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六种甲鱼(老鳖)做法及宰杀方法

六种甲鱼(老鳖)做法及宰杀方法

三种宰杀方法:1、将甲鱼翻过身来,背朝地,肚朝天,当它使劲翻身将脖子伸到最长时,用快刀在脖根一剁,然后控血。

2、当甲鱼伸长脖子翻身时,用两指抓住其颈部,用快刀在头部割断其头骨,然后控血。

3、用筷子引出甲鱼头,待其咬住拉长,用刀斩断颈根,然后控血。

处理将宰杀后的甲鱼放在热水中,烫2—5分钟,温度约70—80度(具体时间和温度根据甲鱼的老嫩和季节掌握)捞出。

放凉后,(也可以用凉水浸泡降温),用一小刀将甲鱼全身的乌黑污皮轻轻刮净。

注意,别把裙边(也叫飞边,位于甲鱼周围,是甲鱼身上滋味最香美的部分)刮破或刮掉。

刮净黑皮后,再将甲鱼清洗干净。

从甲鱼的裙边底下沿周边割开,将盖掀起,去除内脏;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剪刀或尖刀在甲鱼的腹部切开十字刀口,挖出内脏,用清水洗净。

内脏掏净后,洗净,斩掉四爪尖和尾鞘,去掉四脚附着的黄油。

好了,甲鱼初步加工就算完成了。

红烧甲鱼材料:甲鱼一只、香菇若干、山药一截、生姜、糖、盐、醋、老抽酱油等佐料做法:1、甲鱼宰杀洗净备用2、取猪里脊肉适量,切丁备用3、锅内放油、下生姜几片、花椒少量。

4、将甲鱼肉和猪肉一并倒入翻炒,其间依次加入料酒、白醋、胡椒、鸡精、老抽酱油、金兰油膏、盐少许、糖适量。

随后放入香菇和山药。

5、翻炒数分钟后,加水,闷煮!6、收汁准备起锅●洋葱炒鳖〔原料〕鳖肉200克,洋葱250克,红萝卜50克,花生油、蚝油、海鲜酱、盐,鸡精、酱油,料酒、白糖、生粉、胡椒粉、葱、姜、蒜适量。

〔做法〕1、鳖肉切块入盆加酱油、料酒、生粉拌匀腌10分钟;洋葱切块、红萝卜切片焯水;姜,蒜切碎,葱切段。

2、炒锅烧热放油,放姜、蒜炒出香味,鳖肉下锅炒干水份,放蚝油、水煮15分钟,放洋葱,红萝卜海鲜酱炒2分钟,放白糖、鸡精调味,撒胡椒粉、葱即成。

●鹌鹑蛋烩鳖〔原料〕鳖肉200克,鹌鹑蛋20个,花生油、蚝油、番茄汁、酱油、料酒、盐、鸡精、白糖,生粉、胡椒粉、葱、姜、蒜适量。

〔做法〕1、鳖肉切块入盆加酱油、料酒、生粉拌匀腌10分钟;鹌鹑蛋煮熟去壳;姜、蒜切碎,葱切段。

鳖字的读音和意思

鳖字的读音和意思

鳖字的读音和意思
鳖,读音:[biē]
部首: 鱼
部外笔画: 11
总笔画: 19
五笔86: umig
五笔98: itqg
仓颉: fknwm
笔顺编号: 4325234313435251211
四角号码: 98106
郑码: kvmr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9CD6
基本解释
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无纹。

肉可食,甲可入药。

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

〈名〉
形声。

从鱼,敝声。

本义:甲鱼,一种爬行动物,俗称“团鱼” 同本义 [soft-shelled turtle;Amyda sinensis]属于龟鳖目、鳖科,中国特产的一种软壳水龟,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多栖于池沼、河沟、稻田中,肉味鲜美,一般认为是补品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墨子·公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鳖(甲鱼)的饲养管理

鳖(甲鱼)的饲养管理

鳖(甲鱼)的饲养管理一、鳖的生长速度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适合鳖生长发育的季节不长,因此其饲养周期较长。

