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 特殊类型分流

门静脉高压特殊类型分流(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门静脉高压的概念和原因二、门静脉高压的特殊类型分流三、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及表现四、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五、门静脉高压的预防和护理正文一、门静脉高压的概念和原因门静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脾脏肿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症状。
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原因包括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硬化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门静脉高压类型,如 Abernethy 畸形等。
二、门静脉高压的特殊类型分流特殊类型的门静脉高压分流主要包括 Abernethy 畸形、肝内动静脉短路等。
Abernethy 畸形是一种罕见的门静脉高压畸形,主要表现为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导致门静脉压力降低,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等消化系统症状。
肝内动静脉短路是指肝内动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使得门静脉内的压力降低,引起肝内静脉和下食管静脉曲张。
三、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及表现门静脉高压的症状主要包括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脾肿大是门静脉高压的典型表现,常伴有贫血、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腹水是门静脉高压的晚期表现,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腹部浅静脉怒张等。
四、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面,对于肝炎后肝硬化等病因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立即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五、门静脉高压的预防和护理门静脉高压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肝炎、血吸虫病等。
对于已发生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生活环境安静。
门静脉 高压诊断标准

门静脉高压诊断标准
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测量。
当肝静脉压力梯度大于10mmHg时,被认为是诊断临床显著性门脉高压的金标准。
此外,当肝静脉压力梯度大于12mmHg时,也提示门静脉压力升高,出血风险增加;而当肝静脉压力梯度大于15mmHg时,则提示已经出血,风险很高。
请注意,由于肝压力梯度的测量是一项有创操作,对操作者水平和医疗检测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临床常根据导致门静脉高压的疾病病史,结合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腹水等临床表现,以及门静脉血管B超检查发现门静脉内径主干>13mm,脾静脉内径>8mm,脾静脉血流显著增加来进行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断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医院而有所差异。
如需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的医学资料。
门静脉高压

疾病名:门静脉高压英文名:portal hypertension缩写:别名:门静脉高血压;门静脉血压过高;门脉高压;门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ICD号:K76.6分类:肝胆外科概述:门静脉高压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个临床病症,为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表现,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血流量增加,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
所以门静脉高压病人在临床上往往表现出门静脉高压和原发病的症状。
门静脉高压表现有脾脏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常常伴发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大出血、门体分流性脑病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而原发病的症状则随疾病的不同而异。
正常人的门静脉压力波动范围较大,为0.981~1.47kPa(7.4~11.0mmHg),但在1.862kPa(14.0mmHg)以内时,仍可以是正常。
当门静脉压力超过2.45 kPa(18.3mmHg)或高出下腔静脉压1.47kPa(11.0mmHg)以上时,便可诊断为门静脉高压;若用间接方法测量,当脾髓压超过2.27kPa(17.0mmHg)或肝静脉楔入压(WHVP)高出下腔静脉压0.533kPa(4.0mmHg)以上时,同样可以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
流行病学:据1982年全国普外科学术会议3500例资料分析,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共占97.81%,而肝外型仅占2.19%。
1998年,黄筵庭等汇总全国13个省市的24所医院共施行门静脉高压手术的9980例资料。
其流行病学资料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占71.86%,阴性占28.14%。
肝内型占97.06%,其中坏死性占75.74%,血吸虫性占15.38%,酒精性占2.97%,胆汁性占1.62%;肝外型占2.94%。
从乙肝表面抗原和肝脏病理可见,国内肝硬化仍以肝内型的坏死后性和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为主,乙型肝炎仍是国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肝癌近年来受到重视,本次调查的8327例中有肝癌205例,占2.4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说明乙型肝炎与肝癌之间的密切关系。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1. 门静脉高压的定义门静脉高压是指门脉系统内的压力增高,导致门静脉及其分支内压力升高的病理状态。
它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肝硬化、门脉血栓形成、肝静脉阻塞等。
2.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肝脏血流受阻: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肝脏组织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导致肝内血流阻力增加,血液难以顺畅经过肝脏,从而使门脉血压升高。
•门静脉内腔扩张:门静脉高压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阻,门脉系统内血液逆流,从而导致门静脉及其分支扩张。
门静脉高压还会引起肝内动脉扩张和侧支循环的形成。
•门静脉高压的后果: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门静脉高压还可能引起食管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3. 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病因和病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腹水:门静脉高压导致肝功能减退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使体液滞留于腹腔内,形成腹水。
•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由于门静脉血液逆流,食管静脉受到长期高压刺激,形成曲张,容易破裂出血。
•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使得血液难以通过肝脏过滤,大量血液通过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和贫血。
•其他症状:门静脉高压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等症状。
4. 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评估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的可能,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和黄疸等。
