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内容
1、节能设计原则
(1)选择能源节约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传输热量、保持室内温
度恒定,以及具有良好的声学和空气隔热性能,减少能源对外放热的程度;
(2)采用有效的太阳能利用方案,采用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替
代传统能源,以减少能源消耗;
(3)采用节能建筑设计,选择合适的布局,使建筑的结构、窗户、
墙体等元素共同造就一个节能的整体,同时注重室内舒适度,通过适当的
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量调节室内环境;
(4)节能设备的使用,通过安装节能设备,如节能空调、节能型电器、低热散失系统、热泵、光伏等,以及采用低温回热系统,有效节省能源。

2、节能窗户的优势
节能窗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窗户表面具有很好的一次内反射抵抗能力,能够有效抵抗辐射热,有效地阻挡热量流失,使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更加稳定;
(2)窗户表面采用特殊的材料,可以把太阳辐射的光能转换为可见
光线,使建筑内更明亮,节省电力;。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建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热点。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建筑设计、材料选用、设备配置等方面。

本文将从建筑物节能设计的角度,介绍建筑物节能设计的要求。

1. 建筑形态设计建筑物的形态设计对节能有重要影响,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和热桥,减少与外界能量的交换,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可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减少冷热桥出现,避免建筑形态过于复杂导致能量流动不畅。

2. 外墙保温设计外墙保温是建筑物节能设计中的重点。

应选择保温材料,并合理设置保温层,以减少外界冷热对建筑物的影响。

外墙保温设计应遵循适当的保温厚度和保温性能的要求,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

3. 采光与照明设计建筑物的采光与照明设计也是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

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可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窗户设计、天窗设置等方式实现。

同时,建筑照明灯具的选择也应具备节能性能,如LED灯具等。

4. 空调系统设计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耗。

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和建筑用途,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并进行节能设计。

可采用新风系统、能量回收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

5. 电力与能源管理合理的电力与能源管理是建筑物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合理配置电力设备,并制定科学的能源管理方案。

通过使用高效节能设备、智能电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6. 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决定建筑物节能性能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符合节能要求的环保材料,并进行合理配置。

比如使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能量损耗。

7. 适应自然环境建筑物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物的不同朝向,也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总之,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涉及建筑形态设计、外墙保温设计、采光与照明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电力与能源管理、建筑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专篇
在建筑工程领域,节能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减少建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方法和实施步骤。

1. 热量传递控制:建筑的外墙、屋顶和地板应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减少热能的传递。

此外,采用双层窗户、隔热门窗以及有效利用窗帘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热能的损失。

2. 照明系统优化: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和感
应开关,并结合自然采光,合理安排室内布局,减少能源的使用。

另外,也可以安装光敏感应器,根据室内环境的亮度调整照明的亮度和开关。

3.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包括通风、供暖和制冷等。

利用自然通风、地源热泵或太阳能热水系统等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同时,合理设计管道和设备布局,减少能源的损失。

4.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如绿色建筑材料、低辐射玻璃等,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结合人员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合理控制建筑物的能源使用,实现节能减
排的目标。

总之,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合理选材、高效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降低环境的负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节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向,为我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和环保的生活空间。

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于建筑物的能源效益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营成本,建筑物节能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包括建筑外观、建筑材料、采光、供暖与通风、能源系统等方面。

一、建筑外观设计标准建筑外观设计是建筑物节能的第一步。

合理的外观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在设计建筑外观时,应考虑以下要点:1. 外墙保温:采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增加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减少热量的传递和损失。

2. 外墙色彩选择:浅色外墙具有反射阳光的特性,减少热量吸收,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

3. 采用可再生材料:选用可再生材料作为建筑外墙、地板等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二、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标准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物节能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相关的设计标准:1. 选择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墙体、屋顶以及地板等结构部件的材料应选择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减少热量传递。

2. 使用双层窗户:使用双层窗户能够降低热量的传递和损失,并且具有噪音隔离的功能。

3.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和冷却系统,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4.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合理设计通风系统能够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减少空调的使用。

