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教师版)讲课讲稿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视频导入播放《最后一次讲演》的视频,大家认真的观看。
看完视频,教师组织大家交流和观看的视频有关的内容。
大家知道哪些和这次演讲有关的知识,背景、内容都可以说一说。
生回答:演讲者是闻一多。
(板书“闻一多”)背景是在1946年,发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
在这一次演讲中,闻一多这样说“我们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是什么意思?生答:他从容就义的表现。
问:你说的不错,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当时是李公朴的追悼会,会场里有国民党的特务在闹事。
事实上在这之前,大家已经知道闻一多先生和李公朴先生一样。
都在国民党的黑名单上,李先生遭暗杀,有人已经暗示了闻一多先生要注意保护自己,但他还毅然决然的参加了李先生的追悼会,并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这次演讲,之后在随即的游行中,只听到两声枪响,闻一多和他的儿子倒在了血泊中,他的儿子受了伤,闻先生牺牲了,所以这次演讲叫《最后一次讲演》。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闻一多,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说和做——记闻一多言行片段(在闻一多三个字的后面稍微隔开一段的空处)问:老师有没有漏掉什么?回答:“先生”二字(教师补充板书)问为什么要加先生?本文作者臧克家先生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是他的学生。
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经常到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曾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
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举例解释:
-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革命精神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依据,深入剖析其精神内涵。
-在分析文本表达手法时,教师可结合具体例子,如对比、排比等,向学生讲解这些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帮助学生识别和分析。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和做”的基本概念。在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是他在面对民族危机时所展现出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的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行动中都是身体力行的典范,他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言行一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作为榜样,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说和做”。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重要词句的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知行合一”等词句,理解其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以便学生更好地领悟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
-文本结构与表达手法:使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掌握作者运用的表达手法,如对比、排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时,可重点强调他在面对民族危难时的勇敢举动,以及其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闻一多先生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和“知行合一”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普通人的做法,帮助大家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实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完整版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完整版教案教案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 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贡献;2. 理解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和主张;3. 培养学生对于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意识和追求;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贡献;2. 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和主张;3. 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品赏析。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闻一多先生了解多少?你们对他有什么印象?二、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贡献(15分钟)1.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出生背景、求学经历和学术成就。
2. 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主要贡献,如他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对文学的贡献。
三、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和主张(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和主张,如自由、平等、民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和主张,并展示给全班。
四、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品赏析(20分钟)1. 教师选择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品,如《最后的战役》等,进行课堂朗读。
2. 学生跟读并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完成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对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闻一多先生为榜样,写一篇关于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短文。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你们对闻一多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吗?你们认为他的思想和主张对我们有何启示?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闻一多先生的相关资料和作品;3. 阅读理解题目;4. 学生写作练习纸。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2. 学生对于闻一多先生思想和主张的理解;3. 学生完成的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练习。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和做”的基本概念。这里的“说”指的是言辞表达,而“做”则是行动实践。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核心所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这个案例展示了“说和做”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说和做”的深刻内涵,以及对比手法在文章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闻一多先生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言行一致。如果对课程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简介,特别是他在民主运动中的英勇事迹;《说和做》一文的学习,通过分析课文,理解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内涵;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应用,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探讨闻一多先生言行对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学内容涵盖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
2.教学难点
-词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和成语的理解,如“以身许国”、“慷慨激昂”等,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有自信、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觉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明确的讨论方向和问题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聚焦主题。
最后,关于课程总结,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时,可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言行片段,希望通过这些内容能够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在课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我意识到在讲述时,可能需要更多地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和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背后的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闻一多先生言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8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5篇)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2、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3、注意本文的选材角度和记叙重点。
4、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并学习本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切入角度:探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
程序:一、导入新课。
上个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在教学间隙,他写了大量的诗作,出版了《红烛》、《秋菊》等诗集。
当时,不少人想拜他为师,但他有规矩,你若要拜他为师,必须先把诗作给他看,他觉得你有发展前途,才肯收你为徒……文学青年臧克家不远千里慕名而去,以一首题为《幻光》的诗向闻先生请教。
诗曰:“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若把幻光看作是幻光/那他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闻先生读完这首诗,深受感动,欣然收臧克家为徒!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篇写他的老师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解读文本。
1、整体把握:⑴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后把下面这句话补充完整。
(可以用课文原句)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⑵本文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两个方面?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语。
2、仔细品味:探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体会其精神品质。