在洞庭湖地区以鱼虾和螺蚌为饵料进行饲养,鳖的生长速度当年约为5~15克,第2龄约为40~100克,第3龄约为100~200克,第4龄约400~600克,第5龄约为600~1000克。

因此鳖-般需要经过4~5年饲养才可达到1~2斤的商品规格。

如果利用温室常年进行饲养,只需两年左右的时间即可上市。

二、鳖的饵料从稚鳖至成鳖的各个阶段中,其食性基本保持不变,喜食动物性饲料,各种动物的内脏、鱼虾、螺蛳、河蚌、蚬蛤、蚕蛹、蚯蚓、害虫、鱼粉、蝇蛆及甜菜、包菜、黄豆、豆饼、南瓜等含蛋白质较丰富的饵料都是鳖爱吃的食物。

根据测定,鳖的饵料系数并不很高,完全用废鱼虾投喂,-般消耗废鱼虾约6公斤,即可生产1公斤的商品监。

台湾省利用养鳗用的颗粒饵料饲养鳖,一般消耗2公斤左右的颗粒饵料,即可生产1公斤的商品鳖。

三、稚鳖的饲养管理刚孵化出壳的稚鳖,体质比较娇嫩,适应能力较差,对生长环境要求比幼整、成鳖严格。

对8月份前后早期出壳的稚鳖,因当时气候炎热,不宜直接移入室外稚鳖池饲养,而应放入室内稚鳖池饲养,而9月份以后晚期出壳的稚鳖,因当时室外早晚气温较低,也应放入室内稚鳖池饲养,而中期出壳的稚鳖可直接移入室外稚鳖他饲养。

稚鳖的放养密度. -般每平方米以50只左右为宜,最高不超过100只。

其中早期出壳的稚鳖在室内稚鳖池饲养到9月上旬时,已渡过夏季高温季节,其体重-般在10克左右,可转入室外稚鳖池饲养,其放养密度每平方米以30只左右为宜。

如果用环道作稚鳖池,因其饲养环境较差,其放养密度可比上述放养密度低30%左右。

稚鳖的饵料要求细、精、软、嫩,容易消化,营养价值较高。

刚出壳后以投喂红虫(一种大型枝角类)、摇蚊幼虫、小糠虾为好,有条件还可以投喂煮熟的鸡蛋和动物肝脏。

投喂饵料一定要搅碎。

稚鳖饲养期间不宜投喂蚕蛹、大肠、肉粉等含脂肪较高而不易消化的饵料。

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

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

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汇报人:2023-12-16•鳖的种类与分布•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形态特征•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生活习性目录•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经济价值•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方法•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养殖建议01鳖的种类与分布原产于中国,是鳖科鳖属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中华鳖原产于泰国,是鳖科鳖属的一种,与中华鳖在形态和习性上有所区别。

泰鳖鳖的种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钱塘江流域以及台湾地区。

主要分布于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鳖的分布泰鳖中华鳖02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形态特征中华鳖原种的形态特征中华鳖原种的头部呈圆形或管型,吻端尖,眼睛较小,呈黑色。

背壳呈褐色或黑色,表面较为光滑,没有明显的花纹。

腹壳呈淡黄色或淡绿色,没有明显的斑点或花纹。

裙边较厚,呈淡黄色或淡绿色。

头部背壳腹壳裙边头部背壳腹壳裙边泰鳖的形态特征01020304泰鳖的头部呈三角形,吻端较尖,眼睛较大,呈淡绿色。

背壳呈黑色或深褐色,表面有明显的花纹。

腹壳呈淡黄色或淡绿色,有明显的斑点或花纹。

裙边较薄,呈淡黄色或淡绿色。

03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生活习性中华鳖原种通常栖息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域中。

栖息环境食性繁殖习性中华鳖原种以水生植物、小型水生动物、昆虫等为食。

中华鳖原种通常在春季和夏季进行繁殖,产卵于水底或水生植物上。

030201中华鳖原种的生活习性泰鳖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域中。

栖息环境泰鳖以水生植物、小型水生动物、昆虫等为食,但也可能食用一些腐肉。

食性泰鳖通常在温暖季节进行繁殖,产卵于水底或水生植物上。

繁殖习性泰鳖的生活习性04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经济价值中华鳖原种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保健品。

