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镇痛3汇编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被重视。
本文将从腰硬联合麻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优势、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适用范围、效果评价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其在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和麻醉质量,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
2.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比较其与其他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的差异,探讨其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3.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适用范围,分析其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手术和哪些具体病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探讨,可以全面了解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麻醉选择,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少全身麻醉所带来的全身药物对心脏、肝肾等器官的影响,减少手术中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促进手术疗效的提升,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开展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腰硬联合麻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腰椎区域注射麻醉药物,达到阻塞神经传导的效果,从而达到麻醉的目的。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
它的优点包括术中可调节麻醉深度、术中疼痛控制效果好、术后恢复较快等。
对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而言,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本文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二、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1. 麻醉深度可调节: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需求调节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有利于术中的操作。
2. 术中疼痛控制效果好: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地控制术中疼痛,减少手术刺激对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 术后恢复较快:相比于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较小。
患者在手术后恢复期更容易接受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三、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1. 麻醉前评估:在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前,需对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种麻醉方式。
2. 麻醉操作规范:腰硬联合麻醉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操作,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穿刺点、穿刺角度等细节,以减少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3. 术中监测:腰硬联合麻醉需要进行术中监测,包括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异常情况。
四、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 相比于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较小,减少了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需通过临床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的操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对于一些已经存在严重全身并发症或禁忌症的患者,则应谨慎考虑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完善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 7 ] 郭丹 . 舒 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 管 内 麻醉作用的比较[ J ] . 中国医学创新 , 2 0 1 1 , 8 ( 3 ) : 1 9 — 2 0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1 0—2 9 )
近年来 , 随着 高处 坠 落 、 车祸等高能量 损伤增加 , 临床需行
手术治疗 的下肢骨折 患者也 愈加 常见 J 。下肢 骨折手 术可选 择麻醉方法有多种 , 连续性 硬膜外麻 醉 、 腰一 硬 联合麻 醉及全 身
给予 0 . 7 5 % 布 比卡因 1 . 2~ 1 . 6 m l , 给药完毕后 , 留置硬膜外导
刊, 2 0 1 4 , 4 1 ( 1 6 ) : 7 5  ̄6 .
[ 4] 刘正国. 小剂量咪达 唑仑 复合舒芬太尼在 下肢骨折椎管 内麻醉前 的临床应用 l J ] . 中国现代药 物应 用, 2 0 1 2, 6( 2 1 ) : 6 2 53 . [ 5 ] 聂瑞霞 , 姜丽华. 舒芬太尼 和芬太尼辅 助椎管 内麻醉埘 内脏牵拉 反射 防治作用 比较 [ J ] . I 临床医学 , 2 0 0 8 , 2 8 ( 4 ) : 1 4 - 1 5 . [ 6 ] 付卫 星, 康佳丽 , 李莉 , 等. 舒芬太尼 复合罗 哌 凶蛛 网膜下腔 和 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 的影响 [ J ] . 中华生 物 医学 工
临 床辅 助 效 果 显 著 , 镇 静效 果好 , 显效 快 , 术 中 牵 拉 不 适 感 减
[ 2 ] 赵 勇. 舒 芬太尼 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 内麻醉作用 的临 床比较[ J ] . 中国医药导报 , 2 0 1 1 , 8 ( 3 0) : 8 7 — 8 8 . [ 3 ] 高伟峰. 椎管 内麻醉前应用 咪唑安定 的I 临床观察 [ J ] . 中国实用医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将硬膜外麻醉与腰麻联合应用的麻醉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射药物,使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麻醉状态,从而实现手术无痛、麻醉效果良好的目的。
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诸多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能够减少麻醉风险。
相比于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老年患者更容易耐受。
麻醉的风险较低,能够避免老年患者因手术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等。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神经鞘腔内,麻醉效果显著,手术过程中患者能够保持充分的镇痛状态。
而且,腰硬联合麻醉后,术后疼痛轻微,患者可以更早地进行康复训练,加快康复速度。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还能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患者手术后可能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而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腰硬联合麻醉对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影响较小,老年患者术后能够更快地恢复胃肠蠕动和尿潴留问题,减少术后并发症带来的麻烦。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耐受性好。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大、体质下降等原因,对药物的耐受性相对较低。
