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资源形势

合集下载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与发展趋势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与发展趋势
不会 改变 。 并仍将是 国家和地 区间经济争夺 的焦点
文章编 号 :626 9 (0 6 1 - 1-3 17 -9 5 2 0 )00 80 0 吨, 1. %) 伊拉 克 ( 5 占 15 、 15亿 吨 , 9 6 ) 科威 特 ( 4 占 .% 、 10亿 吨, 85 ) 占 .% 和阿联 酋 ( 3 10亿 吨, 8 %) 中南美地 区: 占 1 ; 委 内瑞 拉( 1 15亿吨 , 6 6 ) 欧洲 及前苏 联地 区 : 苏联 ( 0 占 .% ; 前 12

要 : 据对国际能源署关于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 况及产 堡重
Hale Waihona Puke 坌堑互 : 些叠 丛
源丰 富 。 满足未来2—3 年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0 0 未来油气资 垂 垂堡
垂重盔 呈 塞 查塑 波动中上升。 维持高位运行 , 亚太地区国家石油安全形势更加 堕 壁叠渔 鱼 塑坌查垫丕塑煎 渔 鲍 堡垒盘盎 二 生
作者简介 :丁锋 ( 9 3一) 男 , 17 , 甘肃省武山县人 , 国土资 源部 油气 资源战略研究 中心助理研究员 , 副处长 , 中国地质 大学 ( 北 京)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资源管理和资源经济研究 。
困 虫 圆童 经 园 ± 亟 溘 E。ui Nam 。 a tl 。。 r
维普资讯
Re o re Ec n s u c o omy
全礤 渔气囊灏 耪与 孱趋势
丁 锋 , 余钦 范 韩 志强 ,
(. 1 中国地 质大学 , 北京 10 8 ;. 0 0 3 2 国土 资源部 油气资源战略研 究中心 , 0 1 ) 1 82 0
联 和北美地 区; 国际石 油市 场总体供 大 于求 , 地 区供需 尽管 但

第三世界石油资源与石油峰值理论

第三世界石油资源与石油峰值理论
就连一些峰值论者自己也承认, 该论点是油价异乎寻常高升的幕后推 手之一。
退一步说, 石油产量峰值之后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石油的极限或 石油的 枯竭。展望21 世纪中、 后期多种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 可望有迅猛发 展,其数量充足、 品种众多、 应用方便高效、 清洁环保, 使他们有 可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替代石油和石油产品, 到那时可能因需求减少使石油产 量越过峰值而下降。正象石油时代接替了煤炭时代并不是因为煤炭的短缺一 样,后石油时代的到来、 石油需求和产量的减少也主要不是由于石油供应的 枯竭。人们应当为环境的改善,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在石油工业发展上不懈 地节流开源,但不应被不切实际的恐慌所左右而走乱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bt
bt
bt
pm
第三章 世界石油资源与石油峰值理论
一、 世界油气资源与供需趋势分析 二、 石油峰值理论及其应用 三、 国外石油公司及特点
财务总监 首席信息官 首席行政官
但峰值研究者却没有(或不愿意)注意到Hubbert的另一次失败的预测。 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他曾预测世界最迟在80 年代中期达到石油生产高 峰,接着石油产量会爆跌到2000 年的3400 104bbl / d( 541 104m3/ d) 。但事实上自 20 世纪80 年代至今世界石油产量的总趋势是上升的,2000 年达 7591.6 104bbl/ d( 1207 104m3/ d),为预测值的2.2 倍。
未来的油气勘探公司的框架图
服务公司
总公总司公司
油田分公司
测井公司 录井公司 物探公司 油建公司
油气 勘探开发处 (经理部)
勘探开发 研究院
油气 开发处
采油工艺 研究院
采油1厂
采油2厂 采油 厂

关于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关于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关于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内容摘要:中国能源安全和发展受世界能源发展形势的影响,中国依靠西北亚非地区的能源供应,日本核电事故冲击了我国的核电产业的发展,而且他国针对我国南海和其他地区的能源和主权问题,造成我国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

关键词:能源危机、主权、开发在今天,世界资源匮乏同时人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的核泄漏事故问题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绊脚石。

而在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着上述问题的牵绊。

因此能源开发和进出口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作为大学生,对于中国的能源发展问题,我们应给予充分的正视及思考。

