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题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题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结合图回答1~2题: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B.恒星、小行星、流星C.星云、恒星、行星D.恒星、行星、小行星2.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恒星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4.甲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它()A.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天体M可能是()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A.②⑥B.④⑤C.③⑦D.①④6.图中箭头显示了()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随意性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如图)。

“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南北回归线度数约为23°59′),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

据图回答7~8题:7.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A.表面均温更高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D.大气层更厚8.在“第二行星家园”上()①质量适中,有大气层②存在热带和寒带③自转周期适中④已经发现有生命的存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据此回答9~10题:9.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10.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C.只要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就有利于生命形成和发展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火星冲日”是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奇观。

最新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最新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4第一章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

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

据此回答1~3题。

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A.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B.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D.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答案:A解析:由于“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所以“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

太阳耀斑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2014年与1977年相差37年;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

2.目前,“旅行者”1号应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C解析:“旅行者”1号虽飞出了太阳系,但目前还位于银河系。

3.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答案:B解析: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可能存在液态的水,因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下面图甲为1940~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数年均值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在两极地区形成极光C.产生“磁暴”D.诱发自然灾害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当太阳黑子数增多时,地磁活动增强,两者变化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产生“磁暴”。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课后习题 第一章测评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课后习题 第一章测评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半球俯视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②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与a点自转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①b ②c ③d ④e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a、b、c、d四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B.d>c>b>aC.a>c>b>dD.d>b>c>a1题,据图中经度的递变可知,东经度数增加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所以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②③正确,故C正确。

第2题,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均相等。

据图可知,e点位于极点,故C正确。

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据图可知,a、b、c、d四点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d,故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

故A 正确。

2.C3.A下图中,阴影部分为28日,非阴影部分为29日,涂黑部分表示极夜范围,站在A处看北极星的仰角为70°。

读图,完成4~5题。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0°N,60°E)B.(0°,120°W)C.(20°S,60°E)D.(20°S,120°W)5.北京时间是( )A.29日4:00B.29日16:00C.28日4:00D.28日16:004题,北极星的仰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故A处纬度为70°N,70°N 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新一天从0:00开始,图中阴影右侧经线地方时为29日0:00,阴影左侧经线为180°经线,故0:00所在经线为120°W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经度为60°E,C正确。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后练习含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后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一日内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间的角度是不断变化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一日内该角度与太阳辐射强度的逐时变化,图中角度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城市可能是()A.成都B.西安C.上海D.拉萨2.当该城市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达最大时,当地地方时大约为()A.10时B.11时C.12时D.13时3.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该城市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应当()A.夏季升高B.冬季升高C.春季升高D.秋季降低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太阳黑子出现在()A.①层B.②层C.③层D.太阳内部5.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1957年B.1975年C.1985年D.1995年太阳不像地球,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不过通常太阳两极的磁性是不同的,并且在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大约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两极磁性会发生转换。

这种转换并不会给地球带来显著的直接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而导致()A.极夜现象B.降水增多C.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现象D.耀斑7.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磁力混乱相关的是()A.候鸟迁徙迷途B.旱涝灾害频发C.有线电视转播中断D.竹林开花死亡8.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周期为12年B.影响有线电短波通讯C.会使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D.和地球上的一些地震、水旱灾害无关9.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B.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C.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光D.森林大面积减少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

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

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余下的电能送入电网。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A.太平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非常吻合
B.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非常吻合
D.珠穆朗玛峰逐年在增高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0.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
11.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6.下列有关莫霍界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为岩石圈
B.莫霍界面在陆地下约17千米处
C.地震波通过时,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D.莫霍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7.下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下面小题。
16.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17.儿歌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27.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2)据图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3)A区域主体在四川盆地,分析该区域年太阳辐射较少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28.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2018年5月9日出现的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位于同一直线上)。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A.土星B.水星C.火星D.天王星2.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A.同向性B.近圆性C.共面性D.安全性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3~4题。

3.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A.木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A.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B.该行星上有厚厚的大气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D.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读表,完成5~6题。

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地球 1.00 1.01年23时56分火星0.110.15 1.9年24时37分5.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美国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相当②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温度比较适宜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是()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2016年10月9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370km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一章测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一章测评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月31日晚,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

因为这是一个月全食+“蓝月亮”+“超级月亮”的组合亮相,天空中出现150年来的首次“超级蓝色月全食”。

据此完成第1~2题。

1.“超级月亮”属于( )A.星云B.恒星C.行星D.卫星2.“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1题,“超级月亮”就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故选D项。

