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课表编排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高校课表也越来越复杂。
如何合理编排课表,使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内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有序地完成学业任务,是每个高校的课表管理员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笔者就从实践出发,谈一些课表编排的相关经验。
一、注重学生的生物钟学生的生物钟决定了什么时候他们最适宜学习。
例如,有的学生早晨精力充沛,有的则喜欢深夜学习。
因此,课表编排要考虑学生的生物钟。
早晨的时间段应该留给比较重要的课程,如主课和实验课程;下午则适合布置一些思维难度较小的选修课;而晚上可以安排一些较为轻松的课程,如放松的文化活动和讨论会等。
二、避免时间冲突学生的课程安排应该避免时间的冲突,例如,应尽可能避免同一节大类课程排在同一时间段内,因为学生将无法同时参加两堂课,并且学校的教室资源也会浪费。
因此,在编排课表时,管理员需要确保课程时段的相对时间不要重复或重叠。
三、合理掌握授课时间每一门课程都应在最合理的时间安排,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思维难度较大的主课和实验课程,应该在学生最为清醒的时间安排;午休时间也应该安排在中途,让学生有适当的时间在教室外休息和活动。
四、优化教室资源管理教室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因此在编排课表时,还需要考虑到教室的资源限制。
为了减少教室资源的浪费,教学活动应当在使用教室之前确认,以避免没有安排周到的情况。
并且,应该在课程开始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安排,以确保教室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五、注重规律性课表的规则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课表的安排缺乏规律性,学生很容易产生混乱和困惑的感觉。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在编排课表时遵循规律,例如,每周选定一天要安排相同的主题讲座或活动,或者每学期的安排规律应该尽量一致。
综上所述,高校课表编排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为了保证高校的课程通畅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管理员需要注重学生的生物钟、避免时间冲突、合理掌握授课时间、优化教室资源管理,以及注重规律性。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1. 引言1.1 如何合理安排高校课表编排高校课表编排是每个学期都要面对的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合理安排高校课表编排,是每个教务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合理安排高校课表编排,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高校课表编排不仅仅是简单的将课程安排在一张表上,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需求、课程平衡、教学资源利用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教务工作者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需求。
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高校课表编排,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00】2. 正文2.1 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需求是高校课表编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务部门应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安排的期望和需求,包括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时间、课程类型和教学形式等。
教务部门可以通过与学生代表、班级干部等进行沟通交流,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课表安排,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务部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间隔,避免课表过于紧凑,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课表安排,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这段内容共计196字,符合要求】2.2 平衡课程安排平衡课程安排是高校课表编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制定课程安排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负担以及课程的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因素。
要确保不同门课程之间有适当的间隔时间,以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下一门课程的学习。
要避免安排连堂课过多,给学生和教师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有利于保持学习和教学的效果。
平衡课程安排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课与通识教育课之间的平衡。
在设置课程安排时,要确保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避免让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或者学习内容单一。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摘要】高校课表编排对于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编排课表能够帮助确定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使教学更加有序和有效。
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也是制定课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灵活的课表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保持课程的质量和适应性。
高校课表编排的经验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重视和不断完善。
【关键词】高校课表编排、经验、重要性、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学生个体差异、课表调整、灵活、结论。
1. 引言1.1 引言高校课表编排是一项关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工作。
一个合理科学的课表编排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序、高效的学习环境。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课表编排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合理分配各类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是每个高校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高校课表编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个合理的课表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发挥每一节课的效果;同时也能使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高校课表编排必须注重整体规划,科学设计,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确定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资源、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灵活的课表调整等方面来探讨高校课表编排的重要性和经验。
2. 正文2.1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的重要性高校课表编排对于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合理编排课表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表编排的合理性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让教学活动有序展开,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
