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3《卖油翁》学案(含答案)

12班级:课时:课型:1. 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3.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1.读准下列划横线的字音。
自矜 ( ) 圃 ( ) 睨 ( ) 颔 ( ) 忿 ( ) 然酌 ( ) 油覆 ( ) 杓 ( ) 沥 ( ) 咨 ( )2.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 陈康肃公善射(2)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3)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2.文中写了哪两件事?品味文中描写卖油翁倒油动作的语句,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动作。
3. 陈尧咨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笑”字的理解,它表现了陈尧咨怎样的心理?5.本文是说理散文,那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说明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卖油翁》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的道理。
1. 阅读下列小故事,说一说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西周策》注:①养由基:人名。
②过:经过。
③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他射箭了。
④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弯曲右臂。
⑤而不已善息:却不因射得好趁此时休息。
已,通“ 以”,因。
⑥少:过了不久。
⑦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
2.描写“谦虚”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完整的两句。
【预习检测】1.jīn pǔ nì hàn fènzhuó fù sháo lì zī2. (1) 陈康肃公/善射(2)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3)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共同探究】1.“睨之”“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做好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卖油翁》导学案+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揭示的道理。
【预习案】宋八大家”之一。
2、积累字词:(1)注音:咨(_____)矜(_____)圃(_____)睨(_____)矢(_____)颔(_____)忿(_____)酌(_____)覆(_____)杓(_____)(2)解释字词:善:擅长矜:夸耀尝:曾经释:放下睨:斜着眼看去:离开颔:点头汝:你知:懂得、了解精:精湛、高超但:只安:怎么轻:轻视酌:舀取,这里是倒入。
置:放覆:盖徐:慢慢地沥:注入因:于是、就惟:只遣:打发(乃:于是、就)(3)通假字:①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②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4)一词多义:A、射:①陈康肃公善射(动词,射箭)②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本领)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凭借)②以我酌油知之(凭)③以杓酌油沥之(用)④以钱覆其口(用)C、尔:①尔安敢轻吾射(你)②无他,但手熟尔(同“耳”,罢了)D、而:①释担而立(表顺承连词,不译)②久而不去(表转折,却)③而钱不湿(表转折,但是)④笑而遣之(表修饰,不译)E、之:①睨之(________________)②颔之(__________________)③酌油知之(______)④酌油沥之(_______)⑤笑而遣之(________)(5)词类活用:①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射不亦精乎: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但微颔之: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72-12 欧阳修《卖油翁》导学案(含答案)

72-12 欧阳修《卖油翁》导学案72-12 《卖油翁》导学案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永叔醉翁六一居士文忠唐宋八大家2.①公/亦/以此自矜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④徐/以杓/酌油沥之3.(1) jīn pǔnìhàn fèn zhuósháo(2)①自夸②曾经③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④点头⑤气愤的样子⑥怎么⑦轻视,看轻⑧慢慢地⑨于是⑩只,不过(3)①射箭射箭的技艺②凭借把用③表顺承表修饰表转折,但是(4)①名词活用为动词,点头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射箭的本领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看轻(5)①(卖油翁)看他射出的箭十支中了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②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高明吗?”③没有什么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④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明确:态度变化:傲慢→忿然(恼怒)→佩服认输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②明确:陈尧咨愤怒的斥责,语气咄咄逼人,足见其狂妄自大。
③明确:卖油翁的回答语气平静,表现出他的从容与自信。
④明确:语气平和而毫不夸饰,进一步表现出卖油翁朴实谦逊、毫不骄矜的品德。
4.①(神态描写)明确:生动传神地写出陈尧咨沾沾自喜的骄矜态度。
②(神态描写)明确:准确传神地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技术的肯定,但又颇不以为意的神态。
③(动作描写)明确:井然有序的动作准确描述了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态度。
三、比较阅读1.①到,等到②每天2.①座中的宾客们没有一个不表示叹服的。
②你父亲教导你要用忠孝来报效国家。
3.明确:陈母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乐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本文重点讲述了一个卖油翁的故事,通过描写卖油翁的生活和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在研究本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同时注意文章的详略得当的写法。
预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研究,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文章内容。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研究的能力,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
在研究字词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注音和解释字词,以及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的用法。
这些都是研究文言文的基础,需要扎实掌握。
总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掌握“熟能生巧”的道理。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A、射:XXX善于射箭,我射箭不也很精通吗?B、以:公爵也以此夸耀自己,我用勺子舀油知道该怎么做,用勺子沥油也知道该怎么做,用钱来掩盖他们的口是很常见的。
C、尔:你怎敢小看我的射箭技巧,没有别的,只是我手熟而已。
D、而:放下担子站着不动,久久不离开,钱财不会湿润,笑着送走他们。
E、之:瞪着他们,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用勺子舀油知道该怎么做,用勺子沥油也知道该怎么做,笑着送走他们。
常见文言虚词是文言文研究的难点,需要通过归纳总结和对比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翻译中要强化学生对虚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词类活用现象也是文言文研究的难点之一,需要通过反复强调和理解来加深学生的掌握。
在翻译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揣摩词类的意义和用法。
①看到他射箭十次中有八九次命中目标,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②你也知道射箭吗?我射箭不也很精通吗?③没有别的,只是我熟练而已。
通过研究这篇文章,学生要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并为研究此文作思想准备。
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文章:《卖油翁》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XXX,字子昂,世居扬州,为人刚直,好箭术。
”与“XXX:‘无他,但手XXX。
”相照应的一句是:“卖油XXX:‘既是如此,明日我便与你试试箭法。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掌握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油翁》的朗读与背诵。
(2)卖油翁形象特点的理解。
(3)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2)对卖油翁形象深层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文言文中的字词问题。
