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三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我不能失信》是⼈教版语⽂教材三年级第六单元的⼀篇略读课⽂,故事内容贴近学⽣的⽣活,语⾔浅显易懂。

课⽂讲述了⼀个宋庆龄⼩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珍叠花篮的约会⽽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我不能失信》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我不能失信》原⽂ 孔⼦说:“⼈⽽⽆信,不知其可也。

”在现实⽣活中,⼀个⼈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

默读课⽂,联系⽣活实际,说说你对下⾯句⼦的理解:“⼀个⼈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个风和⽇丽的早晨,宋耀如⼀家⽤过早餐,准备到⼀位朋友家去做客。

⼆⼥⼉宋庆龄特别⾼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只呢! 她刚⾛到门⼝,突然停住了脚步,皱起了眉头。

爸爸看见了,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啦?”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你不是⼀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珍吧。

”爸爸说完,拉起庆龄的⼿就要⾛。

“不⾏!不⾏!我⾛了,⼩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珍家解释⼀下,表⽰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旁说。

“不,妈妈。

您说过,做⼈要信守诺⾔。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我明⽩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孩⼦。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送家⾥⼈出门后,庆龄⼀个⼈回到房间⾥,耐⼼地等候着。

她⼀会⼉拿起⼀本书看,⼀会⼉⼜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吃过午饭回来,⼩珍也没有来。

妈妈⼼疼地说:“我的⼥⼉⼀个⼈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个⼈在家,是很没劲。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信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信PPT课件
• 你从中受到了启示?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 信PPT课件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8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 信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八课我不能失信PPT课

2020/11/18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 信PPT课件
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生字 •读不通顺的多读 几遍小学三年级上册文第八课我不能失 信PPT课件
小组讨论: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文中讲到了几个人?他们 是什么关系?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 信PPT课件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 小组长主持,分配 角色,练读 • 小组长抽签 • 小组比赛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 信PPT课件
讨论 • 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为什么?
• 她为什么停下脚步?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我不能失 信PPT课件
讨论
• 爸爸和妈妈是怎么劝说的? 她是怎么说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8《我不能失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8《我不能失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8《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

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二、教学理念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把课文内容与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与他人分享阅读成果,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意义和自我创造。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六、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二、预习探究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三、合作交流讨论疏解: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四、品读领悟(一)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年级上册第19课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19课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19课的课堂笔记第19课:《我不能失信》一、生字●守(shǒu):守护、守候。

●信(xìn):信任、信用。

●失(shī):失落、丢失。

●约(yuē):约定、约会。

●君(jūn):君子、君王。

二、多音字●兴(xīng:高兴)(xìng:兴趣)●几(jī:几乎)(jǐ:几个)三、近义词●守信—守约、守信誉。

●失信—背信、违约。

●解释—说明、阐述。

四、反义词●守信—失信、背信。

●诚实—虚伪、欺骗。

五、词语解释●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惊讶:感到意外、惊奇。

●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后悔:事后懊悔、不满意。

●犹豫:拿不定主意。

六、句子理解1.“我不能失信!”这是宋庆龄的回答。

宋庆龄坚决果断地拒绝了父母的建议,虽然她很想去看鸽子,但答应了小珍就必须要等她,不能失信于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宋庆龄非常守信用,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不知怎的,我心乱极了,实现不了他对我的诺言。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没有遵守诺言感到非常内疚和自责,心乱极了。

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否则会让自己内心不安和愧疚。

3.“妈妈笑着说:‘小孩子知道什么。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妈妈并不理解孩子对于诺言的看重和认识,认为这只是小事情而已。

这也提醒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要轻易忽略自己的诺言和责任。

七、问题解答1.什么是信用?为什么守信很重要?答:信用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声誉和可靠性。

守信就是遵守承诺和约定,做到言行一致。

守信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也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关键。

只有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成功。

2.宋庆龄为什么拒绝了父母的建议?这对你有什么启示?答:宋庆龄拒绝了父母的建议是因为她答应了小珍要一起叠花篮,不能失信于人。

这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和约定,不要轻易食言或背信。

只有守信用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让自己内心坦荡和自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不能失信》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不能失信》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导语】《我不能失信》课⽂讲了⼀个星期天,宋耀如⼀家准备到⼀位朋友家去,⼆⼥⼉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上册《我不能失信》原⽂、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语⽂上册《我不能失信》原⽂ ⼀个星期天,宋耀如⼀家⽤过早餐,准备到⼀位朋友家去。

⼆⼥⼉宋庆龄显得特别⾼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只呢! 她刚⾛到门⼝,忽然想起,⼩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啦?” “爸爸,我昨天和⼩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你不是⼀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珍吧。

”⽗亲说完,拉起庆龄的⼿就要⾛。

“不⾏!不⾏!⼩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珍家解释⼀下,表⽰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旁说。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孩⼦。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学三年级语⽂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能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课⽂内容。

(2)⿎励学⽣收集宋庆龄的⽣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了解诚信是⼈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2)结合课⽂,联系⽣活实际,说说⾃⼰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庆龄拒绝⽗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是的重点内容。

(2)如何使学⽣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物的内⼼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不能失信》课堂笔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不能失信》课堂笔记