在高校课表编排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
高校课表编排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课表编排的实践与探索发布时间:2022-08-14T09:17:14.39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7期作者:刘莹[导读] 高校的课表编排工作是教学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既是学校贯彻新时代国家人才培养教育方针的体现刘莹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16高校的课表编排工作是教学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既是学校贯彻新时代国家人才培养教育方针的体现,也是学校教学计划落实的具体方案,更是建立平稳有序教学秩序的基本保障,是全校教学运行的指挥棒,体现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艺术水平。
课表编排说起来简单,只需要将教师、学生、上课地点、时间资源对应连线即可。
但在现阶段新形势下,面对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更新相对滞后,EIL和OBE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小班化教学、过程性考核教学改革要求与时俱进,如何进行科学、高效、合理、规范、优化、人性的课表编排,是值得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一、课表编排的流程高效简洁的编排流程是高质量课表制作的基础。
教务处根据校历时间安排,在本学期编制下个学期的课表。
编排流程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生成各年级各专业的学期执行计划,教务处根据教学规则合拆班后,向各课程开课单位(教研室)下发学期教学任务,教研室根据教学任务完成学期教学安排,教务处统筹学校的整体教学资源完成各类课程课表的编排。
最后向各教学相关部门发布课表,校对微调,确认课表【1】。
二、课表编排的基本原则1、遵循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统一要求,和对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的指导精神,对标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行业认证标准,各专业课程设置对应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等要求而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的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数据源头。
培养方案一经制定不能随意修改。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在高校教学中,课程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课程的编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教学水平。
本文就高校课表编排的经验进行浅谈。
1. 教学大纲为基础教学大纲是高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基本依据。
在编排课表时,应该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进行分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保证每个课程都能得到充分的教学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课程安排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2. 班级管理为出发点高校课表的编排应该从班级出发,结合班级教学管理的特点来进行。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实际情况和学习状态,避免学生出现疲劳或困惑的情况,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 原则性和灵活性并重高校课表的编排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
在原则性方面,要保证每个课程都能得到充分的教学时间和资源,同时要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在灵活性方面,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特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4. 信息化辅助现代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信息化,高校课表的编排也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效率和精确度。
比如说,可以使用一些课表编排软件,自动进行课程的分配、时间的设置和资源的规划,从而保证课程安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总之,高校课表编排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达到科学、合理和高效的目的。
只有遵循教学大纲、以班级管理为出发点、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以及信息化辅助等原则,才能编排出更加优秀的课表,为高校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于高校教务排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高校教务排课的思考与建议摘要:高校教务排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建立稳定教学秩序的基础,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科学、合理编制课表关系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分配与合理调动,本文就高校教务排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关于排课的合理化建议,有助于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教务管理排课合理性优化性一、关于高校教务排课的思考排课,即编制课表,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顺利运行,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编制生成课表的行为。
排课是教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最主要目的,以教学计划为基本依据,生成开课计划,确定教学班级、上课学时、上课周数、所在校区、上课人数、开课单位等信息,配置教师、教室等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课表编排是一个有约束条件、多目标、难求解的组合优化问题。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的今天,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教学资源配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这就给排课工作增加了难度。
科学、合理的编制课表不仅可以缓解高校规模与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问题,也可以保障各种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及其相关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对于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课表的编制受到教师、班级、课程、教室以及可排课时间等多个因素的制约,各因素之间有时会相互关联,有时会相互制约,难以同时兼顾。
课表编制不仅是把课程编制成表,要求各教学部门照表执行,也要注重合理性,即在执行课表的过程中既要能够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也要达到师生满意,还要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这就要求排课人员必须做到熟知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掌握教学设备情况;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教学时间,即可排课时间。
二、关于高校教务排课的几点建议排课是教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排课前,教务管理人员应做足“功课”,做到熟知排课信息,掌握排课数据,并能够针对排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及时做出调整和处理。
