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分析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分析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分析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1、保有量情况据统计,2020年全球保有量达到1023万辆,同增43%,2016-2020年CAGR高达50%。

随着全球碳减排行动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有望进一步扩张。

2、销量情况据统计,2021H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5万辆,同增168%,高增速主要系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2020年全年销量为324万辆,即使受疫情影响也有43%的增速。

3、市场分布情况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迅速提升。

受疫情影响,欧洲30国2020年实现乘用车注册量1187.8万辆,同比下降24.7%,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9.5万辆,同比增长142%,渗透率从2019年的3.57%提升至14.00%,占据当年全球42.1%的市场份额。

欧洲和中国是目前全球主要的两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1年1-6月,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预估约102万辆,同比增长184%,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16%。

预计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220万辆以上,同比增速58%。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情况1、市场规模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8以后受到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

2019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124.2万辆,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目前,为了缓解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我国推迟补贴政策至2021年,行业发展正逐渐恢复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36.6万辆,产量较2019年有所回升。

销量方面,通过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在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据统计,2014-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7.5万辆上升至136.7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和对传统燃油车排放的担忧,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受到关注。

本报告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深入研究,从市场现状、技术发展、政策环境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市场现状1.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析: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以中国市场为例,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同比增长60%,占整体汽车市场的比重逐步提高。

2.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企业众多,其中包括特斯拉、宝马、BYD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

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三、技术发展1. 电池技术创新: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得到了提升。

同时,锂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2. 充电技术改进: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是推广普及的重要因素。

充电桩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快速充电技术的提升,将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四、政策环境1. 国家政策倡导: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政府设立补贴政策、免征购置税等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其他国家也出台类似政策,如美国的税收抵免和欧盟的排放标准等。

2. 环保要求与标准提高:为了减少燃油车的排放,各国纷纷提高环保要求与标准,对传统燃油车进行限制。

同时,新能源汽车减排效果明显,符合环保要求,得到了政府的倾斜支持。

五、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与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继续加强对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同时,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也将得到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将持续提高。

六、结论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油耗和尾气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交通工具,正在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目的地。

本篇报告将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状况,以及市场供需情况,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提供参考。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现状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自2015年起,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8万辆,同比增长3.1倍,其中电动汽车销量为100.3万辆,同比增长3.9倍。

而2019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下滑,过去十年的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明显趋势。

2. 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中国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

2017年,中国政府公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政策方面,新能源汽车推广主要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费、限制传统燃油汽车等方式实施。

这些政策的落地,大大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也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技术创新。

3.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地推进技术创新和开发。

从纯电动汽车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到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出行、智能设备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持续变革和升级,逐渐实现从单一领域的突破到多领域综合渗透。

4. 新能源汽车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果除了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提升之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例如,中国在一些城市建设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站,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同时,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商和共享汽车企业也在合理布局城市,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的关注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汽车行业中的一股新力量。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整个汽车市场的比例将达到20%以上。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研究,并引述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

一、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已经达到了500万辆以上。

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猛,202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就高达50%以上。

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要厂商也在增加投入,推出了更多样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例如,特斯拉在2020年成功推出了Model Y等多款新车型。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目前,国内外主要车企都在研发新能源汽车,各品牌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系列。

同时,政府政策的不断加强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

例如在中国,“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提高了门槛,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三、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部件——电池技术一直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大幅提高。

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企业均在电池技术上做出了一定的成果,在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和续航时间上有所进展。

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问题的解决,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程度日益提高,新的产业格式逐渐成熟。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不仅涉及到汽车行业本身,还涉及到能源、交通、环境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汽车造车、核心部件电池生产、充电设施建设、回收利用等已经成为新的产业链。

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也逐渐提高。

例如,特斯拉车型上配备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转向、刹车和加速等操作,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01 国内:结构剖析,ToC与非限购驱动为什么2020Q4以来国内产销预期连续调升。

2020年底市场预期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在180-200万辆,不过21Q1国内即实现了53万辆的产量,4-5月维持在21.6、21.7万辆,在1月数据发布后,市场修正2021年预期到230-250万辆,4-5月数据发布后,市场预期进一步上修至260-280万辆。

2021年产销超预期的核心原因是国内进入ToC端驱动的消费崛起阶段(2021年1-5月ToC端占比达到77%),行业的季节性大幅弱化,因而2020年9月以来的新车周期,切实提升了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水平,且伴随新车型的陆续发布,渗透率呈现持续抬升趋势。

