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
2018高考作文解析

浙江卷作文基于对“浙江精神”的提炼与概括,回 望历史,紧贴时代主题,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 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
、本大题共2小题,23· · · 24共60分。 • 23、微写作(10分) •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 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 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 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150-200字。 •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 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 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 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 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材料在提供多向思维路径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梯 度,需要考生通过想象和思辨,达到叙述或论证的深度 与高度。
2018上海高考作文详情: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 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 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今年的作文试题命制充分调动文化积淀,融会新思想, 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并着力画龙点睛,在关键处 破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 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 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 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 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 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 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 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 “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 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2018届高考作文复习08:材料的多角度开发使用

(4)凡事要独立思考
小马要过河,听了牛伯伯和 松鼠的话不知该怎么做,只好回 家问妈妈,浪费了时间,若是在 战争年代,就贻误了战机,如果 小马自己开动脑筋想一想,那么 就不会有这样浪费时间的情况了, 看来遇到问题独立思考是必不可 少的。
(5)放手让孩子去干,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 小马要过河,老牛说行,松鼠却说过河 会淹死,到底能不能过呢 ? 只好回家去问妈 妈。妈妈鼓励小马多想想,大胆去试一试, 结果小马顺利过了河。马妈妈的做法培养了 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若下次碰到类似的问 题,小马就会自己解决,假设妈妈替或带小 马过了河,那么小马再碰到类似的问题,首 先不是想到自己动脑筋去战胜自己,而是依 赖妈妈,如此小马永远只会是小马。只有放 手让孩子去干,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
(2)克服困难才能不断进步
碰到问题要多思,要善于分析,比 较。旁人的意见要采纳,但仅仅只能作 一参考,大胆去尝试与实践才能获得真 切的知识 …… 这许多生活的哲理,对于 小马来说,在遇到过河的困难并克服这 困难之前都是不知道的。不断进步的前 提常常是遇到并克服困难。
(3)凡事要去尝试
在叫人无所适从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面 前,小马没有比较思考,更没有去尝试一下, 而是依赖妈妈去了,浪费了不该花费的时间。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战争年代那就有可能贻误 了战机。毫无疑问,这种性格品质是必须完 全否定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试一试就有结 果,就会获得真知,原来河水不像老牛说的 那么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么深。
(10)实践出真知
(1)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应该提倡
孩子碰到困难了,来向爸爸妈妈讨解决的办 法,我们经常容易犯的错误是“无能”“没出息” 地骂几句,或者嫌麻烦干脆越俎代庖地包办代替, 其后果,孩子的将来是可想而知的。马妈妈却不 如此简单轻率,在小马犯难时,叫孩子去深入思 考一下,继而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尝试“摸着石头 过河”。这是典型的授之“渔”而非授之“鱼” 的做法,毫无疑问,小马的收获绝不止顺利地过 了一条河,从妈妈的鼓励中,它明白了许多生活 的道理。结合现实来看,今天的中国鼓励孩子大 胆去尝试该是多么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啊!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引述材料的七种方法

诚然,为了吃饱饭,鼓起腰包,“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就是生命”成为震撼一个时代的春雷,中国人从此富了起来 。只是,时过境迁,我们发现,正在离我们远去的“绿水青 山”,其实也是“金山银山”。 这是时代的转型,这是理念的嬗变,这是我们需要总 结反思的时期,并以期鉴往开来,承前启后。
点评:先说明特定背景下,“金钱效率论”的合理性, 进而引出更高的立论角度。
温馨提示:
文章是脱离于材料的独立存在,因而不 宜用这样的引述来开头: “读完这个在哪里加强战机的故事” “材料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 理”
