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油翁》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

(2)课文主题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和寓意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

(2)教师解读课文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教师批改和点评学生的练习作品。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做好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26《卖油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练的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把握人物形象。

4.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正确理解翻译课文。

2.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课文主旨。

知识链接1、介绍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全集》。

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3、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4、补充了解:古人的名字比我们现代人要复杂些,名一般是出生后由家里人取的;字是举行成年礼时取的(男子20岁,女子15岁);号,是有一定名望或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谥.号()自矜.()家圃.()睨.之()颔.()忿.然()杓.()酌.油()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自矜.()释.担()睨.之()颔.之()忿然..()轻.吾射()杓.()沥.()遣.之()三、学习讨论,准备展示。

3、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4、古人写叙事小品常要借机发表一点感想或评论,本文有这样的评论吗?四、合作探究,课堂展示1.这件事是不是发生在陈康肃公尧咨的青年时代?2.本文两个人物,谁为主角,谁是配角,为什么?方法提示:确定文章主人公的方法:a、先看文章的中心主要是通过谁表达出来的。

b、根据着墨的多少。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掌握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油翁》的朗读与背诵。

(2)卖油翁形象特点的理解。

(3)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2)对卖油翁形象深层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文言文中的字词问题。

3. 合作学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完整版)《卖油翁》导学案

(完整版)《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温故互查】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自矜尝睨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设问导读】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5)卖油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1.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2)汝亦知射.乎?(3)微颔.之2.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

尝,古义: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

安,古义:今义:(3)但手熟尔。

但,古义:今义:3.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拓展延伸】1.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温故互查】1.欧阳修,宋,政治,文学,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2.zī, jīn , pǔ, nì, fèn , fù, hàn , zhuó , qiǎn , lì.3.擅长射箭,自夸,曾经,斜着眼看,放下担子,只是微微点头,恼怒的样子,倒油,接着,只,打发。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文学常识(1)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小说”则是指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颔之()忿然()酌油()沥之()遣之()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因曰()康肃笑而遣之()翻译下列句子。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 课卖油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
【预习案】
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____政治家____、___文学家_____,字__永叔______,自号_醉翁_______,晚年又号__六一居士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文忠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____________”之一。

2 【探究案】
1、原文填空:
(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________________;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理解:
(1)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答:态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

描写方法陈尧咨卖油翁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是培养学生整体概括能力和再创造能力。

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要懂得“谁做什么结果怎么样”一模式,化复杂为简单达到概括效果。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文章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3 陈尧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学习本文的升华,是世界观体现。

在学生自主回答和小组讨论的前提下进行点拔。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的收获:
【作业案】【三、“探究”拓展。


1、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这一题是考查文章的选材知识。

多件事写人的文章,要详略恰当。

引导学生从把握文本主题的基础上来分析判断材料的详略安排。

这里有个误区教师一定要指出来,就是不能以字数的多少来判断详略。

3、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