一、石油危机及其影响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

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

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回顾过去发生过的石油危机,也曾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

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

2022年全球油气行业事件回顾及2022年展望分析

2022年全球油气行业事件回顾及2022年展望分析

2022年全球油气行业事件回顾及2022年展望分析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照旧低迷,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有限。

随着国际原油供应过剩持续,库存高企,2022年已离我们远去。

石油行业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大事中,到处可见低油价的影子。

详细表现为有些大事的发生是受低油价影响所致,有些大事则导致了低油价的发生及连续。

由于油价走势对于石油行业有重要影响,因此当油价下降时,与石油相关的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层面的对策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由国家、企业、消费者所组成的石油行业主体演绎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年全球油气行业大事回顾及2022年展望分析:1.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油气需求增速下降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照旧低迷,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有限。

受此影响,全球油气消费增幅平稳,而油气供应由于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连续执行不减产政策及北美页岩油气产业在低油价下表现出来的坚韧生命力而连续保持增长,油气供应整体宽松,供大于求的格局连续保持,油气价格低迷。

2022年我国连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GDP增速略有回落,国内油气需求虽连续保持增长,但增速估计不及往年。

油气产业运行方面的状况是:国内油气、炼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产能过剩压力持续;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供应总体满意需求并有富余;自然气需求由于价格及基础设施不足等方面因素影响,下降幅度较大,自然气资源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市场竞争态势加剧。

此外,国内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也是造成当前国内油气供应充分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由于供应充分,资源国向我国出口意愿剧烈,增加了国内油气供应;另一方面,国内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导致部分地区和工业耗能在能源选择上消失“逆替代”趋势,企业有重新使用煤炭资源替代使用自然气资源的动向,导致自然气需求被遏制。

2006~2010年世界油气资源形势与发展

2006~2010年世界油气资源形势与发展
1 石 油 天 然 气 探 明 储 量 及 分 布
资源 作为 重 要 的能 源 矿 产 和 战 略 性 资 源 ,继 续 在 经济 复苏 和 社 会 发 展 中发 挥 着 重 要 的作 用 。五 年 来 ,全球原 油探 明储 量 增 加 1 3 6 0亿 桶 ,年 均 增 长 3 6亿 桶 ,天然 气探 明储 量 增加 1 . 2 4 8万亿 r。 n ,年 均增 长 3 万亿 I。 n ;全 球石 油产量 增 长 7 9 t( 0 万 达
表 1 全 球 及 主 要 石 油 国探 明 原 油 剩 余 可 采储 量 ( 位 :1 单 0亿桶 )
注 :① 资 料 来 源 :2 l O 1年 B P能 源 年 报 ,1一7 3桶 ;② “ 年增 量 ” 是 指 2 1 t . 五 0 0年 比 2 0 0 5年增 加 量 ;③ 带 “ 一” 号 表 示 该 国 剩余 原 油
d s rb t n p te n d d n tc a g a g l iti u i a t r i o h n e s ,E s e n Eu o e a d o t lman y d s r t d i h d l a t a t r r p n l b
Ab t a t sr c :By t n f2 0,t he e d o 01 he word’ r e o la t a a o n e e ve e e 1 8 tilo l S c ud i nd na ur lg s pr ve r s r sw r .3 rli n
所 占 比 重 为 5 6 。 表 1是 原 油 剩 余 探 明 储 量 在 . 5 0亿 桶 以 上 国 家 ,近 五 年 的 原 油 探 明 储 量 增 长 变 0 化基 本情况 。

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对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

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对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

国际石油经济贸易形势及其对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问题一:我国油品外贸状况问题二:当前的国际石油经济与贸易形势1.当前的国际石油经济形势分析2.当前的国际石油贸易与价格问题三:高油价对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1.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影响2.对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3.对策研究问题一:我国油品外贸状况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推动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目前,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6%以上。

现在看来,人类社会一时还很难找到一种足以替代石油的能源,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预计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但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80%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前苏联和北美等地区,而石油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美国、亚太和欧洲等地区。

这在客观上需要进行大量的石油贸易活动,每年的贸易量高达20多亿吨,占全球石油产量的2/3,在世界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也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93年我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金额198.1亿美元。