题目一:2018年高考全国III卷
开头七法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质疑法 文章开头就某个问题提出质疑、商榷、挑战等。然后点出作者 的观点。
例如: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 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他们的做法真正解 决问题了吗? 没有。因为他们忽略了“非幸存者”,即没有飞回来的飞机。沃 德说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 难有机会返航。事实证明,军方是错误的,沃德是正确的。生活中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启示我们,看问题不能片面,要全面。 ——《不被乌云遮望眼》
2018年高考全国 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 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 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 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之事实材料链接与一材多用

高考作文之事实材料链接与一材多用一、意图与目的1.对事实材料的收集、整理、记忆与运用是高三当前作文冲刺训练的重中之重,要认识其对于高考作文的重大意义。
2.对重点材料要做到如数家珍,在具体写作中发掘其空间、发挥其“威力”,并做到灵活处理、一材多用。
3.如此,在考场必然从容应对,更多地掌握考场写作的主动权。
二、课前练习·试试身手·找自信㈠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传统便是坚实的大地,无论社会多么发达,一个人只有深深扎根于大地才能有生命的力量。
马尔克斯明白传统的力量,于是他用拉美这块土地孕育出了《百年孤独》;莫言明白传统的力量,于是他扎根高密,在高粱地里写出土地的声音;陈忠实明白传统的力量,白鹿原上方才有了旷野般深沉的呼吁。
(92个字)——摘自全国卷Ⅱ优秀作文《受宏光于天下,报天下以风流》在西欧黑暗凋敝、思想禁锢的中世纪晚期,但丁踏着文艺复兴的晨曦唱响了名垂千古的《神曲》,他呼唤着这片古老土地上曾盛行的人性自由与解放,呼唤着罗马雅典的地中海核心智慧。
他站在历史交接的晨昏线上,正视了中世纪的闭塞与专制落后,渴望带回清新的自由之风,带回神权下压抑太久的人性,带回那一捧解救心灵之渴的清明月光。
(152个字)——摘自全国卷Ⅱ优秀作文《露从今夜白》㈡2017年江苏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8高考材料作文范文:站在高处看世界

2018高考材料作文范文:站在高处看世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在高处看世界,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而人的心灵将是别样的清爽和豁达。
去年刚放暑假时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特别晦暗的时光。
倒不是因为我的学业成绩排名亮了红灯,而是平时一向排在我之后的同桌,这次竟然排在我前头。
她的姓名,沉沉地压在了我的心头,压得我真有点喘不过气来。
愁苦之中我不禁扼腕长叹:上帝啊,既生瑜,何生亮也!不久,一次偶然的苏杭之旅,让我的心胸改变了景观。
那天阳光很好,空气清新。
早上一醒来,爸爸就告诉我一个惊人的好消息,爸妈单位也放了长假,他们要带我一起去苏杭旅游。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去苏杭旅游是我多年的梦想,今日如愿以偿,我高兴得跳起拉丁舞来。
未了,还破天荒地搂住爸爸的脖子,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第二天上午10时许,飞机在跃华机场缓缓起飞。
我坐在机舱的舷窗边,眺望窗外的风景,随着飞机的逐渐升高,窗外的行人、车辆、楼群馆舍,在我的眼中不断变小,变小,接着一一模糊了,消逝了。
当飞机真正升入高空,我忽然发现舷窗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何等的景观!透过舷窗俯瞰,白云朵朵。
东边原是海峡的惊涛骇浪,这时却如冰湖镜面上浅浅的斑纹,反射着粼粼的波光;西边,山峦田畴,相衬相依,融合成一幅淡青色的水彩画。
尤其令人惊诧的是,爸爸指着飞机刚刚掠过的一抹山峦告诉我,那就是令人仰望的巍巍泰山!看着那抹渐渐远去的淡黑色,我的心胸也豁然开朗:大千世界,还有比泰山更加高大的东西吗?但当站在一定的高度时,泰山也会变得如此之小,没有了往日的巍峨和神圣。
站在高处看世界,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神清气爽了。
扪心而思,我忽然觉得,世界的大小,心绪的好坏,人生的苦乐欢愁,全都取决于你所处的高度。
若将自己的心灵置于名缰利锁的沼泽之中,目之所及便全都是尘嚣纷扰,致使自己的心灵蒙受尘垢,流淌泪水。
而站在人生的高处,那么目之所及将永远是壮阔坦荡、清明澄澈;若能够跃上新的心灵台阶,登上新的心灵阶梯,从而抵达高尚、宽容、至善至真的境界,那么人的心胸就更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美无限了。
2018全国卷III高考语文作文经典范文

2018全国卷III高考语文作文经典范文
2018全国卷III高考语文作文经典范
文
【高考真题】
2018年高考全国III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
全国卷三的作文材料有点另类,是标语、口号和时评的标
题。
标语和口号,直接反映了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党和政府以及单位或企业当前的主要政策和工作任务,并通过这种形式对大众起到宣传教育、激励警示的作用;时评一般紧扣当前的某些热点现象,激浊扬清,标题也会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的观点。
这些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
这些标语口号和标题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但题目把它们安排在一起,构成作文材料,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宜只抓住其中一两个内容来构思。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作文简析-2019年教育文档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III 卷作文简析一、原题回放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r 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 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二、命题透析(一)从形式上看, 2018 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继续采用材料作文题,选取了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幅标语为作文材料,并要求围绕这三幅标语作文,则这三幅标语具有以下特点:1.通俗易懂,接地气,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2.简短、充满思维张力,便于优秀学生的理性思辨思维的发挥;3.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
