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5章 生产理论
第五章生产理论

第五章
第一节
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生产要素最优投入组合
第五节 规模报酬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 江小国
§5.1
生产函数
厂商的概念:是指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的 经济单位。作为经济决策单位,除了消费者和政府等以外, 其余经济组织都是厂商。包括工厂、农户、商店、银行等, 甚至包括医院、学校等。 一、生产及生产要素 1、生产 (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从经 济学的角度看,就是一切能够为使用者或消费者创造效用 的人类活动。 (2)分类:第一类是商品的生产;第二类是服务的生产。 (3)判断生产活动的标准:应从支付体力和脑力活动的目 的出发,而不能从支付体力或脑力活动本身的形式出发。 2、生产要素 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这四种类型。
C
0
B L ( C , 0) w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 江小国
二、最优投入组合(生产者投入均衡)
1、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成本约束下的 厂商投入均衡):此时的等成本线斜率等于等产量曲 线切线斜率,即w/r = MPL / MPK。 均衡条件:MPL /w = MPK/r
K A
a
5、边际技术替代率大小的内涵:MRTSLK较大表示L 对K的替代程度大,此时L处于稀缺水平;MRTSLK较 小表示L对K的替代程度小,此时L处于富足水平。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 江小国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图示)
1、“脊”线:是将等产量曲线斜率为正值的区域 与斜率为负值的区域分开的线。 在图形上,“脊”线是指连接等产量曲线上 MRTSLK=0的线及连接等产量曲线上MRTSLK=∞的线。 “脊”线以内的区域表明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 范围,即生产的经济区域。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5章 生产理论

练习
4.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可变要素数量 1 2 可变要素总量 2 12 平均产量 2 6 边际产量 2 10
3
4 5
24
48 60
8
12 12
12
24 12
6
7 8 9
66
70 70 63
11
10 8.75 7
6
4 0 -7
练习
5.如果等成本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 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c)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 C 应减少成本支出 ; D 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6.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a)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要素; C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D以上都对 7.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 曲线应该(a) A增加投入;B 保持原投入不变;C 减少投入;D都不正确
练习
9.写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aK1-a关于劳动的平均产 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生产函数。
TPL AL K 1 K 1 K 1 解:APL A 1 A( ) L L L L
1 dTP d ( AL K ) K 1 L MPL AK1 L 1 A( ) dL dL L
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 APL 10 0.5L
dAPL 令 0, 得L2 64,L (负值舍弃) 8 dL d dAPL 64 又 ( ) 3 0; L 8为极大值点 dL dL L 即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 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为 8
32 L
dAPL 32 0 .5 2 dL L
10.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APL和MPL的特 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 理论

