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7-22T16:36:23.6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作者:邓骏[导读] 方法:实验选取2017年01月到2021年01月期间因小肝癌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研邓骏自贡市中医医院(四川省自贡市) 643000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小肝癌不同治疗模式进行调研,对比常规治疗与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与差异性。
方法:实验选取2017年01月到2021年01月期间因小肝癌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研。
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86例参与试验的病人进行客观分组,每组均分得43例。
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
研究组则采用射频消融术。
总结治疗结果。
结果:相比之下对比组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反之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与研究组相对比复发率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肝癌治疗中,射频消融术可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小肝癌;手术切除在临床治疗中,小肝癌在各类原发型肝癌中较为常见,据临床不完全统计结果证实,近些年小肝癌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
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2]。
小肝癌在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室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分别采用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两种模式。
为了调研2种治疗方式实施效果,在本文中进行调研,现对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选取2017年01月到2021年01月期间因小肝癌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研。
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86例参与试验的病人进行客观分组,每组均分得43例。
通过回顾对比组病人基线资料中,得知男性21人,女性22人,年龄在45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55.12±1.49)岁。
通过回顾研究组病人基线资料中,得知男性22人,女性21人,年龄在46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55.31±1.52)岁。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射频消融已多次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被证实对肝脏恶性肿瘤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超声造影对肝脏微小肿瘤的检查和诊断有较大的准确度与安全性,将超声造影应用于射频消融治疗前、治疗中与治疗后,可更好地为射频消融治疗做好准备、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顺利进行、检查射频消融治疗效果。
我院将超声造影技术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中、后各阶段之中,大大提升了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
标签:超声造影;恶性肿瘤;射频消融;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与实践应用,在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都有了普遍的应用[1]。
CEUS技术近年来在肝脏肿瘤患者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微创技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越来越多的CEUS与RFA技术成功的联合运用实践经验使得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中越来越多地被运用,本文对射频治疗不同阶段中超声造影的运用特点进行了探讨。
1 射频消融目标区域病变情况的分析应用在射频消融治疗开始之前,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观察患者肝脏部位肿瘤数目、大小和部位,分析是否有肿瘤对大血管造成侵犯,若患者肝脏部位肿瘤较小、没有侵犯大血管及肠管、分布范围较小,则可以考虑使用消融治疗。
国内部分相关临床实践经验证实[3],使用常规超声或者CT等手段检查证实可接受射频消融方式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之中,约10%的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病灶在5个以上,肿瘤分布范围较大、存在血管壁浸润或肠管壁浸润,因而不可接受消融治疗。
可见,在射频消融微创治疗之前使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查病灶可起到很好的适应症筛选作用,也可确保治疗效果、避免复发[4]。
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可在治疗工作开展之前对肿瘤的分布、生长特点有较多的了解,辅助更科学、确切地制定治療方案[5]。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消融治疗很大程度上受到肿瘤生长边界是否清晰、浸润范围特点、大小、分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医学专家提出,想要最大限度避免肿瘤复发,就需要适当将消融治疗范围适当超越肿瘤原有的范围,这也对消融治疗范围的确定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肝癌射频消融实施方案

肝癌射频消融实施方案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经在肝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肝癌射频消融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患者选择。
在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肝功能、肿瘤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等。
只有在患者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二、术前准备。
在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术前检查、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准备消融设备以及术中可能需要使用的辅助设备等。
三、手术操作。
1. 麻醉,在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 定位,利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肿瘤进行定位,确定消融的位置和范围。