分终端:限购渗透率二次抬升,非限购逼近拐点。

从分城市ToC端的新能源渗透率来看,限购城市在2020H1的稳态渗透率在12-13%左右,2020Q4起在上海政策带动下冲高至20%,不过上海政策在2021年已经逐步弱化,而限购城市的新能源渗透率仍维持20%以上。

在非限购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在2020年有质变突破,从2-3%的渗透率翻倍增长至7%左右,已经临近渗透率变革的拐点。

其中柳州、洛阳、温州、驻马店、济宁、海口、南宁、菏泽、宁波等城市的ToC端新能源渗透率较高。

非限购B/C级高增,限购非牌照需求启动。

在非限购城市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不可否认A00级车型的贡献,但也需要注意到,B、C级车在2020年非限购城市实现186%、145%的同比增长,增速甚至高于A00级。

同时在限购城市中,牌照需求或也并非唯一,消费者认可新能源车产品,使用存量牌照购买新能源车的比例提升。

分车型:MINI、M3引领,更多是百花齐放。

特斯拉、宏光MINI及其他A00、新造车占到2020年9月以来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增长的一半以上,不过其他车型也是重要贡献,百花齐放。

02 国内:增量需求创造与存量需求替代一是增量需求创造,二是存量需求替代。

浙江省嘉兴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

浙江省嘉兴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

商展经济D OI:10.19995/10-1617/F7.2024.06.130浙江省嘉兴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夏李莹(嘉兴南湖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摘 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浙江省嘉兴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影响力有待提高;(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多以制造为主,核心研发领域仍有空白;(3)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研发人员仍然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等。

本文建议通过“链主”企业“质”“量”齐升,充分发挥“链主”引领作用;促进中游零部件企业“拔尖”成长,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引育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科研创新能力等政策,更加有效地推动嘉兴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消费市场;产业升级 ;“链主”企业;双链融合本文索引:夏李莹.浙江省嘉兴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4(06):130-133.中图分类号:F127;F407.471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4年的34.1万辆急剧增长到2022年的1075万辆。

市场需求方面,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的54.9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1065万辆,年均增速高达30%以上[1]。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2年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连续八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出了发展规划,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举措。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能源资源消耗的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指由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制造商、销售商等多个环节组成的产业链。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原材料供应环节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材料主要有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价格、寿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使用体验。

目前市场上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有国内外的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特斯拉等。

然而,由于电池技术的重要性和敏感性,相关原材料的供应风险也随之增加。

2.零部件供应环节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供应环节包括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商的选择。

例如,电机、电控系统、充电桩等零部件的供应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投资和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3.整车制造环节整车制造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

目前,全球各大汽车厂商都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来提高整车的性能和竞争力。

在中国,众多传统汽车企业也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并逐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产品的生产线。

4.销售与运营环节销售与运营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

这一环节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的建设以及售后服务等。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销售商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并提供相应的销售和服务支持。

5.政府政策支持政府政策支持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购置税优惠等,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消费。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对于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十分显著。

6.国际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链,各国企业在这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例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打造。

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

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

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提升也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一些调研,并且谈一谈我对于这个市场的一些看法。

一、市场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也日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技术,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二、市场形势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2019年全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169.4万辆,同比增长10.9%。

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量116.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售量的68.8%。

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量则为52.9万辆,占总销售量的31.2%。

根据市场调研分析,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出台,计划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城市,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到20%以上。

这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三、用户需求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充电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还比较担心,他们希望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还希望充电时间更加短暂。

对于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消费者认为乘用车充电点布局和充电标准需要更加统一。

四、行业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几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 技术不断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将不断升级。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电气化。

