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__结课
城市公用移动基站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共5篇)

城市公用移动基站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共5篇)第一篇:城市公用移动基站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城市公用移动基站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在近几年来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对城市公用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基础,是保障通信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但是由于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移动基站的建设与城市规划出现了不同步的现象,导致当前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通信基站城市建设规划一、移动基站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站数量庞大:移动通信基站作为通信传输的终端,其主要具备数量密集、占地面积小,分布范围大等特点。
在人口稠密地地区,由于通信业务量大,基站建设的平均距离为五百米左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三百米。
除此之外,随着移动3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于通信基站距离的要求会更高,其主要原因是3G网络兼带传输互联网数字信号,由于发射信号强度所限,因此想要保持信号的强度,必须提高基站的分布点密度。
(2)宏基站为主要形式:利用宏基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基站对3G信号的覆盖率较高,信号传输不受干扰、效果较好。
在城市大型建筑物的内部以及地下设施中均可以较好的接收到3G网络信号,主要是采用了室内的信号分布系统,这样可以满足室内的信号要求。
(3)基站发射天线的特点:移动通信信号的发射受到地形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高海拔地区或者地形复杂的地区应该将基站天线架设的足够高,以满足移动信号的传输强度不受衰减或者干扰,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当前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1)重复建设率高:在当前移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通信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和规划,运营商为了抢占资源,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对通信基站的建设处于无序和重复建设性较高的状态之中。
并没有遵循基站在各个运营商之间的共享原则,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2)审批过程繁琐:由于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问题缺少相关的规范及指导,与城乡规划建设处于失联的状态,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城建管理部门由于缺乏相关条例的支持,对其审批流程繁琐、周期长,对其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目前基站建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

目前基站建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
目前基站建网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站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基站建设成本较高。
根据我国某中等发达城市的经验数据,一个宏基站从设备进场到主/配套设备、天馈线安装调测完毕的成本大约在0.5万元左右,实际消耗工时大概为3 人&TImes;3.5 天。
●基站选址困难。
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热点城市,机房资源一直都很紧张。
●物业谈判问题。
有一些高档场所为了保护建筑的完整性,业主不允许安装基站设备。
此外,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安装在建筑内部,业主可能无法提供装机位置,而且不易实现直流供电,而且站点资源难以获取,物业谈判、施工审批周期平均需要68个月,影响工程进度。
中兴通讯推出的BBU+RRU分布。
通信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信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信工程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通信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技术问题1. 技术选型不合理:通信工程建设需要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在实际选择中,可能会因为缺乏技术储备或者受到某些厂商的影响,导致选型不合理。
对策是加强技术研究和调研,制定科学的选型标准,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依赖某些厂商。
2. 工程质量问题:通信工程建设需要保证工程质量,但是由于人为疏忽、施工不规范等原因,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对策是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工程验收工作,并留下一定的追溯和责任追究机制。
二、投资问题1. 投资规模不合理:通信工程建设需要合理的投资规模,但是有时可能会因为政府的政绩考虑或者其他利益因素,导致投资规模过大或者过小,影响后期的经济效益。
对策是加强投资管理,制定科学的投资评估标准,确保投资规模的合理性。
2. 资金来源不稳定:通信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有时可能会因为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建设进度延缓或者资金断档。
