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规范常识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共40张ppt)

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一渗
透)。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 划、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3.落实语言文字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落实。 4.建立长效机制,使“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学校的常态化 工作。
标有书名号或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 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如: 1.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长篇 小说四大名著。 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四)加强中小学生用语用字训练
1.学校按要求开设写字课、书法课。 2.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 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 3.抓好课前10分钟(演讲、练字)。 4.定期开展词语大赛、查字典比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作业 展评等活动。
谢谢
(三)年份中“〇”的正确使用
1.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一三年一月”,则中间的
“○”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汉字“零”,而应该用圆
“○”(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 中选择)。
2.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
“2013年10月”。 3.“〇”是与“一、二、三……”简笔数字汉字配套的文字,就 像“零”与“壹、贰、叁……”配套一样。
(二)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 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 次,”等。 2.“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而应该用顿号, 即“一、”“二、”“三、”。 3. “1、”“2、”“3、”和“A、”“B、”“C、”等用顿号不 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 ” “ 2. ” “ 3. ” 或“A. ”“B. ”“C. ”。 4. 序号如加括号,如(一)(二)(三)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规范地使用汉字课件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激发文化自信心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规范书写汉字有 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规范书写汉字,可以激发人们对 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 化自信心。
保持文化独特性
规范书写汉字有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 独特性和民族特色,避免文化同质化 。
促进信息交流与传播
笔画规范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笔画规 范是汉字书写规范的基础。在课件中 ,应该使用正确的笔画,避免出现笔 画残缺、多余、错位等现象。
例如,“口”字应该由“竖”、“横 折”、“横”三笔构成,不能省略或 添加其他笔画。
笔顺规范
笔顺是指汉字书写时的顺序,笔顺规范能够保证汉字书写流 畅、自然。在课件中,应该遵循正确的笔顺,避免出现倒笔 、连笔等现象。
重视书写态度
保持认真、严谨的书写态度,不敷衍、不潦 草,追求每一个字的完美呈现。
坚持每天定时练习
养成每天定时练习书写的习惯,不断强化肌 肉记忆,提高书写水平。
培养审美意识
了解汉字的美学价值,培养对规范汉字的审 美意识,提升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汉字规范书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笔记与作业
在课堂笔记、作业等学习场合,使用 规范汉字,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思想智慧,是中华文化 传承的重要工具。
汉字的演变反映文化发展
汉字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通过研究汉字的演变,可以深入 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汉字规范书写与文化自信
规范书写提升文化认同感
规范书写汉字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主题班会课程PPT课件演示

主讲人:远近 时间:20XX.XX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规范化写字教程课件ppt课件

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
针对学生汉字书写作出了规定: 总目标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第一学段(1~2年级) 阶段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5~6年级)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四学段(7~9年级)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
笔画
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
(1)横:长横 短横 斜横 (2)竖:长竖 短竖 悬针竖
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
(3)撇:斜撇 (左木义) 弧撇 (右布有灰) 垂弧撇 (川儿月井用) 短撇 (午禾乍年) 竖撇 (史吏更央)
(4)捺:斜捺 平捺 (这通) 次平捺 (建走)
反捺 (头不小只) 折捺 (女母巡巢)
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 合体字顺序(条块结构 )
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主题班会内容PPT演示

第二部分
要推广普通话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生存,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并且满身长着细细的像针一样的刺。记得上次妈妈刚买回的仙人掌,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凳子上了,我也没注意一屁股坐上去了疼得我嗷嗷大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汉字 知识 ppt课件

涵和表达方式。
06
汉字趣谈
汉字中的趣味故事
01
02
03
汉字的起源
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 程,包括甲骨文、金文、 小篆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和 发展历程。
汉字的构造
解析汉字的构造原理,介 绍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等造字方法,以及汉字 部首的含义和作用。
汉字的简化
介绍汉字简化过程和简化 方法,包括形声简化、同 音异形简化等,以及简化 汉字的优缺点。
详细描述
汉字读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不同的声母和韵母组合以及声调的变化可 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此外,汉字读音还受到方言、历史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有些汉字存在多音字的现象。
汉字的字形
总结词
汉字字形是汉字知识的核心,了解汉字的字形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汉字。
详细描述
汉字字形由笔画组成,不同的笔画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汉字。 此外,汉字字形还受到书写规范、字体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有些汉字的字形可能略有差异。
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
商代和西周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龟 甲和兽骨上,形成了甲骨文;而金文 则出现在铜器上。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从图画文字演变为线条文字,形成了 甲骨文和金文,最终演变为小篆。
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
小篆逐渐简化,形成了隶书;隶书进一步简化,形成了楷书。
用汉字。
异体字与规范字
异体字指的是音义相同但字形不 同的字,而规范字则是指被官方 认定为标准的字体。了解异体字 与规范字的关系,有助于避免书
写混乱。
错别字与正字
错别字是指书写错误的字,而正 字则是指正确的标准字体。纠正 错别字,使用正字,是汉字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ppt课件

