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翻译及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爱莲说》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带答案《陋室铭》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理解性默写:①、《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爱莲说陋室铭三峡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xx。
《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谈笑有xx,往来无xx。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xxxxxx,xxxx。
《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何陋之有?”。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xx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xx。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xx,往来无xx。
用比喻xx“陋室”的句子是:
xxxxxx,xxxx。
《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xxxx:
何陋之有?
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xxxxxx,xxxx。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xx,有xx。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爱莲说课下注释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陋室铭》课下注释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
铭,。
2、【名】。
3、【灵】。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馨,。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鸿儒】。
鸿,。
7、【白丁】。
8、【调素琴】。
调,。
素琴,。
9、【金经】。
10、【无丝竹之乱耳】。
丝,。
竹,。
11、【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形,。
12、【南阳诸葛庐】。
13、【西蜀子云亭】。
14、【何陋之有】?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课下注释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
2、【独】。
3、【李唐】。
4、【淤泥】。
5、【染】。
6、【濯清涟而不妖】。
濯,。
涟,。
妖,。
7、【不蔓不枝】。
蔓、枝,。
8、【香远益清】。
益,。
9、【亭亭净植】。
亭亭,。
植,。
10、【亵玩】。
亵,。
11、【焉】。
12、【隐逸】。
13、【噫】。
14、【鲜】。
15、【同予者何人】 ?16、【宜乎众矣】。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翻译及理解性默写

短文两篇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则:就名:著名,出名灵:灵异斯:这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惟:只馨:香气,指品德高尚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台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调:调弄,弹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佛经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身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屋,(又如)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之:助词(这)有什么简陋的呢?理解性默写:1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诸葛庐子云亭2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本文手法:7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
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之:的蕃:fan2 多独:只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自:自从非常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我惟独喜欢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去不受沾染,而:表转折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濯:洗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翻译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
一、《陋室铭》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望;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秘。
苔藓覆盖的小屋虽然简陋,但青葱的翠色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短小的窗户、木制的门扉紧闭着,虽然简朴却别有一番风雅。
闲时弹奏一曲《素琴》,不需要畅快的音乐,清泉在石头上起伏。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这里景色美丽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一望见底。
拥有着奇异的山水,实在是世间最好的隐居之处。
它使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外界也没有尘俗之气。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称道的呢?”
二、《爱莲说》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越久越芬芳幽洁,花朵在太阳下愈发艳丽。
啊!我感叹于莲的洁身自好,喜爱它远远超过喜爱世人所深爱的牡丹。
牡丹是富贵者所喜爱,而莲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喜爱。
唉!我只恨自己没有美好的品质去衬托莲的完美啊!。
最新《陋室铭》、《爱莲说》注释及句子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综合数学练习题一年(下) 1.单数双数(一)一、按àn照zhào例lì子,2个2个圈起来数,判断物体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例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二、圈一圈1.把单数圈出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2.把双数圈出来:11 , 22 , 23 ,34 , 45 , 56 , 57 ,68 , 79 ,80三、填空1.有一些苹果,2个2个数,数了5次,正好数完,这些苹果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 )2.有一箱xiāng苹果,2个2个拿,拿了4次,还剩1个,这箱苹果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 )四、奶奶今年54岁,爷爷的年龄比奶奶大,但不到60岁,而且是双数,爷爷可能是( )或huo 者zhe ( )岁。
五、6张卡片,最少移动( )张卡片就可以把单数和双数完全分开。
六、小志家住在四平路,路的左边门牌号是单数,右边门牌号是双数,小志家住在路的右边。
我们从2号开始数,数到第4家时,就是小志家了。
小志家的门牌号是( )号。
陋室铭》《爱莲说》重点语句的翻译

《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屋主人的品德高尚罢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绿绿的苔藓长在台阶上,青青的草色映入帘子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往的没有浅薄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可以谈谈不加装饰的琴,看看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1、予独爱菊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我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译: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花。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见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陋室铭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
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则:就名:著名,出名灵:灵异斯:这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惟:只馨:香气,指品德高尚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台痕碧绿,长上台阶,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调:调弄,弹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佛经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屋,(又如)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之:助词(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诸葛庐子云亭
2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本文手法:
7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
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之:的蕃:fan2 多独:只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自:自从非常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我惟独喜欢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去不受沾染,而:表转折
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濯:洗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播,越发清芬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笔直洁净地直立着而:转折关系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谓:认为之:的判断句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到.了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理解性默写:1、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表现词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
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8、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9、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0、形容洁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1、从反面映衬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2、体现莲自尊自爱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写作手法: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