在编制课表的过程中,教务管理人员应从以下几点出发考虑:(一)课表编制应判断其可执行性课表是对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的直观表示,教务管理人员在编制课表时应首先考虑其可执行性,满足如下要求:在同一时间内同一个班级(教师或教室)不能安排两门不同的课程;合班上同一课程的不同班级应安排在相同时间相同教室上该门课;一个班级上课时只能安排在一个教室,且注意学生人数与教室的容量是否相符,而且要尽量减少座位空间的浪费;某些课程必须安排在专用教室,如多媒体教室、体育场、语音室、实验室、机房、画室等,否则教学活动无法进行。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高校课表编排是一项繁琐的任务,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教材及师资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和顺序,确保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全部课程内容。
以下是我在编排高校课表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一、理清教学目标课表编排的首要任务是理清教学目标,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在编排课表之前,需要梳理出所属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将每个学期的课程按照学科类别分组,根据每门课程的学时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和独立授课时间。
二、考虑师资安排师资安排是影响课表编排的关键因素之一。
需要考虑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和授课能力,使得课表贴近教师的实际情况,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确定课表时间表时,需要与教师沟通协商,理顺教师的授课安排,合理分配时间与任务。
三、合理安排课程时间课程时间的安排是课表编排的一个重要环节。
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时间安排,避免出现时间重叠和冲突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的课程安排需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体状况,比如在上午安排较难的学科课程,下午安排相对轻松的课程或活动,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的疲劳和不适感,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合理安排教学场地教学场地的安排是课表编排的另一个难点之一。
需要将每个学科的授课场地和设备条件考虑在内,使得每个教学班有足够的教学空间和资源。
教室的安排要合理分布在校区内,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出行便利,同时避免教室过于拥挤和嘈杂,影响教学效果。
五、确定补偿措施在编排课表时,也需要考虑到学生因个人原因可能会缺课或错过某些课程内容的情况。
需要为这些学生设定相应的补偿措施,如提供课件或教材阅读、安排特定的补课时间或辅导等等。
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高校课表编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达到合理和科学的安排,既满足教学需要,也照顾到学生个人需求。
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课表安排,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

高校课表编排之经验浅谈在高校教学工作中,课表编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时间安排。
一个合理科学的课表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合理利用教师和教室资源。
下面,我们来谈谈高校课表编排的经验。
课表编排要科学合理。
合理安排每周的课程节奏,不仅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
在编排课表的时候,要合理安排每天的课程时间和间隔,避免出现过多连堂课或者时间间隔太长的情况。
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布置每天的课程安排。
可以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合理安排在一天内,或者将跨学科的课程集中在一天内,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课程跳跃感,提高学习效果。
课表编排要注意分配教师和教室资源。
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和课程安排要合理平衡,避免出现某些教师上课时间集中或者连续上课时间过长的情况。
要根据教室的容量和设备条件,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和教室分配。
避免出现教室容量不足或者设备不齐全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表编排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编排课表的时候要尽量满足学生个体需求。
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性质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时间和教学方式。
可以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安排错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课表编排要注意与其他教学工作的协调。
课表编排是与其他课程计划、教材选订、教学评价等教学工作紧密相关的,因此在编排课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和协调这些工作的关系。
要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和教学任务,确保学生可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要与其他教师、教研组等合作,协调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表编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学生、教师、教室和其他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课表编排,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课表编排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关于高校课表编排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丁明珠, DING Ming-zhu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教务处,福建,漳州,363000
刊名:
龙岩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25(2)
被引用次数:4次
1.鲁井兰高校课表编排的原则与要点探析[期刊论文]-教育科学论坛 2006(01)
2.韩文灏高等学校优化课程安排的一般原则[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3.田晓娜中国学校教务工作实用全书 1995
4.张行良论教学调度工作中排调课工作的最优化与平衡性[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1.李益生.Li Yisheng高校课表编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
2.陆雅婷.LU Ya-ting如何科学编排高校课程[期刊论文]-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2)
3.陈榕坤略谈高校课表编排的人本化[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2005(5)
4.钱宇光.QIAN Yu-guang学分制下高校课表编排的基本原则与要点分析[期刊论文]-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14(z1)
1.罗菲妮高校课程编排的规律与技巧[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8(3)
2.吕世杰.米智勇.刘红梅.敖特根巴雅尔基于教务系统课程清单的学院大课表制作和建议[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3.高成关于高校排课工作的初步探讨[期刊论文]-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8)
4.李文江课表编排咨询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构建[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yszxb20070205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