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十章浮力(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如图,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小石块,它们恰好能悬浮在水中。

现缓慢沿容器注水,则小石块()A.将上浮B.将下沉C.所受浮力变大D.所受浮力变小答案:B由题意可知,当缓慢沿容器注水时,水的深度增加,由p=ρgℎ可知,气球和小石块所处的位置的液体压强增大,根据F=pS,气球和小石块受到水的压力增大,所以气球的体积会减小,由F浮=ρ液gV排,由于气球悬浮在水中,排开体积等于物体体积,因此,气球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气球和小石块的总重不变,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当F浮<G物时,物体会下沉。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甲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就可以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

如图乙、丙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将其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它都会竖直立在液体中,静止后两个烧杯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密度计的底端必须有密度较大的物质,才能像图甲乙丙竖直立在液体中B.若密度计接触到烧杯的底部,则它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图乙中液体的密度比图丙中液体的密度大D.图乙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图丙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答案:CA.密度计的底端由密度较大的物质制成时,重心较低,这样才能使密度计竖直立在液体中,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密度计接触到烧杯底,它是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浮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由于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故浮力都相等,由图可知,密度计浸入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大于浸入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F浮=ρ液V排g可知,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故C错误,C符合题意;D.由题意可知,乙、丙烧杯中液体液面相平,即它们体积相等,已知乙烧杯中液体密度小,则根据公式m=ρV可知,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小于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知,乙烧杯中液体的重力小于丙烧杯中液体的重力,而乙、丙烧杯相同,故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乙、丙烧杯的底可知,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浮力 全面讲解含习题和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浮力 全面讲解含习题和答案

初二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1.认识浮力:初步解释死海不死的现象。

观察从水中释放乒乓球。

2.浮力产生的原因:假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上表面距离水面H,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分析:(1)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上___ρgh_____,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下__ρg(h+L)_。

(2)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上__ρghL2_____,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下___ρg(h+L)L2_____。

(3)左右和前后表面受到的压强大小_相同____,受到的压力大小__相同_,可以相互抵消__。

(4)压力的合力方向__竖直向上______,大小为___ρgL 3_____。

3.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1)把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示数减小。

说明浮力的大小跟进入水中体积有关。

(2)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使石块浸得更深,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变化。

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无关。

(填“有”或“无”)(3)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把石块浸没在酒精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排水量有关。

4.知识点总结:1、__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__叫做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处的位置__深___,它所受的压强___大__,而上表面所处的位置__浅____,所受的压强___小___,从而在物体的上下表面产生一个压力差,正是这个压力差把物体托起来,这个托力就是浮力____。

3、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记下铝块的重力G,再把铝块浸入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对铝块的拉力F,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G和F的大小,发现F比G要___小_,因为_________铝块受到浮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考点讲解与剖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考点讲解与剖析

第十章:浮力单元讲、析与提高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详解一、浮力1.浮力:全部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遇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由(本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以下图。

4. 影响浮力大小的要素:经过实验研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相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遇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遇到的重力。

以下图。

2. 公式表示:F浮G排液V排g;从公式中能够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淹没的深度等均没关。

3.合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三、物体沉浮的条件★物体沉浮的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淹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表示图:重力与浮力的关系以下图:以下图,( 1)当F浮G时,物体上调;液物。

当 F浮G时,物体悬浮;液物。

当 F浮G 时,物体下沉;液物。

当 F浮G(物体未完整淹没液体)时,物体飘荡;液物。

3.说明:(1)密度平均的物体悬浮(或飘荡)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飘荡)。

( 2)物体飘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整体积的1,则物体密度为2ρ。

33( 3)悬浮与飘荡的比较:相同点:F 浮物;G不一样点:悬浮时,液物,V排V物;飘荡时,液物,V排 V物。

( 4)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液与物。

( 5)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G物。

G F(6)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降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其中甲物体悬浮在水中,乙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ρ酒精<ρ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B.甲排开水的体积和乙排开酒精的体积相等C.甲排开的水的重力和乙排开的酒精的重力相等D.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和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相等答案:CA.根据题意知道,甲悬浮在水中、乙漂浮在酒精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ρ甲=ρ水ρ乙<ρ酒精由于ρ酒精<ρ水,所以ρ甲>ρ乙又因为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ρ=mV知道,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故A错误;B.由于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相等,故受到的重力相等,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受到重力,又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F浮=ρ液V排g=G故甲乙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是V排甲=Gρ甲gV排乙=Gρ乙g由于ρ甲>ρ乙,所以,甲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排开酒精的体积,故B错误;C.由于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G排所以,甲排开的水的重力和乙排开的活精的重力相等,故C正确;D.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F水向上=F浮+F水向下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F酒精向上=F浮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大于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在太空中遨游的“天宫一号”B.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山东号”C.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D.在空气中上升的热气球答案:AA.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