进口成品油2824万吨,金额58.6亿美元。

扣除当年出口的813万吨原油和1382万吨成品油,实际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折合已经超过1亿吨。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达到6102万吨,进口金额151.69亿美元,分别增长39.3%和57.4%;上半年成品油进口1985万吨,进口金额44.57亿美元,分别增长56.6%和66.1%。

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金额合计196.26亿美元,占上半年全国货物进口总额的7.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3.06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仅出口原油307万吨,成品油510万吨,分别同比下降27%和25.9%。

商务部一份分析报告预计,今年我国原油进口将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到创记录的1.1亿吨,比上年增长21%。

成品油进口4000万吨,增长40%左右。

自去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

国际油气上游合作形势及应对策略

国际油气上游合作形势及应对策略

不开放
7 4 5 6
有条件开放
1 4 1 8
美 元 l; l 涉及 陆上 、 1 沼泽 、 海和 深 浅 外 海 的油气 资产 ; 业务类型有 勘探 、 开 司 只能 获取 油气 田勘探 开发 的投 资 其国家石油公司的控制程 度越高, 回收和 服 务费 。对外 国石油公 司来 国石 油公司获取优 质 资产 的难 度也 发、 提高采收率 、 术服务等。 技 服务合 同项 目利润相 对较薄 , 但 越大。 随着全球油气资源价格上涨 , 2 全球各大 区油气 资源开放程 说 , . 对于 资 资源国对外合作条款总体趋于收紧, 度差异极 大 ,资源 国国家石 油公 司 基 本不 承担 油气价 格风 险 ; 控 制着本 国绝大部分油气储量 源国来 说 , 则可在运营的项 目中实现 修 改的方 向主要为 资源国 国家石 油 随着2 0 年伊 拉克 两 公司控制资源和经营权、 09 提高资源 国 以 油 气 资 源 开 放 程 度 ① 为 指 利益最 大化 。 J 0 { :其 I 提高各类税 标 ,2 0 年 底全球原 油和天然气 资 轮共l 个油气田的成 功招标 l, 他 国家石油公司参股比例 、 09 5 0 油气合作条款 源 的总 体开 放程度 分别约 为2 %和 油气资源 国也开始 效仿服 务合 同的 费等。A2 0 年以来 , l 加拿 大增 2% ( 5 见表2)。各大 区油气资源 的 合作模式 ,例如 ,厄瓜多 尔正在 与 趋于 苛刻 的典 型 案例 有 :
主导 。由于资源 国国家石油公 司控
制着本 国绝 大部分油气 储量 ,与其
合作是未来油气合作的主要方向。
3 国 际油气合作 条款变苛刻 , . 资源国主导油气合作
( )油 气 合 同 类 型 转 向 服 务 1

油气的增长和燃气现状与发展报告

油气的增长和燃气现状与发展报告

油气的增长和燃气现状与发展报告一、当代油气增长情况: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新增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是改革开放前总和的3倍和36倍;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5倍和1.1倍,令世界瞩目。

中国石油探明其中70.3%的当量储量,近20年生产了76.8%的当量产量。

持续解放思想,依靠科技进步,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油气储量和产量平稳较快增长,成就新的增长高峰的两条基本经验。

新油气田在地质家脑袋里,30年来,这句话不断被中国石油的实践所印证。

陆相石油地质理论、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前陆盆地、叠合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海相碳酸盐岩等领域勘探理论的突破,有力地指导了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实践,中国石油的勘探领域大大拓宽,推动了塔里木、吐哈、冀东、苏里格等油气田的发现。

2007年8月,冀东南堡油田4.451亿吨新增石油探明储量通过国家评审。

同年,中国石油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8亿吨,形成第二个储量增长高峰。

3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10年来,中国石油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比前50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总和还多60%。

2000年4月,克拉2大气田储量通过国家储委审核验收,奠定西气东输资源基础。

同年,中国石油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迈上4000亿立方米台阶,2008年有望第四次超过4000亿立方米。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4%、天然气占74%。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原油产量稳步提高。

30年科学高效开发,中国石油先后形成原油年产量上千万吨的油气田5个,年产油气当量上千万吨的油气田7个。

其中,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27年,创世界同类型油田高效开发的奇迹。

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07年年底达到542亿立方米,30年翻了近两番,占当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的78%。