对策是加强预算管理,确保资金到位;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减少对单一资金来源的依赖。
三、政策问题1. 政策不明确:通信工程建设需要依靠政策的支持,但是有时政策可能不明确或者变化频繁,给建设工作带来不确定性。
对策是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建立长效稳定的政策体系,为通信工程建设提供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2. 行政审批繁琐:通信工程建设需要进行各种行政审批,但是有时行政审批流程繁琐,耗时长,影响工程进展。
对策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
四、人才问题1. 人才匮乏:通信工程建设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但是有时由于人才培养不足或者人才流失等原因,导致人才匮乏。
对策是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通信工程建设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支持,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浅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难的原因和解决思路

浅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难的原因和解决思路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难的问题,首先从相关法律法规、电磁辐射和城镇规划等3个方面分析了建站难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从移动基站要争取法律法规支持依法设置、加强与业主的沟通、消除电磁辐射误解、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和协调将移动基站纳入城市规划、移动基站建设方案要融入社会环境、走移动基站建设的集约化道路及景观化方案、加快建站新技术研究并积极采用等6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移动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最基本元素,移动基站建设由最初的全社会大力支持,才经几年时间,到现在的举步维艰。
近年来,移动基站建设需要面对选址、辐射、保护等十分棘手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移动基站设置没有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比较随意、混乱,市民投诉日益增多;干扰、阻止移动基站建设;还出现正常运行移动基站日常维护受阻现象,甚至还发生了私拆、毁损移动基站设施等。
出现这些情况,除了对社会公众缺乏必要的电磁环境科学常识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主管部门缺少对移动基站设置的有效管理和安全保障,还有移动通信网络运营企业自身原因。
一、移动基站建设难的主要原因分析(一)《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对移动基站选址影响1.《物权法》对电信设施的建设不利的条款。
《物权法》第五十二条:“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因此,电信基础设施的国家所有或企业实用文档所有,必须依照法律进行确认,而不能依照条例及地方性法规认定。
《物权法》第七十条:“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以上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是业主对小区内移动基站建设许可的基础。
《物权法》第八十条:“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
浅析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浅析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维护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日新月异,我们越来越重视通信的重要性。
社会对通信与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带动了移动通信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批量通信基站的建设,文章对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维护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为其加以完善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维护;优化1 基站建设的基本原则目前,对于通信基站建设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通信基站的建设不仅仅是通信网络部署的重要环节,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也有着重要的联系。
目前移动通信行业正向着4G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并且通信网络主要是利用同频复用的自干扰系统,这导致了在进行4G 移动通信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在不同频率之间与GSM 网络的硬切换。
在4G 移动通信中,高性能的无线覆盖网络将会直接提升用户的服务质量,这是保证用户体验移动通信服务的基本。
结合网络建设成本等综合因素,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无线网络使用的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这时做好无线网络的规划、建设十分重要。
其中主要遵循的原则是:①对于基站选址规划原则。
在WCDMA 服务区必须要避免与GSM 网路的频繁切换,并且对于站址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要求,要选择话务量大的一些重要区域,同时向周围进行不断地扩展。
要选择一些业务集中以及数据业务需求大的区域位置,以此来提升容量以及无线覆盖的效率,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但是要避免建在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以及雷达附近,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的质量,使其受到干扰。
