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第2章关系代数讲解

合集下载

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

第二章关系代数教学目的:本章实际上研究的是关系的运算。

学习目的:关系运算是设计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的基础,因为其中的每一个询问往往表示成一个关系运算表达式,在我们的课程中,数据及联系都是用关系表示的,所以实现数据间的联系也可以用关系运算来完成。

通过本章学习,应重点掌握:(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如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来表达实际查询问题;(3)如何用元组演算表达式来表达实际查询问题;(4)如何用域演算表达式来表达实际查询问题;(5)如何将关系代数表达式转换为元组演算表达式或转换为域演算表达式。

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结构中涉及到的域、笛卡儿积、关系模式等有关内容的含义;掌握关系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定义;掌握关系代数中的并、交、差、笛卡儿积运算,以及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

教学重点:关系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定义;关系代数中的并、交、差、笛卡儿积运算,以及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

教学难点:关系代数中的并、交、差、笛卡儿积运算,以及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

教学方法:实例法教学内容:如下: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一种简单的二维表格结构,每个二维表称做一个关系,一个二维表的表头,即所有列的标题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数据称为一个属性,列标题称估属性名。

同一个关系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组和相同属性名的属性。

1.关系模型组成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操作分为两大部分如图所示。

2.关系操作的特点关系操作的特点是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集合。

而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方式则为一次一个记录的方式。

关系数据语言分为三类: (1)关系代数语言:如ISBL ;(2)关系演算语言:分为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如Alpha ,Quel)、域关系演算语言(如QBE); (3)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如SQL 。

3.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 (1)域定义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Access课件-第2章

Access课件-第2章
– 上半部分:字段输入区,依次为:字段选定器、字段名称 列、数据类型列和说明列。 – 下半部分:字段属性区,设臵字段属性值。
4. 单击“字段选定器”设臵主关键字。 5. 保存
使用“表向导”建立表
在表向导的引导下,选择一个表作为基础来创建所需表 简单、快捷 任务2-4 步骤: 1. “数据库”窗口,“表”对象,“新建”按钮,进入 “新建表”对话框 2. 单击“表向导”,“确定”,进入“表向导”对话框 3. 选择“示例表”,从“示例字段”选择字段 4. 输入表名,设臵关键字 5. 确定此表是否与其他表相关 6. 修改表或向表中输入数据,完成。 使用“表向导”创建的表结构,可能与用户的实际要求 有所不同,需要通过“设计”视图对其进行修改。
确定其他对象
查询 窗体 报表 数据访问页 宏 模块
2.2 数据库的创建
创建 数据 库的 两种 方式 1 先建立空数据库,然后添加各种对象
2 使用“数据库向导” 创建所需的对象
空数据库的创建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创建数据库
使用模板创建数据库
注意:
2.4 数据表的维护
起因: 表的结构设计不合适,需要更改 • 例:用“数据表”视图建立的表结构不能定义字段 的数据类型和字段属性 表的内容需要增删 内容: 表结构的修改 表内容的完善 表格式的调整 其他
修改表的结构
包括:增加、修改、删除、移动、复制字段、重设主键等
调整表的外观
改变字段次序 任务2-11
调整字段显示宽度和高度
4、设置“标题”
“标题”属性值将取代字段名,在表的标题行中显示
5、设置“索引”
“索引”可以加速排序及分组操作,从而提高查找效率。 “索引”类型 “无”:表示本字段无索引 “有(有重复)”:表示本字段有索引,属性值可以重 复 “有(无重复)”:表示本字段有索引,属性值不可重复 一般,作为主键的字段“索引”属性设臵为“有(无重复) ”,其他字段“索引”属性设臵为“无”