资料显示,近20年来,中国石油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6.7%、天然气占7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车长波,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矿产和油气资源管理、潜力评价、政策分析及战略研究工作。

地址:(100034)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88号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电话:(010)66558855。

E 2mail :chechangbo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车长波1 朱杰1 李富兵1 周金瑾21.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车长波等.全球油气资源形势.天然气工业,2010,30(1):124. 摘 要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各国交流、博弈的焦点。

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油价大起大落,是资源潜力不足,是部分利益集团炒作,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探究油价背后的原因以及了解油气资源能够支持世界经济走多远的目的出发,以BP 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全球油气资源信息为依据,从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油气资源潜力分布和油气资源发展趋势3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判断全球油气资源形势和发展趋势。

结论认为:石油天然气作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当前仍具有储量增长、产量增长和储产比稳定的特点;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逐渐成熟,勘探开发成本逐渐降低,将逐步发挥作用;油价长期高位运行也将进一步刺激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世界 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现状 发展趋势 DOI :10.3787/j.issn.100020976.2010.01.001 油气资源是世界工业的“血液”,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晴雨表”。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主角,成为各国政要交流博弈的焦点。

从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建立了石油期货交易以来,该期货交易便牢牢地牵系着油价的走势,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并于2008年演绎了惊心动魄的油价过山车行情。

时至今日,世界相继发生了包括水源、海岛、极地和太空等各种资源的争夺,而围绕油气资源的全球性竞争和争夺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当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油价大起大落,是资源潜力不足,是部分利益集团炒作,还是有另外更深层次的原因,人们希望知道油价背后的原因,更希望了解油气资源会支持世界经济走多远。

为此,笔者以B P 石油公司发表的全球油气资源信息为依据[1],从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现状、全球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和全球油气资源发展趋势等方面[2]分析了全球油气资源形势,以期为客观判断油气资源形势提供参考。

1 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总的来看,全球油气资源总量丰富,勘探开发投资逐年增加,油气探明剩余储量和产量逐年增加。

油气资源仍然居于21世纪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

世界原油供需平衡脆弱,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原油供给日趋紧张。

国际油价仍将持续高位运行,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日益受到重视[3]。

1.1 能源总体概况 从不同能源的发展趋势看,煤炭仍是世界最丰富的燃料,全球储采比大于120,亚太和北美仍是煤炭的主要消费地区。

2008年全球石油储采比为42,连续10年保持在40以上;天然气储采比为60,近年呈下降趋势。

200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13×108t 油当量。

从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看,石油占34.8%,天然气占24.1%,煤炭占29.2%,核能占5.6%,水电占6.4%。

全球能源消耗的不均衡性十分明显,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占世界的60%,却仅仅消耗了全球能源总量的30%。

各种能源消费有以下5个特点:①石油消费增速回落,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连续6年强劲上升,但2008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出现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②煤炭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2000年以来,世界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由・1・第30卷第1期 本 期 视 点 2000年的46.06×108t增长到2008年的67.81×108 t。

③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首次突破3×1012m3大关。

④核电稳中略降,水电稳定发展。

⑤其他能源中,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和沼气的发展名列世界第一;巴西生物乙醇发展位于世界第一;有关国家大幅度提高生物燃料的发展目标;光伏发电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积极利用核能发电的“核能复兴”已成为主流趋势,全世界除了440多台核电机组正在运行外,还有50余国提出了引进核能发电的意愿。

1.2 石油储量、产量 全球石油储量、产量一直呈增长的态势。

2008年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708×108t,储采比由2003年的41.0增加到了2008年的42。

加上加拿大的油砂油探明储量245×108t,全世界石油和油砂油的探明储量合计为1953×108t。

2008年世界合计生产原油39.288×108t,较2007年增长0.4%,其中沙特阿拉伯增长最多,增长40×104桶/d,俄罗斯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产量下降。

欧佩克国家生产原油17.583×108t,占世界总产量的44.8%。

1.3 天然气储量、产量 全球天然气储量、产量一直呈增长态势,近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008年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增加到185.02×1012m3,比2007年净增长7.66×1012 m3。

其中,俄罗斯、伊朗、卡塔尔3国拥有99.37×1012m3,占世界总量的53.2%。

2008年世界天然气产量达到3.0656×1012m3,比2007年(2.94×1012 m3)增加1256×108m3,增长了3.8%,为1984年以来的最大增速。