3. 穿刺,在确定消融位置后,进行穿刺,将消融探头精确地放置在肿瘤组织内。
4. 消融,通过高频电流作用于肿瘤组织,产生热能进行消融,直至肿瘤组织完全被破坏。
5. 术中监测,在消融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四、术后处理。
1. 观察,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 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工作,包括伤口的换药、疼痛的缓解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
3. 随访,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五、注意事项。
在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患者,对患者的全面评估非常重要。
2. 术前准备工作要充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术中需要严格控制消融的范围和温度,避免对健康组织造成损伤。
4. 术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肝癌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肝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开题报告

早期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肝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肝癌患者数量的增多,射频消融术在治疗肝癌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局部热损伤来摧毁肝癌细胞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但是,射频消融术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此,射频消融术后的再次检查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PET/CT作为一种先进的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一些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然而,关于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PET/CT可以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研究认为,PET/CT在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科学的指导。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收集2015年至2020年期间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资料,排除放疗和化疗治疗史,共计50例。
2. 研究手段: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即PET/CT组和常规检查组。
PET/CT组将在射频消融术后第1个月内进行PET/CT检查,常规检查组将在射频消融术后第3个月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临床检查、血液生化检查、B超等检查。
3. 研究指标:比较PET/CT组和常规检查组在射频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分析PET/CT在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
4. 统计分析: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和相关关系,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等。
三、研究预期结果:1. PET/CT组在射频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较常规检查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PET/CT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瘤灶大小、数量、位置等信息,辅助医生进行更精确的治疗计划制定和治疗效果评估。
3.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指导,推广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观察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观察摘要】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3大肝脏肿瘤治疗手段,由于其疗效确切,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因此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
射频消融术可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
局部消融治疗的特点包括:直接作用于肿瘤,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治疗范围局限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可以多次治疗。
现将2009年-2010年收治的32例经皮经肝、腹腔镜下、开腹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报告如下。
【关键词】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Abstract】 loc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has become the surgical resect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the big 3 after liver cancer treatment, due to the symptoms,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HC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surgical resection close, and is therefore considered small liver cancer is one of the radical therapy. Rf radiofrequency can percutaneous,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the open surgery three. Local ablation therapy features include: direct role in cancer, has the advantage of quick and efficient; Heal range limited to the tumor and its surrounding tissue, small effects on the body, can DuoCi treatment. Now the 2009-2010 years were 32 cases of the liver, percutaneous laparoscopic instead, direct rf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liver tumor, the report as follows.【Key words】liver tumo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1 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本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