“诗到老年唯有辣,书如佳酒不宜甜”
编辑版pppt
44
几句书论以共勉:
1. 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 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 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矣。(清·李瑞清)
2. 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 尽妙。(宋·苏轼)
3. 学书当要学做人。 4.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 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
5.
6.
编辑版pppt
3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 法查字典、词典。
现行规范汉字是依据 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 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和 2013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 公布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 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通用规范汉字表》而确定。
“不规范汉字”则包括 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经被 废除的异体字、已经被废弃 的二简字,和乱造的不规范 的简体字和错别字。
“逆、涩、敛”
编辑版pppt
23
• “导之如泉注 顿之则山安”。 •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战行”
• 精准地控制,分寸的把握是关键。
• “运用不宜太迟,迟则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 速则窘步而失势。”
• 好的字,写时动作沉着而痛快;效果凝重而飞动
编辑版pppt
44
几句书论以共勉:
1. 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 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 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矣。(清·李瑞清)
2. 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 尽妙。(宋·苏轼)
3. 学书当要学做人。 4.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 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
5.
6.
编辑版pppt
3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 法查字典、词典。
现行规范汉字是依据 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 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和 2013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 公布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 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通用规范汉字表》而确定。
“不规范汉字”则包括 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经被 废除的异体字、已经被废弃 的二简字,和乱造的不规范 的简体字和错别字。
“逆、涩、敛”
编辑版pppt
23
• “导之如泉注 顿之则山安”。 •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战行”
• 精准地控制,分寸的把握是关键。
• “运用不宜太迟,迟则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 速则窘步而失势。”
• 好的字,写时动作沉着而痛快;效果凝重而飞动
小学班会 推广普通话 写好规范字 课件 (17张PPT).ppt