对于业务负载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能够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的设定,尽量做到节约成本,可以考虑与现网中的GSM 选择共同基站地址。
②对于基站设备选型原则。
首先是选择的基站主设备必须要成熟稳定,能够具备一定的升级功能,并且要能够选择一些接收灵敏度、杂散抑制效果好的基站设备。
其次也要选择集成化程度高的基站设备,并且耗能必须要小,噪声也要小。
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 结课

数学建模结课作业论文题目: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班级:材科112班姓名:贺文杰学号:201101524215 班级:材科112班姓名:胡小磨学号:2011015242072013年 5月25日 移动通讯基站最优选址模型背景:移动基站的选址工作是基站前期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通信网络覆盖优化,还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效果、建设进度、后期维护、施工难度等方面。
基站选址中,通常情况下讲 “就高不就低”,是说尽量将基站选在地势较高的场地,以减少铁塔设计高度,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
具体操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要走向极端 随着城市乡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活生产规划用地愈加紧缺,基站的可选择区域越来越小。
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往往把一些原生的、根子上的不足推到工程设计上,设计人员也是无法解决的,采取避开建设不利地段是最根本的选择。
因此,在决策选址用地问题上,必须把基站通信安全放在首位。
在我国移动通信建设正处在新的一轮发展竞争的阶段,“村通工程”、“补点工程”、“季度工程” 时间紧,任务重。
这就要求工程管理、地质勘探、网络设计及土建设计人员,各执其责,密切配合。
综合分析基站建设各种因素,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移动站址,为当地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通信网络。
摘 要本文综合利用多种模型,在资金和备选地址确定的情况下,对手机中继站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求解和优化。
我们首先对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引入了回溯模型、0-1规划模型,为以下问题的解决作了准备。
对于问题一,我们运用两种方法,并用不同的软件求解:方法一:我们引入0-1变量,建立目标函数:覆盖人口最大数=所有被覆盖的社区人口之和,即max ∑==151j j j b p M ,根据题目要求建立约束条件,并用数学软件LINGO很容易解得题目最优解;方法二:联系问题的性质,我们引入了回溯模型,采用迭代加深搜索的思想,可以在满足题目所给条件下搜索到一条到达解空间的路径。
5G基站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5G基站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随着科技的发达,我国的通信技术正在不断的加深,当前的移动技术已经从4G变成了5G技术,并且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普及,目前移动数据通信已经从原有简单的语言形式发展为了智能化的视频等形式,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移动数据,其覆盖面积较广,从语音通信拓展到了智能家居等领域之中,在一些领域上也大大的提供了智能化的发展,而5G的基站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建设之一,其可以作为支撑应用而存在,在一定的程度上,充分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网络的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基站建设仍旧在建设的途中,仍旧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5G基站;问题;解决策略一、5G时代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应遵循的原则1.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选择原则应该遵循其集成化程度高的原则进行选择,集成化程度高的设备。
可以保证设备相对成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根据其需要进行提升和完善。
也可以选择进行升级完善。
灵感度较高的设备,灵感度较高的设备能够帮助其。
接收信号对信号的分散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可以选择一些低能耗污染小的设备,尽可能的去减少噪音或者是其他东西所带来的污染。
1.2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地点的选取应遵循的原则并且在选取上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5G时代通信的基站地点关系着其通信业务的效益。
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那些通信业务较多的地点。
这些地点一般都在商务中心或者是商务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通信业务覆盖面积,并且提升他们的效率,增加其通信业务的经济效益。
而可以因为信号的问题尽量避开大功率无线电的发射中心,一旦移动信号与其他信号变成了交叉覆盖的状态,就难以保证其质量,也会降低其效率,所以这也是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地点的选取原则,可以根据其业务的大小选择建设的数量。
而在原则上,二、基站整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传统4G网络相比,5G网络在传输速率、传输效能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针对整体空间进行布局时,可建立在原有的4G基站基础之上实现定向化拓展,以此来保证数据信息在有效射频范围内,可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率对接。
探析移动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 2 . 3 加 强各 团 队 之 间 的合 作. 提 高基 站 建设 效 率