三、采光设计标准充足的自然采光是建筑物节能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电力的使用,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以下是相关的设计标准:1. 增加窗户面积:合理增加建筑物的窗户面积,提高室内的光照亮度,降低照明能耗。

2. 采用遮阳措施:通过设置遮阳板或者百叶窗等装饰物,阻挡阳光直射,避免室内过度受热。

3. 利用光管或反射板等技术:在室内采用光管或者反射板等技术,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减少照明的使用。

四、供暖与通风设计标准供暖和通风是建筑物节能的重要考虑因素,下面是相应的设计标准:1. 选择高效供暖系统:选择高效的供暖系统,如地源热泵、太阳能加热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消耗。

节能设计方案

节能设计方案

节能设计方案一、建筑节能设计建筑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因此建筑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一)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日照规律。

尽量使建筑物朝向正南或南偏东、南偏西一定角度,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冬季阳光和夏季自然通风,减少空调和采暖的需求。

同时,合理规划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避免遮挡阳光和影响通风。

(二)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聚苯板、聚氨酯等,对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门窗进行保温处理。

增加墙体和屋顶的厚度,提高隔热性能,减少热量传递。

选用节能型门窗,如双层中空玻璃门窗,提高窗户的气密性能,减少热量散失和冷空气渗透。

(三)优化建筑通风系统设计合理的自然通风系统,利用风压和热压原理,促进室内空气流通。

在建筑中设置通风口、风道和通风窗等设施,提高通风效果。

在需要时,结合机械通风系统,如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通风能耗。

(四)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等设备,为建筑提供热水和部分电力。

利用地源热泵系统,从地下获取热能或冷能,用于采暖和制冷。

二、工业节能设计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巨大,节能潜力也很大。

(一)优化生产工艺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能耗较高的环节,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替代间歇式生产工艺,减少设备启停次数,降低能耗。

(二)合理选择能源类型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合理选择能源类型。

优先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能源的使用。

对于需要高温加热的工艺,可以考虑采用电加热、微波加热等高效的加热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的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制定能源消耗指标,对各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进行严格控制。

通过能源审计,发现能源浪费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建筑工程节能方案包括哪些

建筑工程节能方案包括哪些

建筑工程节能方案包括哪些一、建筑工程节能设计1. 可持续建筑设计可持续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等方面,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建筑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建筑布局和形态,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对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能耗。

(2)选用环保、节能、可再生材料,减少建筑对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采用节能设计理念,包括建筑外墙保温、节能玻璃、高效照明、节能型电梯等措施,减少建筑能耗。

2. 建筑透光性设计建筑透光性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建筑透光性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合理设置采光窗、天窗、落地窗等透光设施,增加室内自然光的利用。

(2)选用透光性好的建筑材料,如玻璃、石材等,增加室内自然光线的穿透。

(3)采用智能调光系统,根据室内光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实现节能目的。

3. 建筑节能供暖与制冷系统设计建筑供暖与制冷系统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设置供暖与制冷设施,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供暖与制冷系统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选择节能型供暖与制冷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提高系统效率。

(2)优化供暖与制冷系统的管道布局、设备排列等,减少能源损耗。

(3)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供暖与制冷设备,实现节能目的。

4. 建筑节能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建筑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设置通风与空调设施,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能耗。

建筑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排风口设置等,增加室内新风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选择节能型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空气换气机等,减少空调能耗。

(3)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与空调设备,实现节能目的。

5. 建筑节能照明系统设计建筑照明系统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以提高室内照明效果,降低能耗。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能源资源的紧缺,建筑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有效的技术手段,使建筑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意义建筑节能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能源资源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建筑节能设计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

