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
应用18F—FDGPET/CT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严 格 的把 握 适 应 症 和 禁 忌 症依 然是 提 高 疗 效 的 保 证[] 5。 - 6
2 动 物 肝 脏 射 频 消 融 后 不 同 时 期 的 组 织 病 理 变 化 及 一
F DG PET, 表 现 CT
R A 后 ,消融 灶 周 围正 常肝 脏 组 织受 到 热 损 伤 的影 响 , F 将 会 引 起 炎 症 反 应 , 同 时 期 的 炎症 反应 随着 组 织 病 理 学 改 不
・
8 8・ 8
中 国 临床 医 学 影像 杂志 2 0 年 第 1 第 1 08 9卷 2期 J hnCi M dI g g2 0 , o. , o 2 i l e C n mai , 0 8 V 1 9 N . n 1 1
综述
应用 i — DG P TC s F E / T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的研究进展 F
大 血 管 、胆囊 等 特 殊部 位 的 肝脏 恶性 肿瘤 不 适 合 射 频 治 疗 。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受 肿 瘤 过 大 或 血 液 流 动 影 响 等 , 频 电极 所 产 射
生 的 热 量 将 无 法 有 效 地 使 肿 瘤 完 全 坏 死 。虽 然 也 有 学 者认 为 , 用 多点 布针 、 长 消 融 时 间 等 可 以 达 到 较 好 的 效 果 , 采 延 但
畅 智 慧 , 兆玉 刘
( 国医 科大 学 附 属 盛京 医院 放 射 科 , 宁 沈 阳 10 0 ) 中 辽 10 4
C HANG Z ih  ̄ L U Z a - u h- u I h oy
(eat eto ail y hnfn silo hn dc n esy h nag 10 0 ,C ia D p r n f R do g,Se g gHo t C iaMe i U i ri,S eyn 10 4 hn) m o i pa f l a v t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射频消融已多次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被证实对肝脏恶性肿瘤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超声造影对肝脏微小肿瘤的检查和诊断有较大的准确度与安全性,将超声造影应用于射频消融治疗前、治疗中与治疗后,可更好地为射频消融治疗做好准备、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顺利进行、检查射频消融治疗效果。
我院将超声造影技术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中、后各阶段之中,大大提升了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
标签:超声造影;恶性肿瘤;射频消融;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与实践应用,在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都有了普遍的应用[1]。
CEUS技术近年来在肝脏肿瘤患者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微创技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越来越多的CEUS与RFA技术成功的联合运用实践经验使得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中越来越多地被运用,本文对射频治疗不同阶段中超声造影的运用特点进行了探讨。
1 射频消融目标区域病变情况的分析应用在射频消融治疗开始之前,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观察患者肝脏部位肿瘤数目、大小和部位,分析是否有肿瘤对大血管造成侵犯,若患者肝脏部位肿瘤较小、没有侵犯大血管及肠管、分布范围较小,则可以考虑使用消融治疗。
国内部分相关临床实践经验证实[3],使用常规超声或者CT等手段检查证实可接受射频消融方式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之中,约10%的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病灶在5个以上,肿瘤分布范围较大、存在血管壁浸润或肠管壁浸润,因而不可接受消融治疗。
可见,在射频消融微创治疗之前使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查病灶可起到很好的适应症筛选作用,也可确保治疗效果、避免复发[4]。
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可在治疗工作开展之前对肿瘤的分布、生长特点有较多的了解,辅助更科学、确切地制定治療方案[5]。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消融治疗很大程度上受到肿瘤生长边界是否清晰、浸润范围特点、大小、分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医学专家提出,想要最大限度避免肿瘤复发,就需要适当将消融治疗范围适当超越肿瘤原有的范围,这也对消融治疗范围的确定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分析

例、 6例 , 两组 不 良反应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见表 2 。
观察组行 P R F A治疗 : 术前常规凝血检查 、 药敏试验, 禁食 8 h 。 C T与超声联合介导定 位下行经皮经肝穿刺治疗 。持续硬膜外麻
醉, c T与 超声 联合 介导定 位下用 电极针 穿刺 进入肝 肿瘤 深面 , 打开 电极 。 对肿瘤 及其周 同 0 . 5 1 . 0 e m的肝组织进行 消融 , 射频 消融仪功率为 1 5 0 W, 频率 为 5 0 0 k H z 。对 于肿瘤较大患者 采取 多方 位 、 多针、 多点 、 多角度治疗 , 确保治疗 范围囊括整个肿 瘤及
临 床 医 学
C h i n a & F o r e i g n
经皮经肝 穿刺射频消融 术( P RF A) 治疗肝脏肿瘤 的 疗效 分析
黄 朝 刚 蔡 翔