射频消融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 2 ] 吴忆来 , 王国民, 蒋莉萍 , 等. 先 天 性 腭 咽 闭 合 功 能 不 全 的 语 音 清
音 量 的大小 等有 深 刻 的 了解 . , 能 辨 别 出 患儿 的异 常音 并 掌握 语音 师 的矫 正 要 点 。 因此 , 高效 组 的家 长 能 够
更 加积 极 地参 与到 语 音 训 练治 疗 中 , 并 且 很 好 地 掌 握 语 音治 疗要 点 , 在低 龄 患 儿 治 疗 间 歇期 发 挥 重 要 监 督
参 考 文 献
[ 1 ] 陈仁吉. 中 国腭 裂 语 音 治 疗 的 现 状 与 思 考 [ J ] . 国 际 口腔 医 学 杂
志, 2 0 1 2, 3 9 ( 1 ) : 1 — 5 .
结束 时 , 语音 清 晰 度 均 有 提 高 ,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这 表 明语 音 治 疗 具 有 有 效 性 。 低 效 组 与
摘 要 :目的 : 探 讨射频消融 (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R F A) 在 肝 脏 肿 瘤 治 疗 中 的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 郑 州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肝 胆 外 科 1 0 5例 肝 脏 肿 瘤 行 射 频 消融 治疗 患 者 , 其 中肝 血 管瘤 患 者 3 6例 , 原 发性肝癌 患者 5 7 例, 转移性肝癌 l 2例 , 通 过 术 前 及 术 后 影 像 学 检 查 对 比评 价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效 果 。结 果 :肝 血 管 瘤 患 者 术 后 完 全 消融 率 为 9 7 . 2 %( 3 5 / 3 6 ) ; 原 发 性 肝 癌 完 全消 融 率 为 9 6 . 5 %( 5 5 / 5 7 ) ; 转移性肝癌完全消融率 为 9 1 . 7 % ( 1 1 / 1 2 )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术 后 随 访 , 原发性 肝癌复发率 为 2 2 . 8 %( 1 3 / 5 7 ) ; 转移 性肝 癌复发 率为 3 3 . 3 %( 4 / 1 2 ) 。 结论 : 射 频 消融 对 于 肝 脏 肿 瘤 是 一 种 行 之 有 效 并 具 有 明 显 优 势 的 治 疗 方 法 , 具 有 重 要 的临 床 价 值 。 关键词 : 肝脏肿瘤 ; 超 声 引 导 ;射 频 消 融
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精品)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作者:宋占文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摘要】肝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多学科、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又各有重点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技术以其微创、方便、肿瘤灭活效果确切及可重复的优势成为肝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随着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成熟,其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对中小肝癌可达到根治性治疗,有替代手术切除的趋势,尤其是对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更表现出其独有的优势;在大肝癌的治疗中,作为姑息治疗或手术的辅助和补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未来的肝癌治疗方案中,射频消融将占有更高的地位。
【关键词】肝肿瘤 o 射频消融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肝癌的治疗一直是充满挑战的难题。
由于我国的肝癌大多数有乙型肝炎背景,肝硬化、肝功能不良不仅影响早期诊断,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对肿瘤的治疗。
虽然有如手术切除、原位毁损(乙醇注射,射频、微波消融,冷冻,聚焦超声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全身化疗、免疫治疗、肝脏移植等多种1 / 10手段,但仍没有一种方法能令人满意。
最近,一种由肝脏外科、肿瘤科、介入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诊疗、共同评估,对不同患者制订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理念成为业内共识。
到目前为止,所有方案中,只要条件允许,肝癌病灶的去除仍是首先考虑的基础治疗[1]。
虽然中小肝癌手术切除似乎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在肝功能不良的情况下却无能为力。
肝脏移植对肝功能不良的小肝癌有较好疗效,但肝源有限、费用昂贵。
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价值课件课件

氩氦刀治肿瘤全过程图影解说
药物消融
原理:采用瘤体内注射乙醇或醋酸,可以使局部肝癌细胞 脱水、凝固、坏死。还可破坏血管内皮导致癌细胞缺血坏 死。
疗效:Arii S等报道一组4037例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达到 了较好疗效,小于3cm的单个肝癌,完全消融率达80%,而 并发症较少;随着肿瘤的增大其效果逐渐变差。
肝癌微创治疗技术新进展
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价值
肝癌治疗的现状
原发性肝癌(HCC)及转移性肝癌(MLC)是两种最 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预后很差。
已证明包括全身放疗及化疗在内的常规治疗效果欠 佳,相反,其毒副反应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 量。
手术切除被认为是唯一可能取得治愈效果的手段。
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
Hsieh CB等报道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癌 患者分为腹腔镜射频消融组(40例)、肝动脉化 疗组(20例)、保守治疗组(40例),结果显示 射频消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而生存率明 显升高。
RFA治疗HCC随访结果文献汇集
作者
包括可切除肿瘤 Rossi et al Buscarini et al Guglielmi et al Giovannini et al Lencioni et al 不能切除的肿瘤 Curley et al Machi Chen et al
经皮药物治疗
–酒精、醋酸、盐酸等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
