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学案

合集下载

《卖油翁》导学案0001

《卖油翁》导学案0001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宣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温故互査】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他是_______ 朝_______ 家、 __________ 家,号________ ,晚年又号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2.给加列加点宇注音尧咨 ____________ 自矜_________ 家圃_______________ 睨之___________ 念然__________ 覆其口 __________ 颔之_________ 酌油_______________ 遗之___________ 沥之__________ 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 ____________ 自矜_____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____ 睨_____________释担 _________________ 但微颔______________ 念然_______________ 酌油______________ 因 _________ 惟_________ 遗 _____________【设问导读】1.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渎准宇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宇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请同学宣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渎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文中出现丁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5)卖袖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誇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做好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13 卖油翁 第1课时导学案

13 卖油翁 第1课时导学案

13 卖油翁素养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第1课时◎重点:积累常用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知识链接欧阳修的“三上”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坛领袖。

相传,当人们问起欧阳修成功的秘诀时,欧阳修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欧阳修白天要处理公务,自然没有时间考虑写文章和诗词,只能利用零碎的时间。

宋代入朝多骑马,于是在马上构思。

睡觉前回顾一下一天的所得,于是在枕上也可以构思。

上厕所时反正也不能处理公务,正好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写诗作文。

【预习导学】1.重点字音。

尧咨.()自矜.()家圃.()发矢.()酌.油()十中.八九()睨.之()但微颔.之()2.重要词语。

(1)尝.射于家圃()(2)徐.以杓酌油沥之()(3)徐以杓酌油沥.之()(4)但.手熟尔()(5)惟.手熟尔()(6)康肃笑而遣.之()3.初读印象。

本文主要记叙了 、 两件事。

按照故事发展顺序,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答案】1.zī jīn pǔ shǐ zhuó zhòng nì hàn2.(1)曾经(2)慢慢地(3)注入(4)只是(5)只(6)打发3.射箭 酌油 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箭术只是略微表示赞许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积·字词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2.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射{尝射于家圃()尔安敢轻吾射()(2)尔{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3)以{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4)之{ 睨之久而不去()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康肃笑而遣之()(5)而{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6)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用现代汉语翻译。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矜”、“圃”、“睨”、“颔”、“释”、“忿”、“徐”、“遣”等实词和“尔”、“以”、“但”、“而”“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疏通文意,熟读或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4.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实词,熟读或背诵课文。

2.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法学法指导】:讲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知识链接】: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收藏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卒谥文忠。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作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全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一、布置预习。

(课前)课前预习:对照注释或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熟读课文。

咨(zī) 矜(jīn) 圃(pǔ) 睨(nì)颔(hàn) 忿({fèn} 酌(zhuó) 杓(sha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

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

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解说:“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

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二、正音(检查预习)、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学生熟读。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文学常识(1)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小说”则是指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颔之()忿然()酌油()沥之()遣之()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因曰()康肃笑而遣之()翻译下列句子。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12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2.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习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

【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不看注释读两遍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

2.再参考注释重读课文,关注注释,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

3.完成作业本课前预学的第1、2题。

4.口译全文,把不能解释的词语、句子写在下面。

【合作学习】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5.组内合作解决第4题,。

6.将这个故事的内容复述给组内的同学听。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7.理清思路,分析情节:试概括每段的意思。

8.齐读第一段:(1)找出描写陈尧咨特点的词语。

(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有什么作用?9.默读第二段,找出两个人物的不同表现。

情节康肃公卖油翁发展高潮结局10.以射箭自矜的陈尧咨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酌油之技后,也不得不“笑而遣之”。

请问:“笑”字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自我反思】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睨.之,久而不去______康肃忿然..曰徐.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 ________尔.安敢轻吾射但手熟尔.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射不亦精乎?康肃笑而遣之。

尔安敢轻吾射! 3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4.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导学案
学习目标:1.熟练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本文节选:________,作者:____,___政治家、文学家,字___,号___,晚年又号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2、积累字词:
(1)注音:
咨()矜()圃()睨()矢()
颔()忿()酌()覆()杓()(2)解释字词:
善:矜:尝:释:
睨:去:颔:精:
汝:但:忿然:安:酌油:
置:覆:徐:沥:遣:
(3)一词多义:
射:陈康肃公善射.()吾射.不亦精乎()
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
之:睨之()酌油沥之()笑而遣之()二、课堂学习
1.导入
2、解读目标
3、范读课文,小组自读,通过阅读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4、检查预习
5.分层次阅读并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6、重点句子翻译: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
③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译:
三、探究研读课文:
1. 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有哪些?
2.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3.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
4.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5.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6.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
7.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拓展延伸:
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2.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
4.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5.、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③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⑤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作业布置:
据说陈尧咨把卖油翁打发之后,自己一个人在菜园子里踱来踱去,他在想些什么?他又会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小短文。

六、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