《我不能失信》课堂笔记一、课文导入•老师首先询问了大家关于守信的故事或经历,有些同学分享了自己或他人守信的实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老师介绍了宋庆龄的简要生平,并指出她是我国近代一位伟大的女性,以诚实守信著称。

二、生字词学习•老师带领大家朗读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解释了每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通过跟读和自读的方式,熟悉了这些生字词的发音和用法。

三、课文朗读•全班一起朗读了课文,注意发音准确、流利。

•老师提醒大家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表达,体会宋庆龄在拒绝父母建议时的内心挣扎和坚定。

四、课文内容分析1.主要情节梳理•宋庆龄和家人约好了去伯伯家,但突然记起要教小珍叠花篮,决定留下来等小珍。

•爸爸和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小珍,但她坚持要留下来,不想失信于人。

2.人物品质分析•宋庆龄:诚实守信,为了不失信于人,宁愿牺牲个人利益。

•爸爸和妈妈:虽然心疼女儿,但也理解并支持她的决定。

3.重点句子解析•“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这句话表达了宋庆龄内心的挣扎和最终的选择,突出了她守信的品质。

五、讨论与分享•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守信?•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有的同学说要按时完成作业,不欺骗老师和家长;有的同学说要和朋友约定好时间地点,不轻易爽约等。

六、课堂小结•老师总结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了守信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美德。

•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守信的小作文或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经历和感受。

七、板书设计复制代码《我不能失信》宋庆龄:诚实守信内心挣扎→ 坚定选择“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及教案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及教案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及教案《我不能失信》是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故事。

教案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的大意和情节。

2.学习生词,提高词汇能力。

3.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黑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的插图,猜测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诚信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 阅读故事1.让学生跟读故事标题,预测故事的大致内容。

2.整体阅读《我不能失信》,并推测故事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3.细读课文,解释生词和句子结构生词。

Step 3: 综合训练1.与学生一起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通过个别、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学习到的道理展开讨论。

3.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比较长的读后感。

Step 4: 拓展活动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些有关诚信和品德的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

2.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编写一幕关于诚信的小剧本。

Step 5: 总结课堂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与同学分享。

2.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守信用,做一个真诚守信的人。

Step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2.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看法和体会。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一、学习目的:知识与技艺:1、引导先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言语、举措、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老实守信的可贵质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育和提高先生的阅读才干和朗诵才干。

3.、体会援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先生经过对话和举措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情特点。

三、课前预备发起先生寻觅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进程:一、说话激趣,导入课题。

1、说话交流:回忆第二组课文中看法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

先生自在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教员随机引导先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提醒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窗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导入提醒课题。

二、新授1、初读感知(1)自在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3)复杂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突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_____。

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5)指名填空。

(随机板书:守信誉)【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1) 你从哪些言语读出她是一个守信誉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 先生交流:(以下是先生能够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员可依据实践状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A、〝伯伯野生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美丽极啦!伯伯还说预备送她一只呢!〞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誉,而坚持去伯伯家的时机。

(教员引导先生读好两个慨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欢。

)小结:那么美丽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议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能失信三年级上册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不能失信》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名人故事”,本组共有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赞颂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因为《我不能失信》是本组最后一篇文章,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前三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并就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获得做人启示。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主动探究、品词析句、展示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人物的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自读诚实守信的小故事;教师制作本课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据题提问。

同学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知道哪些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请你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概括地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名人小时侯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然后指导理解“失信”的意思,找“失信”的反义词。

教师追问:看了课题,你还有那些疑问?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概括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为学习本文做了情感铺垫。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围绕题目质疑”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课前反馈,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文,纠正字音,指导难读的词、句。

读后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提纲中的第五个问题。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并共同补充介绍宋庆龄(即完成提纲
2、
3、5)
2、检查生字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提纲4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完成。

预习提纲:
(1)自读文前导语,画出阅读要求。

(2)利用资料袋和搜集的资料了解宋庆龄。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通读顺,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的字词和难懂句子多读几遍。

(4)利用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记在文中。

(5)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根据他们之间的联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课前师生共同交流,学生互相学习,查漏补缺,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迁移学法独立学习能力。


三、精读感悟,展示交流
(一)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简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2、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能听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说得不够完美,能够补充。

(三)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灯片出示句子
这里我以第一句为例,说一说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品味小庆龄伟大人格的。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1、学生首先朗读句子谈感受。

2、其他同学补充感受。

3、想象说话: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此刻小庆龄心理可能在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追问: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4、指名感情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哪地方读得好,为什么?教师点拨、指导朗读。

特别指导读好三个叹号,(这里如果学生读得还不到位,教师可以范读)学生自由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5、教师追问:这段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和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生:动作、语言(教师板书语言、动作)
6、继续展示交流。

(教师板书表情)关于展示交流其他句子的过程,在这里我就不再详说了。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挑两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师生共同质疑解疑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重点朗读、品味、交流了描写小庆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真正的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抓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读,轻松地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宋庆龄说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学生自我酝酿,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总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争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宋庆龄崇敬,渗透语文的人语性,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从而转化内在的行动。

)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名言记在采蜜本上。

2、读一读课外诚实守信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