2008年美国增长量为417×108m3,为该国连续第二年取得的最大增长量。

1.4 油气储量发现特点 全球油气储量发现继续呈增长态势,其特点为:①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快速增长,不断获得重大发现,非洲及北美、南美地区是投资的热点;②油气勘探向高地质风险新区延伸;③北极地区油气勘探成为热点;④油气发现总体数量增加,但发现规模变小,质量变差;⑤陆上油气发现数量多,规模小;⑥大油气田的发现多位于深海或沙漠等风险较高区域;⑦新区、新层位获得突破性进展;⑧天然气勘探投入增加、发现增加、储量增加。

1.5 油气开发特点 全球油气开发继续呈增长趋势,其特点如下:①老油气田产能加速递减;②新油气田开发项目是未来产能增长的主力;③国际大石油公司仍是油气产能建设的骨干力量;④国家石油公司产能建设将逐渐发挥重要作用;⑤未来新增石油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和北美,新增天然气产能主要来自俄罗斯、中亚和亚太地区;⑥世界石油供应量持续增长;⑦非欧佩克石油产量低于预期;⑧天然气产能、产量快速增长;⑨非常规油气资源逐年增加。

1.6 油气管道建设 全球油气管道建设投入逐年增加,管道长度逐年增加,运输量也呈上升趋势。

2003年以来,世界天然气管道建设长度由1.4×104km/a发展到2008年的2.0×104km/a;投资由180亿美元/a增加到240亿美元/a,极大地促进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1.7 油气炼油化工 全球炼油化工能力继续均衡增长,但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炼油化工能力呈较快增长态势,其主要特点有:①炼油能力平稳增长,炼油产业重心加速东移;②炼油产能逐年增加,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炼油化工能力呈扩大的趋势;③炼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炼化一体化建设明显加强;④炼油装置结构加快调整,深加工能力增长迅速,装置适应能力增强。

1.8 石油消费贸易 1973年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石油作为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由当年的45%下降到2008年的34.8%。

2008年全球石油总消费量为39.279×108t,下降42×104桶/d,为1982年以来的最大下降数,其中美国下降近130×104桶/d。

美国仍占世界石油消费量首位,为8.845×108t,比2007年(9.431×108t)减少5860×104t。

世界三大经济区(北美、亚太、欧洲及前苏联)仍是消费的主体,分别占10.8×108、11.8×108、9.6×108t,达到32.2×108t。

2008年全球原油贸易总量为19.699×108t,石油产品贸易量为7.279×108t。

从石油贸易看,有以下6个特点:①石油贸易量7年来首次下降;②消费地区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差距日益扩大;③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前苏联和非洲地区石油出口增速较快,石油贸易地位大幅提高;④中东石油主要出口亚太地区,前苏联及北非石油主要流向欧洲,西非石油主要流入美国市场;⑤世界石油贸易仍以原油为主,但油品贸易量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⑥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区的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将推动世界石油贸易快速发展。

1.9 天然气消费贸易 2008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长2.5%,低于10年来的平均增速,但天然气消费增速快于石油。

全球天・2・ 天 然 气 工 业 2010年1月然气消费量由2002年的2.5355×1012m3,增加到2008年的3.0187×1012m3,其中,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消费量增长较快。

全球消费量主要集中在欧洲和欧亚大陆、北美、亚太3个大区,分别占37.8%、27.6%、16%。

美国、俄罗斯仍是前两位消费大国,分别为6572×108m3和4202×108m3。

世界管输天然气总贸易量为5872.6×108m3,主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分别为1044×108m3和871×108m3。

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2698×108m3,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为美国、欧洲,分别为637×108m3和681×108m3。

2 油气资源潜力分布2.1 油气资源 世界油气资源丰富,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可超过5000×108t,目前仍呈逐年递增态势。

但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中东、前苏联、非洲和北美地区。

当前,世界已累计产出原油1500×108t,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708×108t,老油田可采储量增长和待探明资源量介于(2000~3000)×108t。

世界天然气资源总量介于(500~600)×1012m3,其中,世界已累计产出80×1012m3,剩余可采储量为185×1012m3,老油气田可采储量增长和待探明资源量介于(200~300)×1012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