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寓意内涵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与目标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与目标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与目标分析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义及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打造美丽乡村、富裕农民、和谐社会,其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分析1. 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推动乡村产业升级: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 提升农民素质与能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乡村人才,增强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4. 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5.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6.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进农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7. 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村级自治、社区自治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8. 保障农民权益和利益: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和权益,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的土地利用效益。

9.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壮大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10. 促进农村文化繁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有益于农民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新农村。

总结: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是以农业农村为核心,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治理和保护农民权益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现代化。

大国之本乡村振兴大战略解读

大国之本乡村振兴大战略解读

大国之本乡村振兴大战略解读
一、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环境污染等。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布局。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兴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2.生态宜居: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美丽乡村。

3.乡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村文明风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该战略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现代化作为基础,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和种植业、养殖业的国际化合作,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科技化转变。

二、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重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三、优化农村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四、实施乡村振兴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支持、农民职业培训等。

这些政策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乡村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五、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注重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通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衔接,推动农村居民就业创业机会,实现城乡资源要素有机流动,推动形成协调的城乡发展格局。

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还强调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加强乡村文化挖掘和保护,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增强乡村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幸福感。

七、加强乡村治理和社会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还强调加强乡村治理和社会服务能力。

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居民自治水平,加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包括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政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乡村治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这些举措旨在推动乡村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的含义

乡村振兴的含义

乡村振兴的含义乡村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乡村社会建设、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的含义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和繁荣。

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改变当前农村发展滞后、资源匮乏、人口流失严重等困境,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乡村振兴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的全面升级,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首先,乡村振兴要重视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是农业的基本单位,农业的发展决定着乡村的兴旺。

乡村振兴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同时,乡村振兴要发展适应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品牌,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其次,乡村振兴要注重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村不再仅仅是农民种地的地方,它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可以培育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乡村特色品牌。

乡村振兴要鼓励农村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引导农民创业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村产业经济转变。

此外,乡村振兴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包括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覆盖和提升,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乡村振兴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础,乡村振兴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农田生物多样性。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决定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从规模化向品质化、品牌化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获得感。

二、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要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产业,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培育壮大农村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质增效。

此外,还要加大农村电商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电商加快发展。

三、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要着力解决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水平。

要加强农村智力支持,鼓励农村人才返乡创业,提升农村的发展活力。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提高农村社会稳定性和治理水平。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要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市与农村的互动和融合。

同时,要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城镇化率,推动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乡村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通过实施具体的政策和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村产业革命、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的实现。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在中国国内广受关注,被视为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理解和分析,探讨其内涵和目标,并阐述其意义和挑战。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国家推动农村地区全面振兴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它包括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农村社会和文化建设。

例如,在教育方面,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并推进农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在文化方面,挖掘和保护农村的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后,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推进农村生态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农村的生态资源。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体而言,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包括:1.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注重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3.实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4.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建设美丽乡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基础。

通过农村经济的振兴,农民的收入水平将得到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将得到改善,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长期以来,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内涵与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内涵与实施路径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6XIANGCUN KEJI 2021年2月(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内涵与实施路径樊鑫鑫(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500)[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与科技强国等并列为七大国家战略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利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实施路径为重塑城乡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以及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意义[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4-06-2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衰落问题的回应。

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是乡村衰落问题,乡村衰落是相对于城市兴起而言的。

乡村衰落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过程中必然的阵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率先发展重工业。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通过参与工业生产摆脱农业,离开“土生土长”的农村地区,导致乡村地区相对凋敝。

“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乡村衰落问题,要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广大的乡村地区。

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三农”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一方面顺应了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另一方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2.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指通过改革创新与现代化发展,提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农业现代化。

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核心。

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注重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重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加强土地管理与流转,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激发农民经营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再次,乡村振兴战略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将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城市化水平。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还注重发扬乡风文明、保护传统文化与乡土人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最后,乡村振兴战略倡导绿色发展。

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农田水利保护等,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提升,构建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是注重农业现代化、土地制度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方面。

通过综合施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的寓意内涵
作者:韩俊
来源:《当代党员》2017年第23期
●“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项战略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项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在我国,解决好“三农”领域的问题,是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

“优先”二字,让我们自觉地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也就是说,教育、“三农”和就业,都是需要优先发展的事业。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所设定的一个新目标,也是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说到底,关键在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就是要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方面都要进一步明确任务,都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把每一项工作做实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能够生根,能够给亿万农民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能让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落户,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但是,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比如2030年到2035年,农村还会有将近4亿左右的人口,所以提出乡村振兴。

乡村从来不是处在从属的地位上,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应该和城市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不矛盾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来都是互相促进的,城市和农村从来都是互相联系的,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

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

如果单纯地忽视农村,认为通过城市发展就可以把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天真的。

我们的现代化,不能够城乡分离、不能够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一个崭新的表述。

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涉及农村的经济、农村的政治、农村的文化、农村的社会、农村的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比如,现在农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就发展得非常快,互联网在农村越来越普及,现代物流体系进入农村,在农村的覆盖面越来越宽,农村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水平、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所以农业农村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乡村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