第二章 Access数据库基本原理

第二章 Access数据库基本原理
Access最多可以同时打开1024(210)个表。
16
2.3.2 查询
数据检索就是在适当的范围内、按某些条件、 以某种方式在一个或多个表中查找有关记录的指 定字段。 查询是数据检索的工具,是Access数据库中 重要的对象。
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查询的功能强弱直接影响该 系统的功能。 查询可以从多个表(最多16个)中查找数据,查找的 字段最多为255个。
34
4、表达式
• 是字面值、常量、变量、函数以及字段 名、控件和属性(通称操作数)通过运算符 ( 不包括特殊运算符)用任何正确方式连 形成的组合。
• 在Access数据库中,表达式又称为条件 (Access 2002)或准则(Access 2000) 。
35
返回节
返回节班级简况选课及成绩课程档案学生情况确定表间的关系班级简况选课及成绩课程档案学生情况返回节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查询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高所在班级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学生课程和学生选课及成绩等基本信息的输入修改的查询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高所在班级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课程名称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学生情况学号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高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团员选课及成绩学号课程号姓名课程名称平时成绩考试成绩10首先选课及成绩表通过学号与学生情况表建立联系
班级简况
学生情况
选课及成绩
课程档案
返回节
7
其它需求: ● 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查询(学号、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日、身高、所在班级、家庭人均月收入等)
对班级人数进行统计、查询 ● 打印班级学生名单 ● 学生、课程和学生选课及成绩等基本信 息的输入、修改的查询

8
1、考虑需要的字段
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高、 所在班级、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 入、课程名称、平时成绩、考试成绩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access2010 第二章 关系运算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access2010 第二章 关系运算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系统 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 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主义要求。
第二章 关系运算
三、关系运算
1、传统的集合运算 包括并、差、交和笛卡儿积等四种运算。设关系 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即两个关系都有n个属 性),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则: 并:R∪S={t|t∈R∨t∈S} 结果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 交: R∩S={t|t∈R∧t∈S} 结果仍为n目关系,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 成。
第二章 关系运算
一个n元关系具有六个性质:
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 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 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 可分的数据项。
关系R (超码是”学生号””身份证号”)
学生号
102
姓名
李研
性别

年龄
15
专业
计算机
身份证号
1558635325
001
张三

16
英语
4879523556
关系R1 (主码是”学生号”)
关系R2 (主码是”班级号”)
学生号
姓名
性别
班级号
班级号 C01 D09
班级名 计算机 数学
班主任 刘贡 王玫
001
第二章 关系运算
n个域的笛卡儿 学生(D1) 导师(D2) 专业(D3) 积对应一张二维表, 王力 刘华 计算机 该表中的每一行为 王力 刘华 电子 一个元组,每一列为 王力 张明 计算机 一个域,每个元组中 王力 张明 电子 的n个分量分别来自 赵火 刘华 计算机 n个域,每个分量是 赵火 刘华 电子 对应域中的一个值 赵火 张明 计算机 (元素),二维表的行 赵火 张明 电子 数(即元组数)等于 孙平 刘华 计算机 从每个域中各取一 孙平 刘华 电子 个元素的所有可能 孙平 张明 计算机 的组合数。如: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 2003笔记内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 2003笔记内容
-6-
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的一个组合不能重复出现。 该集合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 n 元组(n-Tuple) ,简称元组 (Tuple) 。 每一个元素(d1,d2,„,dn)中的每一个值 di 叫做一个分量 di∈Di。 4、笛卡尔积 D1×D2ׄ×Dn 的基数 M(即元素(d1,d2,„,dn)的个数)为 所有域的基数的累乘之积,即M =
������ ������ =1 ������������ 。
笛卡尔积可以表示为一个二维表,是元组的集合。 5、 【DY】笛卡尔积 D1×D2ׄ×Dn 的任一子集称为定义在域 D1,D2,„,Dn 上的 n 元关系。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所以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 6、码: ①候选码(Candidate Key)能唯一表示关系中元组的一个属性或属性集,也称 候选关键字。 ②主属性(Primary Attribute )组成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③非主属性 (Non-Primary 属性。 ④主码(Primary Key)如果一个关系中有多个候选码,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作 为查询、插入或删除元组的操作变量,被选中的候选码称为主关系码,简称主 码、主键、主关键字等。 (每个关系必定有且仅有一个主码) ⑤外码(Foreign Key)设 F 为基本关系 R 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 R 的主码(或候选码) ,如果 F 与基本关系 S 的主码 K 相对应,则称 F 是基本关 系 R 的外部关系码,简称外码。 (被参照关系的主码和参照关系的外码必须定 义在同一个域上) ★(考试重点)7、基本关系表的六条性质: ①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②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 属性名。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名的属性名。 ③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④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ccess》第2章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ccess》第2章

