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教学文案
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一、四边形相关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公式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n(n-3)/2.二、平行四边形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性质,又是一个判定方法。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都是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简述的。
1)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2)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面积:①S=底×高=ah;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4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方法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方法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方法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矩形1.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性质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④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直线,2条)。
3.矩形的判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四边形是矩形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③四个角都相等识别矩形的常用方法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任意一个角为直角。
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0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0篇)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篇1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教具:课本“探究”内容;补充材料制成投影片.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学具:课本“探究”内容.学法解析1.认知题后: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以后学习本节课内容.2.知识线索:3.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的知识,通过交流形成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教师提问:1.平行四边形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2.平行四边形性质是什么?如何概括?学生活动:思考后举手回答:回答: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回答:2.平行四边形性质从边考虑:(1)对边平行,(2)对边相等,(3)•对边平行且相等(“”);从角考虑:对角相等;从对角线考虑: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借助上图直观理解).教师归纳:(投影显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课本P96和P97“探究”的问题.用问题牵引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发现、归纳、论证,可以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同时也拿出教具同学在一起探索.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探究.在活动中发现:(1)•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或用硬纸片),用小钉铰合在一起,做成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2)•若将两根细木条中点用钉子钉合在一起,用像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将两条等长的木条平行放置,•另外用两根木条(不一定等长)用钉子予以加固,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篇2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平行四边形复习一基本概念: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四边形的外角,多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二定理:中心对称的有关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三 公式:1.S 菱形 =21ab=ch.(a 、b 为菱形的对角线 ,c 为菱形的边长 ,h 为c 边上的高) 2.S 平行四边形 =ah. a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h 为a 上的高)3.S 梯形 =21(a+b )h=Lh.(a 、b 为梯形的底,h 为梯形的高,L 为梯形的中位线) 四 常识:※1.若n 是多边形的边数,则对角线条数公式是:2)3n (n .2.规则图形折叠一般“出一对全等,一对相似”.3.如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从属关系.4.常见图形中,仅是轴对称图形的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奇边形、等腰梯形 …… ;仅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 …… ;是双对称图形的有:线段、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偶边形、圆…… .注意:线段有两条对称轴.练习: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 是□ABCD 的对角线交点,AC =24,BD =38,AD =14,那么△OBC 的周长等于_____。
___cm 。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⑴ ⑵ ⑶⑷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面积为30cm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边和对角线的性质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平行四边形,并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对四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平行四边形作为一个特殊的四边形,其性质和特点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复习四边形的性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对角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剪刀、彩笔等。
2.课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复习四边形的性质,提问:四边形有哪些性质?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用剪刀剪出平行四边形,并用彩笔标记出对边和对角线。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题目中给出的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专题复习辅导讲义

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老师:授课类型T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T 平行四边形的断定C中位线定理授课日期时段教学内容一、同步学问梳理学问点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留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学问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二、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平行四边形的边、角例1:已知,如图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C=80°,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6 cm,且AB-BC=3 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各边长和各内角的度数.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可求得各内角的度数;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得AB+BC=23 cm,解方程组即可求出各边的长.解: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A+∠C=80°,得∠A=∠C=40°又DC∥AB,∠D及∠A为同旁内角互补,∴∠D=180°-∠A=180°-40°=140°.∴∠B=140°.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得AB=CD,AD=BC.因周长为46 am,因此AB+BC=23 cm,而AB-BC=3 cm,得AB=13 cm,BC=10 cm,∴CD=13 am.AD=10 cm.题后反思:留意充分利用性质解题.例2: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直线BD上的两点,且DE=BF,你认为AE=CF吗?试说明理由.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要证明AE=CF,可以把两线段分别放在两个三角形里,然后证明两三角形全等.解:AE=CF.理由: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且AB∥CD.∴∠ABE=∠CDF.∵DE=BF,∴ DE+BD=BF+BD,即BE=DF:∴△ABE≌△CDF ∴ AE=CF题后反思: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时,一般要用到三角形全等学问,此题还可以证明其他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线段相等.题型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例1: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作OE⊥BD于O,交CD于E,连接BE,若△BCE的周长为6,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B )图3A. 6B. 12C. 18D. 不确定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相互平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平行四边形复习一基本概念:四边形,四边形的角,四边形的外角,多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二定理:中心对称的有关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三 公式:1.S 菱形 =21ab=ch.(a 、b 为菱形的对角线 ,c 为菱形的边长 ,h 为c 边上的高) 2.S 平行四边形 =ah. a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h 为a 上的高) 3.S 梯形 =21(a+b )h=Lh.(a 、b 为梯形的底,h 为梯形的高,L 为梯形的中位线) 四 常识:※1.若n 是多边形的边数,则对角线条数公式是:2)3n (n . 2.规则图形折叠一般“出一对全等,一对相似”.3.如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从属关系.4.常见图形中,仅是轴对称图形的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奇边形、等腰梯形 …… ;仅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 …… ;是双对称图形的有:线段、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偶边形、圆 …… .注意:线段有两条对称轴.练习: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 是□ABCD 的对角线交点,AC =24,BD =38,AD =14,那么△OBC 的周长等于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 =∠B+∠D,则∠A =___,∠D =___。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 ,两边的差是10cm ,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 ,面积为30cm 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
6、菱形ABCD 中,∠A =60o ,对角线BD 长为7cm ,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教学文案