当产量为Q2时,AFC下降的幅度等于AVC上升的幅 度,SAC处于最低点;当产量大于Q2时,AFC下降的幅度 小于AVC上升的幅度,故SAC开始上升。当产量很小时, AFC很大,趋近于SAC;当产量很大时,AFC很小,越来 越远离SAC,而AVC却越来越趋近于SAC。
3. 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 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为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知识目标
掌握短期成本的类型及短期成本曲线。 理解各类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掌握长期成本的类型。 掌握长期成本曲线的推导方法。
一、 成本与利润
1. 成本的定义
成本(cost)是指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 劳务所付出的代价。换句话说,成本是厂商生产一定数 量的商品或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务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 值。它等于投入的每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每种要素单位 价格的乘积的总和。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该产品供给 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主要是指经 济成本或机会成本。
式中,C代表成本;Q代表产量;L、K分别代表劳 动和资本要素的投入量,K上面的横线表示资本要素的 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
上式表示短期内的总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 和变动成本。劳动L投入量的变动会同时引起产量和成 本的变动。成本既是产量变动的函数,又是变动要素 投入量的函数。
(2) 长期成本函数。长期内,技术水平和一切投 入要素及要素价格都是可以变动的。长期成本函数可 用公式表示为C=F(Q)=F[f(L,K)]
式中,C代表成本;Q代表产量;L、K分别代表劳 动和资本要素的投入量。上式表示在长期内没有固定 成本,任何要素的成本都是变动成本。
一、 短期成本的类型
1. 短期总成本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 1.企业及其生产技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也称厂商,是指可以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单位。
投入与产出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关系或状况。
技术不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而是指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
2.生产集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企业产出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即将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用生产集来描述。
生产集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各种组合的集合。
如图5-1阴影部分所示。
图5-1 生产集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一般可表述为:()12,,,n Q f x x x =⋯⋯。
该生产函数说明:(1)对于任一给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现有的生产技术给出了一个最大的产出量; (2)对于任一给定的产出量Q ,每一投入组合的使用量为最小。
为简化分析,对于投入一般只考虑劳动(L )和资本(K )两个要素,因此,简化后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 f L K =4.常见的生产函数的形式 (1)线性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或称完全替代技术的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Q f L K aL bK ==+其中,a 和b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
该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是,按这种生产函数安排生产时,企业只会使用两种要素中较便宜的一种,而不会同时使用两种投入要素,即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或者称为完全互补技术的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min L K Q f L K a b ⎧⎫==+⎨⎬⎩⎭其中,a 和b 分别为大于零的常数,它们常被看做劳动和资本的技术系数,分别表示了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01 02
定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最初阶段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但当达到某一点后,边 际产量将开始递减。
原因
边际产量递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固定性,随着可变生产 要素的增加,其对总产量的贡献逐渐减小。
03
意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生产
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原则,即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可以获
得最大的利润。
03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 函数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
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 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特点
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不相交。
致环境破坏和生产效率下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其替代另一种生产 要素的能力会逐渐降低,即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 的。
生产的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要素 的组合,增加产量。生产的扩展线表示企业在长期内通过最优组 合生产要素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
05 生产的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减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增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0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 函数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课程讲稿.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显明成本+隐含成本
厂商在计算利润时,用总收益减去显明成本,剩下的部分就是一般会计上的利润,但是,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与会计成本既然不一样,那么,经济学上的利润概念也就与会计利润不一样。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隐含成本又被称为正常利润。如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稳含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这种利润称为经济利润。经济学关于利润的概念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说明:
(1) ;
(2) 。已知元素的价格分别为 元, ,试求:
(1)B的价格为多少时,两种生产方法对厂商并没有区别?
(2)假如B的价格超出了上面计算得出的价格,厂商将选用哪一种方法进行生产?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西方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经济学上生产成本的概念与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不是从机会成本而是直接从各项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经济学上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MC曲线与AVC曲线的相互关系是:当MC曲线位于AVC曲线的下面时,AV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当MC曲线位于AVC曲线的上面时,AV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MC曲线和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MC曲线与AC曲线的关系和MC曲线与AC曲线的关系是:当MC曲线位于AC曲线的下面时,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当MC曲线位于AC曲线的上面时,A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MC曲线和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
11.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 生产理论

• QL--- L的数量
• MPK--- K的边际产量
• MPL--- L的边际产量
• 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二、等产量曲线
•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 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 组合的轨迹。
• 线上任何一点, K L、K组合不同, 但产量却相同。
Q
L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Q
▲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
增加的产量。
MP = TP/ Q
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 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 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 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 递减的。
•
MPK MPL
----- = ----- = MPm (2)
PK
PL
• 1) PK*QK+ PL*QL = C
(成本花完)
• 2) MPK MPL ------ = ----- = MPm (每一元成本的产量相等)
PK
PL
• C --- 成本
• PK--- K的价格
• PL--- L的价格
• QK--- K的数量
•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 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 形成不同的生产均衡 点,这些生产均衡点 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 斜线。
第四节 规模报酬
• 一、规模报酬及其变动 • 二、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 三、适度规模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五章___生产理论

