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卷毛

B.兔的长毛与猴的短毛

C.豌豆的黄粒与圆粒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 下列实例的判断正确的是()

A.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B.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高茎豌豆间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B.5∶1C.9∶6D.1∶1

4.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5.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种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281 粒,黄色皱粒有270粒,绿色圆粒有95粒,绿色皱粒有90粒,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6. 用高秆抗病小麦(DDTT)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ddtt)为原始材料,培育矮抗小麦,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想在F2中获得90株“矮抗”小麦,应至少从Fl植株上选取多少粒种子点播()

A.1140粒B.480粒C.360粒D.270粒

7.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各产生两种配子

B.后代有四种基因型

C.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D.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1∶1∶1

8.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 .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

C .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 DR 约占 1/4

D .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再重复

9. 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则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

A .4种

B .6种

C .8种

D .9种

10.

如图中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依次是

A .①和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11. 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 1全是黄粒玉米,F 1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 2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子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由于F 1是杂合子,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B .F 1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

C .F 1黄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

D .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 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不同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因而产生了白色籽粒性状

B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A .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2.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

13. 大豆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14.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个体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A.9/16B.6/16C.3/8或5/8D.3/6或l/6

15. 两个杂合子交配,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子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6.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纯种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杂交得F1,F1再自交产生F2,淘汰F2的黄果番茄,利用F2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则F3中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A.4:4:1B.3:2:1C.1:2:1D.9:3:1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自花传粉属于自交,异花传粉属于杂交

B.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则遗传因子组成一定相同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D.黑身果蝇和灰身果蝇交配,后代出现灰身果蝇,则灰身果蝇为隐性纯合子

18. 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19. 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遗传规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

D.乙实验中,F2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

20. 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21.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2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 )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P2相同D.①、②、③都是重组类型个体

23. 关于显性性状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种F1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

24.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

25. 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DD和乙图中的dd、丙图中的Dd都是等位基因

B.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甲和乙

C.理论上图丙可产生数量相等的D、d两种配子

D.基因分离定律可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6.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AB、ab、ab B.Aa、aB、aB C.aB、Ab、Ab D.aB、AB、AB

27. 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A.1、2、2、1、2B.1、1、1、2、1

C.2、1、1、2、1D.2、1、1、1、2

28. 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

A.②①③④⑤⑥B.⑤③②④⑥①

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④③⑥②①

29.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 .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30.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决定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时期发生在( )

A .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 .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 .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中期

31.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 )

A .精原细胞

B .初级精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精细胞

32.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器官为睾丸

B .甲为次级精母细胞

C .甲是丙的子细胞

D .乙分裂产生的细胞不可能是精原细胞

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33.

A .①②

C .①③34. 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

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②⑤

35. 下列关于某种动物(染色体数为2N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受精卵中的DN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 .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

D .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

36.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

A .染色体的复制

B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D .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37.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 ,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 ,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

A .Ab 、a

B 、ab

B .AB 、ab 、ab

C .ab 、AB 、AB

D .AB 、AB 、AB

D .②④

B .③④

二、非选择题38. 图甲和图乙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甲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 .细胞甲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 .联会发生在细胞乙,而不会发生在细胞甲

D .细胞乙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39. 下图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 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

C .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产生的子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40. 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A .7个

B .14个

C .28个

D .56个

41. 如图表示某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

(1)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

(2)B细胞正处于________分裂_______期。

(3)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图中A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

(4)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将上图中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按分裂的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三、实验题

42.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别亲本F1F2

1白花×红花紫花紫花∶红花∶白花=9∶3∶4

2紫花×红花紫花紫花∶红花=3∶1

3紫花×白花紫花紫花∶红花∶白花=9∶3∶4

(1)该性状是由_______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且只有在________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紫花。

(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 ___;若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应________。

(3)若第3组实验的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以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