1)1NF
关系模式都满足第一范式,既符合关系定 关系模式都满足第一范式, 义的二维表格(关系)都满足第一范式。 义的二维表格(关系)都满足第一范式。 列的取值只能是原子数据; 列的取值只能是原子数据;每一列的数据 类型相同,每一列有惟一的列名(属性); 类型相同,每一列有惟一的列名(属性); 列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列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行的先后顺序无 关紧要。 关紧要。
2.2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基本概念 1.关系(relation):一个二维表格。 .关系( ):一个二维表格 ):一个二维表格。 2.属性(attribute):每一列 ):每一列 .属性( ): 3.元组(tuple): 3.元组(tuple):每一行 ):每一行 4.域(domain):每一属性的取值范围 ):每一属性的取值范围 . ):
2.2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基本概念 6.外键(foreign key) .外键( ) 如果某个关系中的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合不是所在 关系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 关系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但却是其他关系 的主关键字,对这个关系而言,称其为外部关键 的主关键字,对这个关系而言, 简称外键。 字,简称外键。 7.关系模式(relational schema) .关系模式( )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数据结构的描述。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数据结构的描述。 简记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3, 简记为:关系名(属性 ,属性 ,属性 ,……属 属 性n)。 )。
关系模型
码是关系中重要的概念, 码是关系中重要的概念,它包括
超码:能够唯一识别元组的属性集 超码: 候选码:如果一个属性或属性集能够唯一标识元组, 候选码:如果一个属性或属性集能够唯一标识元组, 且又不含有多余的属性或属性集, 且又不含有多余的属性或属性集,则该属性或属性集 则称为该关系模式的候选码 主码:在一个关系模式中, 主码:在一个关系模式中,正在使用的候选码或由用 户特别指定的某一候选码, 户特别指定的某一候选码,可称为关系模式的主码 外码:如果关系R 外码:如果关系R中某个属性或属性集是其他关系模 式的主码,那么该属性或属性集是R 式的主码,那么该属性或属性集是R的外码 在一个关系模式中,可以有多个候选码, 在一个关系模式中,可以有多个候选码,可从多个候 选码中选出一个作为关系的主码。 选码中选出一个作为关系的主码。一个关系模式最多 只能有一个主码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Access基础知识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Access基础知识

将查询出的记录以表格 方式显示或打印出来 操作指令的集合每个操r Application编写的函数
2.3 Access的帮助系统 Access的帮助系统
2.3.1、 目录/索引” 2.3.1、“目录/索引”帮助 2.3.2、 这是什么? 2.3.2、“这是什么?”帮助 2.3.3、 上下文” 2.3.3、“上下文”帮助
10.Microsoft SQL Server交互性
Access 的基本对象
保存数据库中的数据, 保存数据库中的数据 是数据库的核心 数据的输入和输 出显示格式控制
查看和操作来自Internet或 或 查看和操作来自 Intranet的数据 的数据
从某些数据表中根据查 询准则的要求抽取特定 的信息
2.5、理解Access 2000的数据库对象 2.5、理解Access 2000的数据库对象
2.5.1、Access数据库文件 2.5.1、Access数据库文件 2.5.2、创建Access Access数据库的方法 2.5.2、创建Access数据库的方法 2.5.3、转换Access Access数据库 2.5.3、转换Access数据库
2.1 关系型数据库Access 关系型数据库Access
2.1.1 Access的特性 Access的特性 2.1.2 Access的运行环境与安装技术要 Access的运行环境与安装技术要 点 2.1.3 Access的菜单栏与常用工具栏 Access的菜单栏与常用工具栏 2.1.4 Access的窗口操作 Access的窗口操作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Access基础知识 关系数据库Access基础知识
2.1 2.2 2.3 2.4 2.5 关系型数据库Access 关系型数据库Access Access的基本对象 Access的基本对象 Access的帮助系统 Access的帮助系统 Access的选项设置 Access的选项设置 理解Access的数据库对象 理解Access的数据库对象

