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场地的主题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研究

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研究
李晓鹏 1袁艳艳 2
f 1 . 河南瀚景 园 林规 划设 计有限公 司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2 . 河南万绿 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 司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擅要 :在城 市化进程的脚步不 断加快的今天 ,由于级差地租的作用和城市土地的稀缺 ,人们对城市 中公共游憩空间的需求显得越发 紧张 .游憩功能已成为城市
这种休 闲需求更为明显。而城市游憩用地也
凭借 其舒 适优美 的环境为 人们 提供 了一个 集休 闲、娱乐 、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 。
人们 所追 求 的就 是忙碌生 活 中的一 种惬 意 感 ,这种 感觉首 先通过 优美 的环境 体现 出 来 。景观主义在这里表现得尤为重要 。包括 大地 艺术 在 内的许多美学 模式被人 们提 出 并付诸实践 ,I R g  ̄ T不错 的效果。例如 ,罗
“ 再生 ” 随着 人们 闲 暇时间 的增多及 生 活压力
伯特 ・莫里斯利用矿坑创作 的名为 “ 无题 ” 的露天剧场 ;密歇尔 ・海泽利用伊利诺斯矿 山上 的废渣塑造了五个巨型动物形体 , 称为 “ 古冢 象征雕塑” 。一方 面通过景观生 态学 手段 的处 理改善 了长期 遭受污染 的恶劣环 境 ,包括水质、土壤 、空气等因素 ,我们称 之为 “ 生态再生” ;另一方面独特的工业景 观 的创意过 程还会 改变人 们对 曾经废 弃工 业用地的印象 ,重新接受并融人这个环境 , 我们称之为 “ 精神再 生” 。 三 、总 结 工业废弃地改造 , 不仅是改变一块 污染 重生的土地 。 或保留工业遗迹 以供后人 了 解 工业历史 , 也不单纯是景观 的介入和生态技 术的引入 , 更多是通过包含公共艺术在 内的 综合手法的运用,为这 空间寻找与当下丰 富、多维 的现代生活之阊的持续性关联 。 这 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活 。 将原本失去活力 的工
环境生态恢复案例

城市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已有 495 次阅读2013-4-27 10:57 |城市, 恢复摘要: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利用市夏桥工业遗址公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的必要性。
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场地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可满足该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重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景观设计0 前言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区域大量的土地被废弃、闲置。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破坏生态,影响城市景观,而且也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
城市废弃地是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它的景观改造是每个城市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在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如何通过生态化的景观设计手法改造这些废弃地,使其从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变“废品”为“珍宝”,在不断更新的城市秩序中获得新生,是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1 城市废弃地改造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城市废弃地的首要问题是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破坏,其次便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同时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类型是一个挑战。