2.减少环境污染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

而建筑节能设计以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可以减少排放污染物,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3.改善室内环境建筑节能设计要求采用科学的通风、采光和空气净化等手段,能够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建筑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二、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和措施为了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采取相应的措施:1. 综合利用设计综合利用设计是指在设计建筑物时,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形式、布局、朝向、用途等各个因素,合理规划建筑的功能布局,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2. 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合适的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可以减少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3. 优化采光设计采光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合理安排建筑的朝向、窗户的位置和窗户的设计等因素,可以有效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能源。

4. 推广使用先进技术设备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太阳能供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供暖和供冷的能源消耗。

5. 合理规划建筑的风道系统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合理规划建筑的风道系统,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效果,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6. 科学使用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减少材料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版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版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版一、建筑外部设计1.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选择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散失。

2.优化建筑形态:合理设计建筑的形状,减少表面积,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

3.考虑自然通风:合理设计建筑的通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气流,减少机械通风的能耗。

4.选择高效的外部遮阳措施:采用窗户遮阳、阳光控制系统等技术,减少夏季阳光直射建筑物内部,降低空调能源消耗。

二、建筑内部设计1.考虑采光设计:合理设置门窗位置和尺寸,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

2.优化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建筑内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建筑对能源的依赖。

3.选择节能灯具:采用LED照明等节能灯具,降低照明能耗。

4.节能电器的使用:选择节能型电器设备,减少电器的能耗。

三、建筑系统设计1.加强建筑隔热: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加强建筑隔热层的施工,减少冷热交换,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采用高效供暖与制冷系统:选择高效节能的供暖与制冷设备,优化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减少能源的消耗。

3.循环水利用系统:采用节水设备,增加循环水利用系统,减少用水量,并对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等,加强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建筑节能管理1.建立建筑节能评估制度:建立评估体系,及时评估建筑节能的效果,为节能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2.建筑节能技术培训: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的节能技术培训,提高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