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篇第2章-关系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篇第2章-关系数据库设计
第2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
2.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2.2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2.3
数据表的关系规范
产品订单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2.4
2.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1.数据库系统的系统功能分析 2.数据库需求分析
2.2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2.2.1 数据库设计步骤
应用需求 (数据、处理) 转换规则 按 DBMS 要求
关系中实体及其属性介绍如下。 产品(产品标识、产品名称、单 价)。
订单(订单标识、客户标识、职员 标识、订购日期、订单编号、收货方名称、 收货方地址、收货方城市、收货方省/自治 区、收货方邮政编码、收货方国家、收货 方电话号码、发货日期、装运方式标识、 运费、营业税率)。
订单明细表(订单明细标识、订单 标识、产品标识、数量、单价、折扣)。 付费(付费标识、订单标识、付费 金额、付费日期、信用卡号、持卡人姓名、 信用卡到期日、信用卡权限、付费方式标 识)。
1
成绩刷新
1 n 补考成绩
图2-8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E-R图
2.3 数据表的关系规范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第一范式(1NF)
1.1NF的定义
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均为简单属性, 即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则称R属于 第一范式。
2.应用
2.3.2 第二范式(2NF)
1.2NF的定义
关系模式R满足第一范式,R中的所有 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任意一个候选关键 字,则称关系R属于第二范式。
2.4 产品订单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产品订单管理系统可以对经销商的订 单及销售进行全面管理,方便各级管理人 员及时掌握各种产品的销售数据,可以对 企业的运作进行快速有效的管理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红色,兰色)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年龄, 成绩,特长)
学号 年龄 性别 班级 成绩 评价 特长 101 22 男 01 90 优 数学 102 21 女 01 91 良 外语 103 21 男 01 90 优 数学 201 21 男 02 90 优 数学 202 22 女 02 91 良 外语 203 22 男 02 90 优 数学 301 21 男 03 90 优 数学 302 21 女 03 91 良 外语 303 22 男 03 90 优 数学
第二章:关系代数
本章要点
掌握并运算、 差运算、交运算、 笛卡尔积运算规则,及其集合运算的应 用,掌握投影运算、选择运算和连接运 算规则,及其关系运算的应用。
2.1 集合运算
并运算
定义:
集合A和B的并,由集合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 作:A∪B 逻辑描述: 如果R∪S=X ,那么对任意的一个元素a有,如果a属于R或 者a属于S,那么a一定属于X。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有R和S两个关系 2)查询关系 1)查询关系 3)查询关系R中属性B C 与关系 与 小于关系 S S 中属性 关系 中属性 S中属性 BE 相等的相等连接。 的连接。 B相等的自然连接。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两个关系R和s在做自然连接时,选择两个关系在公共 属性上值相等的元组构成新的关系。此时,关系R中某些 元组有可能在S中不存在公共属性上值相等的元组,从而造 成及中这些元组在操作时被舍弃了,同样,S中某些元组也 可能被舍弃。例如,在上个例子的自然连接中,R中的第4 个元组,S中的第5个元组都被舍弃掉了。 如果把舍弃的元组也保存在结果关系中,而在其他属 性上填空值(Null),那么这种连接就叫做外连接(outer join)。如果只把左边关系R中要舍弃的元组保留就叫做左 外连接(LEFT OUTER JOIN 或 LEFT JOIN),如果只把右边 关系S中要舍弃的元组保留就叫做右外连接(RIGHT OUTER JOIN 或 RIGHT JOIN)。