药用价值中华鳖原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食用价值中华鳖原种形态独特,色彩鲜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中华鳖原种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泰鳖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等功效,在泰国等地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保健品。

中华鳖保护等级

中华鳖保护等级

中华鳖保护等级
中华鳖是一种古老的东方濒危野生爬行动物,在国家自然保护区
有明确的保护等级。

通常情况下,中华鳖的等级分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是最为重要的一类,受到了最严格的保护政策。

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也称为“三十五项国家保护动物”,是中国
国家层面保护最为严格的等级,这些珍稀物种大多数已经濒临灭绝。

从1994年开始,民政部一共列出了35种动物,其中就包括中华鳖,
对这些珍稀物种实施了最为严格的保护,比如禁止猎杀、搜获,并有
多项制度惩罚相关的违法行为。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也称为“重点公益性保护动物”,它们不像
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那样极为珍贵,但是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将中华鳖列为国
家Ⅱ级保护动物之一,这代表着非法猎杀、搜获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同时,保护动物的科学研究、生态教育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活动也得到
了国家的支持。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称为珍稀野生动物,是受到国家最高程度
的保护的一类物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出台,将中华鳖列为珍稀野生动物,这表明该物种受到了严格的保护
和管理措施。

国家将全力以赴,采取多种实治措施,保护中华鳖的栖
息地和它们迁徙的地区,禁止采取任何形式的破坏性行为,保护中华
鳖的生活环境。

甲鱼

甲鱼

最佳答案你好,可以。

甲鱼,学名鳖。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3--9月捕捉。

鳖肉、鳖头、鳖血、鳖脂、鳖胆、鳖卵及背甲所熬的胶块鳖甲胶、鳖甲都供药用。

又称水鱼、团鱼,是人们喜爱的滋补水产佳肴,它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营养丰富。

另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甲鱼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并用于防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虚弱、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

甲鱼亦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

甲鱼还有“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而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所以人们喜食甲鱼。

目前各地养殖甲鱼丰产,价格适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滋补身体。

一、甲鱼的营养价值甲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自古以来,就以美味滋补闻名于世,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甲鱼肉味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甲鱼甲壳周围的结缔组织称“裙边”,是营养滋补最佳部分。

甲鱼肉每100克含蛋白质16.89克-17.45克,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并含有一般食物中很少有的蛋氨酸,故甲鱼肉具有鸡、牛、羊、鹿、蛙、猪、鱼七味,可见其味道之美。

甲鱼含有易于吸收的血铁,还含有天然形态的对铁吸收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等;含有许多对人的生长和激素代谢有重要作用的锌;含有大量对骨、齿生长有重要作用的钙。

此外,甲鱼还含有许多磷、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份。

二、甲鱼的药用价值甲鱼是我国传统的上等中草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滋阴补肾的佳品,有滋阴壮阳,软坚散结、化淤和延年益寿的功能。

传统的医学认为:“人过四十阴自半。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阴精逐渐损耗,人体各脏器功能开始走下坡路。

要想达到健康长寿目的,通过食疗,适时合理的进补,使阴阳趋于平衡,增强各脏器功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阴补胜过阳补”,甲鱼是补阴佳品,经常食用甲鱼,体内的阴精就能不断地得到加强,并起到滋阴潜阳的作用,使人体阴阳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甲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甲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甲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甲鱼,学名鳖,又称水鱼、团鱼、元鱼、蛋鱼、圆鱼、鼋鱼,本品为爬行纲鳖科动物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与龟蛇类同一家族,鳖的颈部极长,吻端细长突出,状似猪鼻子,背甲包覆了一层皮肤。

其肉味鲜美,是一种珍贵补品。

是人们喜爱的滋补水产佳肴,它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营养丰富。

甲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疗价值。

功效甲鱼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并用于防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虚弱、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