相比于其他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使用的药物剂量较小,老年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相对较短,减少了药物残留的风险。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减少麻醉风险、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好。
腰硬联合麻醉也需要专业医生的操作和精心的护理,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顺利。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
在老年患者中,下肢骨科手术是常见的手术类型,针对这类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一、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特点老年患者因为年龄的增长、疾病的积累以及身体的衰弱,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潜在风险。
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普遍伴有各种合并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需要综合考虑麻醉效果、手术创伤以及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二、腰硬联合麻醉的特点腰硬联合麻醉是将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相结合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麻醉效果迅速、分布均匀、术后镇痛效果好等特点。
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少全身麻醉对患者心脏、肝肾等器官的影响,减少术后恢复时间,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三、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 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各种慢性病,全身麻醉对心脏、肺部等器官具有一定负担,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轻患者的全身麻醉风险,有利于术后患者更快的康复。
2. 较少的术后并发症: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快的术后恢复、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3. 术后镇痛效果好: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术后镇痛效果,能够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耐受性,有利于术后康复。
4. 更好的手术效果:相比于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对下肢骨科手术的局部麻醉效果更好,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患者的术中镇静度,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对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腰硬联合麻醉更能够满足其对于麻醉效果和术后康复的需求。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手术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 引言1.1 概述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通过在患者的腰椎穿刺处注入局部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来实现麻醉效果。
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和价值。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患者的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如何选择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减轻手术后的疼痛感和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腰硬联合麻醉还能减少全麻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降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深入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背景老年患者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常常面临着全身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心脏病、肺部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等。
这些患者通常存在较多的合并症和生理功能衰退,对麻醉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麻醉后恢复缓慢,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如何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生活质量,是当前骨科手术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腰硬联合麻醉的特点、应用特点以及风险与并发症,对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特点及临床效果;3.总结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4.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启示,促进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可以更好地了解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水平和手术安全性提供重要参考。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技术,广泛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全身麻醉风险。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发生并发症,如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呼吸功能受损等。
而腰硬联合麻醉更加局部,避免了全身麻醉的副作用,能够使老年患者更好地耐受手术过程。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稳定的优势。
老年患者麻醉反应不如年轻人明显,往往需要较高剂量的麻醉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但较高剂量的麻醉药物又容易导致老年患者的麻醉深度过深,增加术后恢复的时间和风险。
腰硬联合麻醉通过针对腰椎节段进行麻醉,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控制麻醉效果,使老年患者的麻醉状态更加稳定。
腰硬联合麻醉还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原因,术后的疼痛控制往往较差,术后镇痛效果不佳,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通过在术中进行神经阻滞,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腰硬联合麻醉还可以缩短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常常需要延长住院时间。
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少术后疼痛,使患者更早呼吸、活动,促进康复,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床位利用率。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减少患者的全身麻醉风险,保证麻醉效果的稳定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技术。
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完善其应用指南,提高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广泛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
下面将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麻醉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各种风险,例如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不稳定性。
而腰硬联合麻醉通过定位准确、起效迅速和可调节剂量等特点,使得麻醉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提供良好的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
老年患者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常常需要承受术中和术后的剧痛。
