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图文稿
中药治疗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除了西药治疗外,中药也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
配方一:降压护心汤
成分:
- 丹参
- 川芎
- 甘草
- 复方丹参片
- 藿香正气水
功效:
该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健康。
配方二:二陈汤
成分:
- 黄芩
- 生姜
- 大黄
- 甘草
- 生石膏
功效:
此配方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配方三:胃苏丸
成分:
- 苏子
- 大黄
- 厚朴
- 生姜
- 枳实
功效:
此配方有助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胃部不适和消化问题。
配方四:桑螵蛸牡蛎丸
成分:
- 桑叶
- 金银花
- 川牡蛎
- 螵蛸
- 丹参
功效:
该配方可以调节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注意事项:
- 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配方的使用应按照医嘱和剂量进行。
-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但请注意,中药治疗具体适用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用药监测。
在接受任何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其指导。
高血压治疗方:平肝清热活血降压方

高血压治疗方:平肝清热活血降压方处方:生龟板15g、生鳖甲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白芍15g、代赭石15g、怀牛膝60g、生地12g、山萸肉10g、黄连6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赤芍10g、川芎10g、红花6g、降香10g/丹参20g、汉三3g、水蛭6g、天麻10g、钩藤30g、僵蚕10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一剂药加水1000毫升,水煎2次,混匀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
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饮食。
10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即可使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
说明:本方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瓴汤合黄连解毒汤、冠心二号加减化裁组方而长。
建瓴汤重在滋阴潜阳,引血下行。
诚如张锡纯所言,建瓴汤一方“服后能使脑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脑充血之证自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冠心二号活血化瘀,本方容滋阴清热活血于一方,对肝阳上亢,热毒炽盛,瘀血阻络之高血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冠心病效果显著。
这是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的一首方剂,临床辨证需抓住心与肝辨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主血藏血和情志方面。
心主血脉而藏神,肝主疏泄而藏血。
肝是疏泄,情志失常,肝阳上亢,阳热化风,伤阴耗血,则肝肾不足,心血亏虚则头晕头昏;或风火相煽,热入心包,高热神昏,抽风惊厥;毒热血瘀,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紫癜鼻衄频发。
临床症状可见头昏头晕,耳鸣目胀,心悸气短,或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脉弦紧。
西医诊断还需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血脂等生化检查。
作者临床常用此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临床治疗50例,均未使用西药降压,服用中药3个临床后统计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
无效者源于服用中药恶心呕吐,格拒中药之苦,气味之烈,不愿服用此药。
临床治愈率在96%以上,症状大部分消失,生化检查血脂、血粘度、尿酸均有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水平。
随访1年内血压正常无大的波动。
治疗高血压中药方剂

治疗高血压中药方剂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药方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方剂。
1. 降压安神汤
组成:
- 黄芩10g
- 牡丹皮10g
- 青皮5g
- 熟地15g
- 龙眼肉10g
- 瓜蒌仁10g
- 龙骨15g
- 丹参10g
用法:
- 将以上药材一起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
- 该方剂具有降压、安神的作用,对于高血压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
2. 茯苓丸
组成:
- 茯苓30g
- 赤苓6g
- 天花粉12g
- 牡丹皮9g
- 丹参15g
- 黄芩9g
- 石决明6g
用法:
- 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粉,每次取9g左右,用温水送服,每日1剂。
功效:
- 茯苓丸有利尿、降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水肿、头晕等症状的治疗。
3. 天王血压丸
组成:
- 紫珠草15g
- 石决明12g
- 菟丝子15g
- 白花蛇舌草20g
用法:
- 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粉,每次取10g左右,加水冲服,每日2次。
功效:
- 天王血压丸具有降压、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这些中药方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嘱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中国古代中医祖传高血压验方

中国古代中医祖传高血压验方
高血压验方(一)
方名:修订施氏集灵煎
主治:老年人心肾性高血压症、心悸失眠、头晕、耳鸣、心律不整、心脏扩大、神经痛、血管硬化、疲惫等症。
处方:灵磁石三钱、紫石英三钱、紫贝齿三钱、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四钱、生杭芍四钱、川钩藤三钱、潼白蒺藜三钱、
川藁木半钱、生知母三钱、川天麻半钱、炙晋耆三钱、川枣仁三钱、夜交藤三钱、生石决明四钱。
用法:水三碗文火煎一时许,温服八分
高血压验方(二)
方名:加味清离滋坎汤
主治:高血压,头眩。
处方:丹皮半钱、白术半钱、泽泻半钱、炒白芍半钱、山茱萸二钱、淮山二钱、炙甘草二钱、熟地三钱、柴胡二钱、
黄苓二钱、钩藤三钱。
用法:水煎服,大人二碗煎八分,小儿一碗煎六分
治验:此方系祖传三代秘方,治之药到病除。
高血压验方(三)
方名:平血汤
主治:阳实性高血压、镇静、止痛。
处方:西洋参二钱、怀牛膝六钱、杭白芍三钱、生石决二两、生地黄三钱、淮山药六钱、生牡蛎二两、女贞子三钱、
明天麻三钱。
用法:用水二碗半,以文火煎石决、牡蛎约三分,再加入余药,火煎至半碗,西洋参另炖,共服用。
高血压验方(四)
方名:和血汤
主治:实证高血压
处方:仙草一两、牡丹皮三钱、生地黄四钱、金钱莲三钱。
用法:水八碗煎成三碗、代茶饮、每日一剂
治验:此方对实证高血压,服之有降血压使血压维持平和之效
小生对中医虽不甚了解,但此四方乃一字不减一字不增一字不错,摘自《古今中医祖传单偏方大全》,
至于那些术语例如煎几分我并不知道,请询问当地中医。
这几味药楼主您具体应该挑哪一味由楼主您自己定夺。
希望病人早日康复。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一些传统的中药配方也被民间广泛
