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答案
分析化学:第七章 定量分析概论

➢ 固体——质量分数
wB
mB mS
例:Fe = 0.5643 或 Fe = 56.43 %
低含量:g / g , ng / g
➢ 气体——体积百分数
空气中的成分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占0.03%
13
➢ 液体
物质的量浓度 (cB) mol / dm3
➢ Quatitative or quantitative? ➢ How much object (sample) ? ➢ Matrix of composition? ➢ Single or multi-component? ➢ Time available? ➢ Sample supply repeatedly? ➢ Destruction or non-destruction? ➢ Look for a continuous system? ➢
0.01~ 1ml
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
7.1.4 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 1.问题提出
2.样品的采集
5.计算分 析结果
3.试样的分解
4.样品的测定
一、分析问题的确定
➢ Nature of sample ? Analyte? Ion? Molecules? Function group?
(1)定性分析 鉴定物质有哪些粒子组成;即“有什么?”
(2)定量分析 测定物质中有关组份的相对含量;“有多少”
(3)结构分析 研究物质组成中各成份元素的价态、官能团和结构。 主要测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7.1.3 分析方法的分类
2. 根据对象不同:
有机分析;无机分析。
3. 根据分析原理的不同: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 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消除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2. 下列物质可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NaOH B.HCl C.无水Na2CO3 D.KMnO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可完全消除4.下列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使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标定HCl时所用Na2CO3不纯C.所用试剂含待测组分D.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5.05.2010 .01250.0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4 B.2C.3 D.16.pH=10.02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A.4 B.2C.3 D.无法确定7.用失去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则测得的浓度会 ( ) A.偏高B.偏低C.与实际浓度一致D.无法确定8.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既是化学计量点,也是滴定终点D.以上都不对9.测定CaCO3含量时,先加入一定量并且过量的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溶液,此滴定方式属于( )A.直接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简接滴定10.常量分析的试样用量为 ( )A .大于1.0gB .1.0~10gC .大于0.1gD .小于0.1g11.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 ,滴定管的一次滴定需读初、终两次读数,可能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02mL ,为使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至少为 ( )A .10mLB .15mLC .20mLD .无法确定12.用25mL 常量酸碱滴定管进行滴定,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 .18.2B .18.20C .18D .18.00013.已知T HCI/NaON =0.004000 g/ml 、则C HCI 为( )A .0.1000mol/LB .0.004000g/mlC .0.003600g/mlD .0.1097mol/L14.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 ,则相对误差是( )A .±0.1%B .±0.01%C .±1.0%D .±0.001%15.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 mol ·L -1、0.1024 mol ·L -1、0.1022 mol ·L -1、0.1023 mol ·L -1,而实际结果应为0.1088 mol ·L -1,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C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D .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16.在定量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中,通常要求( )A .d R ≤2%B .d R ≤0.02%C .d R ≥0.2% D.d R ≤0.2% 17.T A/B 表示的意义是 ( )A .100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B .1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1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B 的质量D .1m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18.T HCl/NaOH =0.003000g/ml ,终点时HCl 消耗40.00 ml ,试样中NaOH 的质量为( )A .0.1200gB .0.01200gC .0.001200gD .0.1200mg19.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
误差计算带答案技术总结

误差计算带答案技术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是XX最新发布的《误差计算带答案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篇一:误差计算(带答案)1、(C)2、(B)3、(A)4、(A)5、(A)6、(D)7、(C)8、(A)9、(C)10、(A)11、(C)12、(D)14、(A)15、(B)16、(A)17、(B)18、(C)19、(C)20、(B)21、(A)22、(A)23、(D)24、(B)25、(B)第五章测量误差(练习题)一、选择题1、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C)。
A.最大值B.最小值C.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2、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B)。
A.中误差B.真误差C.相对误差D.系统误差3、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A)。
A.偶然性B.统计性C.累积性D.抵偿性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58′58”、173°59′02”、173°59′04”、173°59′06”、173°59′10”,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A)。
A.±”B.±”C.±”D.±”5、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A)A.高B.低C.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D.无法确定6、边长测量往返测差值的绝对值与边长平均值的比值称为(D)。
A.系统误差B.平均中误差C.偶然误差D.相对误差7、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C)。
A.10″ B.30″C.″D.″8、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为:D1=±,D2=±,比较它们的测距精度为(A)。
A.D1精度高B.两者精度相同(转载于: XX:误差计算带答案技术总结)C.D2精度高D.无法比较9、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求算的第三个角的中误差为(C)。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3)试剂误差 所用试剂纯度差,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 试剂级别不合适
(4)主观误差 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 滴定管读数位置不正确
2.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 (1)偶然因素 (2)滴定管读数
平均偏差:
d
1 n
n
| xi
i 1
x
|
相对平均偏差: d 100 % x
特点:简单
缺点:大偏差得不到应有反映
2. 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 当测定次数趋于无穷大时:
总体标准偏差 : X 2 / n
μ 为无限多次测定 的平均值(总体平均值), 即
lim
n
1 n
n i 1
3. 过失误差产生的原因
(三) 误差减免方法 1. 系统误差的减免 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试剂误差—— 作空白实验 2. 偶然误差的减免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思考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E.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分析测试的误差与偏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免方法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分析测试结果准确度的的评价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分析测试的误差与偏差