太空中没有空气,遨游的“天宫一号”不受浮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CD .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山东号”、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和在空气中上升的热气球浸在水(或空气)中,因为水(或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因此水(或空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故BCD选项中的物体均受浮力作用,故BCD不符合题意。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装有酒精、水和盐水的容器中,乙、丙中的木块用细线拴于容器底,木块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 甲、F 乙、F 丙,则( )A .F 甲<F 乙<F 丙B .F 甲=F 乙<F 丙C .F 甲<F 乙=F 丙D .F 甲=F 乙=F 丙A解析:A由图甲、乙可知,ρρ水酒精<,且V V 排甲排乙<,由F gV ρ=浮液排可知,F F 甲乙<;由图乙、丙可知,ρρ水盐水<,都处于浸没状态,所以V V =排乙排丙,由F gV ρ=浮液排可知,F F 乙丙<,所以F F F 甲乙丙<<。

故选A 。

2.把重4N 、体积为0.8d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漂浮,浮力为8N B .物体悬浮,浮力为4N C .物体漂浮,浮力为4N D .物体沉底,浮力为8N C解析:C 物体的质量为4N 0.4kg 10N/kgG m g === 物体的密度为333304kg 0510kg/m 0810mm .ρ.V .-===⨯⨯物 所以ρρ物水<,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4N F G ==浮故选C 。

3.小芳同学做“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时,为使误差尽量减小,最佳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 .甲、乙、丙、丁B .丙、丁、甲、乙C .丁、甲、乙、丙D .丙、甲、乙、丁B解析:B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为使误差尽量减小,最佳的操作顺序应该是:第一步测量出空桶的质量为G 桶;第二步测出小石块的重力为G 石;第三步将小石块完全浸没在盛满液体的烧杯中,用小桶承接溢出的水;第四步测量出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 浮=G 排=G-G 桶故选B 。

4.将同一枚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静置一会儿,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若鸡蛋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F ,在浓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2F ,则( )A .12F F >B .12F F <C .12F F =D .无法比较1F 、2F 的大小B解析:B鸡蛋在水中沉底,浮力小于重力;鸡蛋在盐水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即12F F <。

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 A 所受浮力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F甲=F乙=F 丙p甲=p 乙=p 丙B.F甲<F乙<F丙p甲=p乙>p丙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D.F 甲>F乙>F丙p甲=p乙>p丙2.两块完全相同的冰分别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当冰块熔化后,甲液体液面高度不变,乙液体液面高度升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冰>ρ甲B.ρ乙<ρ冰C.ρ甲>ρ冰D.ρ乙<ρ甲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3cm、质量为100g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体积为200cm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 B.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4.先把一个重为0.5N的木块放人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人浓盐水并观察现象。

本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在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B.加入盐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大C.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将变小D.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质量将不变5.一个质量为3kg、底面积为100 cm2、装有20 cm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物块的体积是B物块体积的2倍.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所示,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 Pa,物块A有1/4体积露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体积为 50cm3B.B物体密度为3×103kg/m3C.物体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3PaD.细线剪断待B静止后,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6.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50Pa;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且木块没接触容器底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的密度为0.4g/cm3B.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4C.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5D.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Pa7.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B.盐水的密度变小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8.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 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 .木块在a 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 .a 、b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D .a 、b 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9.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液体,将密度为2.5g/cm 3,体积为40cm 3物体B 放入液体中时,通过磅秤测得其总质量为150g .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 ,使物体B 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砰示数为66g ,如图乙所示.(g 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B 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B .图乙中物体B 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2NC .图甲中物体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8ND .物体B 受到细绳的拉力为0.8N10.将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溢水杯中溢出10g 的酒精。

初二物理 第十章浮力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初二物理 第十章浮力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2的容器底部5cm,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3B.当加入1000cm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C.当加入3000cm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D.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3/s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2.先把一个重为0.5N的木块放人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人浓盐水并观察现象。

本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在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B.加入盐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大C.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将变小D.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质量将不变3.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A.甲浮力最小B.丁浮力最大C.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甲乙浮力一定相等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F A浮>F B浮>F C浮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 A>F B=F C200cm,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

用弹簧测力计吊5.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图丙),示数是22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

第十章《浮力》物理基础知识+中考真题

第十章《浮力》物理基础知识+中考真题

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1、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符号:F浮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即:F浮= F向上-F向下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称量法):F浮=G-F(G重力F拉力)4、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深度无关。

结论2: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结论3: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F甲-F乙=F丙-F丁(3)、数学表达式:F浮=G排用于计算的导出式:浮排m排g= ρ液gV排ρ液——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4)、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5)、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上浮和下沉是非平衡状态;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状态。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 F 浮>G 上浮;(2)F 浮=G 悬浮或漂浮; (3)F 浮<G 下沉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物ρ<液ρ上浮或漂浮;(2)物ρ=ρ悬浮;(3)物ρ>液ρ 下沉3、漂浮问题漂浮物体:V 排 < V 物 F 浮 = G 物 ρ液 >ρ物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4、悬浮与漂浮的比较5、浮力的利用:(1)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十章浮力(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 、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 、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 A 所受浮力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B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C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D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2.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 、N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两小球所受浮力F M =F NB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C .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甲<F 乙3.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密度为330.810kg /m ),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