根据写作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那意味着最好综合三者材料来立意;另外要求明确文体特征:无论是议论还是记叙,都必须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指向任务明确,其实质就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材料内容引导考生把自我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作为一名时代青年,该如何看待这三个阶段的口号,这三个阶段的口号的异同、关联是什么等等。
三、作文审题(一)“分而治之”,理解核心(二)求同存异,整体把握三个标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特色,根据作文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作,可见只围绕一条标语或两条标语来写作,不是命题者的意图,因为三个标语既然摆放在一起构成一个材料,应有其内在的关联,那么,如何才能分析出三个标语的内在关联呢?我们可以运用以果溯因的审题方法,具体操作应该是问“为什么在1981 年的深圳,它的标语要强调‘时间与效率’”;“为什么 2005 年浙江的时评语要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为什么 2017 年雄安的标语要强调‘继承(传承)与发展(创新)’”;这样的追问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把握这三个标语的内在联系:从过分追求效益到关注环境生态再到“我们”的使命与责任――继承与发展。
2018年高考作文天津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60分)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8年的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天津卷作文题传统文化和语文味道都很浓厚,考题巧妙的结合不同词语,从“器”的不同面向来展示不同的认知角度,从中可以探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可以阐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故事或者道理,还可以谈到胸怀、责任等等,其背后更深的哲学背景就是“物与人”。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浸润在自己的文化之中,而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如何思考物与人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待“物”的态度凝聚在各种词语之中,当青年人开始自觉的从自身的体验来考察这些态度时,就走在了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了。
考题的难点在于考生能否通透的识别这一“物与人”的关系,把自己的切实经历或者思考过程生动的展现出来。
对于材料作文,首先要选择立意的角度,明确立意;然后再进行构思。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论点]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实现梦想。
[叙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出生在一个平民 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但他们都热爱歌唱,帕瓦罗 蒂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歌唱,并且他的嗓音极好,在父母的 教导下,帕瓦罗蒂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这时,帕瓦罗蒂却 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他喜欢歌唱,也喜欢教书,可他只能选一 样,帕瓦罗蒂以验证来决定,于是去询问父亲,父亲告诉他: “歌唱和教书就像两把椅子,你不可能同时坐上去。如果想要 同时坐上去,就会从中间摔下来。”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 决定专攻唱歌事业,经过数十年奋斗,他终成歌坛中的一颗明 星,用他的嗓音感染了千万人。
[析例]正是因为帕瓦罗蒂放下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诱惑,致 力于歌唱事业,他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实在让人敬 佩。
本段文字论证清晰有力,先是分论点,然后是事例论证, 接着就是有针对地析例,使得文章极有层次感,思路清晰,论 证有针对性。
(二)析例
• 2.对比分析法: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通过对所叙事例 进行比较。 典例: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同样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家,德国人在不断地反思, 不停地纪念,用理性的力量向世人展示他们虔诚的忏悔的 灵魂。从而赢得世人的尊敬。而日本人这种一意孤行偏离 理性的“纪念”却遭来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 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 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极恰 当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 耀出人性的光辉”的观点。
母亲大人春光满面,我默默退出房间,帮她把门带上 了。
打开储物柜,里面有些杂乱,十来只女式品牌包挤在 角落。
还要买包吗?母亲大人你想开个女式包博物馆吗?果 然现代女性的宿命就是赚钱和买奢侈品的无限循环吗?