景观设计理论与景观生态恢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设计、改造、管理、保护、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对城市废弃地的景观恢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恢复理论包括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恢复生物学潜力。
国外有许多对城市废弃地进行成功改造的项目,例如著名的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就是将一个工业化时期遗留下来的废弃工厂改造成具有历史气息的生态公园,在生态恢复的同时保留了场地的历史特征,将景观与生态很好地结合起来,在那里,废弃的建筑和铁路都成为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
由废弃到景观的重生——以埃姆舍景观公园国际建筑展为例浅析废弃景观设计

整个公园分为四个景 观层面 :一 ,铁轨公园结合高架步 道构成 了公园中的最高层 ,不仅是景区 内部的散步通道 ,还 建立 了各个市区间的联系 ,增强 了开放性空间的功能。二 ,
在 公 园 的 底 层 是 水 景 观 层 ,利 用 废 水 排 放 渠 收集 雨 水 ,雨 水
个 煤 矿 的 电梯 机 房 ,现 在 是 为 儿 童 和 成 人 的互 动 的探 索 的
3综合 区域发展 . 建 筑 展 的核 心任 务 是 在 区域 基 础 上 协调 发 展 ,针 对 性 地
在 鲁 尔 区 的 整 体 重 建 。 其 建 筑 展 的 主 题 是 “ 合 的 区 域 发 综
展 ”和 “ 筑 文 化 ” 。战 略 规划 包 含 以下 4 基 本 要 素 : 建 个
①借助水上公园 ,老艾美溪运河系统 的生态再生 ; ②海滨
见 证 该地 区的 工业 历 史 的 花 园 ;
④ 当地居民可用于各种娱乐活动的公园之间的缓冲区; ⑨作为炼钢厂的高炉 炼工艺和技术史的博物馆保存。 台
6结语 . 埃 姆 舍 公 园建 筑 展 的最 大 特 色 是 巧 妙地 将 旧 有 的工 业 区 改 建 成 公 众 休 闲 、娱 乐 的场 所 ,并 且 尽 可能 地 保 留 了原 有 的 工 业 设 施 , 同时 又 创 造 了独 特 的工 业 景 观 。 这 一 意 义 深 远 的 实践 ,为世 界 上 其他 『I业 区 的改 造树 立 了典范 。 B 现在 城 市 的发 展 不可 避 免 地 把 数 量 巨大 的工 业 废 弃 物 摆 在 我 们 面 前 。废 弃 景 观作 为人 类 发展 及 城 市 化 的伴 生 物 , 已 经 不 能 仅 看 为一 种 问题 , 它 既证 实着 往 昔 的辉 煌 也 为今 天 的 持 续 发 展 提 出 了挑 战 。研 究城 市 化 如 何 优 雅 地 与废 弃 物 共 存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浅谈岐江公园景观改造带来的启示

新 建有 噪声 污染 的工 业项 目, 已存 在 的老项 目要 限时搬
迁。
在 我 国快速 的城 市化 过程 中, 市规划 只 有做 到精 城
心设计 , 确定位 城 市风貌 , 理控 制 城市 土地 , 实加 准 合 切
3 严格城市规划的执行 . 5
强公 众参 与 , 有效 提 高 环境 意 识 , 步 建 立执 行 监 督制 逐
学 院学 报 , 0 7 2 0 E3 凌 . 们 的 城 市 , 们 的 文 化 [] 潇 湘 晨 报 ,0 6 0 — 3 4武 我 我 N. 20—82.
4结束语
一
8 — 9
广东建材 20 年第 1 期 08 2
岐江公 同 的对水 体 的处理 有两 处别 具特 色 的地方 。
有所 不 同。而 改建还 不 如新建 的快 , 就 导致 旧工 业 用 政 府 决定 把 这个 临江 含湖 的 区域 改 建成 供 市 民休 闲的 这
l i 地 的闲置 。面对 这种 闲置 的厂 房 , 多数 的做法 是拆 除或 公 园 。E 粤 中船厂承 载着 一 代人 的记忆 和 骄傲 。 也承 载着 这 炸 掉变 成平 地 。 但是炸 掉 的 同时也 有过 去 的记忆 与历 史 的 印迹 。
Ei l 蒋文生. 我国城市发展 规划存在 的 问题及对 策 [] 内蒙 占科 J.
技与经济,07 2 0
[]王菊仙.我国城 市发展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 2 I .金融学苑, 『
2 0 .( ) 6  ̄ 7 . 04 2:7 2
E3 3 秦宗煌等. 浅论 当前我 国城市规划 中的公众 参与 [] 井 冈山 J.