3. 合作学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完整word版)12、《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12、《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朝代及评价: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影响。
代表作:《六一诗话》、《醉翁亭记》。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拓展延伸: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2.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4.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温故互查】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自矜尝睨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设问导读】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下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夏阿萍第12课课型:新授课课题卖油翁编号:审核人:班级:姓名:课时:2【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 3【预习案】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需要老师点拔。
这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积累字词:(1)注音:咨(_____)矜(_____)圃(_____)睨(_____)矢(_____)颔(_____)忿(_____)酌(_____)覆(_____)杓(_____)自主学习部分主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下文注释,主动学习,课堂检测。
个别纠错并强调易错者。
(2)解释字词:善:________矜:________尝:________释:________睨:________去:________颔:________汝:________知:________精:________但:________安:________轻:________酌:________置:________覆:________徐:________沥:________因:________惟:________遣:________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和巩固。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因此是扎实落实这一些内容。
(3)通假字:①但手熟尔:尔________________②徐以杓酌油沥之:杓____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A、射:①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②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②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③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④以钱覆其口(________)C、尔:①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②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D、而: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久而不去(________)③而钱不湿(________________)④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E、之:①睨之(________________)②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④酌油沥之(________)⑤笑而遣之(________)常见文言虚词,在归纳总结、对比中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反复强调和理解,在翻译中强化。
学习虚词,不能就虚词本身来单一说它的意义或用法,而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来揣摩它的意义和用法。
(5)词类活用:①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射不亦精乎: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但微颔之: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
在归纳总结、对比中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反复强调和理解,在翻译中强化。
3、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无他,但手熟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为学习此文作思想准备。
以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重在强调学习体验和感悟。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
解决的方法是,在理解翻译文章的基础上,再来分析讨论。
【探究案】1、原文填空:(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5)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________________;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道题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通过找重要句子、关键词来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进行筛选、分析,从而概括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这里的关键词实际上是让学生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
这是第一问。
关于详略是指内容,这一点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关键是详略的原因,是比较难的。
因此这里正是讨论和探究的地方。
这是一种写法,即先扬后抑,也是对比,先扬后抑学生不容易想到,但对比可能较容易。
这种写法是为了突出中心服务的。
这里以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来学习、解决问题,是比较合理的。
2、文章理解:(1)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答:态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
描写方法陈尧咨卖油翁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培养学生整体概括能力和再创造能力。
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要懂得“谁做什么结果怎么样”一模式,化复杂为简单达到概括效果。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文章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陈尧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油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学习本文的升华,是世界观体现。
在学生自主回答和小组讨论的前提下进行点拔。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的收获:【作业案】【三、“探究”拓展。
】1、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2、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这一题是考查文章的选材知识。
多件事写人的文章,要详略恰当。
引导学生从把握文本主题的基础上来分析判断材料的详略安排。
这里有个误区教师一定要指出来,就是不能以字数的多少来判断详略。
3、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展,是丰富学生的生活视野,也是学以致用。
让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走进文本,相互渗透,达到活学活用。
鼓励学生生成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思想。
不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答案1、原文填空:(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相照应的一句是但微颔之。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颔之_。
(4)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①当世无双②十中八九(5)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无他,但手熟尔;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失十中九八,但唯颔之。
2、文章理解:(1)答:态度变化:反感→忿然(恼怒)→佩服认输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2)描写方法陈尧咨卖油翁神态自矜、忿然、笑睨之语言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动作善射、笑而遣之释担而立但微颔之乃取……沥之(3)答:文章主要写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
陈尧咨:是一个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骄横无礼的狂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