误差和准确度 偏差和精密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1.误差和准确度
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
C 20.6,20.9,21.1,21.0 D 20.8,20.6
第7章-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7章 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C )。
A. 组间SS >组内SSB. 组内组间总MS MS MS +=C. 总ss=组间SS +组内SSD. 组内组间MS MS >E. 组间组内νν> 2. 定量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采用( D )。
A. t 检验B.F 检验C. Bonferroni 检验D. t 检验与F 检验均可E. LSD 检验3. 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相比,( C )。
A. t 检验结果更为准确B. 方差分析结果更为准确C. 完全等价且F t =D. 完全等价且t F =E. 两者结果可能出现矛盾4. 若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1.021ννF F >,则统计推断是( D )。
A.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B.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C.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D.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E.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5.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表示( C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B. 处理效应的大小C. 处理效应和抽样误差综合结果D. N 个数据的离散程度E. 随机因素的效应大小 6. 多样本定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 D )。
A. 方差分析B. t 检验C. Z 检验D. Kruskal-Wallis 检验E. Wilcoxon 检验7. 多组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检验中,当相同秩次较多时,如果用H 值而不用校正后的c H 值,则会( C )。
A . 提高检验的灵敏度B .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有差别 C. 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无差别 D .Ⅰ、Ⅱ类错误概率不变E. 以上说法均不对二、思考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是什么?答: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不同设计的方差分析,其思想都一样,即均将处理间平均变异与误差平均变异比较。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

2021/7/30
精选ppt课件
22
一、产生误差的原因
准确度:实验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 程度。
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2021/7/30
精选ppt课件
6
一、准确度与误差
例2:测定值57.30,真实值57.34 测定值为80.35,真实值80.39
求:绝对误差(E),相对误差(RE)
讨论: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不同?
2021/7/30
精选ppt课件
8
二、精密度与偏差
精密度:相同条件下几次重复测定结 果彼此相符合的程度。
精密度大小由偏差表示。 偏差愈小,精密度愈高。
2021/7/30
精选ppt课件
9
二、精密度与偏差
偏差 算术平均偏差 偏差的表示 标准偏差 极差 公差
2021/7/30
精选ppt课件
10
二、精密度与偏差
1.偏差 _
…,n)
n
_ __
相对平均偏差(d%)= (d / x ) × 100%
算术平均偏差:是指单项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取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
2021/7/30
精选ppt课件
12
二、精密度与偏差
例4:55.51,55.50,55.46,55.49,55.51
__ _ 求:x,d,d%
J解:
_ X=55.49
仪器分析(第三版)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5. 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时可 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以有哪几种方法?说明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合。 以有哪几种方法?说明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合。 解: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 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 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 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决定 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 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 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 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 的基础。 的基础。 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 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 (1)比较法。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或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 )比较法。 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 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 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 谱。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 的某条谱线存在。本方法简单易行, 的某条谱线存在。本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试样中指定 组分的定性。 组分的定性。
10. 试述光谱半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何进行? 试述光谱半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何进行? 解:光谱半定量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 光谱半定量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 (1)谱线呈现法,当分析元素含量降低时,该元素的谱线 谱线呈现法,当分析元素含量降低时, 数目也会逐渐减少, 数目也会逐渐减少,可以根据一定实验条件下出现特征谱线 的数目来进行半定量分析. 的数目来进行半定量分析. (2)谱线强度比较法.可以将被测元素配制成不同浓度 谱线强度比较法. 的标准系列,然后分别与试样同时摄谱, 的标准系列,然后分别与试样同时摄谱,并控制相同的摄 谱条件, 谱条件,通过比较被测元素的灵敏线与标准试样中该元素 的相应谱线的黑度,用目视进行比较,进行半定量分析. 的相应谱线的黑度,用目视进行比较,进行半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
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2+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 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用什么方法减免(1) 砝码被腐蚀;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准砝码、更换砝码。
(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正仪器(天平两臂等长)或更换仪器。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正仪器(相对校正也可)或更换仪器。
(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答:引起系统误差(试剂误差),采用空白试验,减去空白值。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答:随机(偶然)误差。
(6) 读取滴定管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答:随机(偶然)误差。
采用读数卡和多练习,提高读数的准确度。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答:过失,弃去该数据,重做实验。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入CO2。
答:系统误差(试剂误差)。
终点时加热,除去CO2,再滴至稳定的终点(半分钟不褪色)。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要求分析结果达到%的准确度,即指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2)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就说明准确度高。
