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阅读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 行 读题 、 独立理解题 意 。当在学 生学完拼音之 后 , 教 师可给 题目 要 求注上拼 音 , 让 学生独立读题 。 读题时先要求 读 出声音
来, 把书面文 字转化 为有声语言 , 眼、 耳、 口、 心并用 , 运用多种
对数 学文 本的 阅读理 解能力 。
二、 抓住 时机 。 采 用 不 同 的 阅 读 时 方 法
及在小 学数学 中的重要性和特殊 性 , 以及教育对 策等 问题 。

分数 的基 本性质 时 , 可 以设计 以下 的问题 : 分 数的分子 和分母 同乘 2 后, 分 数的大小变化 吗?同除以 2呢?如果 同乘 3或除

小 学 数 学 阅 读 理 解 的 重 要 性 和 特 殊 性
阅读是对 文本 的加工 和理解过 程 ,小学数 学也 涉及文本 以 3呢 ?同乘 、 除以其它 的数呢?可 以是任何数 吗?通过 以上 的 问题 , 如应用题 、 文字题 、 图表 等 , 这些 数学文 本 由数字 、 抽 的探索你 能得 出怎样 的结论 ? 这样设计 , 让学生有 了阅读的方 象符号 以及语言词汇 等构成 。 在 目前 , 我们 教师也 意识到小学 向 , 既理解 了教材 , 又提高 了课堂效益 ; ( 3 ) g J 新层次 , 这 种问题 生阅读跟 数学技能 的水平很不对称 。 有的学生 面对 文字题 、 应 要求超 出教 材之外 的新 思想和新见解 ,或作 出个 人的 独到判 用题时就 “ 傻 眼” 了, 难 以应 对 。 例如 当学生直接计算 两个数字 断等 。比如 , 你还 可 以怎 么想?这种 问题 让学生进发 出创新的
的积或 者商 时 , 他们可 以准 确无误 地完 成 ; 然而 , 把 这两 个数 火 花 。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优秀案例两则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优秀案例两则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优秀案例两则案例一:《小动物一起数》这是一个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优秀案例,让我们来看一下。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 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建立对数字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数计算。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动物一起数》这本书,通过图画和简短的文字,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的认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引导,能够实际操作数物件,并用数字表示;-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数运算,如加法、减法等。

- 教学成果:教学成果:-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初步掌握数数方法;- 学生对数字有了基本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书本上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数计算。

案例二:《小明学数学》这是另一个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优秀案例,下面是具体内容。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明学数学》这本书,通过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参与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 教学成果:教学成果:- 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的方式,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技巧的理解;-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以上是两个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优秀案例,通过阅读故事和书籍,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字和数学的理解。

这些案例可以作为其他教师的参考,丰富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还处在认知初期,很多抽象的概念对他们来说难以理解。

而数学绘本以其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象的插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数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基础计算,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概念往往是抽象的。

而数学绘本通过丰富的解说和具体的例子,使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绘本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推理和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绘本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内容,并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形式来进行学习。

通过阅读数学绘本,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1. 知识导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基础数学概念的绘本作为教学导入,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向学生引入相关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认识数字》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阅读绘本《小蓝的一天》来引入数字概念。

2. 知识巩固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当天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绘本进行阅读和讨论,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了解图形的性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小猫学形》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3. 知识拓展数学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点,还涉及到一些拓展内容。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数学绘本进行阅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

在教学了解时间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时间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积极效果的。

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阅读是指通过阅读数学相关书籍、文章、题目等阅读材料,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语言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教育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如下:一、提高数学能力数学阅读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内部逻辑和相互关系,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数学能力,提高成绩。

二、培养数学思维数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字,还需要思考与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阅读兴趣数学阅读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美妙和神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

四、强化语言和文化素养数学阅读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术语和表述方式,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数学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述和交流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中的数学观念,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

针对小学生的具体实践方法如下:一、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首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数学相关的书籍、期刊、文章、题目等阅读材料,它们应有足够的难度,但不至于过于艰涩,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

建议选择质量较高、认可度较高的数学阅读材料,比如伟大数学家的传记等。

二、适时分享在教学中,可以适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数学模型和数学故事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一种愉悦的、与数学相关的思维方式。

三、鼓励阅读在学校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和文章,注意及时发现并承认孩子们读书的成果,并进行适当的表扬与赞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进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阅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阅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X U E S H E N G Z H l Y 0 U
教 材 教 法
阅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江 苏省海 门市海 南小 学
【 摘 要】 在 大力 倡导素质教 育 的 当下, 在 小 学低 年级
郁 晶晶
内容 , 逐字读清, 对语言文 字符 号进行解读 , 获取信息 。小学 数学语 言具有逻辑性 、 严谨性和抽象性 的特点 , 如 果仅 靠教 师 口头解说 、 讲解 , 并 不能收到 良好 的预期效果 , 因此 , 必须 要 引导 学生 通过 多读来领悟 。俗话 说 , “ 渎 书百遍 ,其意 自
时, 于学生刚接触“ 凑十法” , 在学生没有学会运用“ 凑十法”
时, 我 发 挥学 生 的 主体 作 用 , 让 学 生 自 己先 进 行 探 索 阅 渎 , 针 对 有 的学 生 止 马观 化 的浏 览 , 有 的 学 生 不 知 道 渎什 么 , 怎 么 渎时 , 我 因材施教 、 因需 而导 , 在 课 堂 来 回 走 动 、 点拨 , 指
读题所造成 的结果。针对这一情况 , 我要求学生仔细地把题 目再 渎一遍 , 一遍 不能理解 时 , 我让学 生再 多读 几遍 , 仔细
解 题 。 学 生 在认 真 渎题 , 细 敛 审 题 的基 础 上 , 往 往 便 会 理 解 题意 , 得 出 正确 的解 题 结 果 。
二、 融洽关系, 把握学情 , 充分 发挥 学生主体作用 住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中 , 让学生从小学会 阅凑 , 科学
中 不但 使 学 生 的理 解 能 力 、 思 维 层 次得 以提 升 , 而 且 使 学 生
的数 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得 以提 高。
次遇到填 、 判 断等题型 , 在我讲 解读题 时 , 学 生都能 给出