绕口令
并排分班翻山攀坡把宝找,聚宝盆里松柏 飘香百宝藏。背宝奔跑报矿炮劈山, 篇篇捷报飞伴 金凤凰。
一座棚傍峭壁旁,峰边喷泻瀑布长。不怕暴雨 瓢泼冰雹落,不怕寒风扑面雪飘扬。
普通话竞赛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推广普通话倡议书
普通话规范
亲爱的同学们,普通话是神州音符,传递 着华夏儿女的深情,汉字是祖国瑰宝,流动着 华夏儿女的智慧,让我们爱祖国语言,爱祖国 文字,创造精彩的生活,温馨的社会!
感谢您的观看
4 推广普通话倡议书
小故事大道理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 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 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坡上立着一只鹅,坡下就是一条河。宽宽的河, 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 河渡鹅?
普通话
什么是普通话与规范字?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 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 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以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7、横折钩变横钩。如: ? 尚—党,高—膏,雨—雪。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8、横折弯钩变横折提。如: ? 九—鸠,几—微,几—颓。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9、横折弯钩变横折斜钩。如: ? 几—风,凡—巩,丸—执。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10、笔画缩短。“女”、“舟”两字作左偏 旁时横的右边不再出头,“身” 作左偏旁 时撇的右边不再出头。如:
? 1、横变提。单字中的下横在合体字的左侧时变 为提。如:“土—地、子—孔、马—驮、车—转、 圭—封”等。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2、捺变点。有捺的单字作左偏旁时捺缩短为 点。如:“又—对、木—树、火—炼、矢—矩、 朵—剁”等。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3、竖变撇。一些单字中的竖在合体字中变形 为撇。如:“丰—邦、半—叛、羊—翔、辛— 辣”等。
汉字规范常识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汉字字形基本知识 ? 第二节 规范字与不规范字 ? 第三节 常见错字分类 ? 第四节 常见别字分类 ? 第五节 汉字笔顺原则
第一节 汉字字形基本知识
一、笔画
(一)笔画的概念
? 写字从起笔到收笔,叫一笔或一画,通称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 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复合 笔画包括横钩、竖钩、斜钩、卧钩、横折、竖 折等。
? 我们在书写规范字时,要注意把笔画写规范, 比如“刊”字第三笔是竖画,写成撇就不规范 了。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一些单字作部件后,部分笔画会发生变化。变化的 目的是取消原来的单字的独立性,以便使它和其它 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
? 单字作部件后笔画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6、“畏”与“衣”。“畏”字所含的部件左下没 有撇,“衣”字所含的部件左下有撇。如“展、辰、 畏、丧——衣、哀、衷、表、裹、衮、袁、囊” 等。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7、市 柿——肺 沛 芾 ? “柿”字所含的部件是“市”,由一点、一
横和一个“巾”字组成。右边的三个字所含 的部件念fú和pó,比“市”字少一点。
? 小—尘,羽—翠,甫—傅,朿—枣,可—哥, 求—裘,敝—鳖,每—繁。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14、两种写法。有的字作部件时有两种写法。 如“月”(是“肉”字的变形)作字底时和 作字头时写法有两种写法。“心”字作字底 时也有两种写法。如:
? 月—胃,月—臂,月—炙,月—祭,心—思, 心—想,心—恭,心—慕。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4、弯钩变撇。“手”字作左偏旁时弯钩变为 撇。如:“手—拜、手—掰、手—湃”等。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5、竖折变竖提。如:“山—屹、缶—缺、 齿—龄”等。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6、竖弯钩变竖提。如:“光—辉、己—改、 七—切、元—顽、屯—顿、此—雌、毛—撬” 等。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15、特殊变形。“辱”字本来是上下结构, 在“褥”字中撇变长,导致结构变为半包围 结构。“取”字本来是左右结构,在“最” 字中第一横变长,也变为半包围结构。如:
? 辱—褥,取—最。
二、偏旁部首
?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比如“木” 是“杨”的偏旁,“弓”是“张”的偏旁。
? 10、今 矜 妗 黔 念 岑 钤——令 冷 泠 铃 玲
? 这两组字可以可根据读音区分。“钤”字念 qián,钤印就是往书法绘画作品上盖章。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11、氐 底 低 抵 诋——氏 纸 昏 ? 左边的字所含部件有点,读音都是dǐ。右边的字所含部
件没有 沫 茉 ? “未”字上横短,“末”字上横长。这两组字也能根据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4、“鼻”与“弄”。“鼻”的部件“丌”,念jī 和qí,撇和竖不出头。“弄”的部件“廾”,念 gǒng, 撇和竖都出头。如“鼻、痹——卉、算、弄、 异、弃、弊”等。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5、“尢”与“九”。“尢”念yóu,由横、撇和竖 弯钩三个笔画组成,“九”是撇和横折弯钩组成。 如“尢、尴、尬——九、旭、抛” 等。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2、“比”、“化”与“皂”。“比”的部件 “匕”,由撇和竖弯钩组成,撇不出头。“化”的 部件,也是撇和竖弯钩,但是撇出头。“皂”的部 件 “七”,是一横加一个竖弯钩。三个部件不能 混淆,如“比、仑、北——化 龙 叱——七 皂 虎” 等。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3、“土”与“士”。“土”部下横长,“士”部 上横长,写“周”字容易出错。如 “去、幸、 周——志、喜、吉” 等。
? 女—好,舟—舷,身—射,牛—告,羊—美。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11、笔画变形而且减少。如: ? 艮—即,艮—既,艮—爵,良—朗,良—郎。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12、两个或多个笔画变形。如: ? 西—要,示—礼,衣—补,网—罗。
(二)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
? 13、省略钩。下边几个字作字头时省略钩。 其中“繁”字变形最大,横折钩不但省略钩, 而且不再出头。如: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8、冒 帽 冕——最 曼 早 显 星 ? “冒”字的字头是“帽”的本字,两横与左右两竖分开,
不相连,和“曰”、“日”两字都不同。
? 9、离 篱 漓 禽 擒——禹 属 嘱 禺 偶 寓 ? 左边这组字所含的部件是撇折、点两笔,右边的字所含
的部件是竖、提、点三笔。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在分析汉字结构时,把具有同一部件的字归 为一部,把这一部字中的共同部件列在全部 之首,就叫部首。如“江、河、湖、海”等 字都有同一部件“氵”,“氵”就是该部的 部首。
三、容易混淆的部件
? 1、“人”、“入”与“八”。“人”字是撇捺相连,撇出 头。“入”字是撇捺相连,捺出头。“八”字是撇捺分开。 在常用字中,带人字头的字很多,而带入字头的一个也没有。 通用字中也只有“汆”(一个含义是烹调方法,另一个是汆 子,烧水的工具)和“籴”( di买进粮食,和粜是反义词) 两个字。带八字头的只有“公”、”分”两字及以它们为部 件的合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