郴 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南 院肿瘤科 , 湖南郴州 4 2 3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 术治 疗肝 脏肿瘤 的临床疗效 。 方 法 将该 院收治的 1 4 2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 为
例, 女2 9例 , 年龄 2 6 — 7 6岁 , 平均年龄 ( 5 1 . 5 + - 7 . 3 ) 岁, 其 中原 发性
肝脏 肿瘤 5 8 例, 转移性 肝脏 肿瘤 1 3例 。
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开题报告

早期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肝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肝癌患者数量的增多,射频消融术在治疗肝癌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局部热损伤来摧毁肝癌细胞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但是,射频消融术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此,射频消融术后的再次检查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PET/CT作为一种先进的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一些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然而,关于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PET/CT可以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研究认为,PET/CT在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科学的指导。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收集2015年至2020年期间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资料,排除放疗和化疗治疗史,共计50例。
2. 研究手段: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即PET/CT组和常规检查组。
PET/CT组将在射频消融术后第1个月内进行PET/CT检查,常规检查组将在射频消融术后第3个月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临床检查、血液生化检查、B超等检查。
3. 研究指标:比较PET/CT组和常规检查组在射频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分析PET/CT在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
4. 统计分析: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和相关关系,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等。
三、研究预期结果:1. PET/CT组在射频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较常规检查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PET/CT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瘤灶大小、数量、位置等信息,辅助医生进行更精确的治疗计划制定和治疗效果评估。
3.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指导,推广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
射频消融在复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R A在 复发 性肝 癌治疗 中的应用 分述 如下 。 F
1 应症 , 目前认为
和肝 癌首次 治疗 的指证 相 近 :. 发肿瘤 , 大直 径 1单 最 ≤5a 或 者肿 瘤数 目≤3个 , 大直 径 ≤3c m; 最 m。最
近很 多研 究 表 明 , F R A治 疗 直 径 小 于 3 C l 小 肝 I的 r
【 者单位 】 江大学 医学院附属二院肝胆胰外科 , 作 浙 杭州 3 0 0 10 9 【 讯作者 】 河清 。 通 方
具 有微 创 、 全 、 效可靠 的特点 。术 中可 牵开 安 疗 肝周组 织及 器官 , 或用 纱布 隔离 , 少对 周 围组 织灼 减
伤的机会 , 可有效降低膈肌损伤、 胃肠道损伤等并发 症 。在腹腔 镜超声 监视 下 , 频针穿 刺定 位准确 , 射 可 即时 监测肿 瘤 的消融 程 度 及有 无 出血 , 少 对 肝 内 减
恢 复快 。
复 发肿 瘤 大 小 、 清 G T与 A B水 平 影 响 密 切 。 血 G L
术后 1 内复发 的患者 预后 普遍 较 1年 以上 复发 者 年
差, 其可 能是 由于 越 短 时 间 内复 发 的患者 暗示 其 复 发灶 为初 始癌 肿微 转 移 灶 可 能性 越 大 , 而较 晚 复 发 患者 可能 跟肝 癌 多 中心 发 展 与形 成有 关 , 因而 其 预
胆管 损伤 的机会 , 且不会 过多 凝 固周 围非肿瘤 组织 , 最大 程度保 护受 损 的肝 功 能 , 少 肝 功 能衰 竭 发 生 减
肝 胆 外科 杂 志 2 1 0 2年 8月 第 2 0卷 第 4期
Jun lfHp t iaySre ,o,0 N . , u. 0 2 ora o eao l r ugr Vl2 , o4 A g 2 1 bi y
射频消融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 2 ] 吴忆来 , 王国民, 蒋莉萍 , 等. 先 天 性 腭 咽 闭 合 功 能 不 全 的 语 音 清
音 量 的大小 等有 深 刻 的 了解 . , 能 辨 别 出 患儿 的异 常音 并 掌握 语音 师 的矫 正 要 点 。 因此 , 高效 组 的家 长 能 够
更 加积 极 地参 与到 语 音 训 练治 疗 中 , 并 且 很 好 地 掌 握 语 音治 疗要 点 , 在低 龄 患 儿 治 疗 间 歇期 发 挥 重 要 监 督
参 考 文 献
[ 1 ] 陈仁吉. 中 国腭 裂 语 音 治 疗 的 现 状 与 思 考 [ J ] . 国 际 口腔 医 学 杂
志, 2 0 1 2, 3 9 ( 1 ) : 1 — 5 .