甲鱼亦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

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说鳖有平肝熄风、养神清热、软坚散结的作用。

鳖的背甲,药材名叫鳖甲,分为生鳖甲和炙鳖甲;用鳖甲熬制的胶、称鳖甲胶。

鳖肉、鳖头鳖血等都可用于治病。

鳖甲,性寒,走肝益肾,软坚散结。

主治虚劳烦热,疟疾,腰痛,经闭崩漏,小儿惊痫。

鳖甲在清虚热方面效果较好,所以肝脾肿大、月经闭止和肺痨服之有益;鳖甲也是一种变质药,因之能消肿块。

鳖头烧灰可治疗小儿诸疾及阴脱,肛脱。

鳖甲胶,功能滋阴补血,退热散瘀。

适用于阴虚潮热、肾亏、头晕、遗精、痔核肿痛等症。

鳖肉,可以滋阴凉血,补肾健骨,用于骨蒸劳热、体虚、久疟、久痢、肺结核、肝脾肿大等症。

鳖血,可以治虚劳潮热,可用于结核有低热的患者。

鳖头治小儿脱肛、子宫脱垂、脑震荡后遗症。

鳖胆是一味治疗痔疮、痔漏的良药。

用鳖胆一个,取胆汁与京墨同磨至汁成黑色,再加入冰片少许,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为了防止墨汁污染内裤,涂敷后应用纱布包扎好,1~2个月内即可见。

适用人群:身体虚弱的人适合食用。

适用量:每次30克。

特别提示:癌病患者吃鳖对缓解症状和肌体康复是有作用的。

但食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因人、因病、因时辨症选用。

甲鱼概述

甲鱼概述

第一课甲鱼概述甲鱼又称鳖或团鱼,是一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呈柔软状裙边,颜色墨绿。

甲鱼常在水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

江西各地的江河湖泊中都有甲鱼的踪迹。

其中以全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为最多,品质亦最佳。

十年前,南昌市郊区大吉岭水库建起了人工繁殖甲鱼基地,现有甲鱼数已逾万只,成了一项颇有前途的养殖业。

鳖的体形扁平,略呈圆形或椭圆形。

体表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

有背腹二甲,背甲稍凸起周边有柔软的角质裙边,腹甲则呈平板状,二甲的侧面由韧带组织相连。

背面通常为暗绿色或黄褐色,上有纵行排列不甚明显的疣粒。

腹面为灰白色或黄白色。

鳖颈长而有力,能伸缩,转动很灵活。

吻尖而突出,吻前端有一对鼻孔,便于伸出水面呼吸。

眼小,位于头的两侧。

口较宽,位于头的腹面,上下颚有角质硬鞘,可以咬碎坚硬的食物。

口内有短舌,肌肉质,但不能自如伸展,仅能起到帮助吞咽食物作用。

鳖的四肢扁平粗短,位于身体两侧,能缩入壳内。

前肢五指,后肢五趾。

四肢的指和趾间生有发达的蹼膜,第1~3指、趾端生有钩状利爪,突出在蹼膜之外。

由于鳖有粗壮的四肢和发达的蹼膜,因此它既能在陆地上爬行,又能在水中游泳,在抓到食物时其有力的前肢和利爪还能将大块食物撕碎,便于咬碎吞咽。

第一节历史文化甲鱼在我国历史上渊源流长,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设有专职“鳖人”,为帝王捕捉甲鱼,公元前460年,范蠡的《养鱼经》中就有“内鳖则鱼不复生”的话。

2000多年前的孟轲、荀况和汉代末期的“礼记”中分别记述了鱼和甲鱼的重要,并强调,不准捕捉幼甲鱼,以保护资源。

秦汉三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等都有鳖的记载。

西晋陆机、潘尼写《鳖赋》之文,赋曰:“穹脊连胁,玄甲四周”;“尾不副首,足不运身”;“缩头于壳内”,“盘跚而雅步”。

公元756~762年,唐肃宗立“放生池”81所,主要放生龟、鳖等水生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是最早出现资源保护的国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鳖鳖Trionyx sinensis俗称甲鱼、团鱼、水鱼,在分类学上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