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B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较大C .体积为310cmD .密度为333.010kg /m4.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装满不同密度的液体。

现将小球A 分别放入两溢水杯中,小球静止时的情景和溢出的液体如图所示,从甲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 甲 =0.9N ,从乙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 乙=0.8N ,小球在甲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 甲,在乙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 乙。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A 在乙杯中排开的液体体积较大,所以有F 乙>F 甲B .A 的重力为0.9N ,它在乙杯中受到浮力为0.8NC .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D .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 lkg 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为60cm 2 ,体积为300cm 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0cm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7NB .物块的密度900kg/m 3C .用力F 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0.0135JD .用力F 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1300Pa6.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 、B 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D.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7.将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溢水杯中溢出10g 的酒精。

将这个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水中。

已知 酒精=0.8×103kg/m3,g=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若小球在酒精中沉底,它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一定等于0.1N②若小球在酒精中沉底,它在水中的排水体积一定等于10cm3③若小球在酒精中悬浮,它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一定大于0.1N④若小球在酒精中悬浮,它放入水中后,溢水杯中一定溢出10g的水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①④8.在盛满不同液体的相同的溢水杯中,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

当小球静止时,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B.乙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4NC.甲杯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液体的密度D.小球的质量为40g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 < F乙ρ甲 < ρ乙B.F甲 = F乙ρ甲 < ρ乙C.F甲 = F乙ρ 甲 > ρ乙D.F甲 > F乙ρ 甲 > ρ乙10.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实心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

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1.6N②铝块的体积是100cm3③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4.6N④液体的密度是0.8g/cm3A .只有①③④正确B .只有①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D .只有②③正确二、填空题11.将铁块A 和木块B 粘成一个整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此时容器上边缘距水面的高度为h 1,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2,如图所示。

如果将它翻转,使A 在下面,B 在上面,此时容器上边缘距水面的高度为'1h ,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h ,则'1h ______h 1,'2h ______h 2。

(选填“<”、“=”或“>”)12.有一个自重为1N 的瓷碗,装上10N 的物体后轻轻放入一个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碗口正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取出碗中的物体后,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5cm ,如图乙所示;将碗浸没于容器底时,水面又下降了0.3cm ,如图丙所示。

则丙图中,瓷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 ,瓷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 3。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地均匀正方体A 和B ,l A =2l B ,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两个相同的容器M 、N 中分别装有等体积的同种液体,密度为ρ液,将A 、B 分别放入容器M 、N 中,液体均未溢出,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A 、B 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 和F B :(1)若ρA =ρ液,则此时p1_____p2(选填“>”、“=”或“<”)。

下列做法中可使F A与F B 的比值保持不变的有_____(填序号);①A、B都切去一半②只将A切去一半③将两容器中的液体换成等体积、密度更大的同种液体④将两容器中的液体换成等体积、密度更小的同种液体(2)若两容器中的液体都是水,且F A∶F B =6∶1,则此时B在水中静止时处于_____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ρA=_____kg/m3。

14.在科技节中,小军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浮力感应装置,竖直细杆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连在天花板上,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

下端与物体M相连,水箱的质量为0.8kg,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向图甲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刚好加满。

图乙是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随水箱中加入水质量变化的图象。

由图乙可知水箱加满水时,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_ N。

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2.2kg的水,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F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p1。

继续向水箱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5F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2。

则p1∶p2=____________。

15.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p1:p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16.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F甲、F乙、F丙之间的关系应为:F甲_______F乙_______F丙;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之间的关系是:ρ甲_______ρ乙_______ρ丙。

(选填“>”、“<”或“=”)。

17.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1.5kg的实心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高为20cm、底面积为50cm2把物块缓慢进入容器中,当它恰好与容器底接触时,物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6cm,将弹簧测力计上方固定,如图所示。

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N,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则再往容器中加水的体积至少为_________cm3. (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变化1N,弹簧的形变量为1cm) .18.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某种液体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轻质弹簧A原长cm的长方体物体,其下底面刚好接触足够深且装满液体的10cm,下面挂着底面积为602溢水杯液面,此时弹簧长为13cm。

调节升降台,使溢水杯缓慢平稳上升了8cm,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大了3.6N,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继续调节升降台缓慢上升,使物体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弹簧A的长度又改变1.5cm,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_Pa(物体上表面始终与液面平行,下表面没有接触杯底,弹簧的仲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9.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2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44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

己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物块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kg/m3。

20.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N,将一重力为2N、体积为2×10-4m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的示数为_______kg.(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三、实验题21.徐亮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与烧杯底接触为止,如图甲所示。

(1)圆柱体的重力G=______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浮=______N;(3)比较a、b、c三图可得: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有关;(4)比较______图可得: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5)徐亮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F-h图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