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原理
超声波焊接机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焊接机的工作原理超声波焊接机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塑料等材料的焊接工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能量将两个或者多个材料加热并连接在一起。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焊接机的工作原理。
1. 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焊接机的核心部件是超声波发生器。
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机械振动。
通常采用的是压电陶瓷材料,当施加电场时,压电陶瓷会发生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
2. 振动系统振动系统由超声波发生器和振动换能器组成。
超声波发生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然后通过振动换能器将振动传递到焊接头部。
3. 焊接头部焊接头部是超声波焊接机的关键部件。
它由振动换能器、焊接夹具和焊接角组成。
振动换能器将机械振动传递给焊接夹具,焊接夹具通过焊接角将振动传递给工件。
4. 工件准备在进行超声波焊接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准备。
通常需要清洁工件表面,确保没有杂质和油脂。
同时,还需要对工件进行定位,以确保焊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焊接过程当超声波焊接机开始工作时,超声波发生器会产生高频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机械振动。
振动系统将机械振动传递给焊接头部,焊接头部通过焊接角将振动传递给工件。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头部施加压力并振动,使工件表面产生磨擦热。
磨擦热使工件表面温度升高,塑料材料软化并熔化。
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时,焊接头部住手振动,保持一段时间,使熔化的塑料冷却和凝固,从而实现焊接。
6. 焊接质量控制超声波焊接机通常具有焊接质量控制功能,以确保焊接质量。
通过对焊接过程中的振动幅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可以控制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超声波焊接机通过利用超声波的振动能量将两个或者多个材料加热并连接在一起。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机械振动。
振动系统将机械振动传递给焊接头部,焊接头部通过焊接角将振动传递给工件。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头部施加压力并振动,使工件表面产生磨擦热,从而实现焊接。
超声波焊接机具有焊接质量控制功能,可以通过监控和调整振动幅度、压力、时间等参数来控制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压电超声波原理

压电超声波原理
压电超声波原理指的是通过对压电材料施加电压,使其发生变形,从而产生超声波的方法。
压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发生器等领域。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或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电荷分布和电势差的现象。
在压电材料中,晶体结构呈现了一个非对称的电荷分布,在应变或电压的作用下,晶体会发生变形,而该变形又会引起介质的机械应力和电场的变化。
这种效应是由于晶体内部正负离子的重新排布,从而产生一个分布不均匀的电场。
当一个交变电压施加到压电材料上时,由于材料的压电效应,材料会以相同频率和幅度的振动。
这种振动称为压电振动,可以通过晶体的谐振频率和谐振模式来描述。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可以使压电振动的频率达到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压电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是通过分子间的弹性力进行的。
当超声波遇到物体的边界或界面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另一部分能量会被传播到物体内部。
传播过程中,超声波会在不同的介质之间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超声波来获取物体的结构信息。
通过利用压电超声波的原理,可以实现多种应用,如超声波成像、材料检测、流体检测等。
压电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和材料的选择对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超声波原理的研究和改进也变得尤为重要。
超声波的发射原理

超声波的发射原理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是通过声源发射出去的,具体的发射原理如下:
1. 超声波发射装置:超声波发射器通常由一个压电陶瓷晶体构成。
这个晶体可以通过施加电压而发生振动,在振动过程中产生声波。
2. 压电效应:压电晶体具有压电效应,也就是当施加电压时会发生形变。
当电压施加到压电晶体上时,晶体会振动,产生压力波,从而生成超声波。
3. 振动频率控制:通过改变施加到压电晶体的电压,可以控制晶体的振动频率,进而控制超声波的频率。
一般来说,超声波的频率在20kHz到10MHz之间。
4. 超声波传播:振动的压电晶体会使周围的介质产生振动,从而形成超声波。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5. 接收器:超声波在被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被接收器接收到。
接收器通常也是一个压电陶瓷晶体,当超声波到达时,晶体会产生电荷,这个电荷可以通过放大电路来转换成电信号。
总结起来,超声波的发射原理是通过压电效应产生振动的压电晶体,通过改变电压控制振动频率,并在介质中产生压力波从而形成超声波。
超声波可以被接收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课件-压电式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

( 3 ) 铌 镁 酸 铅 Pb(MgNb)O3-PbTiO3-PbZrO3 压 电 陶 瓷 (PMN)
具有较高的压电系数,在压力大至700kg/cm2仍能 继续工作,可作为高温下的力传感器。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8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0
1. 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压电传感器在受外力作用时,在两个电极 表面将要聚集电荷,且电荷量相等,极性相 反。这时它相当于一个以压电材料为电介质 的电容器,其电容量为
Ca
r0S
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为压电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δ为压电元件的厚度;S为压电元件极板面积。
21
Ca
s
h
r0s
h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U Q Ca
22
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a)等效为一个电荷源Q与一个电容Ca并联的电路 (b) 等效成一个电源U = Q/Ca 和一个电容Ca的串联电路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3
两个压电片的联结方式
(a) “并联”,Q’=2Q,U’=U,C’=2C 并联接法输出电荷大,本身电容大,时间常数大, 适宜用在测量慢变信号并且以电荷作为输出量的地方, (b) “串联” Q’=Q,U’=2U,C’=C/2 而串联接法输出电压大,本身电容小。 适宜用于以电压作输出信号,且测量电路输入阻抗很高的地方。
(1+K)Cf>>(Ca+Cc+Ci)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5
电荷放大器能将压电传感器输出的电荷
转换为电压(Q/U转换器),但并无放大 电荷的作用,只是一种习惯叫法。
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原理