3.进行建筑节能监测:建立监测系统,对建筑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节能问题。

4.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对建筑节能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热冬暖地区:最 冷月平均温度10 ℃;最热月平均温 度25∽29 ℃
温和地区:最冷月 平均温度0∽13℃; 最热月平均温度 18∽25℃
采暖空调需求量大
建筑节能的主要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满足规定性指标的热工设计
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 控制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 中庭的通风 外窗的的通风和气密性
1、屋面的热工设计
居住建筑屋面: K≤ 1.0 w/㎡ ·k, D ≥3.0 K≤ 0.8 w/㎡ ·k, D ≥2.5
屋面保温的形式
正置式保温屋面
保温层设在防水层之下
倒置式保温屋面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
我国气候和采暖空调需求
严寒:采暖为主;
寒冷:采暖为主,也需空调; 夏热冬冷:空调、采暖; 夏热冬暖:空调为主
分区指标
严寒地区:最冷月 平均温度≤-10℃
寒冷地区:最冷月 平均温度0∽-10℃
夏热冬冷地区:最 冷月平均温度 0∽10℃;最热月平 均温度25∽30 ℃
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在冬季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来取暖, 多获得热量和减少热损耗;
夏季最大限度减少得热并利用自然能 降温、冷却,以达到节能目的。
目标:节能50% ,节能65%
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
节能设计
规定性指标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
建筑的热工设计
暖通空调设计
设计建筑物
参照建筑物
围护结构的能耗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冬季建筑能耗构成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外窗(透明幕墙)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透明屋顶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和面积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 窗墙面积比和可见光透射比 权衡判断
围护结构的规定性指标
屋面的传热系数:K≤ 0.7 w/㎡ ·k 外墙的传热系数:Km≤ 1.0 w/㎡ ·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屋面 6%
窗户 34%
空气渗 透30%
外墙 20%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夏季建筑能耗构成
太阳辐射 50%
屋面 10%
窗户 10%
空气渗 透10%
外墙 20%
居住建筑节能的规定性指标
体形系数 外窗传热系数 外门窗气密性 围护结构各部分传热系数和热惰性 节能综合指标
体形系数的规定
条式建筑:≤0.35 点式建筑:≤0.4
K≤ 1.0 w/㎡ ·k
外窗(透明幕墙)的规定性指标
窗墙面积比≤ 0.2,K ≤ 4.7 w/㎡ ·k , 0.2<窗墙面积比≤ 0.3,K ≤ 3.5 w/㎡ ·k ,
遮阳系数SC ≤0.55 0.3<窗墙面积比≤ 0.4,K ≤ 3.0 w/㎡ ·k ,
遮阳系数SC ≤0.50 /0.6(北向) 0.4<窗墙面积比≤ 0.5,K ≤ 2.8w/㎡ ·k ,
保温层设在防水层之上,保温材料必须选择挤 塑聚苯板
正置式
倒置式
常用的屋面保温材料
膨胀聚苯板(EPS) 挤塑聚苯板(XPS) 聚氨酯泡沫塑料
屋面热工计算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K=1/R0=1/ (Ri+R+Re) 内表面换热阻Re=0.04㎡K/W 外表面换热阻Ri=0.11 ㎡K/W 平屋面找坡层的计算厚 Nhomakorabea取最小厚度
常用找坡层的R和D值
找坡层材料
① 陶粒砼
材料参数
找坡层厚度 40(i=2%)
λc s c R D
0.89
11.1
0.04 5
0.5
② 1∶8水泥加气砼 0.36 5.64 0.11 0.63
③ 憎水膨胀珍珠岩 0.11 1.86 0.36 0.68
常用的平屋面做法(居住建筑)
40厚细石钢筋砼面层 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 25厚挤塑聚苯板(XPS) 防水层 20厚1:3水泥砂浆 憎水珍珠岩找坡最薄处40厚 120厚钢筋砼屋面板
常用的屋面材料的物理性能
材料
细石钢砼 钢砼屋面板 水泥砂浆 挤塑聚苯板
(XPS)
层厚 (mm)
40 120 20 25 35
导热系数 W/(m·k)
1.74 1.74 0.93
0.033
蓄热系数 w/(㎡k)
17.20 17.20 11.37
0.35
热阻 (㎡·k)/w
0.02 0.07 0.02 0.76 1.06
屋面和外墙的指标
屋面: K≤ 1.0 w/㎡ ·k, D ≥3.0 K≤ 0.8 w/㎡ ·k, D ≥2.5
外墙: Km≤1.5 w/㎡ ·k D≥3.0 Km≤1.0 w/㎡ ·k, D≥2.5
建筑内的指标
分户墙: K≤2.0 w/㎡ ·k
楼板: 户门:
K≤2.0 w/㎡ ·k K≤3.0 w/㎡ ·k
遮阳系数SC ≤0.45/0.55 (北向) 0.5<窗墙面积比≤ 0.7,K ≤ 2.5 w/㎡ ·k ,
遮阳系数SC ≤0.40/0.45 (北向)
外窗(透明幕墙)的规定性指标
每个朝向的窗包括幕墙面积比:≤0.7 窗墙面积比小于0.4时: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0.4
屋顶透明部分的指标
传热系数:≤3.0 遮阳系数: ≤0.4 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
面积的20%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
地面 R≥1.2(m K)/W
地下室外墙 R≥1.2(m K)/W
外窗气密性要求
外窗的气密性≥ 4级, 1.5≥q1>0.5(m3/m﹒h)单位缝长分级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 3级, a)可开启部分:2.5≥q1>1.5(m3/m﹒h) b)固定部分:0.1≥q1>0.05(m3/m﹒h)
热惰性D
0.34 1.19 0.23 0.27 0.37
憎水珍珠岩
40
0.11
1.86
0.36
0.67
屋面的传热系数计算
外窗的指标要求
外窗传热系数: 窗墙面积比<0.25,K=4.7 0.25>窗墙面积比≤0.35, K=3.2 (东西向窗墙面积比大于0.32时,无遮阳设施不允许) 0.35>窗墙面积比≤0.45, K=2.5 外门窗的气密性:
1-6层 3(Ⅲ)级, 7层及以上4(Ⅱ)级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规定性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