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
1. 天麻降压汤天麻降压汤
- 天麻30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山楂10克,红枣5枚。
-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每日分2次服用。
- 这个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平稳心律。
2. 山楂薏米茶山楂薏米茶
- 山楂15克,薏米30克,红糖适量。
- 将山楂和薏米一起煮沸,加入适量红糖。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3. 黄芪茶黄芪茶
- 黄芪30克。
- 将黄芪用开水冲泡,每日两次。
- 黄芪具有补气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4. 当归生姜糖水当归生姜糖水
- 当归适量,生姜适量,红糖适量。
- 将当归和生姜切片加入热水中,加入红糖调味。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调节血压和血液循环。
请注意:
- 这些民间中药配方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在使用任何中药配方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其指导。
- 患有高血压的人士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饮食健康,适量锻炼,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规范的治疗。
以上是关于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血压病(验方秘方)

高血压病(验方秘方)
高血压病
高血压食疗方(李仲宋主任医师)
组成:杭州黄菊花,绿茶。
功效:平肝熄风,利尿降压。
主治:血压升高,头痛增强者。
用法:泡浓茶饮服。
平肝降压汤(陆芷青教授)
组成:生石决明30克(先煎),夏枯草16克,滁菊花15克,黄芩9克钩藤12克(后下),桑寄生15克,炒白芍9克,牛膝9克,杜仲12克,地龙9克,川芎5克。
功效:潜阳活血。
主治: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平衡汤(曹惕寅名中医)
组成:肥玉竹15克,制首乌15克,丹皮6克,杭菊12克,连翘心10克,竹卷心10克,煅石决明15克,黑山栀10克,竹沥夏10
克,抱木神、黑元参、生白芍各12克。
功效:益肝平肝敛阳。
清心化痰宁神。
主治:高血压病症见头晕脑热、烦躁火升、神倦者。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三草汤(刘渡舟教授)
组成:夏枯草,龙胆草,益母草,芍药,甘草。
功效:清肝泻火。
主治:各期高血压病。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益母降压汤(朱良春主任医师)
组成:益母草60克,桑寄生20克,杜仲20克,甘草5克。
功效:潜阳活血。
主治:高血压病。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处方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处方
1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方药: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西瓜翠衣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2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向日葵盘60克,玉米须30克,冰糖30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冰糖调服,每日一剂,连服七至十天。
方药:鲜向日葵叶60克,土牛膝3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一剂,连服7--10天。
3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杜仲12克,夏枯草15克,土牛膝10克,野菊花9克。
用法:水煮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0--15天。
4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野菊花15克,青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5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花生米适量。
用法:加醋泡7天,每晚睡前嚼服7粒。
6主治:高血压,动脉硬化。
方药:黑芝麻30克(炒),生首乌20克,槐花15克。
用法:水煎首乌,槐花去渣,加入芝麻(捣烂)食之,每日一剂7主治:高血压所致眩晕头病。
方药:好茶叶3克,白菊花10克,玫瑰花7朵。
用法:佛开水冲泡,待凉饮之。
8主治:高血压。
方药:珍珠母30克(先煎)野菊花9克,夏枯草15克,麦冬10克。
用法:水煎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
9主治:高血压
方药:月季花13朵,槐花10克。
用法:开水泡服。
以上处方摘抄于周萍主编的《中国民间百草良方》一书。
周萍:湖南桂东人,1959年毕业于湖南省中医进修学院,现任湖南中医学院教授,国际卫生医学院高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
(完整word版)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
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
前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后者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作为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1、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高血压[方剂]桃仁、杏仁各12克,桅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
[制用法]上药共捣烂,加1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
于每晚临睡时敷贴于足心涌泉穴,白昼除去。
每天1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敷贴,6次为1疗程。
3天测量1次血压,敷药处皮肤出现青紫色。
[疗效]有降压特效。
2、菊槐绿茶治高血压[方剂]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
[制用法]以沸水沏。
待浓后频频饮用。
平时可常饮。
[功效]清热、散风。
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
3、玉米须煎饮治高血压[方剂]玉米须60——80克。
[制用法]将玉米须晒干,洗净,加水煎。
每日饮3次,坚持服用。
[功效]利尿,利胆,止泻。
玉米须中含有大量钙、鳞、铁等微量元素,并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可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内的脂肪与胆固醇的正常代谢。
对治疗高血压病及慢性肾炎,有很好的作用。
4、.西瓜皮草决明汤降血压[方剂]风干西瓜皮30克,草决明15克。
[制用法]加水煎汤。
代茶饮。
[功效]清热散风。
5、肉桂吴茱萸等外敷治高血压[方剂]肉桂、吴茱英、磁石各等份。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
用时每次取上药末5克,用蜂蜜调匀,贴于涌泉穴上,阳亢者加贴太冲穴,阴阳不足者加贴足三里。
每次贴两穴,交替使用。
贴后外以胶布固定。
并用艾条悬灸20分钟。
每天于临睡前换药l次。
[功效]引火归原,降压止晕6、金银菊花汤治高血压[方剂]金银花、菊花各24——30克。
[加减]若头晕明显者,加桑叶12克;若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植24——3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苦丁茶可以降血压,但要常喝不能间断?