我国只有鳖、山瑞鳖和中华鳖3种。

它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可作为重要中药材料。

本章介绍的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的中华鳖。

第一节鳖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鳖全身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头部略呈三角形,吻长而突出。

鼻孔位于吻前端。

眼小,颈长,躯干略呈圆形。

背部隆起有骨质甲,甲外裹以柔软的皮,皮肤上有颗粒状小疣,纵行排列。

腹面由竖骨一根、横骨数根组成,骨间由肌肉相连成一体;表层也裹有软皮。

体边缘部分柔软,称裙边。

头和颈能完全缩入甲内。

四肢扁平粗短,前肢5指,后肢5趾,其中3指(趾)有爪,指(趾)间有发达的蹼。

尾短小。

四肢和尾也有较强的伸缩力。

背部通常为暗绿色或黄褐色,腹面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图2~1)。

图2-1 鳖二、生活习性鳖喜栖息在江河、湖泊、池塘和山间溪流中。

鳖有“三喜三怕”的特点:一是喜阳怕风,在晴暖无风天气,特别是中午太阳光线强烈时,常爬到岸上或露出水面的岩石上晒背。

晒背有取暖杀菌洁肤作用。

二是喜静怕惊,生性胆怯机灵,稍有惊动便迅速潜入水中,多在傍晚时分出穴活动,在夜间环境安静之后活动频繁。

常爬到离岸不远的稻田、菜园中或山地上寻找食物,黎明前再原路返回穴中潜伏起来。

三是喜洁怕脏,鳖喜欢在清洁的活水中生活,水质不洁易引起各种疾病发生。

鳖用肺呼吸,水中的鳖只需将吻端的鼻孔和头上方突出的眼部露出水面即可完成呼吸和对外界的观察,隐蔽性很强。

三、食性与生长鳖是一种广食性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

幼鳖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

成鳖摄食螺类、鱼、虾以及动物尸体和内脏,也食蔬菜、瓜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鳖是一种既贪食又残忍的动物,在饵料缺乏时,会发生互相残食现象。

鳖的摄食和生长适温为20~30℃,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6~30℃,在这一温度范围摄食旺盛、生长迅速,20℃以下摄食减少,15℃以下停止摄食、行动变缓,10℃以下潜入泥土中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状态,33℃以上摄食也减少。

四、繁殖习性鳖为雌雄异体,卵生。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4~5龄性成熟。

生长在长江以南的鳖,每年产卵2~3次或4~5次,通常于4~5月交配,5~8月产卵。

生殖季节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雌雄开始发情交配。

交配一般在傍晚进行,交配前有明显的婚配行为:在池塘水位较浅、环境幽静的地方,雄鳖和雌鳖戏水追逐,多见雄鳖追赶雌鳖,然后爬到雌鳖背上,并用前肢抱持雌鳖的前部,最后尾部下垂,以与雌鳖的泄殖口接近,进行交配。

每年5~8月,临近午夜时,池塘中成群的雌鳖爬行池岸,选择疏松的沙土环境挖穴产卵。

产后扒土盖上,然后离去。

每尾雌鳖一年一般可产卵3~4批,每批十个左右。

第二节鳖的苗种繁育一、亲鳖的培育(一)亲鳖的选择亲鳖来源于野生或人工选育的非近亲交配的性成熟鳖。

要求体重1千克以上,体质健壮、完整无伤、体色正常、皮肤光亮、裙边肥厚而下垂,动作敏捷。

亲鳖的雌雄鉴别见表3-1。

表3-1 雌雄鳖鉴别鉴别部雌雄位尾部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较长,能自然伸出裙边外边或伸出很少体型近圆型,背甲中部较平,体型较厚前部呈椭圆形,背甲中间隆起,体型较薄后肢间距较宽较窄体重比同龄雄性轻20%左右比同龄雌性重20%左右生殖孔产卵期红肿交配后无红肿(二)亲鳖的培育1.放养前清塘常用以下两种方式:(1)干水清塘。