2. 产业链逐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廓尺寸长(mm)46944694469446944694469446124901
外廓尺寸宽(mm)18501850185018501850185018521935
外廓尺寸高(mm)14431443144314431443144316401640
总质量(kg)20172017218421702300230025803120
➢Model 3为全球最畅销车型。根据GGII数据,2020年1-7月,特斯拉Model 3以16.38万辆的销量成为全球最畅销乘用车车型,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中的市占率高达
22.6%,领先优势显著。随着特斯拉在全球布局的持续完善,车型供给的不断丰富将推动其全球销量规模扩大,从而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整备质量(kg)16141614174517451836183621202625
最高车速(km/h)225225225225233261160187
30分钟最高车速(km/h)180180180180190190160185
续驶里程(km,工况法)445455668468610635555465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Wh/kg)145153161125161161175142
图: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万辆)图:2020
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结构首月同环比均
实现正增长2019H1
2020H1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需求端呈现多点开花局面
图:2020年1-8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20
(万辆)图:2020年8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20
(万辆)
外资/合资+自主+新势力等共同发力,涌现多款畅销车型。根据GGII 数据,➢2020年1-8月,Model 3国内市场实现销量6.57万辆,在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12.8%,为国内最畅销车型。
➢根据工信部,包括Model 3磷酸铁锂版、大众ID.4、奥迪e-tron等重要车型入选不同批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下半年优质供给将持续,有望驱动消费增长,带动销量提升。
表:Model 3铁锂版、ID.4、奥迪e-tron等车型入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性能指标情况
.4推荐目录批次2019年第11批2020年第3批2020年第7批2020年第8批2020年第8批2020年第8批
景气度
全球电动化浪潮兴起,行业复苏上行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复苏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逐步恢复,Model 3最为畅销。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持续修复,7月同比实现高增长。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疲软。根据GGII数据, 2020H1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实现销量85.15万辆,同比下滑15.9%。但从各月表现来看,从5月开始,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保持正增长,呈现逐月修复的趋势。此外,2020年7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取得22.27万辆的优异表现,同比明显增长63.3%。随着疫情影响的不断消退,国内及欧美等主要市场有望持续发力,全年全球销量表现仍然可期。
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kWh/100km)12.412.512.812.613.412.916.221
储能装置种类三元电池三元电池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三元电池三元电池三元电池
新能源汽车下乡有望助推全年销量增长
两批新能源汽车下乡供选车型发布,有望促进全年销量增长。
➢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时间为2020年7月至12月,7月、9月分别发布第一批、第二批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企业和车型名单,两批名单共包括19家汽车企业52个车型。
比分别增长6.0%、11.7%,8月为今年以来首个产销量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的月份,后续在需求扩大叠加市场优质供给增加驱动下,C 端和B 端有望共同发力贡献销量,产 业链恢复高景气度趋势。

2020上半年乘用车销售质量较好,结构同比优化。根据电车汇上险数据,2020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为29.9万辆。销量同比虽然下滑44%,但在结构上,零售 市场份额占比同比显著提升约24个百分点至72%,成为主力市场;零售端上险量约为21.5万辆,同比下滑17%,同比下滑幅度较小。上半年乘用车销量质量较好,零售 端市场表现情况更具代表性。
图: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结构图:2020年欧洲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情况(万辆)
国内新能源汽车有望逐步恢复高景气度,乘用车销量结构优化明显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回暖,结构优化。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回暖趋势明显。根据中汽协数据,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6万辆、10.9万辆,实现单月销量高于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7%、25.8%,环
➢2020年8月,五菱宏光mini EV 凭借优异的性价比优势,实现销量1.50万辆,环比增长104.1%,取代Model 3成为当月国内销量最高车型。➢
此外,AionS 、比亚迪秦Pro EV 、宝马5系、蔚来ES6
等车型均实现良好销量表现,国内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现多点开花局面。
国内市场优质车型供给持续,助推下半年销量增长
➢根据GGII数据,2020年1-7月,欧洲合计实现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6.34万辆,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同比提升19.5pct至43.1%,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销售市场;中国市场1-7月合计销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为38.5%,欧洲+中国合计占比同比提升2.2pct至81.7%,为全球最为重要的两个新能源乘用车消费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持续深入,第二批供选车型的发布有望丰富终端选择丰富度,有助于驱动消费扩大,从而促进全年销量增长。
表:第一批+第二批新能源汽车下乡部分供选车型性能指标及产销情况(工况法,km;辆)
图: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走势(万辆)图:2020年1-7月全球纯电动乘用车销量TOP20(万辆)
环比续恢复
同比高增长
欧洲成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售主力市场,欧洲+中国合计销量比重同比提升
激励+限制双管齐下,欧洲市场快速增长。
➢欧盟严格碳排放+拟对零排放车型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推动下,欧洲多国陆续出台禁售燃油车以及鼓励电动车发展的政策,欧洲市场加速执行电动化策略,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