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合集下载

社会医学考试要点 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社会医学考试要点 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ctor)能够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索,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预防疾病和伤害发生的关键在于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1.长期潜伏:长,因果关系不确定,预防难2.弱特异性:一对多、多对一,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多因素同时存在,协同作用多见4.广泛存在:潜在、不明显、渐进、长期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研究人们在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分类1.健康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较为广泛2.疾病风险评估: 估计具有危险因素水平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评价步骤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收集①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②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分析①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②计算组合危险分数③计算存在死亡危险④计算评价年龄⑤计算增长年龄⑥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1.个体评价①健康型:个体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②自创性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并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的差值大,说明个体危险因素高于平均水平。

③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较小。

④一般危险型:个体的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死亡水平,相当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类型和水平接近当地人群的平均水平,降低危险因素的可能性有限,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接近。

2.群体评价①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首先进行个体评价,划分成上述四种类型,然后根据三种类型人群所占比重大小,确定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华北理工社会医学课件1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华北理工社会医学课件1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内容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一、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 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 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社会、生物、经济、 心理、行为诸多因素。预防疾病和伤害发生的关 键在于控制键康危险因素,拥有可靠的,可比较 的,不同人群健康危险因素暴露程度以及危害程 度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决策者制定重点干预策略, 指导卫生政策和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分析 1.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因素 2.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3.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4.计算评价年龄 5.计算增长年龄 6.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三、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危险分数转换方法: 1. 多元回归 2.经验评估方法
四、危险分数意义:
危险分数=1,评价对象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相当 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一、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 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 技术方法。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一)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收集 1.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 2.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
⑵物理化学危险因素:物理因素有噪声、振动、电 离辐射、电磁辐射;化学危险因素有各种生产性 毒物、粉尘、农药、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
2.社会环境危险因素: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 社会秩序以及社会成员思想情绪的稳定程度构成 了社会环境的稳定性。
(二)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心理因素以情绪为中介变量影响人的神经、 内分泌和免疫调节平衡,进而导致健康损害和疾 病。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① 将危险因素大于1.0的值分别减去1.0后 的余值作为相加项,1.0作为相乘项;
② 小于或等于1.0的各危险分数值作为相 乘项;
③ 相乘项之积和相加项之和相加,得到该 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
✓ 例如,表7—2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7 项,其危险分数分别为血压0.4,胆固醇 0.6,糖尿病史1.0,体力活动2.5,家族史 0.9,吸烟0.5,体重1.3。
• 疾病的选择: 一般是选择当地该年龄组最重要
的具有确定危险因素的10-15种疾病 列为评价对象。
✓根据病因学研究的最新结果,下列 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已经比 较明确,它们是:
✓冠心病:与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史、 体力活动、吸烟、体重、家族遗传史和 血清胆固醇含量有阳性联系。
✓车祸:酒后驾车是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另 外还有平均驾车里程,服用药物(兴奋剂、 镇静剂等),安全带使用程度等。
4270 3609
意外死亡
1648
呼吸系统疾病 1033
消化系统疾病 1022
传染病
960
