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话的特点

合集下载

幼儿童话的特点

幼儿童话的特点

幼儿童话的特点本文是关于幼儿童话的特点,感谢您的阅读!幼儿童话的特点(一)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童话之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就是幼儿童话,它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

幼儿童话具有一般童话的共性,由于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它也有自己的一些个性。

幼儿童话的特点之一是: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

幼儿童话幻想内容的特殊形态在于它与现实生活中幼儿特殊的心理、特殊的情感和思维方式是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学前期是人生的幼年阶段,也是儿童的早期阶段。

幼儿天真活泼,知识不多,但他们的想象发展迅速,想象内容丰富而美妙,能想象离生活较远的事物,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而且,幼儿常常区分不清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

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想象,带有明显的幼稚性和夸张性,它们是幼儿童话的核心和灵魂。

比如,《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讲述一只狼假冒羊妈妈回家敲门,它先是把一大团粉吃下去,把自己粗糙的声音弄细嫩一点,又在脚上涂上湿面撒上白粉,把爪子弄白,终于骗开了门,把六只小羊吞进了肚里,只有顶小的一只小山羊藏在钟壳里逃脱了。

这些想象正符合幼儿天真幼稚的思考。

而故事最后写羊妈妈和小山羊哭着来到草地上:它们看见狼躺在树旁边打鼾。

打得那么响,连树枝都动摇了,仔细端详这只狼,看见它饱满的肚皮里有东西在动弹。

羊妈妈想:“啊,难道我那些被它当晚饭吃的孩子,还活着吗?”小山羊马上跑到家里拿剪刀和针线来,羊妈妈剪那坏东西的肚皮。

刚剪一下子,就有一个小山羊伸出头来,它继续剪下去,六只山羊都先后跳出来,而且没有受伤。

因为那坏东西很馋,把它们都是整个吞下去的。

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它们拥抱着亲爱的妈妈亲吻,喜欢得手舞足蹈……这正表达了纯真幼儿希望善战胜恶、生命一定战胜死亡的善良、美好的意愿。

童话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童话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童话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童话故事
以其简洁、生动、富有想象力和寓意深刻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那么,童话故事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童话故事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

童话故事通常以简单的语言,直接、生
动地叙述故事情节,不做过多的修饰和描述。

故事情节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往往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

这种简洁明了的特点,使得童话故事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其次,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力。

在童话故事中,常常出现一些奇幻的元素,如魔法、仙女、巨人等,这些元素都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产物。

这些奇幻的元素,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到一种奇妙的感觉。

另外,童话故事具有寓意深刻的特点。

虽然童话故事情节简单,但往往蕴含着
深刻的寓意。

比如《灰姑娘》告诉我们勤劳善良会有美好的未来,《小红帽》告诉我们要警惕陌生人等等。

这些寓意深刻的故事,能够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童话故事还具有幸福美好的特点。

在童话故事中,往往会有美好的结局,正义会战胜邪恶,善良会得到回报。

这种幸福美好的情节,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安慰,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总的来说,童话故事具有简洁明了、富有想象力、寓意深刻、幸福美好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童话故事成为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食粮。

希望更多的优秀童话故事能够被创作出来,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简述幼儿童话的特征。

简述幼儿童话的特征。

简述幼儿童话的特征。

幼儿童话是专为儿童设计的故事形式,具有以下特征:
1. 简短易懂:幼儿童话的篇幅较短,语言简单易懂,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色彩丰富:幼儿童话通常以生动的描写和丰富多样的色彩形成图像,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想象力和奇幻性:幼儿童话经常涉及奇幻的元素,如魔法、精灵和神奇的生物等,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简单的道德教育:幼儿童话往往通过故事情节传递简单的道德教育,如勇敢、诚实、友善等,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5. 心理安慰和情感宣泄:幼儿童话可以通过表达孩子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和困惑,带来心理安慰和情感宣泄,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6. 重复和教育目的:幼儿童话经常使用重复的句式和情节,以强化孩子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同时,它们还具有教育目的,帮助儿童学习语言、社交和情感技能。

总之,幼儿童话以其简单易懂、富有想象力和教育性的特点成为儿童们喜爱的阅读材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童话故事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童话故事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童话故事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童话故事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从童话故事的概念、特点、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童话故事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探讨童话故事对幼儿的培养作用,进而从教育实践出发,提出符合幼儿特点的童话故事的讲解方法,为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二、童话故事的概念和特点1. 童话故事的概念童话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指以孩子们为读者主体、表现孩子们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故事。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一个窗口,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所需要的食物和营养,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2. 童话故事的特点童话故事有以下几个特点:(1)简单明了:童话故事的情节简单,语言易懂,适合幼儿阅读。