广东建材 20 年第1 期 08 2
建筑设计与装饰
以鞍钢老旧废弃材料设计主题公园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92 –1 背景鞍山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自改革开放以来,鞍山的重工业发达,特别是工业开发过后,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废料不仅仅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遗留场地及材料是一种资源浪费。
为了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本文对鞍钢遗留的工业材料及场地进行景观设计,并且进行“旧物二次利用”打造工业特色的主题公园。
2 对工业废料加工再“利用”2.1 废弃厂房作为主题公园选址利用原厂区的地理优势,扩大规模,增加绿化面积以满足现代人社会活动需要。
对于原厂区的改造,保持原貌,增加时代的沧桑感。
对于原生产车间的改造,要保持原貌,使不同受众人群都可以感受到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时代感,增加对生产流程的直观感受,对不同层次受众进行科普教育。
加强厂内结构,保证游客和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
2.2 工业废料作为主题公园景观鞍山是中国钢都,铁矿储量丰富,造就了钢铁行业的繁荣。
工业废料包含生产废料、废弃设备、废弃矿石等。
而后工业景观中的构成元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元素,而是以工业遗迹为主体。
所以,园区主题元素应突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特色。
以废弃厂区为中心,将工业废料打造为主题公园的特色景点,形成产品区、设备区、矿石区等,增加主题公园的功能性和游客的人性化体验。
游客通过分区体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后工业景观魅力。
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工业废料,使其达到二次利用。
设置简单生产线,让人们在厂区内可以自己动手生产一些工业产品,让人们动手的同时,更加了解当时的工业生产流程。
2.3 LED大屏幕展现后工业景观魅力通过园区主要LED大屏的介绍,游客初步了解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后工业景观设计特点。
同时园区内各个分区悬挂LED大屏幕,通过动画和人声的双重结合,介绍当时生产环境以及工艺流程,给游客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在不同分区场景下,游客体验不同的景观,保持对后工业景观的新鲜感。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精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摘要:秉承工业景观,传达历史信息的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新方法,带来了新的景观形式。
文章总结了工业废弃地产生的背景、论述了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的思想、设计手法、意义与启示。
关键字:风景园林;工业废弃地;工业之后的景观;景观设计;改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在从城市中向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园林景观早已有之,绍兴的东湖是将采石基址改建为山水园林的范例。
在西方,较早的实例有1863年建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它将一座废弃的石灰石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造为风景式园林。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运动的高涨,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与改造项目逐渐增多。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和生物技术的成果,也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保证。
1972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它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美学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20世纪90年代,尝试用景观设计的手法,来处理这种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但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衰败了的工业景观的设计作品,更是大量出现。
设计师运用了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手段,以达到工业废弃地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秉承工业景观的基础上,将衰败的工业废弃场地,改造成为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
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方案

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方案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旨在将废弃的乐园重新规划、改造,打造成为一个新的儿童乐园,提供儿童们一个安全、愉快的游乐场所。
项目包括规划设计、土地平整、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一系列工程。
2. 规划设计乐园面积约2000平方米,根据实地调查及市场调研,设计师团队提出了几个改造方案。
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为“梦幻森林主题乐园”,通过绿植的种植、彩色装饰等设计手法,打造出一个充满童话色彩、富有探险精神的乐园。