泌尿系统疾病 315
神经精神病
215
22.17 18.74 8.56 5.36
5.31 4.98 1.64 1.12
43.26 43.64 18.34 41.09
26.95 16.41 13.74 2.53
36.60 45.92 2.34 27.76
危险因素有可能对多种疾病产生作 用;多种危险因素对同一种疾病产 生联合作用,这种联合作用对疾病 的影响程度更趋强烈。
文献报道石棉接触及吸烟对肺癌死亡率 有联合作用
不吸烟与不接触石棉者的肺癌死亡率比 值为1.0;
不吸烟但有石棉接触史者肺癌死亡率比 值为5.17;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施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健康状况和暴露 情况的数据,描述健康危险因素在人 群中的分布情况。
实验性研究
通过人为改变暴露因素,观察对健康 结局的影响,以确定因果关系。
分析性研究
通过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的健 康差异,探讨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结 局之间的关联。
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提供经济激励
为鼓励个人和组织采取健康行为,政府可提供经济激励,如税收优 惠、补贴等。
环境干预策略与措施
1 2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菌传播 。
促进体育活动
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鼓励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3
减少污染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减少空气、水源等污染。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汇报人: 2023-12-16
目录
• 引言 • 健康危险因素分类 •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策略与措施 •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识别和减少对个体或群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 ,促进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
康素养等。
02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根据政策目标,制定具体的公共卫生政策,如限制烟草广告、推广健康
饮食等。
03
评估政策效果
通过对比政策实施前后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评估政策效果,为进
一步优化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重点
,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980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Althefer领导的 卫生保健与教育中心,系统总结了心血管疾病和 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提出了其危险因素分析方 法。
•在我国,首先由龚幼龙介绍和使用该评价方法。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 评价计算方法
一、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原理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收集个人生活方式及环境 因素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关疾病的遗传史,健康 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疾病发生的前驱诱发 因素、与当地同年龄、性别组死亡率水平比较,预 测个人今后因某种疾病死亡的概率。
21世纪人人健康战略总目标:
(1 )提高全体人民的期望寿命和生活质量 (2 )改善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健康公平 (3 )建立和完善使人人享有可持续发展的卫生
保健体制与服务
两项政策性目标:
(1)使健康成为人类发展的核心 (2)发展可持续的卫生保健体制以期满足人
民的需要
四项行动准则
与贫困作斗争 ; 在一切背景条件下促进健康 ; 调整部门的卫生政策 ; 将健康纳入可持续发展计划。
1.以危害健康严重的的疾病作为研究对象,通 常以死因谱前10-l5位的疾病为重点。
2.以普遍存在的、对疾病有确切联系的危险因 素为研究重点。对那些目前尚未确定危险因素 的重要疾病,应该积极开展研究,以便得出肯 定或否定的结果。
3.应特别重视在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领域内存 在的与疾病有确定联系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 防措施。通过行为改变及环境改善,有可能降低 这些危险因素的作用程度,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 亡率。
1995年 5月第 48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 (WHA48— 1 6号 ) 将健康列为总体发展的核心 ,形成新的全球健康发展政 策。
1998年 WHO又在阿拉木图召开了“面向 2 1世纪的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大会 ,确立了21世纪人人健康战略。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评价方法和流程
收集个人健康 相关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 收集个人的生物学、行 为、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方面的信息。
危险因素筛选
风险评估
制定干预措施
根据收集的信息,筛选 出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 。
运用相关模型或算法, 对个体的患病风险进行 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 定针对个体的健康干预 措施。
研究展望和未来发展趋势
拓展评价领域和对象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拓展评价领域和对象,如开展 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为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评价方法和技术
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更为准确、高效的评价方 法和技术,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质量,为健康危 险因素评价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融合多学科领域
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流行病学、环境科学、行 为科学等领域进行融合,从多方面探讨影响健康 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健康 危险因素。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健康 危险因素评价的难题和挑战,促进经验分享和学 术交流,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决策
了解社区卫生状况有助于制定 合理的管理决策,如制定公共 卫生应急预案、实施健康监测
计划等。
健康教育