(2)意义深刻:童话故事往往具有深刻的寓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想和道德品质。

(3)感情丰富:童话故事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如善恶、爱恨、信仰等,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

(4)神奇幻想:童话故事中常常包含奇幻的元素,如神仙、魔法、妖精等,能够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童话故事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1. 童话故事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1)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童话故事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

(2)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童话故事中包含着许多未知的秘密和未解之谜,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中包含许多神奇幻想的元素,能够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童话故事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5)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和社会情感:童话故事中常常包含着善恶、爱恨、仁爱等道德和社会情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和社会情感。

2. 童话故事在幼儿游戏中的具体应用(1)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可以模仿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如大力士、公主、皇帝等,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的艺术特征

童话的艺术特征

童话的艺术特征
童话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文学形式,其主要特点包括:
1. 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童话故事通常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容易理解和记忆,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

2. 奇幻的幻想世界:童话常常以奇幻的幻想故事背景为基础,通过讲述神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引发读者的想象力。

3. 平等的价值观:童话故事一般追求平等、正义的价值观,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传达积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 动物和设定的拟人化:童话中常常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动物或非人物体赋予人的特质或行为,使之具有情感和思维,增加情节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5. 反映社会问题:尽管童话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教育儿童,但它也常常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勇敢面对困难等。

6. 符号和象征的运用:童话中经常使用符号和象征来代表特定的意义或象征,如“巨人”代表恶势力,“射箭”代表勇敢等。

7. 诗意的语言:童话故事的叙述常常带有诗意的语言,使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富有韵律感的表达,增加故事的艺术性。

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区别教案

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区别教案

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区别教案第一章: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的概念与特点1.1 幼儿故事的概念与特点讲解幼儿故事的定义分析幼儿故事的特点:简短、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举例说明幼儿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1.2 幼儿童话的概念与特点讲解幼儿童话的定义分析幼儿童话的特点:富有想象力、奇幻、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举例说明幼儿童话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的差异2.1 内容差异讲解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在内容上的差异分析幼儿故事更注重现实生活,幼儿童话更注重想象与奇幻的特点2.2 表达方式差异讲解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分析幼儿故事语言简洁明了,幼儿童话语言富有诗意、想象力的特点2.3 教育目的差异讲解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在教育目的上的差异分析幼儿故事更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幼儿童话更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新思维的特点第三章:如何选择与讲述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3.1 选择标准讲解选择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的标准分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教育意义、生动有趣的故事与童话的重要性3.2 讲述技巧讲解讲述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的技巧分析语速、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在讲述过程中的运用第四章: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4.1 教学活动设计讲解如何将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融入教学活动分析教学活动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要点4.2 教学活动案例提供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第五章:优秀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推荐5.1 优秀幼儿故事推荐推荐一批适合幼儿的优秀幼儿故事分析这些故事在教育幼儿方面的亮点5.2 优秀幼儿童话推荐推荐一批适合幼儿的优秀幼儿童话分析这些童话在培养幼儿想象力、创新思维方面的优点第六章:如何培养幼儿对故事与童话的兴趣6.1 激发兴趣的方法讲解如何通过图片、实物、情境等方法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分析各种激发兴趣方法的应用和效果6.2 互动环节的设计讲解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互动环节分析互动环节在提高幼儿参与度、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第七章: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在家庭中的应用7.1 家庭阅读的重要性讲解家庭阅读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分析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故事与童话阅读的意义7.2 家庭阅读方法指导讲解家长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阅读分析选择合适的时间、环境、阅读方式等方面的重要性第八章:故事与童话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8.1 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融合讲解如何将故事与童话融入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分析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整合8.2 跨学科教学案例提供跨学科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教学亮点、幼儿表现、教育效果等方面第九章:幼儿故事与幼儿童话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应用9.1 多元智能理论简介讲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9.2 故事与童话在多元智能培养中的作用讲解故事与童话如何在多元智能培养中发挥作用分析各种智能领域的教学案例和效果第十章:优秀幼儿教师故事与童话教学实例分析10.1 教学实例介绍介绍一批优秀幼儿教师的故事与童话教学实例分析这些实例在教学方法、幼儿参与度、教育效果等方面的优点10.2 教学启示分析如何借鉴这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童话故事的特点

童话故事的特点

童话故事的特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形象塑造
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具有独特的魅力。

童话故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童话故事具有简单明了的情节。

童话故事通常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
座庙”或者“很久很久以前”的开头展开故事情节,故事情节简单清晰,很容易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其次,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鲜明。

在童话故事中,常常出现一些具有鲜明个性
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的王子、美丽的公主、凶恶的巨人等,这些形象往往是非常夸张和夺目的,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再次,童话故事具有浓厚的想象力。