结束 时 , 语音 清 晰 度 均 有 提 高 ,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这 表 明语 音 治 疗 具 有 有 效 性 。 低 效 组 与
摘 要 :目的 : 探 讨射频消融 (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R F A) 在 肝 脏 肿 瘤 治 疗 中 的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 郑 州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肝 胆 外 科 1 0 5例 肝 脏 肿 瘤 行 射 频 消融 治疗 患 者 , 其 中肝 血 管瘤 患 者 3 6例 , 原 发性肝癌 患者 5 7 例, 转移性肝癌 l 2例 , 通 过 术 前 及 术 后 影 像 学 检 查 对 比评 价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效 果 。结 果 :肝 血 管 瘤 患 者 术 后 完 全 消融 率 为 9 7 . 2 %( 3 5 / 3 6 ) ; 原 发 性 肝 癌 完 全消 融 率 为 9 6 . 5 %( 5 5 / 5 7 ) ; 转移性肝癌完全消融率 为 9 1 . 7 % ( 1 1 / 1 2 )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术 后 随 访 , 原发性 肝癌复发率 为 2 2 . 8 %( 1 3 / 5 7 ) ; 转移 性肝 癌复发 率为 3 3 . 3 %( 4 / 1 2 ) 。 结论 : 射 频 消融 对 于 肝 脏 肿 瘤 是 一 种 行 之 有 效 并 具 有 明 显 优 势 的 治 疗 方 法 , 具 有 重 要 的临 床 价 值 。 关键词 : 肝脏肿瘤 ; 超 声 引 导 ;射 频 消 融
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精品)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作者:宋占文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摘要】肝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多学科、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又各有重点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技术以其微创、方便、肿瘤灭活效果确切及可重复的优势成为肝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随着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成熟,其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对中小肝癌可达到根治性治疗,有替代手术切除的趋势,尤其是对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更表现出其独有的优势;在大肝癌的治疗中,作为姑息治疗或手术的辅助和补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未来的肝癌治疗方案中,射频消融将占有更高的地位。
【关键词】肝肿瘤 o 射频消融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肝癌的治疗一直是充满挑战的难题。
由于我国的肝癌大多数有乙型肝炎背景,肝硬化、肝功能不良不仅影响早期诊断,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对肿瘤的治疗。
虽然有如手术切除、原位毁损(乙醇注射,射频、微波消融,冷冻,聚焦超声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全身化疗、免疫治疗、肝脏移植等多种1 / 10手段,但仍没有一种方法能令人满意。
最近,一种由肝脏外科、肿瘤科、介入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诊疗、共同评估,对不同患者制订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理念成为业内共识。
到目前为止,所有方案中,只要条件允许,肝癌病灶的去除仍是首先考虑的基础治疗[1]。
虽然中小肝癌手术切除似乎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在肝功能不良的情况下却无能为力。
肝脏移植对肝功能不良的小肝癌有较好疗效,但肝源有限、费用昂贵。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维普资讯
李明健 , 森. 李 射频 消 融 联 合 肝 动 脉栓 塞化 疗 术 在 肝 癌 治 疗 中 的 应 用进 展
B r 等 隅 道 了 R A治疗 小 肝 癌 的效 果, 果 显示 oi s 报 F 结 肿 瘤完 全坏 死率 高达 9 %。 敏华 等 指 出 . 活较 5 陈 灭 大 的肿 瘤 需 立体 定 位 多点 重叠 布 针 , 据 数 学球 体 根 覆 盖 原理 , 用小 的 消融 球 灶 ( 射频 针 伞径 ) 点覆 盖 多
【 中图分 类号 】R 5 67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9 9 0 ( 0 7 0 — 5 4 0 1 0— 9 52 0) 6 0 2 — 3
手 术 切 除 是 肝 癌 患 者 可 能 获 得 长 期 生存 的 有
称之 为 “ 烤箱 效应 ” 起 到保 护周 围肝 组织 的作 用 。 [, 2 3 研 究 发现 外 周 血 A PmR A 的 表 达 对评 估 肝 F N 癌 患 者 有 无 肝 癌 细 胞 血 行播 散 有 重 要 价 值 口, F ] A R 治 疗后外 周血 AF N 阳性 变化 与集束 电极覆盖 PmR A 的范 围有 关 ,R A 不仅 不 会 促进 肿 瘤 血 道转 移 , F 反 而能杀灭 肿瘤细 胞 , 以阻止其扩 展。 黄皎琳 H 为 , 认 肿 瘤 的高 温热 疗 , 不仅使 肿瘤 细胞 发 生凝 固性 坏死 , 而 且改 变 了肿 瘤细 胞抗 原决 定簇 的空 间构象 ,出现新 的抗 原性 :肿瘤 细胞 受热 后 可合成 具 有抗 原递 呈作
tr l h m e ei t n T C 。 ei e omb l a o , A E) ac 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