上端开口应关闭3.(3分)“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2C.每得到1mol草酸铝,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2O42--2e-=2CO24.(3分)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 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 + 2Cl--2e-= 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没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5.(3分)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6O表示,左、中、右室间分别以离子交换膜分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左池的pH值降低B.右边为阴离子交换膜C.右池电极的反应式:2NO3-+10e-+12H+=N2↑=6H2OD.当消耗0.1mol C6H6O,在标准状况下将产生0.28mol氮气6.(3分)一种新型动力电池( LiFePO4电池)总反应式为Li1-x FePO4+Li x C6C6+LiFePO4,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只有Li+通过聚合物隔膜。
以此电池电解Na2SO4溶液(电极材料为石墨),可制得NaOH和H2SO4,其原理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放电时,Li x C 6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Li l -x FePO 4+xLi -+xe -= LiFePO 4C .电解时,图2的b 电极反应式为2H 2O -4e -=O 2↑+4H +D .电解时,当转移0.2mol 电子,A 口产生气体的质量1.6g7.(3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电池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一种以Li 与1.150.20.872Li Ni Mn O 为电极材料的高容量、高性能电池,其电池的总反应为: 1.150.20.872(1.15-x)0.20.872 Li Ni Mn O xLi+Li Ni Mn O (0<x<1.15)充电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可以用LiCl 的水溶液B .充电时,Li +向 1.150.20.872Li Ni Mn O 极移动C .充电时,正极反应:Li e Li +-+=D .放电时,正极反应:-(1.15-x)0.20.872 1.150.20.872Li Ni Mn O xLi+xe =Li Ni Mn O + 8.(3分)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
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 1-x Fe x PO 4+e -+Li +=LiM 1-x Fe x PO 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总反应为M 1-x Fe x PO 4+LiC 6═LiM 1-x Fe x PO 4+6CB .放电时,负极LiC 6中碳元素失去电子变为单质C .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D.充电时,Li+移向磷酸铁锂电极9.(3分)新华网报道,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为电池负极B.电路中每流过4mol电子,正极消耗44.8LH2SC.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D.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为:2H2S+2O2--4e-=S2+2H2O10.(3分)如图装置,放电时可将Li、CO2 转化为Li2CO3和C,充电时选用合适催化剂仅使Li2CO3转化为Li、CO2和O2。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Li+向电极X 方向移动B.放电时,每转移4mol 电子,生成1mol CC.充电时,电极Y 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Li2CO3+4e- = 3CO2+4Li+11.(3分)以柏林绿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Mo箔上的电势比Mg箔上的低B.充电时,Mo箔接电源的负极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D.充电时,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阴极质量增加3.55g12.(3分)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13.(3分)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
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 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
结构如图所示。
原理如下:(1-x)LiFePO4+xFePO4+LixCn LiFePO4+n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xFePO4+xLi++xe-===xLiFePO4B.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D.充电时,Li+向左移动14.(3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水溶液锂电池,采用复合膜包裹的金属锂作负极,锰酸锂(LiMn2O4)作正极,以0.5 mol/Li2SO4 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电池充、放电时,LiMn2O4与Li2Mn2O4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SO42-向电极b移动B.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H2O==2LiOH+H2↑C.电池充电时,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极a相连D.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2Mn2O4-e-==LiMn2O4 +Li+15.(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
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B极是正极B.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负电荷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D.(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16.(3分)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D.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17.(3分)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 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18.(3分)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 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M = NiOOH+ MH已知:6NiOOH + NH3+ H2O + OH-=6Ni(OH)2+ 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OH-,H2O中的H被M 还原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19.(3分)我国科学家设计二氧化碳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其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电源的正极B.①②中,捕获CO2时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2O52−− 4e− == 4CO2 + O2D.上述装置存在反应:CO2 ===== C + O220.(3分)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为负极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电子流向:a经外电路流向bD.该传感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值将变大21.(3分)某兴趣小组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SO2。
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通入右图装置(电极均为惰性材料)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极为负极B.反应一段时间后,左侧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C.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SO2+2H2O-2e-=SO42-+4H+D.在相同条件下,M、N两极上消耗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22.(3分)已知钴酸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1-x CoO2+Li x C6=LiCoO2+6C。
用该电池作电源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
通电后,电极a上一直有气泡产生,电极d附近先出现白色沉淀(CuCl),t min后白色沉淀全部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