在童话故事中,往往出现一些奇幻的情节
和场景,比如魔法、变身、神奇的动物等,这些情节充满了奇思妙想,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童话故事往往具有明确的道德寓意。

许多童话故事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
教育意义,比如勇敢、正义、友爱、诚实等,这些故事情节往往能够给孩子们传递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童话故事的语言简练生动。

童话故事的语言通常简练生动,富有韵律感,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使他们对故事情节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

总的来说,童话故事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它以简单明了的情节、
鲜明的人物形象、浓厚的想象力、明确的道德寓意和简练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传递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童话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情感、智力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 幼儿童话

第六章 幼儿童话

例如《白雪公主》原文这样开头: 冬天,雪花像羽毛一样从天上落下来。一个王后坐 在乌木框子窗边缝衣服。她一面缝衣服,一面抬头 看看雪,缝针就把指头戳破了,流出血来,有三滴 血滴到雪上。鲜红的血衬着白雪,非常美丽,于是 她想:“我希望有一个孩子,皮肤白里泛红,头发 像这乌木框子一样黑”不久,她生了一个女孩,皮 肤像雪那?那么白净,嘴唇像血那么鲜红,头发像 乌木那么黑,她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白雪公主 ”。
二、童话的表现手法
(一)拟人
拟人,也称人格化,是指赋予人类以外的种 种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
(二)夸张
夸张是指借助奇妙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 些特点进行扩大或缩小,从而突出其本质特 征,增强艺术效果。
(三)象征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把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或情感形象可感地表现出来的艺术手 法象征手法凭借的是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 的某种类似或联系。
【童话中比较浅近,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就 是幼儿童话】
(一)融入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幻想, 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首先,童话的幻想根植于现实
其次,幻想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 段
(二)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
拟人形象一方面要具有人的鲜明特点,另一 方面必须显示出所拟之物的某些“物”的属 性,不能把它们的“衣食住行”写得和真实 的人一样。
童话的思维既与幻想、联想密切相关,又与 现实生活在头脑中的印象不可分割。要学写 童话,首先就要培养一种童话式的幻想思维 能力,养成一种童话思维的习惯,才能尽快 进入童话思维特殊的轨道。
(三)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童话的创作也需要反复修改、字斟句酌 原作是这样的: “忽然有了两只活活泼泼的小蝌蚪,它们把小小的 身子愉快地扭动着,睁着两只黑晶晶的眼睛,打量 着四周黑灰色的岩壁” 修改稿改写为: “忽然来了两只小蝌蚪,身子一扭一扭,尾巴一摆 一摆,游过来又游过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童话的特点(一)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
童话之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就是幼儿童话,它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

幼儿童话具有一般童话的共性,由于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它也有自己的一些个性。

幼儿童话的特点之一是:
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
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

幼儿童话幻想内容的特殊形态在于它与现实生活中幼儿特殊的心理、特殊的情感和思维方式是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学前期是人生的幼年阶段,也是儿童的早期阶段。

幼儿天真活泼,知识不多,但他们的想象发展迅速,想象内容丰富而美妙,
能想象离生活较远的事物,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而且,幼儿常常区分不清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

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想象,带有明显的幼稚性和夸张性,它们是幼儿童话的核心和灵魂。

比如,《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讲述一只狼假冒羊妈妈回家敲门,它先是把一大团粉吃下去,把自己粗糙的声音弄细嫩一点,又在脚上涂上湿面撒上白粉,把爪子弄白,终于骗开了门,把六只小羊吞进了肚里,只有顶小的一只小山羊藏在钟壳里逃脱了。

这些想象正符合幼儿天真幼稚的思考。

而故事最后写羊妈妈和小山羊哭着来到草地上:它们看见狼躺在树旁边打鼾。

打得那么响,连树枝都动摇了,仔细端详这只狼,看见它饱满的肚皮里有东西在动弹。

羊妈妈想:“啊,难道我那些被它当晚饭吃的孩子,还活着吗?”小山羊马上跑到家里拿剪刀和针线来,羊妈妈剪那坏东西的肚皮。

刚剪一下子,就有一个小山羊伸出头来,它继续剪下去,六只山羊都先后跳出来,而且没有受伤。

因为那坏东西很馋,把它们都是整个吞下去的。

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它们拥抱着亲爱的妈妈亲吻,喜欢得手舞足蹈……
这正表达了纯真幼儿希望善战胜恶、生命一定战胜死亡的善良、美好的意愿。

在幼儿时期,游戏是主导活动,由于幼儿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往往鲜明地体现出童话式的幻想特点,而幼儿童话中的幻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