放干池水,清淤,日晒3~5天,在池角挖坑,用生石灰100克/平方米,以少量水化成浆全池泼洒,之后用铁耙耙一遍,隔日注水至2~2.5米,5天后即可放鳖。

(2)带水清塘。

①生石灰清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200克/平方米在池边溶化成石灰浆,均匀泼洒,5天后即可放鳖;②漂白粉清塘:水深1米,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20克/平方米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5天后即可放鳖。

2.放养亲鳖放养在越冬之前的10月~11月,水温不低于15℃,当进入冬眠期时亲鳖可完全潜入泥沙中越冬。

一般个体在1千克以上的每平方米放0.5只~0.7只,1千克以下每平方米放1只~1.5只。

放养前鳖体用浓度10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浴5~10分钟或浓度3%食盐浸浴10分钟。

一般雌雄鳖的放养比例以4~5:1较为合理,雌雄个体大小一致。

选择在晴天上午将装有消毒鳖的箱或筐轻轻放入水中,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

3.饲养管理亲鳖用饲料有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鲜活鱼、虾、螺、蚌、蚯蚓、禽畜内脏等)和植物性饲料(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等),投喂应严格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

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应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气候状况和鳖的摄食强度进行调整,所投的量应当天吃完。

通常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干重)为鳖体重的1%~2%,鲜活饲料的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5%~10%;饲料投在饲料台上,当水温18℃~20℃时,两天一次;水温20℃~25℃时,每天一次;水温25℃以上时,每天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各投喂一次。

定期灌注新水,控制好池水深度在1米以上,及时清除污物,保持水质清爽。

每天清晨要巡塘一次,观察鳖的摄食活动情况,清除池周杂草及残饵,防止敌害,保持环境安静。

如遇天旱,傍晚要在产卵场适当喷水,保持产卵场湿润,以便亲鳖产卵。

二、产卵与孵化1.亲鳖产卵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水温上升到20℃左右时,亲鳖开始交配,交配后半个月雌鳖开始产卵。

产出的卵已处在囊胚期,但在陆上产卵。

产卵时间一般在晚上十点至翌日凌晨四时,尤其在雨后的傍晚、沙面潮湿时。

在整个产卵季节,每天早晨要检查产卵场,在鳖产过卵的地方周围泥土比较新鲜,有鳖爪和腹甲压过的痕迹。

当发现产卵穴后,不要马上扒卵,应在其旁边做好标记,到下午4时左右再进行鳖卵的采集。

采卵时,要小心地用手将覆盖的砂子扒开。

扒砂时手要轻,切不可损伤卵壳,受伤的卵不能孵出稚鳖。

检查卵的受精发育情况,把卵壳顶上有一小白点,其边缘清晰圆滑的正常的受精卵用收卵箱盛卵。

装卵的工具内应铺1~2厘米厚的沙,收卵时将受精卵的动物极(有白点和气室的一端)朝上,整齐排列,防止挤压。

收卵后将卵穴填好。

2.鳖卵的孵化鳖卵的孵化期从七月上旬至十月中旬,一般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缩短孵化期。

孵化期间,要注意检查温度,过高可打开玻璃盖散热降温,过低可在槽内安装白炽灯来升温。

还要检查砂子湿度,干燥时可洒些水,使细沙略带湿润即可。

孵化温度在22℃~38℃之间,最适温度为30℃~35℃,经44天~50天就可出苗,且孵化率可高达90%以上。

湿度应保持在80%~85%,沙的含水量为6%~8%。

当积温值达到三万六千度左右,卵壳由红色转为黑色,黑色再进一步消失时,稚鳖即将出壳。

三、稚鳖培育稚鳖刚孵出时,体质娇弱,应先在室内暂养池中进行暂养,也可以在各种水盆、金鱼缸中暂养,暂养的水深应控制在5厘米~10厘米,水面放一块木板作饵料台,兼供稚鳖休息用。