基 站 的 建 设 处 于 无序 和 重 复 建 设 性 较 高的 状 态之 中 . 大 量 的 重 复 建 设 导 致 了经 济 和 空 间上 的严 重浪 费 。
21 2 ~2 l 3 .
设 必 然 带 来 大 量 的辐 射 , 而 随 着 知 识 的普 及 , 他们也 渐渐的 了
解 了辐射 的 危 害 。 这就 使 得 他 们 对 于 基 站 建 设 而 产 生 了 恐 惧 [ 2 】 童本锋. 探 析移动基站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J ] . 通信设计 与应 用 , 心理 . 从 而 强 烈 抵 触 移 动 通 信 基 站 的 建设 , 甚 至有 的人 通 过 强 2 0 1 5 ( 2 ) : 3 2 3  ̄ 3 2 4 .
同时 由 于基 站 的存 在 . 也 影 响 了周 边 土地 的 开发 利 用 价 值 . 造 视 、 广播、 报刊 、 互联 网等 媒 体 , 及 时 全 面 地 向社 会 各 界 宣传 无
成一 定 的 经济 损 失 。
4 . 1 . 4 审批 过 程 过 于繁 琐 . 政 府 缺 乏 相 关 的 协 调 机 制
4 . 1 . 2 建 设 影 响 周 边 土 地 开 发 价 值
任 何 工 程 的 开展 都 离不 开 团队 的 配合 . 这 种 协 作 不 仅 指 施
工人员的团结互助, 还 包括 运 营 商 、 施 工单 位 和环 保 部 门的 配
合 。施 工 人 员要尽 量减 少施 工 的 次数 。 在 较 少 的施 工 中保 证 施 工 的 效率 , 减 少对 周 围居 民 的影 响 , 换 取 居 民 的理 解 和 支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结课作业论文题目: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备注:包括中间的一些表格没有染上颜色的也要写。
2013年5月25日移动通讯基站最优选址模型背景:移动基站的选址工作是基站前期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通信网络覆盖优化,还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效果、建设进度、后期维护、施工难度等方面。
基站选址中,通常情况下讲 “就高不就低”,是说尽量将基站选在地势较高的场地,以减少铁塔设计高度,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
具体操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要走向极端 随着城市乡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活生产规划用地愈加紧缺,基站的可选择区域越来越小。
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往往把一些原生的、根子上的不足推到工程设计上,设计人员也是无法解决的,采取避开建设不利地段是最根本的选择。
因此,在决策选址用地问题上,必须把基站通信安全放在首位。
在我国移动通信建设正处在新的一轮发展竞争的阶段,“村通工程”、“补点工程”、“季度工程” 时间紧,任务重。
这就要求工程管理、地质勘探、网络设计及土建设计人员,各执其责,密切配合。
综合分析基站建设各种因素,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移动站址,为当地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通信网络。
摘 要本文综合利用多种模型,在资金和备选地址确定的情况下,对手机中继站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求解和优化。
我们首先对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引入了回溯模型、0-1规划模型,为以下问题的解决作了准备。
对于问题一,我们运用两种方法,并用不同的软件求解:方法一:我们引入0-1变量,建立目标函数:覆盖人口最大数=所有被覆盖的社区人口之和,即max ∑==151j j j b p M ,根据题目要求建立约束条件,并用数学软件LINGO很容易解得题目最优解;方法二:联系问题的性质,我们引入了回溯模型,采用迭代加深搜索的思想,可以在满足题目所给条件下搜索到一条到达解空间的路径。
然后,根据所有的路径对应的中继站的建设情况求解出相应的中继站覆盖的人口,然后经过比较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对于问题二,我们同样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只是针对题目要求略微改变目标函数,并用不同的软件求得相同解,最优方案不变,和问题一相同。
关键字:0-1规划 回溯算法 中继站一. 问题重述某手机运营商准备在一个目前尚未覆盖的区域开展业务,计划投资5000万元来建设中继站。
该区域由15个社区组成,有7个位置可以建设中继站,每个中继站只能覆盖有限个社区。
图1是该区域的示意图,每个社区简化为一个多边形,每个可以建设中继站的位置已用黑点标出。
由于地理位置等各种条件的不同,每个位置建设中继站的费用也不同,且覆盖范围也不同。
表1中列出了每个位置建设中继站的费用以及能够覆盖的社区,表2列出了每个社区的人口数。
表1 每个位置建设中继站的费用及所能覆盖的社区表2 每个社区的人口数量问题一:在不超过5000万建设费用的情况下,在何处建设中继站,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的人口;问题二:考虑到中继站出现故障维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所覆盖的社区信号中断等问题,为此对通讯资费进行了调整,规定,仅有一个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通讯资费按正常资费的70%收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的通讯资费按正常收取,针对于5000万元的预算,应该如何建设中继站,才能够使得资费的收入达到最大二.问题分析众所周知手机是通过在地面上建立了大量的无线中继站来传递信号,达到通话目的。
若某手机运营商准备在一个目前尚未覆盖的区域开展业务,则需要考虑中继站的覆盖能力,即某中继站覆盖的那些社区以及社区的人数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中继站网络,最大程度上服务于小区的居民。
小区的覆盖情况用下表来描述。
考虑到有的小区仅仅只有一个中继站覆盖,因此要想实现所有社区的全面覆盖,有些中继站是不能缺少的。
例如,1 号、3 号、6 号、11 号、13 号、14 号社区均只可能有一个中继站覆盖,那么为这些社区服务的中继站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中继站1 号、2 号、4 号、6号、7 号必须要设。
建设这些中继站的费用9+6.5+14.5+13+10.5=53.5>50;此时,仅仅必须建设的中继站的费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要想在实现不超过5000万建设费用的情况下实现对所有社区的覆盖是不可能的。