(一)叙例
• 片段二:有的人不能始终如一地崇尚简朴, 挥霍无度后是身败名裂的恶果。《悯农》 的作者李绅本是体恤民情,感喟民生疾苦 的读书人,本来生活简朴,但在他科举高 中并如愿做官后,却摒弃了原先简朴的生 活方式,奢靡至极,最终被削官,家财亦 耗尽。正如一朵朴素的花能常开不衰,而 被纷华侵染了的生命,只能逐渐凋零。简 朴如果不能作为原则常住心中,人最终还 是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二)析例
[叙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出生在一个平民 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但他们都热爱歌唱,帕瓦罗 蒂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歌唱,并且他的嗓音极好,在父母的 教导下,帕瓦罗蒂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这时,帕瓦罗蒂却 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他喜欢歌唱,也喜欢教书,可他只能选一 样,帕瓦罗蒂以验证来决定,于是去询问父亲,父亲告诉他: “歌唱和教书就像两把椅子,你不可能同时坐上去。如果想要 同时坐上去,就会从中间摔下来。”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 决定专攻唱歌事业,经过数十年奋斗,他终成歌坛中的一颗明 星,用他的嗓音感染了千万人。
实战演练
• 1.请以“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为论 点,合理叙述下面的一则事例。 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 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热爱画画, 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着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 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名的 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了傅 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 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 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 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一)叙例
先比较两段同题作文《崇尚俭朴》的片段,试分析 它们语言风格的不同。
片段一:我妈要去香港出差,临行前兴高采烈地列着 购物单,我瞄了一眼,伸手去摸她的额头:“妈,你疯了? 买那么多奢侈品干嘛?”
“哎呀,不是我要买,你刘阿姨和王阿姨听说我要去 香港,让我帮忙带的。”
我斜眼看她:“你自己真的不要?” “有合算的包也买一两只好了。”
(一)叙例
• 1.这两段文字各属于什么文体的作文? 提示:片段一:片段一记叙文,片段二议论文。
• 2.它们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试分析。 提示:片段一以记叙为主,记叙详细具体,并
使用多种描写手法,如动作、语言、心理、细节 等手法,叙事生动形象,在不动声色中表达作者 的情感态度。
片段二以议论为主,虽有记叙,但记叙简明 扼要,并且有所侧重,比如引用李绅事例,仅侧 重于对他生活的简朴与否的记叙,并且记叙是概 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语言简洁用力,直白明 确,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 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 的。因此,要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 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观点+材 料”的弊病。那么怎样进行析例呢?
(二)析例
• 1.因果分析法: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问 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
2018届高三高考作文指导教案
第七讲 议论文的材料 运用
一、学会运用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
写好议论文的因素很多,恰当地使用 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写作时, 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一般需要 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其中, 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 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 刻,说理不透彻。
(二)析例
• 3.假设分析法: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来 论证论点的成立。 典例:广东卷高考优秀作文《与你为邻》: 进来发生的几起杀童案让各地学校提心吊胆,也让我们反 思起我们的社会来。不约而同的,杀人犯都是我们社会中庞大 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而且都是经过长期积怨在心,无人关切。 当天在他们眼前倒塌时,这些弱势者便将手伸向了更为弱势的 孩子。 你想过没有,他们——弱势群体中的成员,或许就是我们 的邻居,如果我们能伸出援手,为他们点燃一根蜡烛,赶走他 们的心魔,我们的孩子也自然受到了保护。 本文段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表达了“与人为善,关心身 边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