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趣的学科,它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数学常常被视为枯燥乏味的学科,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恶和恐惧的情绪。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要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数学故事书、数学启发性小品、数学图书以及世界各地的数学故事等。

这些材料既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通过阅读《数学童话》,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在数学中有很多趣味性和神奇性,这些趣味性和神奇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

要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指从数学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懂得使用逻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童话》中的一些故事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节进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并进行感悟。

在年级较高的小学学生,我们可以适量的推荐一些经典的数学名著,如《费马的最后定理》《数学之美》等,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经典的数学作品,通过欣赏阅读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奥秘。

通过这些数学名著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和精髓,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要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

数学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通过阅读数学书籍,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数学问题和解答方法,进而更有把握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

数学阅读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要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还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与指导。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阅读环境,包括丰富的数学书籍、良好的学习氛围等。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且行且思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且行且思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且行且思数学是一门需要阅读和思考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阅读能力,让他们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老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供丰富的数学阅读素材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阅读素材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第一步。

这些素材可以包括数学故事书、数学绘本、数学科普读物等。

在选择素材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来进行选择,确保素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2.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

老师和家长可以利用故事情节、有趣的题材、生动的插图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数学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学生在阅读数学素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老师和家长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阅读素材,并设定阅读目标,从而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

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数学逻辑游戏、数学思维训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或者数学题目,让他们通过阅读和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帮助小学生在“且行且思”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帮助他们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绘本以其生动的图画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相比于枯燥的课本,绘本能够为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

2.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绘本通过故事情节和直观的图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图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数的大小关系等。

3.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绘本中的问题和情节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和讨论绘本,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概念引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引入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引入数学符号、引入几何图形等,都可以通过绘本中的情节和图画来加以引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2.案例分析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绘本故事情节相关的数学问题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导和数学问题的讨论,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问题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3.数学启发绘本中的情节往往能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故事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数学问题的结合,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思索,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三、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分析1.《小熊开心学数学》这本书是一套以小熊为主角的数学绘本,通过小熊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引发了各种数学问题的思考。

在购物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在玩具小熊的游戏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数学王国的故事》这本书以一个数学王国为背景,通过国王和臣民们的故事,讲述了各种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选择适当的绘本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数学知识水平的绘本,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而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是数学教师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阅读过程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46-01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机勃勃、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

数学阅读则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数学信息、汲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课前读,初步感知教材
课前读,是对课本的预习。

这一阶段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从而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预习前,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同,对于阅读方法的要求也不同。

低年级学生要学会有顺序地看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中高年级学生要学会用总分法看书,先大概了解全节内容,再逐步进行分析,边读边想,在不理解的地方或重点处画上记号,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书中的内容。

具体做法是:(1)看懂例题,逐字逐句阅读,要反复读。

读完进行思考并且找出句子之间的联系,哪些读懂了,哪些话或哪个词不懂,做上记号。

(2)在阅读数学课本时,对书中的图、数、式或解题过程要注意模仿,记住类型题、典型题。

(3)教师事先设计自学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围绕问题练习口头回答,使读书自学带有鲜明的目的性。

通过课前对数学课本的阅读,学生初步接触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中读,加深理解新知
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理解。

具体做法: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完整地、仔细地阅读一遍,对文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行强调,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巡视课堂,出现问题给予解决。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本上归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找出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零除外”,明确“分数的大小不变”是有条件的,加深同学们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阅读时要让学生看懂内容,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新知识能举一反三,注重边读边想,总结规律。

例如,在教学“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学生在阅读完课本后,自行归纳:(1)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首先看它是不是最简分数。

(2)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它的分母有关。

(3)一
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4)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这样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归纳能力,使学生不受课本上现成的结论左右,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三课后读,拓展延伸知识
学生在学完新课后,要定期进行阅读、复习,从而进一步理解、消化新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

对于课后阅读,要求学生做到:(1)边读课本边回忆老师当时是如何讲解的。

(2)重点阅读“回生”的知识。

(3)要注重归纳整理,形成系统。

这样阅读不但针对性强,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数学认知结构。

此外,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

老师准备有趣但有一定难度的资料供学生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开展以阅读为载体的数学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数学日记、做数学小制作,定期开展“阅读成果展示会”、“比比谁的知识多”、“比比谁的数学制作好”等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数学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

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他
们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