第2题,“超级月亮”即月球,处于地月系,地月系处于太阳系,太阳系处于银河系,银河系处于可观测宇宙,因此“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

2.A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科学家认为M行星上极有可能存在生物,原因是(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质量和体积适当③有卫星绕转④不停绕日公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M与N组成一个天体系统,与该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3题,根据行星的轨道位置可知,M为火星,该行星距离太阳远近适中,质量和体积与地球近似,故①②正确;有卫星绕转和绕日公转不是生命存在所需的条件,故③④错误。

第4题,M属于行星,N属于卫星,M与N组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级别相同,故A项正确。

4.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测器搭载的高分辨率照相机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有关火星大气的宝贵数据。

据此完成第5~7题。

5.火星在太阳系示意图(局部)中的位置是( )A.aB.bC.cD.d6.进入火星轨道的火星探测器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可观测宇宙④银河系⑤河外星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7.火星探测器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A.大气和云雾B.山脉和平原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D.液态水和有机物5题,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示意图中c表示火星,位于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课时练习题(一)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图1含义的是()A.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B.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C.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D.①地月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图12.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A.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B.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C.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创造条件。

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3.下列有关黑子和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耀斑的爆发密切相关。

B.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黑子变化具有周期性,周期为10年。

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5.关于人类目前观察到的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称为“可见宇宙”B、半径约150亿光年C、最远约9. 408 1012千米D、总星系6.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A、木星和地球B、木星和天王星C、金星和海王星D、火星和土星7.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水星B、金星C、太阳D、月球8.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9.下列行星上的一年都比地球上的一年短的是()A、火星和水星B、水星和金星C、土星和火星D、海王星和冥王星10.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①②③④C、有昼夜更替现象D、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大11.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星及其卫星组成的土卫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B、河外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C、太阳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D、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河外星系12.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四选一”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2006年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2.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3.太阳活动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对气候产生影响 B.产生磁暴
C.在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 D.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太阳耀斑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
A.1恒星年 B.11年 C.28年 D.76年
5.古登堡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6.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上地幔 C.内核 D.下地幔
7.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8.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如果图中B为地球,则A代表
A.木星 B.太阳 C.金星 D.火星
11.在宇宙的所有天体中,月球属于
A.恒星 B.星云 C.卫星 D.行星
12、地球自转速度是:
A.角速度处处相等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线速度处处相等 D.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
B.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
D.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14、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日出时间相同 B.自转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1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与夜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16、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北京(东八区)时间应为: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
17、以下属于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春分—秋分 B.夏至—冬至 C.秋分—春分 D.秋分—夏至18、下列地理现象只符合赤道情况的是:
A.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B.终年昼夜等长
C.一年中太阳有一次直射 D.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为90度
19、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20、以下有关小行星带的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B.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C.位于木星与土星之间 D.位于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2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常数 D.黑子和耀斑
2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24、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圈上一定是极夜B、南半球一定昼长夜短
C、地球一定位于近日点上D、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25、北京和重庆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重庆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重庆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26、关于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120°E地方时
D.北京的地方时
27.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
C.一个太阳日
D.23时56分4秒
28.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29、某天文台于3月21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A、19时3分56秒
B、19时56分4秒
C、20时
D、20时3分56秒
30、已知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º19¹,且与兰州地方时差为49分44秒,则可推知兰州的地理经度为东经
A、111º52¹
B、153º10¹
C、103º34¹
D、128º54¹
第二卷非选择题(40分)
二、综合题
3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
依靠。

(2)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
称:
①界面;
②界面;
③曲线代表波;④曲线代表波。

(3)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
B ;
C 。

32、读右面天体系统图,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方框中的内容(填文字):(10分)
33、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画出晨昏线,在夜半球画上斜线,并将出现极夜的地区涂黑。

(2)AB处的平面叫平面。

(3)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

(4)此日为我们北半球的(节气),日期是月日。

(5)此刻太阳高度为零的地点在。

(6)这天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7)这天全球的昼夜情况:北半球各纬度昼夜长短状况:;
赤道上;南半球各纬度昼夜长短状况:;
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1-5 BBBBB 6-10 BDBBB 11-15 CBDCC 16-20 BABDB 21-25 ABBBC 26-30 DCCBC
31、(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横波;
(3)外核、地幔、地壳;
32、
33、(1)如右图:
(2)赤道;(3)23°26'N;(4)夏至、6月22日;
(5)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的维度地带(或者是南寒带)(6)北回归线及以北;
(7)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南极圈及其以内、北极圈及其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