•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可以评估肝功能和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门静脉和肝脏的形态、大小和血流情况,评估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和病因。
5.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的应用,用于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控制门静脉高压。
门脉高压的判断标准

门脉高压的判断标准
门脉高压的判断标准
一、定义
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扩张的现象。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肝硬化、肝炎、血吸虫病等疾病中。
二、判断标准
门静脉直径:正常门静脉直径一般在1.0cm以内,若超过1.3cm,则可判断为门脉高压。
脾大: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血流受阻,脾脏可出现肿大。
B超检查脾脏长度大于12cm,厚度大于4cm,即可判断为脾大。
腹水: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形成腹水。
腹水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形成曲张。
曲张的静脉在食管和胃底部呈蓝色或紫色,可发生破裂出血,引起呕血、黑便等症状。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若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可考虑为门脉高压引起的肝损伤。
三、注意事项
判断门脉高压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
对于确诊的门脉高压患者,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以免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病变累计食管全长 食管明显扩张 食管粘膜不见,代
之以大小不一,形状 不一的圆形或囊状 充盈缺损,甚至“息 肉样”改变
食道胃底静脉区张的胃镜下表现
门静脉高压的CT表现
肝功能衰竭的肝脏图片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七、处理原则
• 内外科综合治疗,积极处理食道、胃底曲张 静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解除或改 善脾脏肿大、脾脏功能亢进。
• 2、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存在四个交通 支:
• ①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最主要的交 通支
• ②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 • ③前腹壁交通支
• ④腹膜后交通支
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
三、病因及病理生理
• 病因:主要为肝硬化引起(肝炎后肝硬化、 血吸虫性肝硬化),少数由布加式综合症和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引起。
• 病理生理:按阻力增加部位分为肝前、肝后 和肝内(窦前、窦后和窦型)三型。
门静脉高压症
一、门静脉高压的定义
• 门静脉压力的正常值:13-24cmH2O, 当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流淤滞,超过上 限为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
• 在我国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 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
二、解剖概要
• 1、肝脏为双血供的脏器,门静脉供血 占70-75%
通支 • ②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 • ③前腹壁交通支 • ④腹膜后交通支
3、呕血、黑便往往是门静脉高压症的 首发临床表现
4、内外科综合治疗,积极处理食道、 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 出血,解除或改善脾脏肿大、脾脏功 能亢进。
5、掌握急性出血期的治疗措施
谢 谢!
五、辅助检查
• 1、 常规检查:脾脏功能亢进时三系 减少。
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肝外门静 脉阻塞或狭窄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 括门静脉血栓形成、腹腔肿瘤压迫等 。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会导致门静脉血 流受阻,引起门静脉扩张和侧支循环 开放,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
病理生理学特点
门静脉高压症会导致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扩张 和侧支循环开放。侧支循环开放会导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等症状。
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扩张,易破裂出 血。
其他症状
如黄疸、肝功能减退等。
02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机 制
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
01
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肝内 血管阻力增加,导致门静脉压力 升高。常见的原因包括肝炎、肝 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
02
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会导致门静 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扩张和 侧支循环开放,进而引发一系列 症状和并发症。
定期复查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 如观察是否有出血征象、测量腹 围等。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 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使用止血药、生长抑素等药物,控制出血,减轻 病情。
3
改善肝功能
使用保肝药、利尿剂等,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 进展。
手术治疗
门腔静脉分流术
01
通过手术将门静脉血液分流至腔静脉,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
症状。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02
通过手术离断贲门周围的血管,减少出血风险,预防食管胃底
05
门静脉高压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健康检查
通过定期进行肝功能、超声等检查,及早发现门 静脉高压症的迹象,采取相应措施。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
门静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门静脉及
其分支的压力升高,导致肝内血管扩张、壁厚度增加、肝内血流量减
少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扩张: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压力升高,导致这些血管扩张。
这种扩张不仅影响了肝脏的正常血液循环,还会
导致脾脏、胃肠道等器官的血流量增加,从而引起这些器官的一系列
病理变化。
2.肝内血管的扩张和壁厚度增加:门静脉高压时,肝内血管的扩张和壁厚度增加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血液循环,还会导致肝内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肝脏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3.肝内血流量减少:门静脉高压时,肝内血流量减少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这种减少不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肝脏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等。
4.脾脏的扩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的扩大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这种扩
大不仅会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脾脏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如
脾功能亢进、脾梗死等。
5.胃肠道的病理变化: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的病理变化也是常见的。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胃肠道的一系列病
理变化,如胃肠道出血、胃肠道黏膜病变等。
总之,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其他器官的病理变化。