下面是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请注意辩证?
(一)
【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渡舟方。
(二)
【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三)
【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润民方。
(四)
【辨证】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益气化痰。
【方名】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五)
【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志贤方。
(六)
【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出处】邓铁涛方。
(七)
【辨证】肾阴阳两虚。
【治法】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脾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八)
【辨证】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方名】附子龟板汤。
【组成】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九)
【辨证】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名】龙牡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蒲辅周方。
(十)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方名】红龙夏海汤。
【组成】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黎炯方。
(十一)
【辨证】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方名】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成思方。
(十二)
【辨证】肝经热盛,痰浊中阻。
【方名】八味降压汤。
【组成】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来春茂方。
(十三)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降压熄风。
【方名】七子汤。
【组成】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高血压?
方1?
〔组成〕生花生壳120g。
〔用法〕加水煎服。
或制成粉剂,日服3次,每次2g。
方2?
〔组成〕鲜茼蒿菜1根。
〔用法〕洗净,切碎,捣烂取汁,每次服1杯,温开水送服,1日2次。
方3?
〔组成〕土牛膝15g,夏枯草9g。
〔用法〕水煎服。
方4?
〔组成〕少花龙葵95g,一见喜6g,萱草30g。
〔用法〕水煎,分3次服。
方5?
〔组成〕石仙桃15g,防风草9g,少花龙葵90g。
〔用法〕水煎服。
方6?
〔组成〕毛冬青根30~60g,白糖或鸡蛋适量。
〔用法〕炖服,也可单用水煎当茶饮。
方7?
〔组成〕臭牡丹30g,毛梗豨莶30g。
〔用法〕水煎服。
方8?
〔组成〕野菊花15g,星宿菜15g,马兰15g。
〔用法〕水煎服。
方9?
〔组成〕筋骨草30g,车前草15g,大牛膝15g,少花龙葵15g。
〔用法〕水煎服。
方10?
〔组成〕锦鸡儿25g。
〔用法〕水煎,加白糖服。
方11?
〔组成〕伏生紫堇块根9g,桑白皮9g,夏枯草9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各型高血压。
方12?
〔组成〕夏枯草15~20g,葫芦茶15~20g,野菊花15g。
〔用法〕水煎服。
方13?
〔组成〕少花龙葵30g,毛梗豨莶30g,玉米须10g。
〔用法〕水煎服。
方14?
〔组成〕防风草15g,阴地蕨15g,夏枯草15g,生地30g,绿心黑豆30g。
〔用法〕水煎服。
方15?
〔组成〕灵芝9g。
〔用法〕水煎服。
连用20天。
方16?
〔组成〕海卅常山30g,防风草15g。
〔用法〕水煎服。
或防风草改为少花龙葵30g,水煎服。
方17?
〔组成〕望江南种子适量。
〔用法〕炒焦,研末,每次3g,开水冲服。
方18?
〔组成〕筋骨草30g,鸡血藤30g,桑白皮30g。
〔用法〕水煎服。
方19?
〔组成〕叶下珠30g。
〔用法〕水煎,1日内分3次服。
隔日1剂。
方20?
〔组成〕苦丁菜15g,桑寄生15g。
〔用法〕水煎代茶,1日服。
方21?
〔组成〕车前草30g,鱼腥草30g。
〔用法〕水煎服。
方22?
〔组成〕鲜少花龙葵30~9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如病人经常便溏则不宜使用。
方23?
〔组成〕石寄主9g,朱砂七9g,竹根七叶9g,白茅根9g,荞麦七6g,太白花6g,太白茶6g。
〔用法〕水煎服。
方24?
〔组成〕豨莶草24g,旱莲草15g。
〔用法〕水煎服。
方25?
〔组成〕龙船花9~15g。
〔用法〕水煎服。
方26?
〔组成〕白花夏枯草9g,钩藤12g,生白芍9g,决明子12g。
〔用法〕水煎服。
方27?
〔组成〕被单草(石生繁缕)、兰花参、山土瓜、荠菜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28?
〔组成〕羊角参60g,手儿参9g,太白黄精9g,茱苓草9g。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6g,日服2~3次。
方29?
〔组成〕花叶狗牙七30g,太白茶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头晕。
方30?
〔组成〕芭蕉根茎适量。
〔用法〕加水煎汁,或同猪肉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