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 保健能力,有助于改善社区整
体健康水平。
05
结论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与挑战
要点一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 法和标准缺乏统一
跟踪与评估
对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 调整和优化方案。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有助于维持 心理健康。
05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估
药物干预措施
高血压药物干预
01
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降糖药物干预
02
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可以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
症的发生风险。
降脂药物干预
心理因素
如压力、焦虑、抑郁等。
身体状况
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等。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目的 和范围
评价目的可以是预防疾 病、促进健康,也可以 是评估疾病的患病风险 和预后等。评价范围可 以是个人、群体或地区 等。
选择评价方法
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
根据评价目的和范围选 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如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 查、健康问卷等。
控制热量摄入
控制热量摄入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适量蛋白质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
增加蔬果摄入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健 康。
心理调节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身体和身体健康的重要 因素之一。
管理压力
学会管理和减轻压力有助于维持心 理健康。
保持积极心态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和心理 健康水平。
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收 集相关数据,包括个人 健康史、家族史、生活 习惯、环境暴露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识别危险因素 ,评估其对健康的影响 程度和趋势。
制定干预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干预措施,如改变不 良生活习惯、改善环境 质量、提供心理支持等 ,以降低健康危险因素 对个体或群体的影响。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适用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个体进 行深入的健康评估,如临 床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 。
注意事项
体检数据的应用需要结合 个体的年龄、性别、家族 史等综合信息进行解读, 避免单项指标的误判。
健康指标评价法
01
优势
健康指标评价法采用量化的健康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
,便于不同个体之间的比较。
02
适用范围
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因素 ,与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包 括生理、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全面了解并评估 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我们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 预措施,促进身心健康。
03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问卷调查法
优势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健康危 险因素评价方法,其优势在于可 以快速地收集大量关于个体生活 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运动习惯
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会导 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的风险。
烟酒消费
过量吸烟和饮酒会导致多 种癌症、肝病、心血管疾 病等健康问题。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气质量、水源污染等自然环境问题 ,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
居住条件:住房环境、卫生设施等也会影响个体 健康,如潮湿环境可能导致关节炎、霉菌感染等 。
多源数据融合
未来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可 结合多源数据,包括医疗 、遗传、环境等多方面的 数据,实现更全面、准确 的评价。
个性化评价
基于个体差异,建立个性 化、精准化的健康危险因 素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指 导个体健康管理和预防疾 病。
动态监测和预警
通过实时监测个体的健康 数据,实现对健康危险因 素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从 而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 健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医科大学王薇等发现: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
55-64岁男性
1%
+“高血压+TC ≥7.28mmol/L”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吸烟、糖尿病、低HDL-C 57%
三、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
▪ 潜伏期长:多次、反复、长期 弊利 ▪ 特异性弱:一因多果、多因一果、个体差异 ▪ 联合作用明显 ▪ 广泛存在:潜在的、不明显的、渐进的和长
慢性风湿 167 心脏杂音
无 1.0
性心脏病
风湿热
无 1.0 0.1 16.7
-
症状体征
无 0.1
肺炎
111
饮酒
不饮 1.0
肺气肿
无 1.0 1.0 111.0
-
吸烟
不吸 1.0
肠癌
111
肠息肉
无 1.0
-
肛门出血
无 1.0 1.0 111.0
-
肠炎
无 1.0
-
宜肠镜检查
无 1.0
每年检查一次
高血压心 56 血压(kPa) 16.6/9.3 0.4 0.7 39.2
• 此外没有请过病假还有额外的补偿, 去年我就收到了一张相当于一周工资 的支票。”
芬兰的成功经验
1972年
1992年
• 吃面包涂黄油
90%
15%
• 水果蔬菜消费量 20
50 (kg/人/年)
• 北卡省男性吸烟率 下降了一半
• 胆固19醇6的0s平--1均97水0平s,芬兰冠下心降病了和约其20他% 心血管疾 • 血压病的死亡率特别高, 男得性到死控亡制率全球最高.
➢健康组、危险组、
2.群体评一般价组
➢确定重点防治对象
1)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2)重点防治人群危险因素的属性
3)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