因此,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治疗,除了
针对肝脏的治疗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器官的病理变化,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2)门体分流术:脾肾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 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4)脾切除术:脾切除作为上述各种相应手术的
附加步骤可以采用,慎用于单纯为改善脾功能亢 进患者。
(5)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 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之一,需严 格掌握适应症。
高
直肠上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胸腹壁静脉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食管静脉丛
压 时
胃左静脉
直
脾静脉
肠
静
肠系膜下静脉
脉
曲
髂总静脉 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 腹壁浅静脉
直肠上静脉 髂总静脉
张 破 裂
髂内静脉
导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致
便
血
③通过脐周静脉网形成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胸腹壁静脉 和腹壁上静脉或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下静脉之间的交通。
头臂静脉
肝 门
上腔静脉
静 脉
食管静脉丛
高 压
胃左静脉
时
脾静脉
食 管
肠系膜下静脉
静 脉
曲
直肠上静脉
张 破
髂总静脉
裂
髂内静脉
导 致
直肠下静脉
呕
血
。
②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
•
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之间的交通。
肝
肝门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 胸外侧静脉
门
头臂静脉
静 脉
上腔静脉
和 胸
髂总静脉 腹
髂内静脉
壁 静
直肠下静脉 脉
曲
张
④通过椎内、外静脉丛形成腹后壁前面的肝门静脉系的小静脉与上、 下腔静脉系的肋间后静脉和腰静脉之间的交通。
脊柱静脉丛
锁骨下静脉 胸外侧静脉
胸腹壁静脉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食管静脉丛
胃左静脉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下腔静脉
直肠上静脉 髂总静脉
•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胸腹壁V 腋V 锁骨下V 头臂V 上腔V
腹壁浅V 大隐V 股V 髂外V 髂总V 下腔V
锁骨下静脉 胸外侧静脉
胸腹壁静脉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下腔静脉
腹壁浅静脉 直肠静脉丛
头臂静脉
肝 门
上腔静脉
静 脉
食管静脉丛
高 压
胃左静脉 时
脾静脉
脐 周
肠系膜下静脉
静 脉
网
直肠上静脉
3)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
•
①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门静脉血流经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通过食
道静脉丛与奇静脉相吻合;血流入上腔静脉。
肝门静脉 胃左静脉
锁骨下静脉 胸外侧静脉
食管静脉丛 食管静脉 奇静脉 上腔静脉
胸腹壁静脉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下腔静脉
腹漫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 支架塌陷→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 再生→损伤与修复反复交替→肝小叶结构 改建、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建, 肝变形、变硬 → 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
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
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呕血或黑便 腹水 其他,可伴有黄疸、蜘蛛痣、腹壁静脉曲
腹壁浅静脉
髂内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门静脉高压的检查
1.症状和体征:脾肿大,呕血或黑便,腹水。 2.实验室检查:可有脾功能亢进性外周血细
胞计数下降、血胆红素升高、白/球蛋白比 例倒置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3.特殊检查:结合超声、CT、上消化道造 影、内镜检查、肝血流量测定、核素心肝 比值测定、肝活检(必要时可做骨髓穿刺) 结果明确。
通过案例我们可知该患者在两年前就有肝 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 的病史。
肝硬化
发病机制(演变发展过程)
网状支架塌陷: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 维支架塌陷。
再生结节形成: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 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
假小叶形成:自汇管区和肝包膜有大量纤维结缔 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汇管区或自汇 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 肝小叶重新分割。
2)肝门静脉的属支 肝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胃右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
胃网膜右静脉
胃右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幽门前静脉 胆囊静脉 附脐静脉
右结肠静脉 下腔静脉
脐周静脉网 回结肠静脉
胃左静脉
脾静脉 胃网膜左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左结肠静脉 乙状结肠静脉
直肠上静脉
肝门静脉走行
经胰头和下腔静脉之间上行进入肝十二指 肠韧带,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后方上行 至肝门,分为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叶和肝 右叶。
增 高组织液漏入腹腔
窦后阻塞、肝内淋巴产生增多、输出不畅
淋巴自肝包膜漏入腹腔
肝功能减退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浆胶体
渗透压降低血浆外渗
醛固酮、抗利尿激素体内灭活减少
纳水潴留
肝(门5)静肝脉门系静脉系
特点 无瓣膜 起端与末端皆为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经肝门入肝
1)肝门静脉
张等
产生原因
1、脾脏肿大,是首先出现的病理改变。门 静脉高压时使脾脏的静脉回流受阻、脾脏
瘀血而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时,可使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门静脉压力增高
┌早期脾质软、活动
脾脏充血性肿大┤
└晚期变硬、可达脐下
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
2、腹水
门脉压力升高— 脉系毛细血管床滤过压
肝内血循环紊乱: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 管受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 脉小支相互形成支通吻合支等,形成门脉高压。
肝硬化的器官病理改变
肝硬化 门脉高压和侧枝循环开放 脾脏肿大 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肠病 肝肺综合征 睾丸或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萎缩 其他
从肝硬化演变为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是一组由门静脉压 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绝大多数病人由肝硬 化引起,少数病人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 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当门静脉血不能顺 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 增高。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大量门静 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 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 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