(1)作为学者和诗人的方面:向古籍钻探、开文化药方《唐诗杂论》毅力顽强、忧国忧民、(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楚辞校补》珍惜时间、吃苦耐劳!《古典新义》该部分哪些地方在叙述中穿插了形象描写?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2)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大声疾呼言行一致!(说了就做。
)函寄传单大骂特务英勇无畏、义无返顾!带队游行身先士卒!该部分在叙述中穿插的描写比较少,但有一些评论人物言行的话,请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3、小结、回顾:⑴闻一多先生的业绩及品质;⑵大体比较在两部分中闻一多先生言行、思想的异同;⑶归纳:闻一多先生足迹深深,品德高尚,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教案

在今天《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爱国情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实际行动表达信念的经历。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着重讲解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特点以及文章中的修辞手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实际行动中。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于是在这里我加强了举例和对比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把握文章主旨。重点在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以及他的爱国情怀。
-例如:闻一多先生在课文中提到的“说”和“做”的事例,如反对国民党政府、呼吁民主等。
(2)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并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例如:课文中“他说的,都是大众心中的话;他做的,都是大众心中的事。”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突显了闻一多先生的为民情怀。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以及他的爱国情怀。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精神。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避免单一视角,培养客观、全面的评价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聚焦】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这些描写的什么作用?①“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难点突破】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走进作者】臧克家,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主要代表作有《难民》、《有的人》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黎明鸟》。
长诗:《自己的写照》等。
1932年以一篇《老马》成名。
【背景追溯】闻一多,本名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出版过诗《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拓展链接】闻一多挽联①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周恩来、邓颖超挽李公朴、闻一多联)②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汇万分悲愤,一心一德反独裁。
(毛泽东挽李公朴、闻一多)【自主学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衰.微(shuāi)赫.然(hè)迭.起(dié)高标.(biāo)弥.高(mí)校.补(jiào)目不窥.园(kuī)2.辨析下列字形籍: (jí)籍贯锲: (qiè)锲而不舍迥: (jiǒng)迥然藉: (jí)狼藉契: (qì)契机炯: (jiǒng)炯炯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
沥:滴。
4.走进文本①课文从哪二各方面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答: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②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文章可依此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答: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合作探究案】探究点一:探究内容1.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答:“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探究点二:词义品味2.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答: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答: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答: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探究点三:分析句子3.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加点的词语。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答:“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答:“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随堂巩固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弥.高(mí)校.补(jiào)目不窥.园(guī)炯.炯目光(jiǒng)B.高标.(biāo)漂.白(piǎo)群蚁排衙.(wú)诗兴.不作(xìng)C.赫.然(hè)迭.起(dié)兀.兀穷年(jiǒng)潜.心贯注(qián)D衰.微(shuāi)澎.湃(péng)慷慨.淋漓(kǎi)心会神凝.(níng)解析:A选项里“目不窥园”的“窥”应读“kuī”;B选项里“群蚁排衙”的“衙”应读“yá”;C选项里“兀兀穷年”的“兀”应读“wù”。
故选D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 锲而不舍励尽心血一反既往B.群蚁排衙诗兴不作慷慨淋离C. 目不窥园炯炯目光迥乎不同D. 心会神凝无无穷年潜心贯注解析:A选项里“励尽心血”的“励”应写成“沥”;B选项里“慷慨淋离”的“离”应写成“漓”;D选项里“无无穷年”的“无”应写成“兀”。
故选C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白羊座男士:白羊座的男士,多半有一双目光炯炯....的眼神,走路很快,喜欢说服别人。
B. 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却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
C. 小明心不在焉....的给我解释“我爸是李刚”是怎么一回事。
D. 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解析:C选项“心不在焉”的意思是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与语境不符。
应该用“潜心贯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人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解析:A句中“大约”与“左右”重复,去掉其中一个;C句“价值”与“广阔”搭配不当,“价值”改为“前景”;D句判断不当,去掉“不会”。
5.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B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
老师说:“,,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
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解析:从结构和内容的照应方面思考。
6.根据语境,参照画线句子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广阔的语文世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精彩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如醉如痴;,,;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让我们心驰神往……答:生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拍案叫绝。
二、课内阅读阅读“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他,是行的高标”,完成第8~14题8.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宣传动员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答:作好了牺牲的准备,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9.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答: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争取民主、宣传革命)10.文中“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一句里“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答:“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11.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答:“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12.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答: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优秀诗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闻一多是言行一致的伟人。
13.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答:闻一多先生既有鼓舞人心,极其震撼力的言论..,又有伟大的行动实践,言行一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4.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略。
【课后提升案】一、综合运用1.在学习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后,七(8)班开展了以“缅怀先烈”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你崇拜的先烈是谁?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答:刘胡兰. 她出生在贫困的地方,黑暗的年代.没有快乐的日子. 但是,就是这个小小的姑娘,用自己的身躯,点燃了光明的火焰. 带来了新的希望!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让我们用心灵,用赞美,去仔细感受她无尽的光芒吧!②部分学生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已经没有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的必要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答:有学习必要.因为即使是和平年代,我们也需要有乐于助人的心,和革命战士一样,一切以大局为重,以大家为先,才能共同构建出更美好的明天.③活动结束后,班里准备出一期板报,请你为板报取一个贴切响亮的主题,并设计三个优秀的栏目。
主题示例: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栏目示例:缅怀先烈,沉思过往;传承精神,谈论未来;自我反思,畅谈感想.二、阅读理解阅读《向日葵》,完成2~5题。
向日葵尤今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②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③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
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园。
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夺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
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