计算危险型人群中难以
改变的危险因素和自创
性危险因素的比例
表2 成都市30-59岁人群危险度构成
危险组
男 人数 构成比
(%) 111 55.2
女 人数 构成比
(%)
中美心肺血管 疾病研究队列
• 例如:一个50岁的男性,血压 150/90mmHg,BMI 25kg/m2,血 清总胆固醇5.46mmol/L,吸烟, 无糖尿病。
9
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预测模型
应用注意事项:
–仅适于尚未发生心血管病者,已患病者再 次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概率会远远大于模 型预测的危险
p141
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 1970s美国生物统计学家 Geller、健康保险学 家Gesner根据各种危险因素与美国白人中产阶 层相应慢性病的死亡率和流行病学资料之间联 系的密切程度和作用强度;
• 采用直接评分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将 危险因素转换为危险分数,制成Geller – Gesner量表。
十 万 人
3000 2000


增长年龄

实 际 年
价 年 龄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3.5 44 年龄(岁)
图3 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三种年龄关系
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预 期 9000
死 8000
亡 数
7000

每 5000
十 万
4000
人 3000


实际 年龄
增 长 年 龄
脏病
体重
超重30% 1.3
降到平均体重
肺结核
56 X线检查
阴性 0.2
-
结核活动
无 1.0 0.2 11.2
-
经济和社会地位
中等 1.0
-
其他
1987
1.0 1987
合计
5560
7167.45
新危险 新组合 新存在死 降低量
分数 危险分数 亡危险
(9) (10)
(11)
(12)
0.4
0.6
1.O
1.0
1.0
1.0 0.3
33.3
77.7
1.0
0.3
1.0 0.4 0.2 1.0 0.2 1.0
1.0
22.4
16.8
11.2
0
1987
0
3430.35 3737.1
危险降低程度 百分数(%)
(13)
47%
0 4% 0 0
0 0
0
1%
0.2% 0 0
52.2%
2.资料分析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存在死亡危险 计算评价年龄 计算增长年龄 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健康型
预 8000 期 7000
死 6000

数 5000
( 4000
每 十
3000
万 2000









实 际 年 龄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年龄(周岁)
图2 健康型 三种年龄关系
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预 7000

死 6000
亡 数 5000
( 每 4000

Firmingham 冠心病模型
四、HRA步骤
1. 资料收集 2. 资料分析
疾病死亡 风险评估
1.资料收集
1)当地性别年龄别疾病死亡率 前 10-15位死因的主要疾病 具有明确危险因素
2)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资料(5类) ⊙疾病史
⊙行为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
自填式问卷 一般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生物遗传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
二、HRA内容
▪ 研究各种危险因素对疾 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 度;
▪ 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 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目的
▪ 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 行为生活方式
▪ 降低危险因素
▪ 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 人群健康水平。
三、HRA分类
疾病死亡风险 评估
特定疾病发病 或患病风险 评估
•糖尿病 •冠心病
糖尿病风 险评估技
金彩红.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经验.中国卫生资源,2007 ,10 (6):312-314
中国---看望患病的员工
1%
19% 10%
70%
30%
健康
疾病
健康管理
低危 险
状态
疾病 危险 状态
发生 早期 改变
出现 临床 症状
疾 病
不 同 预 后
疾病管理
效果 评价
发现健康问题 检测危险因素
大病 患者 患病人群
-
糖尿病史
无 1.0
-
体力活动 坐着工作 2.5 1.9l 3585.07 定期锻炼
家族史
无 0.9
-
吸烟
不吸 0.5
-
体重
超重30% 1.3
降到平均体重
车祸 285
饮洒
不饮 0.5
-
驾车里程 25000公里/年 2.5 1.9 541.5
-
安全带使用 90% 0.8
100%
自杀
264 抑郁
经常 2.5
111 53.4
一般组 47 23.4
53
25.5
健康组 43 21.4
44
21.1
合计 201 100.0 208 100.0
表3 不同性别人群危险因素的属性
危险因素 类型
不易去除 的
可去除的
男 人数 构成比
(%) 15 13.51
96 86.49
女 人数 构成比
(%) 78 70.27
33 29.73
=(原存在死亡危险-新存在死亡危险) /原总存在死亡危险×100%
第三节 HRA的应用
1. 个体评价
2. 群体评价
疾病死亡 风险评估
1. 个体评价
了解1危)险健因康素型对寿命的可能影响程度及 降低2)危自险因创素性后危寿险命因可素能型延长的程度
了解3某)危难险以因改素变影的响危个险体预因期素寿型命的可 能程4)度一般性危险型
期的危害
四、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
L.Robbins J. Hall
无危险阶段 出现危险因素 致病因素出现 疾病形成阶段 症状显现阶段 劳动力丧失
健康危险 因素评价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一、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 HRA)
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 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 技术方法。
评 价 年 龄
40 41 42 45 46 47 年龄(岁)
图4 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三种年龄关系
一般性危险型
预 期 9000
死 8000
亡 数
7000

每 5000
十 万
4000
实 际 年 龄
评 价 年 龄
人 3000
口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年龄(岁)
图5 一般性危险型 三种年龄关系
–最适合的年龄段:35-59岁
–最适合危险因素处于轻中度升高的人
• 对于人群中少见的多种危险因素处于很 高水平的人会产生较大误差
制约HRA发展的因素
▪ 对于一些常见并非常严重的疾病,还没有 完全搞清楚其危险因素;
▪ 虽然已掌握某些疾病的一些危险因素,但 尚缺乏危险因素定量方法;
▪ 完整可靠的、医学人口统计资料和疾病流 行病学资料等难以获得;
1. 环境危险因素 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