TACE是目前不能切除的大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肝动脉栓塞可致癌灶缺血坏死,但由于癌结节周边有门静 脉侧支血供,单纯栓塞治疗难以达到根治目的,且并发症 率及死亡率较高。
栓塞配合局部灌注化疗药物可杀伤更多癌细胞。 多次栓塞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发表 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CE+RFA组: 8% 36% 73% 手术组: 11% 31% 74%
h
12
RFA+TACE疗效
Yamakado等对64位患者的92个HCC病灶在TACE后的 两周内行RFA治疗,结果:
1、2年生存率
100% 93%
1、2年复发率
15% 43%
h
13
RFA+TACE联合治疗的要点
溶骨性骨转移瘤
肾、肾上腺、前列腺、子宫
甲状腺、乳腺 腹膜后
h
19
h
20
肺癌背景资料
卫生部2008年4月29日公布的全国人口死因调查数据显示:
------肺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 过去30年上升了465%。目前肺癌已代替肝癌 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 肿瘤死亡的22.7%)。
h
21
肺癌背景资料
• 80%左右的患者确诊时已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 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单纯化疗效果并不乐观; • 肿瘤的现代治疗观念中,改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h
22
射频消融是治疗肺癌的 “一线选择”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是一个成熟方法,已经 连续三年列入公认的、权威的肺癌诊疗临 床指南----
7 巨块型肝癌的减瘤,作为姑息疗法,适应证可放宽 8 与手术及其他方法联合应用9 难以ຫໍສະໝຸດ 别的肿瘤10 肝移植前的治疗
h
3
病例选择---禁忌症
1 肿瘤数目≥5个、呈多结节浸润状并侵及大血管 、尾状叶较大肿瘤
2 肿瘤紧贴肝门区、肝表面时,经皮消融可能损伤 相邻脏器或造成消融不全(可选择开腹途径)
3 既往手术使肝表面与周围脏器粘连的,经皮消 融易损伤相邻脏器(可选择开腹途径)
h
16
射频消融(RFA)技术原理
经皮、腹腔镜、开腹术中
射频发生器
B超、CT 引导
凝肿固瘤性 坏死
460千赫兹的交变电流
温度可达100℃以上
肿瘤组织中的离子产生高频振荡
h
17
成功消融的关键因素
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成功消融
设备的 技术性能
操作者 技能
h
18
射频消融目前已应用于:
肝脏、肺部
实射体性 肿频软瘤消组织融
碘化油导热性强于水溶液,促进热量的传导,可 扩大凝固性坏死灶的体积,提高RFA疗效。
h
11
RFA+TACE疗效
—与手术对比
Koichiro等回顾性分析了TACE+RFA治疗早期肝细胞肝癌的长 期结果,并与同期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比较:
1、3、5年生存率
TACE+RFA组: 98% 94% 75% 手术组: 97% 93% 81%
➢ RFA电流区域内有金属植入物,如血管支 架、钢板等,需调整电极片位置。
h
6
RFA治疗途径
RFA
经皮途径 经腹腔镜途径
手术途径
h
7
射频消融是肝癌综合治疗的 重要手段
h
8
RFA+TACE
近年TACE+RFA联合治疗与手术切 除的对照研究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疗效接近或已达到外科切除结果。 TACE+RFA联合治疗已成为部分 HCC原发或复发患者的首选治疗 措施。
先行TACE再行RFA
提高两种方法的互补性,避免两者的拮抗作用。
h
14
射频消融的技术原理 总结
h
15
温度对机体组织的影响
• RFA可使局部温度达100℃以上
凝固性坏死温度区
60 ℃细胞死亡
• 50-52 ℃细胞不可逆损毁(4-6分钟) • 46 ℃细胞持续60分钟不可逆损毁 • 40-42 ℃细胞出现损伤
的目的。
h
24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癌的新方法
------2007年北美放射年会专题报告
……新的发展方法正在逐步进入临床应用来治疗那些不能耐 受手术或者不适合手术的肺癌患者,治疗其原发肺癌和一部 分局限的肺部转移瘤。 ……现在正在为世界多个医学治疗中心所应用的新方法是 射频消融技术(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技术(SRS)。
h
26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癌的新方法
------2007年北美放射年会专题报告
RFA禁忌症: • 肿瘤侵及肺门或大血管 • 恶性胸腔积液 • 肺动脉高压
• 一叶肺中大于3个肿瘤病灶
4 门静脉主干癌栓,射频对提高生存率无益
5 弥漫性肝癌
h
4
病例选择---禁忌症
6 肝功能Child’C级:预后较差,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7 总胆红素大于35umol/L易引起肝衰
8 不可纠正性凝血功能障碍
9 严重衰竭、活动性感染、大量腹腔积液
10 妊娠
h
5
注意事项
➢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必要时在专科医生监 护下进行。
《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临床指南》 作为病人不能耐受手术或不同意手术治疗 的“一线选择”。
h
23
RFA为肺癌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射频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
• 适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早期肺癌或肺转移癌患者; • 可用作肺癌开胸手术探查的补救治疗措施; • 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 • 既能最大限度地消融肿瘤,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微创治疗
h
9
TACE、RFA的局限性
TACE: 多次TACE后,肿瘤血管闭塞、广泛侧支血管供血等 各种原因导致碘油等栓塞物不能到达或不能在肿瘤 灶内完全充填。
RFA: 随着肿瘤增大,消融不充分的可能性加大;而且病灶 血流量较大也会导致消融范围缩小。
h
10
TACE+RFA联合可互补不足 提升肝癌治疗效果
RFA过程中肿瘤附近的血流可造成热量的流失, TACE后肿瘤因为栓塞作用处于缺血状态,结合 RFA可使消融体积显著增大。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 临床应用
h
1
适应症
1 无法手术切除: 2 拒绝手术者
位置不佳,手术难度大 肝储备不足 并发其他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 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
3 肿瘤直径小于7cm ,肿瘤数目3个以下的可一次性杀灭
4 肝实质深部的肿瘤
h
2
病例选择---适应症
5 转移瘤:直径小于5cm,数目少于5个 6 肿瘤复发
h
25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癌的新方法
RFA适应症
------2007年北美放射年会专题报告
• NSCLC I期或Ⅱa期,不能施行手术患者; • NSCLC Ⅲb期(同一肺叶有转移)或者Ⅳ期(其他肺叶有转移或对侧肺转
移),不能施行手术患者; • Ⅲa期或Ⅳ期标准治疗后存在单独肺结节; • 肺转移瘤,无论原发肿瘤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不能施行手术患者; • 肿瘤不大于5cm (注:目前RITA最新型电极针一次可消融7cm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