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卖油翁》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做好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12、部编版七语下翻转课堂《卖油翁》导学设计

12、部编版七语下翻转课堂《卖油翁》导学设计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安敢轻吾射( 轻视 ) B、但微颔之( 点头 )
C、吾射不亦精乎(射技)D、汝亦知射乎( 射箭 )
(6)填空:成语熟能生巧是出自于本课。
2.质疑思学(时间:5分钟)
(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师友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
徐以勺酌油沥之:徐,慢慢地。沥,注入。
(2)虚词“以”、“尔”“而”“之”的意义或用法。
公亦以此自矜(因为)
以以我酌油知之(凭)
徐以杓酌油沥之(用)
释担而立(表承接)
而久而不去(表修饰)
而钱不湿(表转折)
笑而遣之(表修饰)
但微颔之(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事)
之酌油知之(代这个道理)
睨之(代陈尧咨)
笑而遣之(代卖油翁)
对比阅读,完成下面习题:
【甲】《卖油翁》(略)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课题:12、卖油翁
导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翻译句子,理解课文大意。
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描写方法。

卖油翁_导学案

卖油翁_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解及工具书疏通文义,并概括整个故事内容。

2.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评价)人物形象;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3.深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能说出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学习重点】1.结合课文注解及工具书疏通文义,并概括整个故事内容。

2.深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能说出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学习难点】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评价)人物形象;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自号,又号,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是“”之一。

(二)给下列生字注音。

咨()矜()圃()睨()矢()颔()忿()酌()沥()杓()(三)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善.射()自矜.()睨.之()释.担()颔.之()无他..()沥.之()忿.然()(四)一词多义。

1.以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2.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睨之笑而遣之酌油沥之二、课中学习(一)合作探究。

1.概括课文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二)拓展延伸。

1.陈尧咨和卖油翁都可算身怀绝技,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体验吗?2.说说身边的人的优点。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完整版)《卖油翁》导学案

(完整版)《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温故互查】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自矜尝睨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设问导读】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5)卖油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1.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2)汝亦知射.乎?(3)微颔.之2.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

尝,古义: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

安,古义:今义:(3)但手熟尔。

但,古义:今义:3.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拓展延伸】1.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温故互查】1.欧阳修,宋,政治,文学,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2.zī, jīn , pǔ, nì, fèn , fù, hàn , zhuó , qiǎn , lì.3.擅长射箭,自夸,曾经,斜着眼看,放下担子,只是微微点头,恼怒的样子,倒油,接着,只,打发。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文学常识(1)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小说”则是指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颔之()忿然()酌油()沥之()遣之()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因曰()康肃笑而遣之()翻译下列句子。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学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说明:1、教材说明:《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以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值得骄傲的道理。

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寥寥几个字,人物的神态、动作、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文章短小精悍,寓事于理,详略得当,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古文。

2、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懂得“熟能生巧”、技艺有专长,不值得骄傲的做人道理。

3、学习重点:体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5、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所获得的道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6、教具准备:多媒体二、导学案设计《卖油翁》欧阳修课前热身: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XX省XX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查)1、本文出自。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导学案
语文
>
学习目标:
1.熟练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
一、积少成多
1本文节选:________,作者: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字___,号___,晚年又号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
2、积累字词:
(1)注音:咨()矜()圃()睨()矢()
颔()忿()酌()覆()杓()
(2)解释字词:
善:矜:尝:释:
睨:去:颔:精:
汝:但:忿然:安:酌油:
置:覆:徐:沥:遣:
(3)一词多义:
,
射:陈康肃公善射.()吾射.不亦精乎()
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
之:睨之()酌油沥之()笑而遣之()课文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课文
1.范读课文,小组自读,通过阅读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层次阅读并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自然段:
%
第二自然段:
3、重点句子翻译: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
③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译:
二、合作探究课文:
1. 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有哪些
-
2.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3.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
4.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
5.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案:
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2.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
4.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5.、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③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⑤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中考链接案
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伎:通假字,同“技”。

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世以为神(以为:把……当作)
B.及守荆南回(及:和,与)
C.坐客罔不叹服(罔:没有)
D.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务:致力,从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岂汝先人志邪
3.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