3. 土地平整根据设计方案,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清理乱石杂草,确保场地整洁、安全。
此外,还需要重新铺设人行道,设置防护栏,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
4. 设施建设新乐园的设施建设将充分考虑安全性及可玩性。
主要包括滑滑梯、攀登设施、跷跷板、秋千等传统游乐设施,同时还将引入一些创新的游乐设备,例如充气城堡、水上游乐设施等,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5. 绿化美化乐园的绿化将成为重点工程之一。
我们将栽种一批耐荫、抗寒的绿色植物,架设攀爬架、绑架、挂篮等,打造成一个绿荫环绕的梦幻森林。
6. 安全防护乐园的安全防护设施将是保障游客的安全与健康的前提。
我们将设置安全网、警示标识、防撞垫等设施,并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巡查,保障游客的安全。
7. 环境卫生乐园的环境卫生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游乐体验。
我们将设置定期清理保洁计划,确保乐园的环境清洁整洁。
8.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的设置将使得夜间游客也可以安全地游玩。
我们将在乐园内设置路灯、装饰灯,提升夜间乐园的观赏性,确保游客的游乐安全。
9. 管理运营乐园的管理运营将重点考虑游客的体验,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吸引游客,增加乐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还将建立健全乐园的规章管理制度,确保乐园的管理运营能持续健康发展。
10. 成本预算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的成本预算主要包括土地平整费用、设施建设费用、绿化美化费用、安全防护设施费用、环境卫生费用、照明系统费用、管理运营费用等方面。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近年来,景观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崭露头角。
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手法,打造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项目。
本文将以几个项目成功案例为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希望能为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城市公园这个城市公园位于某个大都市的市中心,原本是一片废弃的空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深入研究和调查,了解到该地区缺乏休闲娱乐场所,于是决定将这片空地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公园。
设计师首先在规划方面充分考虑了人流量和功能需求,将空地分成多个区域,并设置了不同的设施和景观,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公园内有葱郁的花坛、宽敞的草地、供人休息的凉亭,还有供孩子们玩耍的儿童游乐区。
公园的设计既具有美观性,又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因此在开放后迅速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
案例二:企业园区这个企业园区位于某个工业城市的郊区,面积较大,环境枯燥单调。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企业的特殊需求,既要满足职工的日常办公需求,又要提供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设计师通过布置多样的植被和景观元素,使整个园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了各种草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绿色屏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减少了噪音和尾气的污染。
此外,设计师还在园区内设置了休闲娱乐设施和运动场地,为职工提供了一个放松和锻炼的场所。
通过景观设计师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企业园区得到了很好的改造和提升,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度假村这个度假村位于某个海滨城市的风景区,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旅游市场的调研,确定了度假村的主题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设计中,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将度假村融入了自然之中。
度假村内设有别致的木屋、私人泳池、花园和步道,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设计师还在度假村周边种植了丰富多样的植被,并在一侧建造了一个观景台,供游客欣赏海景。
度假村开业后,受到了旅游者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了该地区的一大旅游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弃场地的主题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作者:李园园王庆斌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12期摘要:由于当今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而那些跟不上发展脚步的城市废弃地的闲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建设美好城市的绊脚石。
