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做好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掌握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油翁》的朗读与背诵。
(2)卖油翁形象特点的理解。
(3)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2)对卖油翁形象深层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文言文中的字词问题。
3. 合作学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课标要求】学习古诗文要多朗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积累,加强感悟和体会。
利用工具书,能读懂浅显文言文。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需要老师点拔。
这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积累字词:(1)注音:咨(_____)矜(_____)圃(_____)睨(_____)矢(_____)颔(_____)忿(_____)酌(_____)覆(_____)杓(_____)自主学习部分主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下文注释,主动学习,课堂检测。
个别纠错并强调易错者。
(2)解释字词:善:________矜:________尝:________ 释:________ 睨:________去:________颔:________汝:________ 知:________精: ________但:________安:________轻:________ 酌:________ 置:________覆:________徐:________ 沥:________因:________惟:________遣:________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和巩固。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完整版)《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温故互查】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自矜尝睨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设问导读】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5)卖油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1.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2)汝亦知射.乎?(3)微颔.之2.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
尝,古义: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
安,古义:今义:(3)但手熟尔。
但,古义:今义:3.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拓展延伸】1.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温故互查】1.欧阳修,宋,政治,文学,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2.zī, jīn , pǔ, nì, fèn , fù, hàn , zhuó , qiǎn , lì.3.擅长射箭,自夸,曾经,斜着眼看,放下担子,只是微微点头,恼怒的样子,倒油,接着,只,打发。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文学常识(1)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小说”则是指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颔之()忿然()酌油()沥之()遣之()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因曰()康肃笑而遣之()翻译下列句子。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学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说明:1、教材说明:《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以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值得骄傲的道理。
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寥寥几个字,人物的神态、动作、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文章短小精悍,寓事于理,详略得当,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古文。
2、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懂得“熟能生巧”、技艺有专长,不值得骄傲的做人道理。
3、学习重点:体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5、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所获得的道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6、教具准备:多媒体二、导学案设计《卖油翁》欧阳修课前热身: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XX省XX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查)1、本文出自。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日期:10月12日星期五主备人:吴小荣审核人:课题:《卖油翁》(欧阳修)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小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3.掌握文言字词含义(颔、射、轻、遣、尝、安、释、但、矜、覆、惟、酌)。
4.人物分析。
学习重点:理解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人物分析及学习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与要求t 学习指导
一、练习反馈
1、《卖油翁》选自《》,欧阳修,北宋著
名、。
字,号,晚年又号,谥号文忠,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是指哪几位?。
3、陈尧.咨()自矜.()家圃.()睨.之()
发矢.()微颔()忿.然()
徐以杓酌
..油沥.之( )( )( )
二、自学讨论
结合课文的注解一边阅读课文一边翻译,对于不能单独译出来的地方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提问,共同解决问题,对于疑问和得到的解答,都要作好笔记。
三、交流提升
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弄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
以此:尝:睨之:而:
其:十中八九:
翻译:了解作者
及古代文
学常识
掌握生字
培养主动
学习精神
交流学习
文言文的
翻译方法。
第二自然段:
安:以:其:而:因:
翻译:
四、浏览巩固
1、口述故事
2、大声朗读课文,比比看哪一小组最先有同学能背完课文。
五、达标抽测
1、翻译语句:
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但.微颔.之()()陈康肃公善射.()
尔安.敢轻.吾射()()康肃笑而遣.之()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惟.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练习翻译
积累词语
教学
反思
备课日期:10月12日星期五主备人:吴小荣审核人:课题:《卖油翁》(欧阳修)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小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3.掌握文言字词含义(颔、射、轻、遣、尝、安、释、但、矜、覆、惟、酌)。
4.人物分析。
学习重点:理解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人物分析及学习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与要求t 学习指导一、练习反馈
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哪个是主要人物?你是怎么判断的?
二、自学讨论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2、找出第一段中刻画卖油翁动作、神态的词语。
用记号笔做记号。
3、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4、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5、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6、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三、交流提升
1、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结合文中语句总结陈康肃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3、在本文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通
过
讨
论
加
深
对
文
中
人
物
和
中
心
的
理
解
1、熟读课文,边读边在心里翻译,理解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
附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
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
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
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老
头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
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2、大声朗读课文,比比看哪一小组最先全部背完课文和翻译。
五、达标抽测
1、通假字(指出并解释):
(1)但手熟尔“”通“”。
(2)徐以杓酌油沥之“”通“”。
2、词类活用(解释并分析各属何种活用现象):
A、但微颔之()
B、汝亦知射乎()
C、尔安敢轻吾射()
D、康肃笑而遣之()
3、一词多义(以、尝、尔、射):
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
尝.射于家圃
神农遍尝.百草
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尔安敢轻吾射.
熟悉课文
检
测
文
言
语
法
掌
握
情
况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