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原理
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原理产生水雾。
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压电晶体的振动使水产生微小的震动。
当超声波频率的声波传递到水中时,水分子受到振动力而产生微小的位移。
随着超声波的传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导致水分子之间产生相互碰撞。
这些碰撞会使水分子的能量增加,增加到了饱和蒸汽压以上,就会出现水分子从液相转变为气相的现象。
这些水分子从液滴直接转变为气态,形成了微小的水雾颗粒。
同时,超声波也会在水中产生空腔效应,形成微小气泡。
当这些气泡剧烈振动时,它们会迅速坍塌并产生微小的爆炸。
这些小爆炸会将周围的液体冲击并产生冲击波,进一步将液滴破碎成更小的颗粒,形成更细的水雾。
这个过程被称为超声喷雾。
通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水分子被雾化成微细的水雾颗粒,形成细小而均匀的雾状水。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波水雾发生器的效果与超声波的频率、功率等参数有关,不同参数的设置会产生不同大小、密度和稳定性的水雾。
超声波洗碗机工作原理

超声波洗碗机工作原理超声波洗碗机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来清洗餐具的设备。
它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来产生弱小的气泡和冲击力,以去除餐具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洗碗机的工作原理。
1. 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洗碗机的核心部件是超声波发生器。
发生器通过电路将电能转化为高频电能,然后将其传递给超声波换能器。
2. 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能的装置。
它由压电晶体或者压电陶瓷组成,当高频电能通过压电晶体或者压电陶瓷时,会引起晶体或者陶瓷的振动。
3. 超声波传导换能器产生的机械振动通过传导材料传递到洗碗机的清洗槽内。
传导材料通常是不锈钢或者陶瓷,具有良好的超声波传导性能。
4. 超声波作用当超声波传导到清洗槽内时,它会在水中产生强烈的压力变化。
这种压力变化会形成弱小的气泡,称为空化现象。
当气泡在水中形成和破裂时,会产生剧烈的冲击力和涡流,从而将餐具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分离和去除。
5. 清洗效果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冲击力可以穿透餐具的弱小孔隙和污垢,使其彻底清洁。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提高清洗效果。
6. 清洗槽设计超声波洗碗机的清洗槽通常采用特殊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超声波的效果。
清洗槽内通常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以确保餐具可以从不同方向受到超声波的清洗作用。
7. 清洗剂的使用为了提高清洗效果,超声波洗碗机通常需要使用清洗剂。
清洗剂可以匡助分解和去除污垢,并提供额外的杀菌效果。
总结:超声波洗碗机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冲击力来清洗餐具。
它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能,然后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能。
这种振动能通过传导材料传递到清洗槽内,形成弱小的气泡和剧烈的冲击力,从而去除餐具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超声波洗碗机的工作原理确保了餐具的彻底清洁和杀菌效果,提高了洗碗的效率和卫生水平。
超声波测距原理

一、引言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
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在移动机器人的研制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使移动机器人能自动避障行走,就必须装备测距系统,以使其及时获取距障碍物的距离信息(距离和方向)。
本文所介绍的三方向(前、左、右)超声波测距系统,就是为机器人了解其前方、左侧和右侧的环境而提供一个运动距离信息。
二、超声波测距原理1、超声波发生器为了研究和利用超声波,人们已经设计和制成了许多超声波发生器。
总体上讲,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
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磁致伸缩型和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
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
2、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原理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实际上是利用压电晶体的谐振来工作的。
超声波发生器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它有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
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
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接收器了。
3、超声波测距原理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340t/2 图1 超声波传感器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差测距法。
三、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电路设计本系统的特点是利用单片机控制超声波的发射和对超声波自发射至接收往返时间的计时,单片机选用8751,经济易用,且片内有4K的ROM,便于编程。
超声波发生器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微处理器(uP)及信号处理器(DSP)的发展,超声波发生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不管如何变化,其核心功能应该是如下所述的内容,只是每部分在实现时技术不同而已。超声波发生器来产生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是正弦信号,也可以是脉冲信号,这个特定频率就 超声波发生器是超声波换能器的频率,一般在超声波设备中使用到的超声波频率为25KHz、28KHz、35KHz、40KHz;100KHz或以上现在尚未大量使用.但随着以后精密清洗的不断发展。相信使用面会逐步扩大.比较完善的超声波发生器还应有反馈环节,主要提供二个方面的反馈信号:第一个是提供输出功率信号,我们知道当超声波发生器的供电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也会发生变化,这时反映在超声波换能器上就是机械振动忽大忽小,导致清洗效果不稳定.因此需要稳定输出功率,通过功率反馈信号相应调整功率放大器,使得功率放大稳定。第二个是提供频率跟踪信号.当超声波换能器工作在谐振频率点时其效率最高,工作最稳定,而超声波换能器的谐振频率点会由于装配原因和工作老化后改变,当然这种改变的频率只是漂移,变化不是很大,频率跟踪信 号可以控制信号超声波发生器,使信号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跟踪超声波换能器的谐振频率点.让超声波发生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距的公式表示为:L=C×T
式中L为测量的距离长度;C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半)。
2、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原理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实际上是利用电晶体的谐振来工作的。超声波发生器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它有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接收器了。
对于超声波测距精度要求达到1mm时,就必须把超声波传播的环境温度考虑进去。例如当温度0℃时超声波速度是332m/s, 30℃时是350m/s,温度变化引起的超声波速度变化为18m/s。若超声波在30℃的环境下以0℃的声速测量100m距离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将达到5m,测量1m误差将达到5cm。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在移动机器人研制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为大家介绍超声波测距原理是什么。
3、超声波测距原理
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340t/2。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差测距法。
超声波测距原理
1、超声波发生器
为了研究和利用超声波,人们已经设计和制成了许多超声波发生器。总体上讲,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磁致伸缩型和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