学号 年龄 性别 班级 成绩 评价 特长 101 22 男 01 90 优 数学 102 21 女 01 91 良 外语 103 21 男 01 90 优 数学 201 21 男 02 90 优 数学 202 22 女 02 91 良 外语 203 22 男 02 90 优 数学 301 21 男 03 90 优 数学 302 21 女 03 91 良 外语 303 22 男 03 90 优 数学
笛卡儿积,是一种集合合成的方法,把集合A,B合成集合A×B,规 定
A×B={<x,y>xA,yB } 由于有序对<x,y>中x,y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A×B的记法也是确定的, 不能写成B×A. 笛卡儿积的运算不满足交换律; 笛卡儿积的运算不满足结合律。
2.1 集合运算
R R× S
学号
10012 02005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选择运算
选择是根据给定的条件选择关系R中的若干元组组成新的关系,
是对关系的元组进行筛选。记作δF(R)
其中F是选择条件,是对属性的限制或者选择条件 选择运算是横向运算,是根据选择条件F选择出符合条件的元组 重新组合,元组属性不变,关系模式不变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δ(评价=优)
姓名
张三 李四
学号 10012 10012 02005
姓名 张三 张三 李四 李四 刘蕾 刘蕾
课程名称 财务会计 高等数学 财务会计 高等数学 财务会计 高等数学
学分 3 4 3 4 3 4
09025
刘蕾
S
课程名称
财务会计 高等数学
学分
3 4
02005 09025 09025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连接运算
连接是根据给定的条件,从两个已知关系R和S的笛卡尔积中,选取 满足连接条件(属性之间)的若干元组组成新的关系。记作(R) F是选择条件。 相互匹配的那些行合并起来。 在关系代数中,连接运算是由一个笛卡尔积运算和一个选取运算构
F
(S)
在水平方向上合并两个表,其方法是:将两个表中在共同数据项上
A B = {x x A x B} A B B A
2.1 集合运算
∪ ∪
= =
(学号,姓名,年龄)∪(学号,班级)=(学号, 姓名,年龄,班级)
2.1 集合运算
交运算
定义:
集合A和B的交,由集合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记作:A∩B 逻辑描述: 如果R∩S=X ,那么对任意的一个元素a有,如果a属于R并 且a属于S,那么a一定属于X。
A B {x x A x B}
A B B A
2.1 集合运算
∩ ∩
= =
(学号,姓名,年龄)∩(学号,班级)=(学号)
2.1 集合运算
差运算
定义:
集合A与B的差集,由属于A,而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 的集合 记作:A-B 逻辑描述: 如果R-S=X ,那么对任意的一个元素a有,如果a属于R并且 A不属于S,那么a一定属于X。
2.2 特殊的关系运算
1.条件连接: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满足一定条 件的元组。 2.相等连接:从关系R与S的笛卡尔积中选取满足等值条件的元 组。 3.自然连接:也是等值连接,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
公共属性满足等值条件的元组,但新关系不包含重复的属性。
4.外连接:是在连接条件的某一边添加一个符号“*”,其连 接结果是为符号所在边添加一个全部由“空值”组成的行。
A B {x x A x B}
A-B=B-A
2.1 集合运算
- -
(学号,姓名,年龄) 年龄)
= =
-(学号,班级)=(姓名,
2.1 集合运算
- -
(学号,班级)
= =
-(学号,姓名,年龄)=(班级)
2.1 集合运算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有序对,就是有顺序的数组,如<x,y>,x,y 的位置是确定的,不能随 意放置.
投影运算
投影是选择关系R中的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并去掉了重复 元组,是对关系的属性进行筛选。记作∏A(R) 其中A是选择条件,是属性组合 投影运算又叫筛选运算,在关系中选取相应的属性列并删去重复 行,组成一个新关系,它是对给定关系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的选取。 如果新关系中包含重复元组,则要删除重复元组
成的。首先用笛卡尔积完成对两个数据集合的乘运算,然后对生成的结
果集合进行选取运算,确保只把分别来自两个数据集合并且具有重叠部 分的行合并在一起。连接的全部意义在于在水平方向上合并两个数据集 合(通常是表),并产生一个新的结果集合,其方法是将一个数据源中 的行与另一个数据源中和它匹配的行组合成一个新元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