水面放养一批水葫芦、浮萍等,既净化水质,又供稚鳖隐蔽。

当稚鳖卵黄囊吸收完毕,可以开口摄食,应立即对其投饲,饲料以鲜活饲料为主,鱼虫、蚯蚓、浮游动物等,稍后可投喂新鲜的动物内脏、熟蛋黄等。

日投喂量占稚鳖体重的10%~20%,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

对饲料的要求是细、软、精、嫩。

暂养的稚鳖密度每平方米可达百只以上,经两周左右暂养,稚鳖摄食转入正常,体色黑褐,就可以放到温室或室外鳖池进行稚鳖的培育。

经2个月左右的饲养,稚鳖体重40克左右时进行分池,放养密度降至20只/平方米到30只/平方米。

当体重达100克时再分一次池,密度降至15只/平方米。

此阶段以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以鲜活饲料为辅,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在50%左右。

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干物质)左右,一般以投饲后两小时内吃完为适度,每天两次。

鳖池每两星期要用20ppm生石灰或2ppm~3ppm漂白粉全池消毒。

每隔20天左右喂一次药饵,最好是中草药药饵。

8个月左右的培育,大多数体重达200克以上,可把200克以上的幼鳖放入露天成鳖池(商品鳖池)饲养。

第三节成鳖的养殖养鳖池的建造鳖池宜选建在排灌水方便、阳光充足、环境安静、水源清新可靠、饵料丰富、无污染、沙质壤土的地方,要能防逃,并能防蛇、鼠、猫等敌害。

按照鳖的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不同,应分别建造亲鳖池、稚鳖池和成鳖池。

1.亲鳖池面积以200~600平方米为宜,水深1.4米、池深2米左右,池底砂泥层0.25米。

池堤边设置几个产卵场,产卵场用粉沙堆置,沙厚30~40厘米便于挖穴产卵。

产卵场周围要种植蓖麻或其他阔叶高杆作物,为亲鳖产卵创造一个寂静、隐蔽的环境。

池四周用砖砌防逃墙高40厘米以上。

2.稚鳖池宜建在温室内,采用水泥和烧砖结构,面积不宜过大,以3~10平方米为好,池深1米,池底铺上10厘米厚的细沙,水深20~40厘米,进出水口都要有防逃设施。

3.成鳖池面积以300~1000平方米为宜,池深1.5米,水深1米左右,池底细砂层15~30厘米。

池的周围要留一定的斜坡作为鳖的休息场,坡面与水面夹角为30°~40°。

池周围应建牢固的防逃墙,墙面要光滑,防鳖攀爬逃逸;进出水口设防逃装置。

二、池塘专养池塘专养是我国当前养鳖生产的主要形式,因其池塘结构不同,专养塘又分水泥池专养和土池专养两种,两者的饲养技术基本相似,但又各具特色。

1.放养前的准备放养前半个月,对池塘进行清整、维修和消毒,并整理好食台、晒背台。

其消毒都用生石灰,水泥池每平方米用60~80克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晒,土池每亩用75~10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

清塘7~10天放水养鳖,水深70~80厘米。

在放养前一周,将温室门、窗打开,使室内、室外的温差和环境条件渐趋一致,以便使鳖种适应露天池生活。

2.鳖种放养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将温室中的鳖种捕出,按大小规格分类,以便将同一规格的鳖种放在同一池塘内养殖。

100克以下的小鳖种,继续在温室内加强培育。

鳖种放养时,可用高锰酸钾液浸洗消毒。

其放养密度因塘而异,水泥池每平方米放4~6只,土池每平方米放2~3只。

体重100~200克的鳖种,在良好的管理下,秋后可长到400~500克。

3.饲料投喂成鳖池的投饲同样需要严格执行“四定”投饲法,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夏、秋季节上午9时和下午4时;盛夏上午7~8时,下午5时。

饲料应均匀地撒投在饲料台上。

水温25℃时,投喂的配合饲料量占鳖总体重的1%~2%;水温26℃以上时,控制在2%~3%,并视摄饵情况适当增减。

规模性生产的养鳖场都应选用优质甲鱼配合饲料,小规模鳖场或庭院式养鳖,仍可选用冰鲜鱼、螺、蚬和动物内脏等,但必须注意质量新鲜,切忌投变质饵料。

4.日常管理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鳖惊扰。

鳖受惊以后,会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食欲减退,生长速度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