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好概念数学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小学生通常对数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游戏等,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在购物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在游戏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激发思维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思维。

通过“巧解”、“看不出来”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以情境题材和反思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分层次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给予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拓展性教学,给予更多的挑战和启发。

4. 体验式教学,直观感受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更喜欢通过直观感受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体验式教学的策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物品的增减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加减法运算的过程;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拼图等形式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几何图形。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 多样化教学,灵活运用小学数学概念众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板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实验、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幻灯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生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秀4篇)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秀4篇)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秀4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篇一1.具体直观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较抽象,而小学生,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

2.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本质、形成概念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

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

3.由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以旧知引出新概念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

我就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

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篇二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

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

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

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

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

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知其所以然,才知其然——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知其所以然,才知其然——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扌采索•课改沁坛知其所以然,才知其然——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张红梅(兰州市西固区临刃匕街学校,甘肃兰州)摘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环节,数学概念始终占据着数学教学的一席之地,然而在长期的数学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概念教学并不重视,这不仅对概念教学本身产生了极大阻碍,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本身的教学。

聚焦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分析当前概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念教学的溯本求源提供一个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案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中,概念教学始终是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小学教学的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较弱。

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能够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也只有当学生深入掌握了数学的核心概念,才能够真正知其所以然,最终实现知其然的目标。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虽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一直是教学基础与核心,但在教学实际中概念教学并不被重视,而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也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

首先,教师对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个较考验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学科,因此很多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侧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而课堂时长总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数学概念就被一笔带过,变成了“了解即可、会用就行”。

其次,在开展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告诉同学们如何定义,再通过定义去举例说明,所采取的例子也都是数字公式,演变为了计算题或图形题,而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却相对较弱,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在未能深入了解某一个数学概念时,就先去应用,表面上看学生能知其然,实际上无法做到知其所以然与知其然同时具备。

二、概念教学的相关改进措施(一)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要改进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首先教师应当在思想上重视概念教学,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先为同学们厘清概念内涵,让课堂上概念教学的时间多一些。

概念的理解更需要老师的讲授与帮助.而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更需要学生自己动手锻炼,可以通过课上课下的时间进行弥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触类旁通,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数字大小时可以用实物比较大小,让学生体会数字大小的概念。

2. 多样化教学法: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角度来呈现数学概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使用图示来解释问题,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逻辑推理。

3. 渐进推导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几何形状时可以从简单的形状开始,逐渐引入复杂的形状,让学生逐步认识并掌握各种几何形状。

4. 讲解和实践相结合:在讲解数学概念的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分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分割实物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游戏、竞赛、趣味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数列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数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对数列的兴趣。

6.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来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平行线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并总结出平行线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7. 注重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困难,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的数学题目,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挑战性。

8. 反复复习与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复习和强化学生所学的数学概念,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

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小测验等方式进行复习和强化。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首先,引入具体的实物。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具体、直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具体的实物辅助教学。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使用具体的实物如小球、积木等来模拟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加、相减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利用图形来辅助教学。

小学生对于图形比较感兴趣,利用图形可以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面积时,可以利用图形尺、纸板等工具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并通过比较图形的大小来理解面积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再次,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数学游戏如数独、宝石消除等让学生通过游戏来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巩固数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

最后,利用故事情境进行教学。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通过将数学概念融入故事情节中来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编写一个有关分数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情节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概念,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物、图形、游戏和故事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这些策
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与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与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与方法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因此,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通过对数学概念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概念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通过数学概念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概念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概念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意义和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结合实例,讲解概念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通过举例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同时,通过实例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的运用方法。

3.总结归纳,强化记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教师可以通过梳理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4.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数学概念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

因此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怎样让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让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得到完美内化呢?我粗浅的认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概念的引入讲述宜直观形象针对第一学段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语言描述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用形象的描述,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打些合理的比方等,努力让孩子们理解所学概念,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教学。

夸张的手势,丰富的肢体语言,理解运算所蕴含的意义,区分概念的差别。

在让一年级的孩子认识加减法的时候,我举起双手像音乐指挥家一样,左边一部分,右边一部分,两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号,加号就是横一部分,竖一部分组起来的,减法则反过来展示。

孩子们看得有趣,记得形象,不但记住了加减号还明白了加减号的用法。

在教二年级孩子感受厘米和米时,我让孩子们学会用手势来表示1厘米和1米,使得孩子们在估计具体物体的长度时有据可依。

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自然接受数学符号。

教师的语言讲解也要力求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第一次描述时,教师一定要斟字酌句地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尽可能用数学语言简洁地描述。

因为对于第一次接触新概念的孩子们来说,第一印象是最为深刻的。

当然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来试着对概念进行解释,一方面同龄人的解释会让孩子们概念的理解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一下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要记住:孩子们的数学概念应该是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

很多时候第一学段的孩子对于部分数学概念,只要能意会不必强求定要学会言传。

二、概念的学习宜多感官参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策略:1. 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小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抽象概念的具体含义。

2. 引入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等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图表、实际情境等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联系和意义。

3. 创设情境教学: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或虚拟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故事、实验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的运用。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数学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演算、探究等,使学生通过多样的角度和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5. 分层次、循序渐进教学:将数学概念的学习分为多个层次,并按照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应用数学概念,避免知识的跳跃性,从而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

6. 提供实际问题训练: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实际问题,将数学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鼓励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讨论、分享,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8. 反馈和评价: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多种教学方法、实际问题训练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通过合作学习和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好概念数学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

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

数学概念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

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1 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

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

1.2 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

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

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

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
系。

1.3 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

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5朵红花、再摆和红花一样多的5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

1.4 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5 对近似的概念加以对比
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

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

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

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
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

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

1.6 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概念的含义
察、思维、理解、表达的过程,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去掌握概念。

这样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

2.有效巩固概念
地运用概念。

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2.1 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

2.2 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

通过了解的过程,非常自然地对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得以运用与理解。

又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后。

这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综合运用概念,不仅巩固概念,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
的概念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思考、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

这种题目灵活,灵巧,能考察多方面的数学知识,是近些年来巩固数学概念一种很好的练习内容。

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

但这也仅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

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只有这样,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