1.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 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 ( 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
A B
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 1)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180 °; ( 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D
C A4 D
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 4, BD 是□ ABCD 的对角线,点 E、F 在 BD 上,要使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还 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12、要从一张长为 40cm,宽为 20cm 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 18cm,宽为 12cm 的矩形纸片,最
多能剪出______张。
∵ABCD是矩形 又∵ AD=AB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
B
11.等腰梯形的性质:
因为 ABCD是等腰梯形
(1)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2)同一底上的底角相等 ; (3)对角线相等 .
A
D
O
B
C
12.等腰梯形的判定:
(1)梯形 (2)梯形 (3)梯形
两腰相等 底角相等 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 ABCD是等腰梯形
2
A(3) D
O
B
C
∵ ABCD是梯形且 AD∥ BC ∵ AC=BD ∴ ABCD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1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
等于它的一半 . 15.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 于两底和的一半 .
A
D
E
BD E
A
CC F B
一 基本概念: 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四边形的外角,多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

《四边形》的基本知识、主要考点、配套试题全章知识脉络:平行四边形◆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推论: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的和为周长的一半对边平行 内错角相等(有“角平分线”会产生“等腰三角形” ) 1.□ABCD 的周长为34cm ,且AB=7cm ,则BC=cm 。
2.□ABCD 的周长为26cm ,相邻两边相差3cm ,则AB=cm 。
3、如果ABCD 的周长为28cm ,且AB :BC=2∶5,那么AB=cm ,BC=cm ,CD=_____cm ,4、如图,□ABCD 中,CE 平分∠BCD ,BG 平分∠ABC ,BG 与CE 交于点F 。
(1)求证:AB=AG ;(2)求证:AE=DG ;(3)求证:CE ⊥BG 。
◆考点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推论: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1.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50度,则其余三个角分别为。
2.平行四边形相邻两个角相差40度,则相邻两角度数分别为。
3、□ABCD 中两邻角∠A :∠B=1:2,则∠C=_______度4、在□ABCD 中,若∠A-∠B=70°,则∠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BCDA G E F◆考点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1: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具备双重平分作用: ①该直线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②该直线在平行四边形内的部分被对角线平分。
1.如图,□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AOB 与△BOC 的周长相差2,且AB=5,则BC=。
2.如图△ABC 中,AB=3,AC=5,则BC 边上的中线AD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3.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则它的两边可能长为( ) A .5和5 B .3和9 C .4和15 D .10和204.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6和10,则它的边长不可能是( ) A .3 B .4 C .7 D .85.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8,则它两条对角线可以是( ) A .6 和12 B .6和10 C .6 和8 D .6 和66.如图,□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过点O 作OE ⊥AC 交AD 于E , 连接CE ,若△CDE 的周长为12,则□ABCD 的周长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精品文档平行四边形复习
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
二 定理:中心对称的有关定理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三 公式:
1.S 菱形 =2
1ab=ch.(a 、b 为菱形的对角线 ,c 为菱形的边长 ,h 为c 边上的高) 2.S 平行四边形 =ah. a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h 为a 上的高)
3.S 梯形 =2
1(a+b )h=Lh.(a 、b 为梯形的底,h 为梯形的高,L 为梯形的中位线)
四 常识:
※1.若n 是多边形的边数,则对角线条数公式是:2
)
3n (n . 2.规则图形折叠一般“出一对全等,一对相似”.
3.如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从属关系.
4.常见图形中,仅是轴对称图形的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奇边形、等腰梯形 …… ;仅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 …… ;是双对称图形的有:线段、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偶边形、圆 …… .注意:线段有两条对称轴.
练习: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 是□ABCD 的对角线交点,AC =24,BD =38,AD =14,那么△OBC 的周长等于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 =∠
B+∠D,则∠A =___,∠D =___。
4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 ,两边的差是10cm ,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 ,面积为30cm 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__________cm 。
6、菱形ABCD 中,∠A =60o ,对角线BD 长为7cm ,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
7
8、如图2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60o ,AB =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E ,BC =8,AB =6,AD =5则△CDE 周长___。
⑴
⑵ ⑶
⑷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4,BD是□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宽为20cm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宽为12cm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4
B、1:2:2:1
C、2:2:1:1
D、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
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
D、AO=OC=OB=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⑶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⑷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8、下列矩形中按虚线剪开后,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58分)
19
、(8分)如图:在□ABCD 中,∠BAD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E ,若∠DAE =25o ,求∠C 、∠B 的度数。
20、(8分)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D =120o ,对角线CA 平分∠BCD ,且梯形的周长20,求AC 。
21、(8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CD 边上的一点,F 为BC 的延长线上一点,CE =CF 。
⑴△BCE 与△DCF 全等吗?说明理由; ⑵若∠BEC =60o ,求∠EFD 。
22、证明题:(8分)
中
如图,△ABC 中∠ACB =90o ,点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DF =∠A 。
求证: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
23、(8分)已知:如图所示,△ABC 中,E 、F 、D 分别是AB 、AC 、BC 上的点,且DE ∥AC ,DF ∥AB ,要使四边形AEDF 是菱形,在不改变图形的前提下,你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试证明:这个多边形是菱形。
24、应用题(8分)
某村要挖一条长1500米的水渠,渠道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渠道深0.8米,渠底宽为1.2米,腰与渠底的夹角为135o ,问挖此渠需挖出土多少方?
A B
D C
F
E
A B
D
C
F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