针对问题一,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建立0-1 规划模型,通过对题目条件和问题的挖掘,列写出规划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我们已经知道了中继站的建立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的社区,只可能竟可能的建设其中的几个中继站,在此约束条件上我们可以采用分支定界法来删除部分的枝叶,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约束,比如人数上的约束,又可以删除一些枝叶这样大大的增加了速度。
具体的思想还要套用回溯法的思想,这样得到了中继站的建立规划,我们就可以根据相应的已知数据进行求解相关的信息,比如花费的资金,所覆盖的社区与人数。
针对问题二,在满足中继站建设成本不超过5000 万元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中继站建设方案,使得运营商的资费收入最高。
我们也采用了两种方法:问题关键在于确定每一个社区用那几个社区覆盖,然后计算根据题目中的“仅有一个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通讯资费按正常资费的70%收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的通讯资费按正常收取”的原则,可以列写出关于资费收入的函数表达式。
运用数学软件lingo最终把满足条件的中继站建设方案对应的资费收入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出最理想的中继站建设方案。
只要在问题一第二种方法程序的运行结果中得到社区的覆盖信息进行判断在求出总的资金。
既利用相应的有效人数与总费用的投入进行判断标准。
三.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3.1模型假设(1)若某社区处在某一中继站覆盖范围内,则该社区中的人口全部被该中继站覆盖;(2)各社区的手机使用率相同;(3)每位手机使用者的通讯资费相同;(4)该区域只存在这一种通信网络;(5)每个中继站覆盖且仅覆盖表1上所列出的覆盖区域;(6)通讯信号不受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7)社区人口保持不变;(8)不考虑手机漫游等情况;(9)每个中继站位置最多只建一个中继站。
四. 模型建立及求解4.1 问题一0—1 整型规划 4.1.1模型建立设i k (7,2,1 =i 表示7个中继站)表述每一个中继站的建设情况。
引入0-1变量,即⎩⎨⎧=个中继站不建设表示第个中继站要建设表示第i i k i ,0,1 k 在此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由于同一个社区可能有多个中继站覆盖,如果覆盖同一社区的中继站都要建设时,那么中继站覆盖的人口就会被重复计算。
故我们将目标转移到社区上,每个社区的被覆盖情况只有两种,要么被覆盖要么不被覆盖,我们也引入0-1变量,即⎩⎨⎧=个社区不被覆盖表示第个社区被覆盖表示第j j b j ,0,1 这样就可避免了对同一社区人口的重复计算。
本问题的目标是使得中继站覆盖的人口尽量多。
根据表1,2,3我们可以得到目标函数:∑==151j j j b p M题目要求建设中继站的费用不超过5000 万元,故约束条件:5071≤∑=i i i k c4.1.2 模型求解:可知模型为:max ∑==151j j j b p M⎪⎪⎪⎪⎪⎪⎪⎪⎪⎩⎪⎪⎪⎪⎪⎪⎪⎪⎪⎨⎧===+========++======+===+===++===+======+===+======+====≤∑=0;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50151576141314137121276511116101063995488543776366455424431332222111171b b k k b b b b k b b k k k b b k bb k k b b k k b b k k k b b k k b b k b b k k b b k k b b k b b k k b b k kk c i i i i 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或回溯算法 4.1.3模型建立回溯模型可以系统的搜索一个问题的所有解或任一解,按深度优先策略,从根节点如图所示就是I 层出发搜索该模型可以搜索至解空间树的任一点时,先判断该首先我们节点是否包含问题的解。
如果肯定不包含,则跳过对以该节点为根的字数的搜索,逐层向其回溯。
否则进入该子树,继续按深度优先策略搜索。
回溯法求问题的所有解时,要回溯到根,且根节点的所有子树都已被搜索便才结束。
在回溯模型中,我们采用了迭代加深搜索的思想。
可以在满足题目所给条件下搜索到一条到达解空间的路径。
然后,根据所有的路径对应的中继站的建设情况求解出相应的中继站覆盖的人口,然后经过比较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如图1)当在I层的时候往左端行驶检验I层点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则同样对II层进行同样的检验,若不满足则退回回I层往右端行驶,进入第II层,接着就这样逐步的搜索下去,知道最后的一层。
在这其中满足的条件是在搜索过程中,需要考虑终止搜索的条件:中继站的建设费用不能超过5000万。
一旦在搜索路径上,发现中继站的建设费用超过5000万,就立即停止对这一搜索路径的进一步搜索。
2)满足了这些条件后得到的数据再进行判断是否满足人数上的约束,若满足则这个就是符合条件的。
4.1.4 模型求解:1)数据准备:定义数组存储每个社区的人数:p=[2,4,13,6,9,4,8,12,10,11,6,14,9,3,6];建设7个中继站所需要的价钱:c =[9 6.5 20 14.5 19 13 10.5];生成中继站的覆盖矩阵:aa=zeros(7,15);a(1,[1,2,4])=1;a(2,[2,3,5])=1;a(3,[4,7,8,10])=1;a(4,[5,6,8,9])=1;a(5,[8,9,12])=1;a(6,[7,10,11,12,15])=1;a(7,[12,13,14,15])=1;即如下面表示:a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0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1 0 0 1 1 0 1 0 0 0 0 0;0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0 0;0 0 0 0 0 0 1 0 0 1 1 1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花费的资金为:l*c'数组中的0-1表示的是中继站对社区的覆盖与否。
2)程序设计:定义location1函数来计算相关的数据,并且函数结果用数组来进行存储,包含各种情况的总资金,总覆盖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