将这些废弃场地根据“变废为宝”的准则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改造,为城市环保发展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本文将选取了郑州市西三环附近废弃铁路为例,结合世界范围内废弃铁路的主题公园改造的成功案例,为城市废弃场地的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废弃铁路;改造设计;主题公园1 城市废弃场地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区域不断向外扩张。
于是遗留在城市中心的许多旧式工厂等工业废弃地,占据城市的中心良好的地理优势却被闲置一旁,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拆除重建,不仅资源耗费巨大,而且将很难保留这些与历史息息相关的城市发展的见证。
在重建的过程中更是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和人文历史等等,耗时耗力。
因此,早先一步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已经早先一步对于这个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
其中较早的事例就有法国于1863年建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
它将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成成了优美的风景式园林。
2 城市废弃铁路的改造由于中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的翻新建设如火如荼,表现最明显和力度最大的就是城中村的拆迁和重建。
还有像其他的废旧工厂的废弃利用和重新建设也并不少见。
像废弃地和废旧工厂等明显场地的重新规划建设不在少数,而中国的废弃铁路的重新建设却为数不多。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经过对比研究总结出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将其制成表格如下表1。
表1 国内外成功案例项目介绍图片纽约高线公园高线公园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
原是一个铁路货运专用线,曾一度面临拆除的危险。
在纽约FHL组织的大力保护下,保留了高线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成为国际上设计和旧物重建的典范。
美国伯明翰市铁路公园这个铁路公园是为了纪念伯明翰市11条废弃的铁路线对城市所做出的贡献。
其前身是一个废旧的仓库和制砖厂。
这个公园里坐落一架铁路高架桥将城市分成两半,而湖泊与溪流构成了公园场地的新地貌。
高低起伏的土丘创造一个“铁路沿线”公园,使游览者仿佛置身在铁路运输的前线。
厦门铁路文化公园作为鹰厦铁路延伸线,这段老铁路荒废多年,它虽然被人们淡忘,但某种程度上也保留了厦门交通发展的最初记忆,有着悠久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2011年厦门市政府把它建设成一条供市民娱乐休闲、健身的带状公园,打造成一张品味厦门、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
3 郑州市西三环废弃铁路现状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位于全省前茅,城市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必然就会有许多原来陈旧的设施和场地遭弃之不用。
郑州市西三环铁路沿线位于郑州市中心向西8公里左右。
北接陇海主要铁路干线,南至郑州市颍河港湾,全长3.5公里。
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南陈武寨村、后牛庄等居民社区,同时与新开通的郑州市地铁一号线相互交错,地理位置优越。
(1)影响现有交通。
此段铁路由北向南依次贯穿郑州市建设西路、中原中路、陇海西路等郑州市主要交通道路,影响主要车流人流的通过。
居民每天通过马路需要通过铁路,为居民的生活产生极大的不方便。
无论是过往的行人、自行车还是汽车在经过时都要明显减速,十分不方便,事故频繁发生。
(2)破坏环境卫生。
铁路沿线东西两侧分布有废品回收站。
回收站的主人把收回的废品全部堆积在回收站周围也就是铁路两旁,曾经的繁华整洁如今几乎变成垃圾场。
由于铁路经过村庄,有些沿线距离居民楼不到1米。
不仅影响城市卫生和美观,更加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环境卫生和绿化整洁。
(3)浪费空间资源。
曾经的铁路运输要道现如今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废弃地带。
铁路周围空间不仅仅包括横向的道路空间,还包含有竖向的绿化空间等等。
而如今铁路遭到废弃,沿线的空间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与城市整体空间规划不协调,破坏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
(4)违章建筑遍布。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严格的管理,铁路沿线周围违章建筑居多,现在仍存有许多临时建筑,违章建筑,棚户等等,有的甚至建在铁轨上。
不仅仅影响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更加影响城市形象,与建设绿色郑州,文明郑州,美丽郑州的目标不符。
4 废弃铁路改造为主题公园的可行性(1)交通便利,人流密集。
此项目位于郑州市中心向西8公里左右,附近有诸多村庄以及社区,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南陈武寨村、后牛庄、柿园村等等村庄,陈五园景湾、豫花园、颍河港湾等居民社区。
社区以及村庄内人口众多,人流量大。
特别是村庄内老年人居多,需要类似公园的场所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身体健康。
更有郑州市财经学校,中原工学院等高等院校,主题公园建成后可供大学生考察探究以及放松。
(2)修建设施,利民便民。
主题公园建成后必带有许多公共活动娱乐设施,有利于居民强身健体,方便居民生活。
人口老龄化与性别比例失衡是我国目前所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提高国民的身心素质,达到服务人民,美化城市的目的。