固定要素
第二节 一种变动 要素的生产
一、基本的产量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总产量( 总产量(Total Product) 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微观经济学
(一)总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 系 (二)总产量 与平均产量的关 系 (三)平均产 量和边际产量的 关系
产量曲线图
微观经济学
二、边际收益递减 规律和生产的三个阶段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可能出现递增现象 2、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生产的三个阶段: (二)生产的三个阶段:厂商的理性行为
结论: 结论:
厂商的理性决策将在第Ⅱ 厂商的理性决策将在第Ⅱ阶段进行选择
微观经济学
第三节 两种变动要素的最优组合
公式: 公式:
MRT X , Y
∆Y = ∆X
因此,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也就是生 因此,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即用一定 机会成本, 的资源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而牺牲掉用该 资源可以生产的其它产品的量。 资源可以生产的其它产品的量。
边际转换率具有递增性质
微观经济学
Y 产 品
0
X产品
2、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边际转换率( of Transformation)
微观经济学
定义:边际转换率是指在指意既定的条件 定义:
下,为了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X),必 为了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 ),必 须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量(Y)。 须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量(Y)。
MRTS
公式: 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19
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
不变投入 [Fixed Input] —— 在短期内投入量不随产出 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可变投入[Variable Input]——在短期内投入量随产出量 的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所谓不变是相对而言的。
20
11
技术
• Technology The processes a firm uses to turn inputs into outpu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 Technological change A change in the ability of a firm to produce a given level of output with a given quantity of inputs.
若 + =1,该函数为线性齐次函数。 、 分别为劳动与资本的产出弹性。
17
短期与长期划分
短期[Short Run] ——在此期间内,至少有一种投入的数 量不变而其他投入的数量可以变动。
长期[Long Run] ——在此期间内,一切投入的数量都可以 变动。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Scale of Production]是 否变化 。
厂商的组织形式
①个人企业或独资企业[Proprietorship] 无限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②合伙制企业[Partnership] 无限责任和联合的无限责任[Joint Unlimited
Liability] ③公司制企业[Corporation] 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
管理也是技术 沃尔玛的库存改进
更好的库存控制能够帮助降 低公司成本。
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
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
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表达:Q= (X1,X2,X3,……,Xn)
2、经济学研究的两要素生产函数
4
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
企业类型 单人业主制
合伙制 公司制
优点
容易建立 决策过程简单
容易建立 决策多样化 合伙人退出仍可存在 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 筹资容易 管理不受所有者能力限制
缺点
决策不受约束 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 企业随所有者的死亡而结束
形成统一意见困难 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人退出引起资本短缺
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
5
两种经济活动契约方式
• 企业协调——要素雇佣契约 • ——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个人和企业
在市场上发生关系 • 市场协调——商品契约 • ——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
汽车(组装)
发动机生产 车体生产 …… 车轮生产
汽车(组装)
发动机生产
7
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
❖ 交易成本在市场和企业两种组织之间不相同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 完全性。不完全信息包括纯粹的信息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通过企 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抵消和降低一部分 市场交易所产生的较高的交易成本。但是,在企业内部,也会产生一些特 定的交易成本。这使得企业的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 ❖ 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企业扩张的界限: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 ❖ 有关讨论可参考《企业的极限》——肯尼斯. 阿罗
8
企业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企业从事生产经 营的唯一目标。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行为, 即假定企业是理智的生产者。
无论哪一种组织形式,是尽可能地获得极大化 利润,即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9
第二节 生产函数
10
生产函数
•厂商生产过程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 •生产要素: •劳动,体力和智力劳动——工资 •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租金 •资本,实物形态的资本品或投资品,货币形态的货币资本——利息 •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正常利润
车体生产 …… 车轮生产
6
企业的本质
1.科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根据科斯等人 的看法,交易成本包括:①产生于契约签订时交易双方所面临的偶然因素 所带来的损失;②是签定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2.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具体来说:(1) 企业内部的多种契约、监督和激励。其运行需要成本。(2)企业规模过大 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缺损。(3)隐瞒信息、制造虚假和传递错误信息 。 3 .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 代。企业所以与市场同时并存,是因为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 而有的交易在市场上进行成本更小。
第五章 生产理论
本章从供给的角度考察生产者的行为,主要研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研 究厂商在投入既定时,如何使产量最大;产量既定时,如何使成本最小。
1
第一节 厂商
2
厂商
厂商是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销售产品和 劳生务产,决以策取的得单利 一经润经济的济单机单位构位。。是能够作出统一的
Q=Minimum (L/u,K/v) 常数u、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 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和资 本投入量。
16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Q= AL K
L—劳动, K—资本;A —技术水平 (参数), 、 —参数。A>0, 0< <1 , 0< <1。
相应的生产函数为:Q= (L ,K)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如何得到使产出达
到最大时的投入品最优组合、及其变化。
14
线性生产函数(线性投入产出系统)
Q LK 其中:,为参数,且, 0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也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任何生产过程的各种要 素投入数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固定投入比例 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任何一对要素投入 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只使用劳动和 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比例投入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