(3) 由试剂不纯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4) 偏差越大,说明精密度越高。
(5)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高。
(6)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7)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8)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
(9) 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10) 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1) 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12)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13) 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14) 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15) 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
(16) 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
(17) 对某试样平行测定多次,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18) Q检验法可以检验测试数据的系统误差。
答:(1) 对;(2) 错;(3) 错;(4) 错;(5) 对;(6) 错;(7) 错;(8) 错;(9) 错;(10) 对;(11) 错;(12) 对;(13) 错;(14) 对;(15) 对;(16) 错;(17) 错;(18) 错3. 单选题(1)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正确关系是……………………..……………………………………………….( )(A) 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一定不会高 (B)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也高(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 两者没有关系(2) 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前提是…………………..……………………………….( )(A) 偶然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操作误差不存在(D) 相对偏差小(3) 以下是有关系统误差叙述,错误的是………………………………...…………………………….( )(A) 误差可以估计其大小 (B) 误差是可以测定的(C) 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D) 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4) 测定精密度好,表示………….…………………………………..………………………………….( )(A) 系统误差小 (B) 偶然误差小 (C) 相对误差小 (D) 标准偏差小(5)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6) 下列因素中,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A) 称量时未关天平门 (B) 砝码稍有侵蚀(C) 滴定管末端有气泡 (D) 滴定管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7) 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B): 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D) 试剂里含微量的被测组分(8) 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偶然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B)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C) 偶然误差的出现符合正态分布 (D) 偶然误差小,精密度不一定高(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pH为,读数有四位有效数字 (B) 0.0150g试样的质量有4位有效数字(C) 测量数据的最后一位数字不是准确值(D) 从50mL滴定管中,可以准确放出标准溶液(10) 分析天平的称样误差约为0.0002克,如使测量时相对误差达到%,试样至少应该称……….( )(A) 0.1000克以上 (B) 0.1000克以下 (C) 0.2克以上(D) 0.2克以下(11) 精密度的高低用()的大小表示………………………..………………………………………….( )(A) 误差 (B) 相对误差 (C) 偏差 (D) 准确度(12) 分析实验中由于试剂不纯而引起的误差属于…………………..…………….……………..…….( )(A): 系统误差 (B) 过失 (C) 偶然误差 (D)方法误差(13) 四次测定结果:、、、,其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 )(A) (B) (C) % (D) %(14) 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 所用NaOH固体已经潮解 (B): 向容量瓶倒水未至刻度线(C) 有少量的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NaOH固体时误用“左码右物”(15) 四次测定结果:、、、、,其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为………..………….( )(A) (B) (C) (D)(16) 托盘天平读数误差在2克以内,分析样品应称至( )克才能保证称样相对误差为1% 。
…..…….( )(A) 100克 (B) 200克 (C) 150克 (D) 50克(1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失少许试液,是属于…………………….……..…………………….(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 (D) 方法误差(18) 绝对偏差是指单项测定与( )的差值。
…………………….……………..…..…………………….( )(A) 真实值 (B): 测定次数 (C) 平均值 (D) 绝对误差(19) 要求滴定分析时的相对误差为%,50mL滴定管的读数误差约为毫升,滴定时所用液体体积至少要( )亳升。
…………………………………………………….……………..…..…………………….( )(A) 15毫升 (B) 10毫升 (C) 5毫升 (D) 20毫升(20) 四次测定结果:、、、,其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为………….( )(A) % (B) % (C) % (D) %(21) 四次测定结果:、、、,其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A) (B) (C) (D)(22) pH=有( )位有效数字。
………………………………………….…..…..…………………….( )(A) 4 (B) 3 (C) 2 (D) 1(23) 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 )(A) 系统误差 (B) 过失 (C) 操作误差 (D) 偶然误差答案:(1) B;(2) BD;(3) C;(4) B;(5) C;(6) B;(7) A;(8) D;(9) C;(10) C;(11) C;(12) A;(13) B;(14) B;(15) B;(16) B;(17) C;(18) C;(19) B;(20) C;(21) C;(22) B;;(23) D4. 多选题(1) 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A) 砝码腐蚀 (B)天平零点稍有变动(C)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D) 以含量约98%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的浓度(2)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是………………..…………………………...…..…………………….( )(A) 做空白试验 (B)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C) 校正仪器 (D 使用纯度为98%的基准物(E)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3)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A) 仪器误差 (B) 方法误差 (C) 偶然误差 (D) 试剂误差 (E) 操作误差(4) 准确度的高低用( )大小来表示。
…………………………………….……..………………….( )(A) 相对偏差 (B) 相对误差 (C) 标准偏差 (D) 绝对误差 (E) 平均偏差答案:(1) AD ;(2) ABCE ;(3) ABDE ;(4) B, D5.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试样中含硫量,每次称取试样3.5g ,分析结果报告为:甲:%,%乙:%,% 。
习 题1. 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E a =±0.0002g相对误差:%2.0%1001000.00002.01.0±=⨯±=g g g r E%02.0%1000000.10002.01±=⨯±=g g g r E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2.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故读数的绝对误差E a =±相对误差:%1%100202.02±=⨯±=mLmLmL r E%1.0%1002002.020±=⨯±=mLmL mL r E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3. 已知某标准样品中含KBr 的分数w (KBr)=,甲、乙两人的分析结果为:甲:、、;乙:、、。
分别计算甲、乙两人测定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平均偏差,并比较其准确度和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