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项目基地附近由于过往车辆较多而绿化较少,使得环境质量特别差,漫天尘土,行人出门都要戴口罩,十分不利于居民身体健康,有悖于创建绿色郑州的方向。
长达8公里的主题公园建成后,将大大增加绿化面积,有效改善局部小气候。
为建设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增加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公园是以铁路为主题建造的兼具游览性质的小游园,将在公园内开设多个展厅,详细介绍郑州市铁路文化以及历史,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味,相应的建设以铁路文化为主题的餐馆、旅店,销售与铁路文化相关的图书、纪念品等等,有效促进郑州市旅游业的发展,促进郑州市经济增长。
(4)宣扬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形象。
主题公园的建设,还是郑州市铁路文化宣扬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在主题公园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图片、文字、影片等等,向人们展示并且详细介绍和郑州铁路相关的文化事件如二七大罢工等,让人们从各个方面了解铁路文化,了解郑州。
为创建特色郑州,提升城市形象与特色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5 铁路公园的景观改造设计内容(1)布局结构。
根据场地基本情况,由于基地原本是铁路道路,整体构造成线性蜿蜒。
因此,将场地改造为具有慢行系统的城市绿道公园。
引进绿道概念,以老陈塘铁路沿线为轴线,集绿色,自然,生态,休闲,健康于一体,建设城市的“绿色走廊”。
利用现已废弃的铁路沿线进行景观设计。
充分利用废弃铁路的可再造空间,保留原始铁路沿线场地记忆,强调舒适慢行的构思理念,营造景色优美的流动空间。
(2)公共设施。
将公园内的各种基础设施设计都以与铁路相关的为主要设计元素。
例如,将休息亭设计成为火车站候车厅的形式;垃圾桶设计成火车头的形式,盖盖时会发出火车的轰鸣声;室外长凳设计成火车上座椅的样子,坐上去仿佛坐上了火车;路灯采用火车站常用的路灯形式,夜晚发出温暖的昏黄色的光;导示牌统一采用火车皮的绿色;截取一小段火车铁轨并安装观光游行车,既能让游客重新体验坐火车的感觉,又可以沿途观光公园内美景,更可以制造一片人工湖,上面漂行着各式各样老式火车外形的船只,真正让公园成为集游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3)道路系统。
公园内的道路系统采取“中心为主,两侧为辅”的道路形式。
由于主题公园本身提倡绿色、生态、休闲与健康慢行。
公园内的主道路就是以铁路为中心的道路,铁轨旁边设置慢行道路系统。
游客同样可以体验直接在铁轨上走路的乐趣。
主道路的两侧则开辟众多小路呈不规则样式,游客可以随意行走不受限制。
当然每条小路都可以通往主道路。
(4)种植绿化。
主题公园内的绿化主要以绿色为基调。
高大树木均采用郑州市本地常见的行道树品种如杨树、法国梧桐、国槐等,并成列状种植,仿佛坐在列车上看到旁边急闪而过的行道树。
植物种植方面注重发挥植物的自然特性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植物品种的选择上最好多选用本土植物、易于成活,也可以少量引进外地稀缺植物供游客观赏。
注重植物造景的营造,并与公园内道路、景色等配合协调,符合公园主题文化,正确处理好功能和景观的关系。
(5)商业区域。
在公园入口处或者公园中心建设一个商业区域,包括基础设施餐厅、茶室、摄影、物品存寄处等,还可以设立自行车租借处,游客可以骑自行车骑行于公园内,一边骑行一边欣赏园内风景,感受更多乐趣。
不仅仅满足游客的需求,更可以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还可以举办各式各样与铁路文化有关的展览,展览可以包括各种历史资料,遗留下来的历史物品,保留下的影像和文字等等。
搭建舞台举行文娱活动,如舞蹈、戏剧、演义等的表演以及游客的自语活动等等。
6 总结“变废为宝”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然而要充分理解其含义并好好运用,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将废弃铁路改建成铁路文化主题公园,就是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最好应用与证明。
本案借鉴国内外成功先例,将原本废弃无用影响环境的铁路改建成为主题公园,并由此而产生并发展/衍生出以铁路文化怀旧为主题的旅游业并客观地总结出其可行性。
为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可贵的借鉴经验。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文明郑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1] 李涛.从废弃的高架铁路到纽约市民的公共大阳台[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36-38.[2] 刘沁伟.美国伯明翰市铁路公园[J].风景园林,2013(02):112-116.[3] 姚乐嘉.从工业废弃地到艺术产业区[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4-6.[4] 张绍华.变“废路”为“绿宝”[J].陈市规划,1999,23(04):48-50.[5] 徐健.哈尔滨市废气铁路用地状况分析及景观设计途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6] 郑剑艺,吴明志,郭章煜.基于景观介质理论的废弃铁路沿线城市更新设计探索[J].城市规划·园林景观,2012(10):117-121.作者简介:李园园(1990—),女,河南宝丰人,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读硕士,建筑学专业。
王庆斌(1970—),男,河南罗山人,博士,教授,先后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分别获得设计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河南省书画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学科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设计学,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