腰硬联合麻醉可以通过鞘内麻醉药物的输注,实现为患者提供全麻或局麻效果。
在术后镇痛方面,腰硬联合麻醉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定期给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患者常常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和合并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少全身麻醉所引起的心脏、肺部和循环系统的负荷,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腰硬联合麻醉还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尽早康复。
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和身体机能下降,手术后恢复较为缓慢。
腰硬联合麻醉不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也可以减少全身麻醉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促进患者早期行动和康复。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提供良好的术中和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针对每位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疾病的类型、手术的复杂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并与患者本人及家属积极进行沟通,共同决定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术后镇痛的方式:可根据病情、疼痛程度选用。一般包括PCA、PCEA 和PCIA。
(二)掌握老年病人的药代特点、生理变化、并存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防重 于治。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可以采用物理的 方法,药物防治的方法或两种方法的结合。
基本预防
手术操作精巧、精细,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规范使用止血带; 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 对患者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教育,鼓励患者勤翻身、
腰硬联合麻醉的特点
老年人椎管内麻醉常见问题
老年人骨质增生及椎间隙变窄,常使硬膜外穿刺困难,当直入法不成功时可改 为侧入法或旁正中法穿刺,常较易成功。
老年人硬膜外腔静脉丛血管硬化充血,穿刺或置管时易损伤出血,形成硬膜外 血肿。
老年人硬膜外腔狭窄,椎间孔闭锁(椎管狭窄),用药量明显减少,药液易于 扩散,阻滞范围易过广。
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 用及术后镇痛3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的期望 寿命大大增加,老年人口比率迅速增长。我国的很多 城市已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很多大的城市老年麻醉已 占麻醉总数的15%—20%。因此深入探讨衰老的病理 生理和药理学变化,了解围术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 治措施,提高麻醉管理技术是做好老年麻醉、保证围
预防:在放松止血带之前,适当加速输血补液的速 度,两个肢体同时使用止血带时,不可同时放松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障碍性疾 病。好发部位 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 分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位, 后者位于腘静脉以下。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 的主要来源
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以及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黏度 。
物理 (机械)方法
让病人尽早活动下肢,如果病人不能够主动活动下肢 时,应该抬高下肢,对下肢进行定期的被动活动;
间歇充气压力泵 :够间断充气,分别对踝部、小腿和 大腿产生45、30和20mmHg 的压力,使下肢血流速度增 加,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植入骨水泥前使用多巴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或H1、 H2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防治心血管反应。
止血带
止血带下行四肢手术,视野清楚,并能减少组织损伤 及出血。但应用不当时可以发生止血带损伤。 受累结 构主要为肌肉及神经,现多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带 应具有一定的宽度。控制压力上肢300mmHg、下肢 500mmHg。(0.4-0.6)通常上肢止血带应用1h、下肢应 用1.5h后应放松10min,以免组织缺血时间过长。
术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麻醉工作者的重任。
衰老的生理变化对麻醉的影响
麻醉前病情评估特点
麻醉前评估
围术期心血管高危因素
高危(心源性死亡>5%)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不稳定型或 严重心绞痛
失代偿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 心脏病伴明显的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而 室率不能控制
研究表明:椎管内麻醉较全麻能降低 DVT的发生 可能机制:1、交感神经阻滞,使阻滞平面以下血管扩
张,下肢动静脉排空率增加,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增加, 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2、降低血液粘滞性,红细胞 变形增加 。3、对纤溶的抑制和凝血因子激活明显低 于全麻,降低了血液高凝状态。4、全麻的显著应激和 儿茶酚胺增加,促进血小板聚积,加速血液凝固。
由于老年人药效学的变化,使局麻药的作用强度和时间延长,老年人硬膜外腔 追加药的间隔时间应延长。
老年人高位硬膜外阻滞时更易发生呼吸抑制,应加强监测管理。应选用对呼吸 抑制较小的局麻药如罗哌卡因(运动感觉分离),辅助药物也应减量。
硬膜外腔阻滞时,由于血管扩张,老年人心血管储备不足,常常较年轻人更易 发生低血压。围术期应适当扩容,必要时用升压药纠正低血压,预防心跳骤停。
分级加压弹性长袜:是使用特定材料特殊编制成的
弹力袜,具有独特的最适合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压力模式 ,
能有效加速下肢血液流动达138%。能对静脉给予有效的
压力支持,减少静 脉内径。是目 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
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产品。能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发生率减 少50%,还能防止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与麻醉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止血带麻痹:发生的原因有:①压力过大造成神 经干挤压伤②压力过低,使神经干内静脉血滞及 出血浸润;③止血带时间过长;
一过性血压下降:多发生在放松止血带之后,系 因肢体于血循环停止后,组织缺氧而产生一些血 管扩张性物质,止血带放松后,患肢的毛细血管 床呈反应性扩张,血液大量流入患肢内,即可引 起血压下降。如放松止血带之前病人已有血容量 不足,则更易发生血压下降。ຫໍສະໝຸດ 中危(心源性死亡<5%)
低危(心源性死亡<1%)
老年骨科手术的特殊问题
骨水泥反应综合征
骨水泥反应综合征是指在骨水泥型假体置入过程中出 现的急性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 并发症的总称。
术中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处理
预防性使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充分吸氧。血容量 不足和高血压病人应用骨粘合剂,更易出现低血压
麻醉中监测
1.常规ECG、SpO2、无创血压、导尿管尿量。
2.预估术中可能大量出血的病人应开放大的静脉 通路(深静脉穿刺置管)。
3.术中尽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证血容量 充足。
六、术后镇痛及注意事项
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术后康复。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 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 严重时影响病人的康复。骨科手术由于关节囊和骨膜的部分神经末梢比较丰 富相对病人来讲创伤比较大。传统的镇痛方式如口服镇痛药物很难达到满意 的疗效,间断肌注或静脉注射药物也不理想。根据生理、心理、药代动力学 及治疗学多方研究,病人自控镇痛(PCA)最是适宜镇痛的方法。 (一)术后镇痛方式和药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